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Making math real学习班的体会


Making math real: A Multisensory Structur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 to Reach the Full Diversity of Learners, K-12

这个周末花了两个整天去上了Making math real的辅导课,这个课程是概括性地介绍他们的数学教学法,具体到数学教育的各个细节,他们还有其他更多天的辅导课程。

这个周末去上课的只有9个人,我和另一个妈妈是家长,其余的7人多少都从事一些教师的工作。一个妈妈说她家老大一年级的时候就逃学,不喜欢学校,后来就把三个孩子弄在家里家校,至今12年有余,她自己也给别的孩子做家教。一位一年级的老师,停薪留职一年,四处学习,希望自己能有所提高。两位年轻小伙子,都是4、5年级的老师,精力充沛,周末来提高自己。一位正在学习希望拿到教师执照的女学生。一位三个孩子的妈妈,也正在一家帮助特殊儿童的学校里辅导孩子们学数学。一位语言辅导专家,最近刚刚开始跟某校区合作,帮助大城市里落后地区的孩子,包括辅导孩子们的数学。剩下的另一位妈妈说,她女儿在学校里被老师一再肯定是一个平均水平的孩子,但是她觉得孩子很差,就花钱到处给孩子测试,终于鉴定出来学习有困难,因此来上课,回家好帮助女儿。我也觉得女儿有些困难,老师也告诉我她没问题,好在我还不愿意给她做测试,只是自己想来看看大家如何帮助孩子,有朝一日或许用得上。不过我心里想,我和这个妈妈都有些无病呻吟。

我是唯一外来者,受中国教育长大,听他们议论,常常有不同的看法。老师说这个国家的数学测试成绩落后于其他国家,是因为给孩子们测试的时间太早,二年级就开始有州里的统考。我觉得不在于考试的早晚,晚一些当然好,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美国的教育是想一个不落下,其他国家是用教育系统当筛选工具,到高中参加测试的孩子已经是被来回挑选过的。

我的另一个看法是,这里的数学老师太温和,数学是挺死板的东西,1+1=2,没有说孩子回答1+1=3,老师就很鼓励他们,“再想想,已经很接近了。”错就是错了,没有接近不接近的。大家都大笑,觉得我的说法很新鲜。想想我们的小学老师,从来不对一道数学题的错误仁慈地表达鼓励,说来也是埋下了数学概念的种子。

大家讨论的过程中常常把美国的数学教育和英文读写教育做比较,英文的读写教育有很多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他们都说那方面有很大的社会势力做后盾,数学教育则被忽视了。这里的情况确实这样。我突然想到,我们小时候,上学的头几年是没法读书的,汉字认不到足够多的数目,读什么都困难,肯定不象美国孩子从小每天都花很多时间读书。那时候老师大概就让我们做了不少的算术。跟他们一说,那位一年级的老师非常赞同,她说一年级孩子们每天要上两个半小时的阅读和写作,算术只有40分钟。另两位老师曾经去日本生活过,学过日语,也很支持我的说法,我们小时候读不了书的时候大概就玩儿算术了。

回头说这个Make math real的教育方法。我听了两天课的感觉就是他们挺努力地要把数学变得容易教,特别是针对那些这方面先天不是非常好的孩子,用这些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把数学由具体到抽象,一点点教给他们。老师给我们举的例子是如何教孩子们记住乘法表。感觉确实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位给孩子家校了12年的妈妈说,她有一个学生,智商很低,被校区拒绝接收,说这孩子大概永远不可能学会读写。她教了这个孩子10年,现在孩子16岁了,已经能够阅读。几个星期前,这位家教听说了这种数学教学法,就去教这个孩子3的乘法表,孩子居然学会了。老师非常高兴。

大家都很忿忿地说,好多孩子都是被教育系统给耽误了,方法对头,孩子都是可以学会很多东西的。我对他们的这种态度深表敬佩。感到单科学习还是有水平的家教最适合孩子,学校的社交功能强于教学功能。

说到这家教育机构的运营,老师说,他们虽然在湾区,但是在加州之外要更有名声一些。他们最受欢迎的地方是德州。德州的一些校区,会联合雇佣他们公司的所有人(也没几个),到他们的学校区现场示范教学一周,尽量让老师们都能够观摩学习。看来德州的教育系统好不是没有道理,他们还是下功夫的。据说斯坦福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来自德州。

从讨论中我也意识到,孩子们的发育过程快慢很不同,很多孩子就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成长过程,在没有到达某个程度的时候,学一些东西确实困难,教育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成长得顺利一些,但是长还是孩子自己的事,不能操之过急。老师们都说,现在的教材一步步从上往下压,很多知识比以前早一两年教给孩子。我问他们这是如何形成的,老师们说,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来自家长的压力很大。有一位妈妈在好学区里监督学区的教材选择,说很多家长都给他们施加很大的影响。想想这样下去,美国教育系统变成中国式的筛选为主、教育为辅的系统也为期不远了。

最感慨的还是孩子的成长与成绩的关系,家长都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也希望这个过程中孩子有足够的成绩好取得迈入社会的高质量门票。这个平衡真是很难掌握。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