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千千万万遍”——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在捧起小说《追风筝的人》(Kite Runner)之前,并未料到它会带给我如此强烈的心灵冲击和感动。这之前已经很久没有读过任何翻译小说,在我犹疑着是否网购这本书的瞬间,也绝没有对它寄予太高的期许。读着网上的简介,我想到的只是换换读书的口味也不错,更准确的说,只是书中发生在阿富汗的故事让我好奇。   

  我一向对政治话题毫无兴趣,反应总是迟钝,对于阿富汗的认知也仅限于从新闻中得到的并不连贯的信息,苏军的入侵、难民的逃亡,以及这些年来才耳熟能详的“塔利班”。“阿富汗”,自从2001年秋天之后,这三个字的出现就无可避免地带着几分敏感。在人们的想象空间里,它似乎已被定格于恐怖和战火。小说的作者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一个多年前为躲避战祸随父亲移居美国的阿富汗人,在书中以一种安静的忧伤口吻为读者讲述发生在那个特定环境中的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有关获罪与救赎,有关亲情和友情。   

  繁忙的日子里留给读书的时间并不多,下班公交车上的一个小时而已。这反而让我可以从容地放慢走近它的脚步,慢慢咀嚼其中的悲喜细节。渐渐地,我已在不知不觉间任思绪腾然飞离现实,将自己放逐于那一片充满悲情的土地。书中人物血肉鲜活地走来,阿米尔、哈桑、拉辛汗,索拉博,他们就在我的身边,还有喀布尔的天空,天上翻飞的风筝,和街巷里追风筝的孩子。   

  全书围绕着少年阿米尔由于自己的懦弱,以及潜藏于内心深处的种族偏见而背叛了身为哈扎拉人的哈桑,一个会微笑着对阿米尔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的童年玩伴。为了摆脱面对哈桑时难以忍受的良心拷问,阿米尔又陷害逼走默默承受屈辱的哈桑,自己也在若干年后因战乱而远赴美国。  

  时间和距离也许可以抹平很多伤痛,冲淡许多记忆,但谎言和背叛带来的煎熬却如鬼魅啃噬良知。“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回首前尘,我意识到在过去二十六年里,自己始终在窥视着那荒芜的小径。”故事就在这样一段文字间拉开帷幕,许是被作者笔端流淌的悲凉感染,在我眼前铺展开的并非美国加州碧蓝的海岸线。我的画布上只勾勒出满目萧瑟的秋,灰暗的底色上散乱着枯黄的落叶,极目处但见一个瘦削寥落的男人的背影,米色的风衣下摆随风摆动,猎猎的声响犹如风筝鼓动着翅膀。   

  二十多年过去了,善解人意又能洞悉一切的长者拉辛汗以一句“来吧,这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唤回了阿米尔。随着阿米尔的回归,我的心也满怀温柔又急切的盼望。仿佛是自己要走回过去,又能重遇那个长着中国娃娃脸和兔唇,却总是憨憨微笑的哈桑。他依然是赢得风筝大赛冠军那天的模样,站在街角,双手放在嘴边,冲着阿米尔喊:“为你,千千万万遍!”,每一次聆听都让我泫然泪垂。哈桑最后的微笑定格在那一刻,这微笑决不是蒙娜丽莎式的缥缈暧昧,它流露着哈桑内心里对阿米尔纯净天然的信赖与忠诚,灿烂而温暖。
 
  阿米尔在哈桑的悲剧中扮演了一个不光彩的逃兵。我为他的悄然逃逸感到遗憾,但我无从谴责他。谁又敢说如果将自己与阿米尔换位,就定然能挺身而出,顶天立地呢?芸芸众生中太多人的勇敢只是挂在嘴边的装饰辞藻,我们的内心多如阿米尔一般怯弱。哈桑一生活在谎言与背叛的双重伤害中,但不幸却无以改变他对善良人性的坚持。他在给阿米尔的信中写道:“我梦到我的儿子长大成人,成为一个好人,一个自由的人……我梦到花儿再次在喀布尔街头盛开……风筝再次在天空飞翔……”。哈桑是全书中浓墨重彩的悲剧人物,但读者记住的却是他的微笑和宽和,是他的寡言中披肝沥胆的那一句“为你,千千万万遍”。这也许正是本书撼动人心的精粹所在。  

  阿米尔为了重寻能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回去了,然而命运已不再给他重寻哈桑的机会。故地重游,早已物非人亦非。目睹遭受战火蹂躏后满目疮痍的故园,目睹通奸男女在球赛中场于众目睽睽下被残忍处死,目睹失去父母的孩子挤在恤孤院里饥寒交迫,每一次目光的触摸都带给阿米尔,带给读者椎心泣血的刺痛。随着痛楚的加剧,阿米尔原本迟疑的脚步也变得坚定甚至勇敢起来,他遵循着拉辛汗的嘱托,一路追寻。寻找男孩索拉博的过程,也恰在冥冥之中引领他走上一条灵魂的救赎之路,哪怕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获罪与救赎,必是一个轮回的符咒,无从逃脱。不论这一切多么沉重,我们迟早要承担生命中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  

  故事结束在2002年美国西海岸的春天。 不再年轻的阿米尔再次放起风筝,依然是把好手。只是这一次他要做一回奋力追风筝的人,就像许多年以前哈桑做的那样。“为你,千千万万遍!”阿米尔对索拉博说。即使男孩的微笑犹如树林中的一片叶子,在惊鸟的飞起中晃动着,尽管这微笑什么也不能改变,但它足以令每一颗为这故事牵挂的心灵稍稍释怀。

  掩上书卷,我将自己脑海中的画布再次展开。男人的背影依然瘦削,却不再寥落。在救赎的路上,他正朝着前方飞奔而去。他要追的何止一枚小小的风筝,分明是善良忠诚,是勇敢宽容,是人性中最美丽的那一部分。

.川晔 发表评论于
不得了,我很想见见妹妹。我们就在同一个城市,也许是邻居。
这部“追风筝的人”我是在我家旁边的图书馆借到的,从去年读到今年,读了好多遍。:)

妹妹,可以约个时间一起喝咖啡吗?嘻嘻,偶系女滴,别怕。:D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