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衡山路系列】光阴不再的少年时代 (上)
【衡山路系列】光阴不再的少年时代 (上)
如果你不幸进来了,你会失望。如果在这里,你学到点什么,或有什么感受,那更是浪费你的时间了,咳,咳!
下图:上文中提到的居民活动中心
下图:小学校场上竖立起来的 "艺术公寓"(右侧)一景
衡山路其实很短。从徐家汇出来往东到了复兴西路就成为西保兴路了,连淮海路都不到。
记忆中的衡山路很美丽,高墙深院,洋房绿地,安静幽雅。改革开放三十年,为了解决上海居民住房拥挤,政府在这周围建造了大量楼房,住房问题是解决了,但这一地区原来的宁静也不再有了。
下图:在衡山路附近一栋高层上俯瞰,到处是 "见缝插针" 的楼房
出了弄堂后门向左转,向西沿着衡山路走大约十五分钟,过了大生 (地名),衡山饭店,再走过衡山电影院就到徐家汇了。这当中还要横跨过高安路湖南路等,在过去这一带都是很宁静的住宅区。
儿时的衡山饭店是一棟咖啡色砖砌的高大宾馆,约二十来层,外面有阳台和落地的钢门钢窗,远看很豪华。小时候我们去新龙化的市郊农田摸鱼虾,在远远的天钥桥路上就可以看见它了,但是要走到衡山饭店却还要花很长很长的时间,颇有点 "望山跑死马" 的感觉。
有一次父亲一个同事来上海出差住在衡山饭店,父亲很高兴的带领我们全家到他住的房间,全家快快乐乐地洗了个热水澡,腐败了一次。当时上海居民家里只供冷水,热水要么自己烧,要么到外面的老虎灶去 "泡热水" 运到家来,在家里洗个热水澡真的很不方便。
到了文革时期,衡山饭店主要是接待外宾,我们经常看见大型豪华侨车进出,车上都是些第三世界的客人们。有时候,车上的黑人弟兄看见我们走过会跟我们招手问候。
现在再去看衡山饭店,会觉得她很矮小。而饭店附近有名的风雨操场和衡山公园也不见了,到处都是新盖的大楼和别墅,浅咖啡色的衡山饭店显得很旧,夹在当中更象是一个外来户了。
下图:衡山饭店一瞥
衡山电影院虽然是解放后建造的电影院,但造得很宽敞舒适,夏天还开放冷气。小时候,我的很多电影都是在这里观看的。那个时候,我们的生活很简普,但却有很多很多的时间,常常在电影开场前半个多小时就等在外面了。
下图:衡山电影院一瞥
再往西就是徐家汇。中国唱片厂,大中华橡胶厂,中国钟厂都曾座落在那里。而衡山路两侧,一面是新华书店,另一面是中百六店。但所有这些都已经没有了。现在的徐家汇非常的豪华,在惊叹它的繁荣同时,却也感受到浓重的商业气味,有一种妖媚和俗气。
下图:徐家汇的夜景
呵呵,扯得太远了。如果出弄堂后门向西走三分钟,跨过乌鲁木齐南路,左侧就是闻名世界的国际礼拜堂。前国务卿鲍尔,前总统小布什等在这里做过礼拜。礼拜堂的对面,衡山路的另一侧是国防科委和七机部的研究所七零四所。
国际礼拜堂是一幢尖顶砖石结构暗红色的教堂,它的尖顶要高过周围三层楼高的居民住宅。高大弧形的玻璃窗,彩色玻璃镶嵌成五颜六色的图案以及墙上爬满的常青藤植物,给行人留下很深的印象。礼拜堂的边上是一座网球场,我的邻居中有国家队的队员和教练。那时候,礼拜堂是衡山路上唯一一幢用铁栏栅围起来的建筑物。因为教堂庭院以及周围的草地花圃都低于周围的路面,行人可以很清楚的将教堂一带的景色尽收眼底。
我小时候父母我送去乌鲁木齐路上的一所幼儿园,幼儿园借国际礼拜堂办了个托儿所,我因此在国际礼拜堂里度过一两年的时光。小时候看见耶稣受难象,十字架,还有黄胡子蓝眼睛的外国人,觉得阴森森的很恐怖怕人。文革中后期,《智取威虎山》剧组的成员们每天都借用那里的场地进行基本功训练,此是后话。
礼拜堂楼前沿衡山路有个宽大的草坪。草坪到了铁栏栅前有一个向上的小坡,小时候我和伙伴们常常躺在斜坡上,傻傻的望著湛蓝色的天空,或者无谓的在草坪上追逐蜻蜓和蝴蝶,嘻笑欢乐。
那好象都还是昨天的事情。
下图:国际礼拜堂早年的照片
下图:沿衡山路一侧的房子是后来加建
下图:国际礼拜堂在衡山路上的开口处 (衡山路五十三号)
下图:教堂墙外爬满了非常特色的常青植物
下图:我小时候的托儿所在乌鲁木齐南路和衡山路口,现已经完全变样了
华府采菊人 发表评论于
衡山路10号的704所不是七机部的, 您搞错了以为七字打头就是七机部, 那个七字是第七研究院的七, 后来七院并进了六机部.
天平茂林 发表评论于
回复shambles的评论:
本人家住天平路南洋模范中学隔壁的茂林新村,上的是天平路第一小学和华光中学(1976年毕业),能够在异乡文学城上看见住在天平路一带的同乡颇为高兴。
天平茂林 发表评论于
本人家住天平路南洋模范中学隔壁的茂林新村,上的是天平路第一小学和华光中学(1976年毕业),能够在异乡文学城上看见诸多住在衡山路,武康路,天平路,康平路一带的同乡颇为高兴。特别是看了金笔写的【衡山路系列】光阴不再的少年时代 (上),特别亲切,因为从小就在这条马路上走了不知多少便,对这一带非常熟悉。不知是否有【衡山路系列】光阴不再的少年时代 (下)?
shambles 发表评论于
呵呵,没想到看到这么多老乡。本人住天平路。也是五十四毕业的。看看楼主的照片真是温暖。现在回去,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不过,康平路和高安路相对变得还少些。
贝贝88 发表评论于
他乡遇故里,本人住乌鲁木齐南路,永嘉路,康平路上五十四中学毕业.
罢了 发表评论于
到这儿来怀旧,一转眼多少年过去了。金兄是对的,那衡山饭店只有二十楼,上次我说到三十九楼吃饭,那可是悬在空中了,哈哈哈。。。应该是十九楼吧,我记得有个九字。
还真是和女朋友一起在那几条幽静的、种满梧桐树的街上荡过马路,感觉还真不错,现在的人太快餐,体会不到那样的情趣了。当然不是同专业的女同学,一是因为女生少,而是因为她们太严肃,怕被她们说耍流氓。嘎嘎嘎。。。
遇舟 发表评论于
国际礼拜堂的气派,典雅,魅力难挡!
原来在永康新村对面的“常熟游泳池”,已经被拆了填没。后面的网球场,不知还有没有。。。。。。
金笔 发表评论于
应该是82年或者83年(更可能),为什么会记得那么清楚呢?因为我一个朋友读的也是工科,他说他们班女生特少,而且看了都让他心寒,呵呵。所以我就记住了。
那一次看到他们围着那个女生转,确实很象是位女王的感觉,就注意看了一下,女生长得还很端庄的,呵呵。。。。
不玩了 发表评论于
那是那一年? 我是82年进所,那一批18个, 只一个女的。不记的去溜过冰,不过有时会去对面徐汇网球场打乒乓球。 也曾见几个时尚青年, 不知是不是那个“罢了”兄和女朋友没事在衡山路上瞎逛?
金笔 发表评论于
回复不玩了的评论:
嗯,谢指正。记得那一年,有一次我坐镇急诊室,来了几个704所的年轻大学毕业生 (我那时也才毕业),四五个男的,一个女的,一起去溜冰,结果女的摔倒了,好象是小腿外侧骨裂。。。。后来就不知道了。。。。。。。
不玩了 发表评论于
好文, 很有亲切感。本人80年代曾在704所工作几年。小小纠正,704所为原六机部,今中国船泊总公司属下。
金笔 发表评论于
老邻居好,真是他乡遇故知,文学城里齐畅游!
遇舟 发表评论于
相信你是我在文学城里的最近的“邻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