新华网专稿:在30年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在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同时,维护了国家的稳定,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荷兰籍中国问题专家柯伟亮(Willemvan Kemenade,中文名柯伟亮)日前对本报记者表示。
柯伟亮认为,中国从苏联的陨落中吸取了教训,多年来韬光养晦,集中精力发展经济,这项策略是成功的。但他强调,如今中国必须积极参与打造国际经济新秩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稳定压倒一切\'非常正确
1975年,作为荷兰莱顿大学研究生兼自由撰稿人的柯伟亮首次来到中国,当时他看到的情形是:中国人都穿着单调的蓝灰色衣服,整天喊着空洞的政治口号,似乎全然不关心经济。
当时我和其他许多西方人都感到,这样下去中国没有出路,他说。而当邓小平复出领导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时,柯伟亮预感到,这将是中国发展史的转折点,中国终将成为世界上一支重要的力量。
一晃30年过去了,他的预感变成现实。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大家庭的重要一员,其经济建树堪称所有发展中国家的楷模。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按美元计已跃居世界第四,货物贸易总量居世界第三。在中国各地,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柯伟亮感叹,目前在中国,即使是像重庆这样的内陆城市,也完全可以和纽约媲美。
柯伟亮说,从满大街几乎一模一样的蓝蚂蚁到如今多彩的城市面貌,从思想禁锢到开放的言论,从闭门搞阶级斗争到积极发展经济、努力与世界接轨,中国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路。尽管其中有许多困难与挫折,但中国政府牢牢把握住了发展这个硬道理,使经济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了腾飞,令世界艳羡。
柯伟亮认为,中国之所以实现了如此惊人的发展,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中国政府保持了国家总体的稳定。用中国人的话说,\'稳定压倒一切\',这非常正确,他说,当然,中国在民主化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中国政府有效维持了国家的稳定,并且把全国人民都成功动员起来,团结一致发展经济,在这点上,中国比印度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成功得多。
以\'北京共识\'成就自身发展
柯伟亮表示,当年中国没有听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张,实行全面私有化、金融和贸易自由化、取消政府管制等完全市场化的发展模式,而是使用了谨慎开放市场、并尽量使用国内资源的政策,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行之有效的。中国能够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当前的金融海啸中免受大冲击,就是一个明证。
1989年世界银行对拉美国家开出的\'华盛顿共识\'的\'药方\',后来被证实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中国自行稳步推进改革,以\'北京共识\'成就了自身发展,同时,也赢得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尊重。事实上,西方发展模式在非洲是失败的,中国模式也许较适合非洲大陆,他说。
当然,中国的改革开放并非没有弊端。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以及并不完善的财富分配方式,造成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深层不稳定因素增加。在柯伟亮看来,保持稳定既是中国政府此前30年最大的成就之一,也是今后将面对的最大挑战。为此,中国政府需要大力发展农村和偏远地区经济,尽快提高弱势群体的收入,纠正社会不公。
在经济增长方式上,中国也有改进的余地。柯伟亮认为,中国经济增长长期依赖外贸,内需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培养。中国的贸易顺差造成的高额外汇储备,又反过来购买美国国债,助长了美国高风险、不负责任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对中国来说,过去效仿亚洲\'四小龙\',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是必要的。但放眼未来,一个如此巨大的国家,光靠外贸推动高速发展不能持久。事实上,中、美、欧都意识到了这种不平衡,中美、中欧之间进行的战略对话的一个方面就是试图对此作出逐步调整,柯伟亮说。
国力增长要求有更大作为
柯伟亮认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对世界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在很大程度上便利了世界人民的生活。当然,这期间也出现了一些出口食品和玩具含毒的事件,损害了中国的形象,对此中国必须高度警惕。
对于部分欧盟国家指责中国导致它们本国工人失业的问题,柯伟亮认为,那其实是因为西方一些跨国公司主动将工厂迁移到中国,是市场规律自然形成的结果。而至于有人抱怨中国导致国际能源价格上涨,他认为更是毫无道理:如果说消耗能源,谁也比不过美国。
柯伟亮说,尽管中国国力增强,但没有具体迹象表明中国有充当世界军事超级大国的野心---至少在现阶段看来如此。相对而言,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日益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朝核问题上,中国对维护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稳定作出了很大贡献;中国也是联合国全球维和任务的重要参与者。此外,在中东、巴尔干乃至最近的格鲁吉亚等问题上,中国也一直积极倡导和平解决争端。
柯伟亮认为,中国国力的增长已经要求其在国际舞台上有更大的作为。当前世界经济急需一套全新的管理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已不适应需要。中国必须在新的国际管理组织中担任领导角色,中国不能再逃避。 (本网驻布鲁塞尔记者 刘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