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一吻


                美女一吻
                                                                                                                                                                                                 叙国外街头画像         苏正东

 在人们印象中,街头画像,摆个地摊,招揽来往过客,与街头卖唱,杂耍,小魔术等,均属一类。文雅些称为街头艺术,通俗则称作街头乞讨。即便艺术,也不入大雅之室,难登艺术殿堂。

 且慢!诸位,倘若你周游过世界,曾经到过巴塞罗那的流浪者大街(兰布拉大街);或徜徉在罗马西班牙广场;或领教过纽约曼哈顿59街的中央公园;或亲自品味过巴黎蒙马特的高地广场或艾菲尔铁塔下的伊厄娜桥的街头艺术长廊,你一定会不由自主地改变看法。原来,世界许多艺术大师当年都曾以这种方式获取棍面包与葡萄酒。超凡的绘画天才,红头发荷兰人凡.高,艺术大师莫迪里阿尼等,当年竟都出自街头画像行列;中国著名画家,已故的陈逸飞先生也曾起步于纽约的街头画像行列。虽然,街头乞讨,已成吉普赛人的专利,而街头卖艺,则是未成名的,正在成名的与已出名的艺术家们的共同社会艺术场所。恰似开掘出的矿石,被人看作石子,而识货者就发现了闪闪发光的金子。真所谓有伯乐,才有千里马也。

 八八年世博会在澳大利亚布里斯本的维克多利亚大桥南岸的广场上揭幕,一位不知来自何方的画家在桥南人行道上画起了3x3的巨幅头像,围观千人而惊动治安警察,出面阻拦。画家一笑:“我走遍世界大都,为世界性集会作地面画,从未受阻,难道布里斯本容不下这画吗?”

 澳洲堪称世界尾巴,地僻一隅而孤陋寡闻。澳人行事,不离英国人的传统保守轨道,大众中不乏有乡绅风度,却难觅有识之士。事情层层上报至市政厅,时任女市长终究见多识广,放任一马,同意随其作画,不敢扫了世博会观众之兴。

 其后二个月的世博会中,为观众画头像的,如日中天,客人天天爆满,街头画像,竟成了世博会一个颇具特色的亮点。据说,有几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实实在在赚了一大笔钱。可见观众对当场画像还独有情钟。

 为什何照相机如此发达的年代,尤其数码相机的今天,人们还喜欢花些钱来给地摊画家画头像呢?其实照片虽真实,它终究像风行全球的麦当劳,走到哪儿都一个味。而同一个蚝油牛肉,在不同饭店大菜师傅的手下,便会尝出不同的滋味。这也就是艺术对人们的吸引之处。倘若脸有缺陷,眼有大小,嘴角有高低,面有疤记,胎记的,更会远避照相,而找画家了。

 世博会结束,我来到了布里斯本。那个年代,大凡出国留学生踏上异国他乡的首要问题是挣钱谋生。而凡是会画画的,几乎全都夹起画板,摆上地摊,加入街头画像的行列,无一例外。

 小范(成康)是布里斯本河边工艺市场上,中国人街头画像中的骄骄者。一打听是上海美校的81届毕业生,虽不曾相识,亦为我的校友,他乡知遇,自然合伙。很快,我们俩的周围常常会聚众围观,生意不错。也有搞漫画的洋人,其四周亦常常响起笑声。但洋人画像的,虽水平不错,但速度太慢,故常坐冷板凳。

 街头画像,涉足其中,才知看上去黑白30元,彩色50元一幅,10到20分钟即可完成,实则绝非易事。
 在美校里,你可以面对模特儿磨上一天半日,今天不行,明天再来。而街头画像,面对周遭同行审视的眼光,面对好动不耐烦的顾客,你必须在10 - 15分钟内,干净,利落,准确无误地画下头像轮廓,又要敏锐地抓住对象的表情特征,一一拿下。

 刚开始画像,我的手,它自己在颤抖,汗自己在流,脑子昏沉沉,稀里糊涂地挨到画完。尽管事先作了不少准备,临阵上驾,我竟束手无策了。看人挑担不吃力,此话真是不假。

 舞台表演,你可凭借灯光,两侧幕布与大背景,专心面对观众即可。而街头卖艺,则毫无遮盖,你四面观众,一览无疑,实在不比舞台表演容易。街头画像,每一幅都只准成功,不准失败,必须像本人,方能交画拿钱。难度最大的是快,只要你能在一刻钟内高质量完成,一小时内便可到手一百多元,胜过打工(一天八小时有的还挣不到一百元)。

 对于海外谋生的街头画像者来说,为顾客画像,极具刺激性与挑战性。不管你在国内是出名的大画家,还是不值一名,刚刚起步的学画者,现在大家并起并坐,同一“考卷”,毫无虚假,立竿见影,算是较上了真功夫。说也奇怪,是中国人确实聪明,还是钱的力量通神?不得而知,反正没过多久,来自大陆的,几乎个个都有了能耐,让客人满意而去。这大约就是逼上梁山,背水一战,船到桥头自会直的道理了。

 93年,布里斯本举办首届多元文化节,以中华文化为主题(celebrate China),届时,有特邀来自中国大陆的各类艺术家与在澳华人各类艺术家共同表演。我有幸被邀在主大厅内设摊位为游客画像。第三日,一位母亲带来二儿二女,要求为四子女画一大幅彩色头像。说昨天来看准了,今天特意来画像。

 如果一人一刻钟,岂非一小时,不行!时间太长。我全神贯注,动作迅速,心中只有眼前的头像,忘却了四周的存在。等到一口气画完,喷上定影剂,背后响起一片掌声,回头一看,好家伙!前后围着一大群人在鼓掌。该母亲十分满意,硬要我与此画拍照留念。(事后,她把画翻拍印刷,分发亲朋好友,特意寄我一张致谢)。

 我们老三届一代文革青年,坐失专业学习机会,工作分配到山沟军工单位,改行车间学徒。今天来到异国他乡,竟遇知音,当场绘画头像而得到观众鼓掌喝彩,自豪满足之情实在不亚于在全国美展中作品获奖。

 洋人的双眼皮十分普遍,尤其是姑娘,煞为好看。每画一幅头像,就让我读一遍模特的脸面。原来洋人不仅眼大鼻高,脸颊瘦长,而且双眼皮两线在鼻根收拢处是分道扬镳,各不接轨的,与亚裔人双眼皮两端都接轨,完全不同。这是否象征着洋人自由而独立,亚裔人归根又规矩呢?而且,洋人的眼睫毛往上翘,尤其姑娘,亚裔人则全部下垂(据说祖先蒙古种下垂睫毛为档风沙)。对比黑,白,黄,红几大人种,白人被称作“天之骄子”老天爷看来确实存有偏心,不够公正。但亚裔人的智商往往又胜一筹,这大约是老天爷的平衡之法了。

 一天,来了一对年青恋人要求画像,漂亮的姑娘一看就是美人,男青年要求画彩色,我马上全力以赴,忘却了世界存在。。。等到接近尾声时,便听到背后赞声不绝

 "It's wonderful!"  "It's marvelours!" "It's imagine!"
 "It's perfect!" "It's excellent!" "I can't believe,
 It's like real!"(意好极了,完美的,太像了)

 洋人比较客气讲礼貌,尤其喜欢在公众场合表扬别人,一说一大堆,我以往听惯了也无所谓。等到这位姑娘看到她的画像,脸上顿时放出异彩,双眼睁得大大的。男青年付着钱连声道谢,美女走上前,我以为有何修改要求,便迎上去,料不到她竟然当着众人面,当着恋人男友之面,快活地吻了我的脸颊,倒把我吃了一惊,惊定后马上又转为一喜。
 
 旁边一直在观看我画像的一位中年洋人说,我走过世界各大国际都市,见过不少街头画像的,像你这样的水平,就是在法国巴黎的艺术街上,也是"first price"(意最高价)。

 注视他的眼睛,我心想:小小布里斯本的一位街头画家,不至于名列巴黎街头的一流画家之列吧?他的称赞大概言过其实了。但望着远去的美女,似乎闻到了脸颊尚留得芳香。水平是否一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从评说,而这一吻终究是真实的。

 靠街头画像,尚能赢得美女一吻,倒是难得。

        咳!今天该心满意足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