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生活在农村。那时物资短缺,米面肉油都要凭票凭证供应。和许多人一样,炒土豆、煮南瓜、蒸胡萝卜、玉米面贴饼子这些时代的产物,于我一样记忆犹新。一锅香香的大米粥,是生病时才能享受到的补品。每月的白面只有一斤,如果一口气蒸成大馒头,就只能过两天瘾,接着要过光吃粗粮的罪。所以总是把那点珍贵的细粮和粗粮掺和在一起,这样才不会让明天的生活和今天比起来有落差。 说到当时的凭证凭票供应,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虽说粮油副食的品种很单一,但供应数量都是经过精密计算的,男的、女的、劳动量大的、劳动量小的分别供应不同量的粮食,这样可以保证所有人都可以获得最基本的能量。所以,虽然那段“有啥吃啥”的时光,对很多人来说是苦涩的回忆,但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票证供给制绝对不失为一项创举,帮助我们的国家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岁月。
而现在,走进集贸市场,人们再也分辨不出季节。物质的极大丰富,满足了人们“吃啥有啥”的口腹之欲:宝宝们喝上了牛奶;学生们尝到了肯德基麦当劳;对中青年人来说,每周下一次馆子不再是什么新鲜事;老年人也吃到了以前不敢奢望的补品……30年,人们不在为吃喝发愁,但坚持了2000多年的谷类为主的饮食模式,却在逐渐改变。如果从一个营养学家的角度看这些年的变化,我想主要是以下几点:
油吃得越来越多了,没有了每月半斤油的限制,现在中国人平均每天吃将近一两油,血脂异常、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肉吃得越来越多了,西式饮食的入侵,使许多人的脂肪、能量摄入大大超标;蔬菜越吃越少了,以前每人每天能吃上1斤菜,现在只有这一半了;主食越吃越少,粗粮更是越吃越少,现在人肠胃里累积的脂肪比以前多得多,饭量自然小了。有了精米白面,谁还愿意吃硌牙的棒碴?
也许有人会问,中国人的饮食是不是开始倒退了?再也没有人把吃肉当成炫耀的资本,粗粮、蔬菜成了价格不菲的高级货……确实,从食物来讲,这是一种倒退;但从人们的理念来讲,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新的变革呢?看到了不均衡饮食的危害,很多人开始调整,不管时间早晚,行动了就是好的。能够“吃啥有啥”,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礼物,在看到这篇文章时,我们还是要感谢自己活在一个进步、前行的年代,总有一个比今天更好的明天。饮食如此,生活亦如此。(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 翟凤英)
第一次吃冰糕 一点点吮吸它的味道
1978年,我第一次吃冰糕时,只有6岁。头一天就听说,有两大箱冰糕已经在芜湖长江码头装上了开往我们县城的班船,第二天下午我们就可以吃到冰糕了。全县城的人都在打听,冰糕放在哪里卖?
那天,装冰糕的班船到黄昏的时候才抵达码头。两只巨大的、四四方方的、漆着绿色油漆的冰糕箱被一辆解放牌卡车直接到运到了红星旅馆。那是我们县城最大的一家国营旅馆。一些在码头守候的人们,理所当然成了第一批买到冰糕的人。
每人每次限购10支。冰糕放在旅馆临街那个带铁栅栏的窗口里,前面的人用手吊住窗台,后面的人又将手吊在前面人的衣领上。经过不屈不挠的搏斗,表哥终于捧着5支冰糕从人堆里挤了出来。5支冰糕都已经碎了,开始融化了,幸好有淡蓝色的纸套包着,才没有散开来。
吃到最后一支的时候,表哥提醒我说:“尝一尝是什么味道?”我这才想到,要牢牢记住这个味道,是冰冰凉凉的清爽味道,是一丝丝甜润滑过喉咙的味道,是舌头有点发麻的味道……我小心翼翼地吮吸着,生怕忘了这个味道,因为下一次再吃,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安徽省黄山市读者 张莉萍)
第一次喝蜂王浆 一滴都不能剩
回想当年,我还能依稀记起自己第一次吃保健品的样子。1982年夏天,我上小学六年级,眼看就要考初中了。一天傍晚,父亲神秘兮兮地给了我两个扁扁、长长的盒子,上面写着“蜂王浆”。我问这是啥,父亲说是增强抵抗力的,还能补脑子,特意强调“这可是好东西”。我心想这个到底能帮多少忙。不过看着父亲很严肃的样子,估计这东西不便宜,而且同学里还没听说谁吃上了这个,于是很认真地接了过来。
打开盒子,里面躺着10支小瓶,还有10根小管。瓶口是铝封的,要用手撕开。每个小瓶里面就10毫升,一嘬,“嗞”的一下就光了。我还清楚地记得,蜂王浆的味道挺甜,但有一点点药的味道。因为觉得是宝贝,生怕浪费了,每次喝就使劲嘬,最后还把瓶子举起来喝。因为蜂王浆不是特别多,还计划好哪天开始喝,来保证喝到考试结束。
说到效果,那次考试我的成绩还是跟以前一样,并没有突飞猛进的提高。不过,从那时起,每到学期末考试前,父亲都会给我几盒蜂王浆,那是我当年的“秘密武器”啊。
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的“参桂养容酒”广告,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则保健食品广告。到现在,保健品在中国已形成每年上百亿元人民币的市场。(北京读者 张 丹)
记忆里 飘满油渣香
人往往容易被现在美好的光景,冲淡过去艰难的回忆,油渣就是其中一个。
油渣就是将肥的猪肉放在锅里慢慢熬,炼出猪油。被烤出的油放在容器里,时间一长就凝固了,成了家里平时炒菜用油,这也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绝大多数中国家庭食用油来源之一。
现在的人买肉都爱选瘦的,当时却是肥肉卖得好。因为瘦肉再省着吃,也吃不了几顿。而肥肉炼成油,每天炒菜挖一小勺,可以吃好久好久。更何况,炼油还能剩下香香脆脆的油渣。撒点盐就能直接吃,再剁碎点,还能包包子、包饺子、烙饼。那时每次母亲买肉回来,晚上屋里必然飘满了肉香。我和弟妹总是眼巴巴看着母亲炼猪油,因为炼完后,就可以吃到记忆中最香的油渣了。
此后,母亲更常做的,是提着油壶到粮店打菜油。到了90年代,商店里开始卖起了瓶装的色拉油,澄亮澄亮的,比混浊的猪油好看百倍。但是,由于省去了炼油的过程,油渣饼也从我记忆里消失了。(陕西省西安市读者 许双福)
1991年,嘉里粮油旗下的“金龙鱼”品牌生产出中国第一瓶色拉油,第一年就售出3000万吨。
第一次吃色拉油
改变生活的第一次
第一瓶可口可乐进中国: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三个小时后,可口可乐宣布进入中国。之后的第三个星期,第一批可口可乐产品从香港经广州运到了北京。如今,可口可乐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同时也见证了中国融入世界的过程。
第一家个体饭店:1980年9月30日,北京市东城区翠华胡同里一家名为悦宾饭店的餐馆开张营业,这便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家个体饭店。28年过去了,个体私营经济却已在中国餐饮业遍地开花。
第一家西式快餐店:1984年2月,改革开放后中国首家西式快餐店——义利快餐厅在北京西单西绒线胡同内开张。合众社的记者认为这是“唐老鸭带动的食品革命”。
第一次不用粮票,想买啥买啥:1987年9月,广西玉林市取消粮票,成了当时中国第一个买粮不用粮票的地方。从此人们可以想吃啥就吃啥。
第一家肯德基进入中国:1987年11月12日,美国著名快餐品牌“肯德基”设在北京前门地区的餐厅正式开业。这是肯德基在中国内地的第一家餐厅,从此之后,中国有了洋快餐。
第一个饮水机:1991年,在大城市的高档场所出现了可以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的设备。此后,它走进了千万中国家庭,暖壶也成了历史的回忆。(金点强)
第一次吃大棚菜 从此告别“老三样”
回忆即使埋藏得再深,也总在心里的某个角落,只需要一面镜子,就把它照得真真切切。生命时报的征文,让我一下子看到了那个时代的影子。
30多年前,冬天能吃到的蔬菜,只有大白菜、萝卜、土豆这“老三样”。其他能有的花样,也就是晒干的豆角和自己做的西红柿酱。那时每家都要挖深深的地窖,下面存萝卜土豆,上面铺上大白菜。困难的时候,一年的1/3时间,全家就靠着一千多斤的大白菜过活。那个时候,青椒、芹菜这些现在看起来有些土气的蔬菜,在当时都是奢侈品——芹菜2块钱一斤、青椒要四五块钱。之所以记得清楚,是因为那时候这些菜比肉卖得贵,春节才舍得吃。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了大棚菜和个体商户,菜的品种才多了起来。辣椒、南瓜、冬瓜、卷心菜……从那以后,过年也不再新鲜,想吃什么,365天都能有。
想起当时,我们县的第一个个体菜贩,每天卖菜时都充满了自豪,因为在那个时代,那是一个被羡慕的职业,当时,他穿的工作服,是专门到北京永正裁缝铺定做的一套西服。(河北省承德市读者 乔淑玉)
1989年,山东省寿光市建起试验大棚,并成功培育出冬暖式大棚蔬菜,饮食从此没有了四季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