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是非谈

夕阳在山,清茶在手,正是一天最好的时候。。。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二零零二年的夏天,美国的妇女健康组织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下简称WHI),公布了一篇有二万人参与的临床研究报告,引起了全球广泛的注意。他们研究的初衷,是想看看长期补充雌激素对妇女心脏病,骨质疏松,更年期综合征,以及智力的作用。但研究不得不提前三年中断了,因为他们发现雌激素增加了受试者中风和乳腺癌的发病率。报告一发表,全球骚动。因为当时全世界上亿的妇女在服用雌激素,仅美国就有一千四百万人。她们惊慌地询问她们的医生,她们匆匆地中止了雌激素的服用,她们提心吊胆地害怕中风和乳腺癌的到来。

被WHI的报告震惊的不仅是普通的妇女,还包括成千上万的在实验室从事研究的科学家。因为WHI的结果,无疑和他们在动物身上看到的不一致。难道他们以往的观察都错了?还是WHI的结果错了?要知道WHI的研究动员了二万名参与者,这样庞大的临床研究的结果,可信度高,是很难质疑的。然而真的没有可质疑的地方吗?

WHI的报告使百分之四十的妇女中止了雌激素的服用,但却没有中止其他科学家的研究。他们做了这样的实验,结扎成年小鼠的一根脑血管,造成脑中风,而后给动物补充雌激素,结果发现雌激素明显降低了中风引起的脑损伤。WHI的研究者们没有做过类似这方面的观察,他们只看了预防,而没有观察发病后雌激素对脑损伤的作用。

更有意思的是,研究人员发现,雌激素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需要一个条件,那就是动物体内本来就有一定量的内源性的雌激素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上,小量的外源性的雌激素就能起到保护作用。再回过头来看WHI中的二万名妇女,她们的平均年龄是62岁,也就是说,绝大多数都在更年期,而且她们以前谁也没有服用过雌激素。雌激素的作用是通过特异的激素受体起作用的,妇女进入更年期后,不但激素迅速下降,受体也迅速减少。实验室的科学家进一步发现,如果他们等到小老鼠进入“更年期”几周(相当于人类几年)后,再重复上述的结扎血管造成中风的实验,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就消失了。原因是此时雌激素的受体已经没有或很少了。

除了预防脑中风外,雌激素还对人的智力和记忆有促进作用。多年来一向认为,人脑细胞是在胚胎期和出生后极短的时期内发育成熟的,此后就没有新的神经细胞的产生。如果脑受了损伤,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动员那健在的细胞承担更多的工作,来补偿那损失的细胞,你没有新的生力军。这一看法被人们信奉了二十年,现在开始动摇了。因为在某种情况下,确实看到脑中神经细胞的新生。在胚胎期,母亲的雌激素是婴儿脑神经细胞发育最重要的刺激因子。虽然还未成定论,不少迹象显示,雌激素在促进脑损伤细胞的修复时,确有促进新生的作用。

总之,雌激素是十分复杂的,它在体内的水平随着昼夜的节律,月经的周期,和年月的衰老而变化。它的浓度,远远高于它作为性激素而需要的量,它必然还有不为人知的作用。要知道,男性的睾丸产生的雄激素,在体内也会部分转化成雌激素。雌激素对雄性动物的中风同样有保护作用。现在,无论WHI一派,还是实验研究一派,都在积极工作,不是为了一派打倒另一派,而是为了弄清这一疑团,造福于人类。

(此外乃参考今年十一期The Scientists 上的一篇文章 Clearing Estrogen’s Bad Name,综合而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