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与孝道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引用]
常有人问我是否想落叶归根。其实我对叶落何处不太关心,因为这对落了的叶大概已经无所谓了。关键是叶在枝头时要好好享受生命!下面的小文是我的一些看法。

养老院与孝道

中国是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自然也就保留了许多代代相传的古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母在不远游。”四世同堂、儿孙绕膝、舐犊之情是我们中国人津津乐道的天伦之乐。笔者出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那时有资格进敬老院的老人必须是货真价实鳏寡孤独的老人。
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在许多方面都在与国际接轨,这几年养老院在全国各地也像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尽管硬件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人们的观念并未能与时俱进。先是自己的亲戚中有人把父母送进了养老院,结果被我儿子斥为不孝。接着又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读到一篇《上海人这样居家养老》的文章,其中写道:“早在1979年,上海比全国提前2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最早也试图借鉴欧美国家模式,推行机构养老。一大批敬老院竞相建起,但90%的老年人愿意居家自我照料,他们或者眷恋长期居住的环境和邻居,又担心被议论子女不孝,所以并不愿意到机构去养老。一个名叫“9073”的养老格局渐渐浮出水面。按此,上海将使90%的老年人实现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这“7”与“3”中,大多数或是高龄、独居,或是经济收入低,是老人中的弱势群体。”(见《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7年5月25日,第二版)。读过这篇文章后我就萌发了写点什么的念头。

笔者于20多年前赴德国留学,现已定居德国,愿意把在德国的有关见闻介绍给大家。初到德国时我曾在一家德国人家中做房客,他们的一儿一女已经开始上大学,住在同一条街的别的住宅中。男房东的母亲当时就住在郊区的一家养老院,我问他为什么把母亲送进养老院,他回答说首先是住房拥挤,再者他母亲也愿意去。起初我百思不得其解,他们的那套房子有100平米左右,光租给我的那间就近30平方,怎么就不能给母亲一块容身之地呢?后来我发现男房东其实挺孝顺的,他上班的时候每周周末都要去看望母亲一次,退休后常常一周去两三次。有一次他母亲跌倒股骨头骨折,90多岁高龄还动了手术,术后他每天去母亲那里帮她重新练习走路。他说康复体操训练员每周只能去一两次,这远远不够,在他的细心照料下他母亲果然又能正常走路了。出于好奇我问他能否带我去看他母亲,他欣然允诺。

经过多次去探望老人,从她口中我才陆续获悉了她愿意去养老院的原委。她说自己的丈夫曾是西门子的工程师,收入颇丰,在其他德国人还没有经济实力到处旅游时他们俩就周游了列国。两人七十多岁时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入住养老院。当时主要考虑到那里的生活有规律,一日三餐有人代劳,而且营养配餐,病了有经过专门培训的护理员护理,平时养老院还经常组织老人们乘大轿车四处旅游。而且他们挑选的这家养老院设施也很齐全:餐厅、小卖部、图书馆、小教堂等一应俱全。同时住进养老院还能减轻独生儿子的负担,免得以后生活不能自理时给孩子添累赘。她丈夫因习惯每日喝太多牛奶,结果因脑部钙化而在入住养老院数年后去世。此后她一人在养老院中又生活了二十多年,于2000年以98岁的高龄在那里仙逝。

她曾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告诉我,如果她没进养老院而是留在了家里,那肯定活不到90高龄。她年轻时喜欢舢板运动,身体素质较好。除了积极参加养老院组织的旅游活动外,她还广泛接触其他老人,有一位略长于她的男邻居居然因仰慕而成了他的追求者。她的亲属都戏称那位男子为她的“男朋友”,我曾戏问他儿子将来老人百年之后到底与谁葬在一起。他儿子回答说,当然跟我爸爸,但现在她有个伴,有人追求,对她的身心健康均有好处,所以我一点儿也不反对。

鉴于德国眼见为实的正面例子,我觉得在中国人有必要从改变观念入手。做子女的不要太自私,总想着自己的名声,而置老人的实际生活质量于不顾。更不能把老人往养老院一送就万事大吉,从此不去关心与探望。孝顺与否不在形式,老人在家里也可能受到子女的虐待,进了养老院子女照样可以孝顺,让老人感受到那一份亲情。而老人也要学会善待自己,操劳了一辈子,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又有几个谈得来的好朋友,为什么不一起住进养老院去享清福呢?下棋、聊天、看书、打拳。身体好的还可以旅游、逛街、聚餐。近黄昏的夕阳更要懂得去享受!我祝中国的老人们都能安度温馨的晚年!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