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盗与小偷

不为名不为利, 只为公平和正义. 不愁吃不愁穿, 只愁百姓没衣穿. 文革年代出生, 八十年代末到德国留学, 目前在德国工作. 爱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德国之声丑闻让大家看到了西方所谓言论自由不过是自欺欺人的遮丑布.中国是言论自由的天堂. 卖国精英们可以在中国媒体和博客上肆意攻击政府, 肆意污蔑毛泽东, 肆意诋毁中国革命, 肆意诋毁爱国, 极力美化资本主义, 极力美化西方霸权, 极力美化虚伪的普世价值. 美国等西方国家允许这样的自由吗? 美国等西方国家允许中国资助奖励西方国民在西方搞颜色革命吗?

随着中国在民主和自由方面的进步, 得寸进尺的西方国家明目张胆支持和奖励在中国搞颜色革命的卖国精英, 无耻地支持资助达赖搞分裂, 无耻地卖武器给台湾,无耻地污蔑海外华人是间谍和五毛党, 无耻地支持邪教参与政治, 企图推翻共产党.大家见过哪个西方组织劝国外的某个党的党员退党呢? 这种荒唐怪事就发生在西方国家: 一个气功组织竟然疯狂鼓动退党, 这个政教合一的邪恶组织为什么可以在西方到处招摇撞骗呢? 是谁在资助这个组织呢? 又是谁在进行洗脑式的宣传呢?

德国之声一贯批评中国没有言论自由, 就象强盗骂小偷, 荒唐无耻到极点!

广龙 2008-01-23


德国之声署名采访文章:

《北京日报》激烈辩论公民言论自由权
2009.01.24

1月13日,中共北京市委机关报《北京日报》发表了传媒大学教授沈敏特的文章, 标题为"追求真理离不开言论自由",几天后的19日,北京日报刊登了署名甄言的文章,标题是"言论自由的社会责任"。《北京日报》有关言论自由的文章,文章中的不同重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德国之声中文部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展江。德国之声记者报导如下。

本月13日,《北京日报》发表了沈敏特教授撰写的题为"追求真理离不开言论自由"的文章,文章首先提及"言论自由"是中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公民权利。指出"一种言论荒谬与否,是进步还是反动,不是靠权威来决定的,它需要历史实践的检验。"

但几天之后,《北京日报》又刊登了署名甄言的另一篇文章,标题是"言论自由的社会责任"。指出"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的自由,但现在有人把言论自由泛化甚至神话,这样就会为荒谬言论甚至谎言争得所谓自由的空间。企图经这样的神化,使荒谬言论,谣言,谎言能有表达的自由而不受约束,不承担社会责任。"《北京日报》的两篇文章引起人们的格外关注,如何解读这一现象?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展江博士认为,发表不同意见是言论自由的一个发展,"从2007年17大胡锦涛提出保障公民的四权,表达权,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以来,谈论言论自由的学术活动,包括媒体上的相关报道和评论比过去多了。我们都觉得这是一个好事情,而且在08年上半年,人民日报2月份也有一篇文章:解放思想首先要解放表达,讲的也是同样的主题。后来我们看到《人民日报》也有类似《北京日报》的情况。我觉得表达不同观点也算是言论自由的一个发展吧。"

对于前后两篇文章所持的不同观点,展江教授指出,沈敏特的文章"可以称为对言论自由普遍意义上的理解,跟国际标准比较一致,后一种观点是相对的言论自由主义者。他认为,言论自由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是怎样的,我觉得,这的确是对言论自由的不同态度。"

甄言的文章指出:"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人人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但"权利的行使带有特殊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受到某些限制",而限制的理由是"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名誉","保障国家安全或公共秩序,或公共卫生或道德。"

对此,展江表示:"我相信,第二种观点也有表达的机会,我们希望不要变成一个刹车,这个问题可以继续讨论下去,也应该继续讨论下去,至于言论可以危害社会,这是所有国家都可能出现的情况,解决的办法可能还要靠法制。"

虽说言论自由不再完全是中国媒体上的禁忌话题,但持不同政见者被拘捕的事情却时有发生。展江认为,这更多与地方官员对言论自由采取消极立场有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确看到,言论自由能不能成为一种公民的实践,我觉得这确实需要经过考验,因为虽然宪法中第35条是这么规定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地方层面,因言获罪的情况,因言被处罚的情况确实还是普遍存在的。这反映出,我们的一部份官员,尤其是地方官员言论自由采取的是一种非常消极的态度。"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转载或引用请标明出处

祝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