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彤:什么话都有两说的,谈中国人的分寸

高山流水遇知音,从此为你乱弹琴.痴人说梦逢知傻,有空为你胡乱码.
打印 被阅读次数
http://blog.voc.com.cn/blog.php?do=showone&uid=276&type=blog&itemid=34753



人嘴两张皮。什么话都有两说的,比如说同样一个人做了一件事情,有人会说“刚愎自用”“独断专行”,而另一些人则会说“独排众议”“坚持己见”。更有趣的是,往往开始的批评者很容易转化为后来的赞赏者。中国人讲分寸,什么叫分寸?分寸不是“勇敢”和“怯懦”的区别,而是“勇敢无畏”与“好勇斗狠”;“胆小怕事”与“小心谨慎”之间的
微妙差异。  我曾经和一个学理工科的朋友聊天,他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有“文人误国”,“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这些说法?


  我说大概是文人以及秀才都太文弱了,怎么能敌得过枪炮利器呢?

  那位学理工科的朋友大摇其头:“非也非也。”

  他的道理是:“文人秀才说话太过随意,沉溺于词句的工整对仗而不重逻辑和实际,因此容易误国。”想想看,中国古代的文人哪个不是从小开始读书,读一辈子考取一个功名。中国古代读书的人原本就少,知识本来就具有垄断性,而这些“学而优则士”的文人用一生的功夫掌握了文字技巧,一旦不能正确使用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呀!

  我的这位理工朋友发此感慨主要是因为他的孩子上小学了,他辅导孩子完成语文作业,其中最让他痛苦不堪的一项是反义词练习。比如说“居安思危”的反义词是“杞人忧天”。他感到大惑不解:“这明明是近义词嘛!”还有“忍辱负重”和“忍气吞声”;“大义灭亲”和“六亲不认”;“遵纪守法”和“循规蹈矩”;“安分守己”和“墨守成规”;“随遇而安”和“不思进取”;“百折不挠”和“死不改悔”;“宁死不屈”和“不见棺材不落泪”。在我的朋友看来,这些词之间本身没有什么“鸿沟”,不过是使用这些词的人在做判断时给事物贴的“主观标签”。是人就有立场,有立场就有价值观,问题是假如一个人从小受这样的训练,几十年如一日,类似古代文人的成长过程--十年寒窗,结果会怎么样?要么就是狭隘冲动,动不动就把事物分成对立的两面,然后凡是自己赞同的就用尽“褒义词”,凡是自己反对的就用尽“贬义词”;要么就是毫无是非观念,特别善于把“屡战屡败”改成“屡败屡战”。长此以往,不重理性,不重逻辑的根子就埋下了,文人们最自豪的是一事当前,口若悬河舌战群儒,特别在意舌战的成败,而不注重事实上的胜负。据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的时候,一位联军首领为了侮辱国人,特意出了一个上联“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在座的一位文人随口对出下联“鬼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算是给我们挽回了面子。但是对联对上了,就不用割地赔款了吗?文人认为自己对上一个对子就算“不辱使命”,而浴血奋战的事情应该是流“别人的血”了。

      在我和朋友聊天的尾声,他的孩子跑过来问他爸爸:“跋扈和果断有什么区别?”他爸爸说没什么区别,你讨厌一个人什么都自己说了算的时候,就说他“跋扈”;如果你喜欢一个人有主见不随波逐流,就说他“果断”。那个孩子说我知道了,你看我这样造句行吗--我爸爸是个跋扈的人,他不许我吃冰淇淋,而我是个果断的孩子,所以我照吃不误。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