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國時報短評─馬先生與劉先生”说开去
短评对陈云林不称马英九和劉兆玄的职务大为光火,理由是總統是國家主權的象徵,行政院長是代表全國最高行政機關。可全文看去全无逻辑。
首先根据中华民国宪法,马英九是中华民国的总统,不是台湾国的总统,应是十三亿人的总统,而不只是二千三百万人的总统。刘兆玄亦十三亿人的行政院长。可是十三亿人的总统是二千三百万人选出来的,有正当性吗?现在让其余的十三亿人喊他总统,凭什么?
再者,短评的作者和阿K人等有同样的迷思,说着说着就把中华民国等同于台湾国了,所以才有所谓的“別忘了,這裡是台灣,不是對岸,也不是第三地”,否则,按中华民国宪法,大陆,台湾都是中华民国领土,为什么中华民国的总统在台湾岛上的待遇就要不同?
所以,实质的问题症结在于内战,两个政府同时存在,区别在于一个实际管辖区大点,一个小点,占了个比山头大不了多少的地盘。小点的政府无论是民主选出的还是专制出来的,都很难有正当性,顶多了只能算个临时政府。如何解决?
一个办法,打,把自己打大了,就象老共当年做的。不过这个办法不算上上策,为了一个人(当总舵主的那个)能有尊严,要多少人血流成河?第二个办法,改宪法,把山头定义为领土,这样山大王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称总统了。听起来不错,但实施起来有难度,因为十三亿人不乐意,哪怕失去的就是个小山头。
第三个办法,和平协商,找出对所有中国人有益的途径。在协商过程中抓大放小,对枝节问题用些折衷,用些模糊,谓之政治智慧。用政治的智慧解决所有人的最大,最重要的问题,比如和平,比如民生,忽略(虚化)微乎其微的次要问题(比如总舵主如何称呼,等等)才是正道。况且,如何称呼这等小事,只要做到对等,尊严就好,比如到了大陆只称胡哥为胡先生,安了吧?
实际上,想明白了,如何称呼总舵主以使他有尊严真的是他自己的事,不明白别人操的什么心。难不成台湾二千三百万人都是总统,所以称总统为先生就伤了那么多人的心?还是有人闲得实在无事可做,只好把十二万分的热心用在这等皇上不急太监急的这等无聊小事上?
全球经济不好,老百姓日子难过,找点正事做做吧。
(附短评文)
2008-11-01 中國時報 【中時小社論】
陳雲林來台,馬總統、劉院長要以何種身分接見,竟然成話題,實在不可思議。這就像主人擔心客人失禮,還荒唐地幫對方設法解套,如果主客互動連基本禮貌都沒有,所謂「對等、尊嚴」,不就是屁話一句!
中國人向來以「禮義之邦」自傲,若禮失則求諸野。馬政府要怎麼做東道主,陳雲林要怎麼作客,這種賓主雙方如何應對進退的事,直到此刻還搞不清楚,那就不妨請教路人甲、問問路人乙。
其實,馬政府的待客之道,始終都在打馬虎眼。馬英九說,他會以中華民國總統身分接見,但對方會如何稱呼他?沒來前他也不知道。立委問劉兆玄,會不會在行政院接見?他斬釘截鐵地說,不會在行政院見面。
總統是國家主權的象徵,行政院長是代表全國最高行政機關,對於稱謂和會面地點,表現出漫不經心的態度,流露出主隨客便的善意。坦白講,這是自我矮化的失格行徑,很難為國人所認同。
別忘了,這裡是台灣,不是對岸,也不是第三地。馬劉接見時,陳雲林若是連總統、院長的稱呼都開不了口,那不是當事人在不在乎的問題,而是讓二千三百萬人蒙羞的大事。
以前五四邉映?h德先生和賽先生,就是認為要救國必須推行民主與科學,還要打倒一位「差不多先生」。現在,一個層級不高的使者來訪,馬總統與劉院長就快成了「馬先生」與「劉先生」,對攸關國家尊嚴的稱謂馬馬虎虎,這跟踐踏自身國格有何差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