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海军导弹垂发系统一瞥(图)

打印 被阅读次数

 


MK-41导弹垂直发射系统


德国不仅是导弹的起源地,而且也是最早尝试导弹垂直发射的国家,当时的V-2改良型火箭就是以垂直方式发射。导弹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战略导弹(弹道导弹),大都采用垂直发射方式;另一种是战役/战术导弹,有倾斜发射的,也有垂直发射的。

西方大国海军大量采用

1980年,前苏联在“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上安装了SA-N-6舰空导弹和SS-N-19反舰导弹的垂直发射系统,这是世界上最早实现舰装的导弹垂直发射系统。该系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前甲板下分别设置了两种阵列、不同形式的发射装置,位于前方的是4×4阵列的垂直发射装置,专供储存和发射SA-N-6导弹使用,用于舰艇防空;位于后方的是4×5阵列的斜置发射装置,全部为前倾45度至50度的SS-N-19远程超声速反舰导弹发射箱。“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共载20枚SS-N-19反舰导弹,16枚SA-N-6舰空导弹,不再设弹库供再次装填用。尽管这种安排仍是垂直发射与倾斜发射混用,但这是军事上将垂直发射方式应用到海军舰艇上的首次尝试。

此后,垂直发射的优点很快显露出来,与倾斜发射相比,垂直发射有以下优点:一是发射井布置紧凑,载弹量大;二是攻击目标时舰艇不用再转向,可进行全方位打击;三是导弹发射装置位于甲板以下,可降低舰艇重心,也有利于隐身。很快,美军也展开了对舰艇的导弹垂直发射的研究,并于1986年将这一命名为“MK-41”的导弹垂直发射系统首先安装在“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上,以后又安装在“阿利·伯克”级与“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等水面舰艇上。

美海军装备的MK-41采用热发射方式,它是目前最先进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它有两大特点:一是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整个系统由8个或4个模块构成,每个模块又由8个模件组成,每个模件含8个导弹发射箱,由于起重机占去了3个发射箱空间,所以MK-41储存导弹的总数是61枚或29枚,即8的倍数减去3,MK-41一个模块的总高度为7.67米,长为3.16米,宽为2米;二是MK-41的兼容性非常强,除了四联装的改进型“海麻雀”导弹(Seasparrow)外,MK-41还可与下列导弹系统相配用:“标准”SM-2 Block Ⅱ防空导弹、垂直发射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战斧”巡航导弹以及“北约海麻雀”导弹。另外,它还可以与下列系统兼容:宙斯盾MK8型作战系统、加拿大“部落”级驱逐舰的MK-14武器指挥系统、荷兰的“卡雷尔多尔曼”级护卫舰的水雷作战控制系统以及澳大利亚海军的CT-9LV-3作战系统。

MK-48是美军另一种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由美国雷声公司研制。该系统也出口到日本、韩国及北约组织各国的海军舰艇上,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该系统已装舰40多套,它可用于发射北约的“海麻雀”及改进型“海麻雀”对空点防御导弹。目前,用于发射“海麻雀”导弹的MK-48垂直发射系统有4种配置形式:MK-48-0型适装在不同舰艇的装板上,现已装备在加拿大巡逻护卫舰和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村雨”级驱逐舰;MK48-1型发射装置适装于舱壁上(例如舰载直升机机库一侧),已装备在荷兰皇家海军的“卡雷尔多尔曼”级护卫舰;MK48-2型发射装置通常装在舰艇的上层建筑内,已装备在希腊海军“海德拉”级护卫舰和韩国的KDX驱逐舰;MK48-3型发射装置小巧紧凑,主要用于一些小型舰艇,已装备在丹麦的SF-300型多用途巡逻艇。

英国海军在八十年代初的马岛海战结束之后,将其舰载“海狼”防空导弹的6联装倾斜发射装置改造成垂直发射装置。“海狼”导弹的垂直发射系统在设计上最具特色之处的是燃气排导系统,它与储运发射箱是一体的,即它的4个排气道分布在导弹的4个弹翼之间,发射击筒的底部是密封的,上端盖采用玻璃易碎盖,导弹点火后产生的高温、高速燃气流在发射筒底部拐180度弯后从发射筒上端盖排出。这种设计与美国的MK-41系统截然相反。MK-41是在发射筒的下方专门设计燃气排放系统,以排导导弹点火后产生的高温高速气流。该系统已经装备于英国的23型护卫舰上。

而法国的VT-1型“响尾蛇”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则是与俄罗斯联合研制的,采用冷气弹射技术发射。垂直发射的响尾蛇导弹装入四个发射隔舱模块中,每一隔舱可备弹8枚、16枚、24枚。由于导弹的火箭发动机在发射装置之外点火,不需要排导燃气气流,所以该系统的主要优点就是发射架结构简单,重量轻巧且容易安装。该发射装置可搭载8个导弹,其底面积为1.3米×0.9米,高为2.6米,包括导弹在内总重不超过2吨。“响尾蛇”VT-1导弹垂直发射系统既适合在大型舰艇上安装,也适合在500吨级的小型舰艇上安装。

中国引入俄式技术

从发射井和弹道导弹核潜艇上发射导弹也属垂直发射范畴,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早已在战略导弹上解决了垂直发射问题。但在战术导弹的垂直发射上直到引入了俄罗斯技术后才得以实现。

在中国吸收垂直发射技术方面,从俄罗斯进口的S-300地空导弹功不可没。目前,中国已将该导弹用于三峡大坝这类重要目标的防空方面。根据加拿大汉和情报评论研究员平可夫的报道,在台湾官员声称台湾一旦遭到大陆攻击将以导弹攻击上海后,中国于2004年将S-300地空导弹派驻上海的川沙地区。这显示了中国对S-300导弹的信任。中国通过对S-300等导弹的研究后基本掌握了战术导弹的垂直发射技术,并很快利用此项技术生产出了与S-300极为相似的FT-2000地空导弹。但是中国在海军舰艇上安装垂直发射系统方面一直比较谨慎,直到前不久170号导弹驱逐舰下水后我们才看到垂直发射装置的身影。

170号导弹驱逐舰是中国第一艘采用垂直发射系统的军舰。与美国的MK-41等垂直发射系统采用的热发射方式不同,170舰的垂直发射系统采用的是俄罗斯式的冷发射方式。与热发射相比,冷发射可以解决发射过程中复杂的燃气排导问题,将故障弹弹离母舰,其转弯段还可以在发动机点火前完成。这种方式利于控制,耗能小。俄罗斯的垂直发射系统一般采用“左轮”方式(类似于左轮手枪的转盘装弹方式)。但170的垂直发射系统与俄罗斯的稍有不同。以俄罗斯的S-300采用的8联装的“左轮”式发射装置为例,其8枚导弹共用一个发射口,每个单元只有一枚待发弹,只有在这枚弹发射出去之后,下一枚弹才能旋转到待发位置。这种方式的主要缺点是系统结构复杂,同时也影响发射速率。但170的垂直发射装置是不能旋转的“集束”式,每一枚弹都是待发弹,相对于S-300系统,简化了结构,提高了发射速率。

从最近公布的170舰的图片上看,其前部主甲板上的垂直发射装置顶部与水线基本平行,共有6个单元,分左右两列。艉楼上可以容纳另外2个发射单元。

谈到170的垂直发射装置,不能不提及此装置所发射的HH-9A导弹,HH-9由陆基HQ-9(红旗-9)改进而来。HQ-9在中国防空导弹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于1980年左右开始研制。研制期间,邓小平、曹刚川等一大批党政高层领导亲自过问研制进程。HQ-9导弹最小作战高度0.5公里,最大作战高度30公里,最小作战距离6公里,最大作战距离20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大于4.2马赫。导弹全长6.8米,弹径0.47米,弹重1300公斤,弹头重量超过180公斤。HH-9A是将HQ-9弹体尺寸缩小,改善低空性能。

HH-9A舰载防空导弹系统是目前最先进的舰载防空系统之一。它采用先进的捷联惯导/指令修正+末段主动雷达的制导体制,导引头抗干扰能力强,是一种全天候全空域的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另外,HH-9A系统配用的新型雷达是一种先进的多功能有源相控阵雷达,能快速扫描跟踪,目标信息处理能力强,可以同时引导多枚导弹拦截多个目标,具有很强的抗饱和攻击能力。

未来垂发系统更先进

从美国的实践经验来看,科学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往往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而现代化的战争对科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促使军事科技人员研究更为先进的军事装备。
 
为了满足现代战争的需要,美军在MK-41成熟的技术基础之上,开始研发下一代垂直发射系统,并将此命名为MK-57垂直发射装置。MK-57垂直发射系统主要为美国海军下一代驱逐舰DD(X)而设计。MK-57型发射装置由雷声公司领导开发,参与此项工作的还包括美联合防务公司。与MK-48和MK-41相比,MK-57的发射能力得到大幅度增强,它几乎能发射美国海军当今武器库中各种型号的导弹,据称还可发射弹道导弹,从而构成美军海基导弹防御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法国马特拉公司的“米卡”导弹是目前现役最先进的中距空空导弹之一,也是同类产品尺寸最小的中距导弹,具备良好的移植基础。前不久,欧洲导弹设计局以该导弹为基础成功地开发出了垂直发射的“米卡”近程防空系统。该系统不仅是世界上第一种以载重卡车为平台的“垂直发射”近程防空系统,而且还是世界上第一种具备同时拦截多个目标的近程防空系统。

中国海军由于近期才在115、170等舰只上采用垂直发射系统,所以对该系统的应用还处于尝试性的初级阶段。随着技术的吸收与成熟,预计中国海军会在后续建造的大中型舰只上继续使用垂直发射系统。其性能特点也会进一步向高度自动化、拦截范围广、反应时间短等方向发展。
(原载香港《广角镜》)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