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今晚我们在上海音乐厅度过(组图)
今晚我们在上海音乐厅度过(组图)
(回国过年之五)
引子:
我在电话里对朋友微笑说(微笑的文章链接:):“咱们不见不散啊,今晚要在上海音乐厅度过喽。。。”

刚到上海没几天,大姐就拿出两张戏票放在餐桌上:“喏,送给你了,是上海音乐厅的歌舞表演。。。找个伴儿一起去看吧!”
---你说的是上海音乐厅?就是原来大世界后边的那个?60年代曾经举办过“上海之春”的音乐厅?紧邻着延安路的,在修高架路桥时特地为它让了道,特地拐了个弯的外相普普通通的音乐厅?
记得小时候偌大的上海是很少有演出音乐会专门场所的,没有东方艺术中心,也没有上海大剧院,各种演出活动也很少象现在这样在万人体育场馆内举办。

当然还有文化广场,既广又大就是没文化相,文革时去看过一场京剧样板戏,记忆中其音响效果极差,1995年已经被拆除。
这上海音乐厅就相对高雅多了,应该是三十年代的建筑吧,前身是北京电影院,据说它有过人之处,那就是1.5秒的混响效果!这是适于交响音乐会演出所需的混响时间,却并不适合放电影的(这么长的混响效果,用在电影院里就成了含混一片的嗡嗡回响声),于是就让专家们惊讶了。
著名指挥家陈燮阳说过:“它(上海音乐厅)的音质世界一流,除了世界顶级的维也纳金色大厅、阿姆斯特丹音乐厅、波士顿音乐厅这三家外,在音质上,上海音乐厅可以和任何一个音乐厅一较高下。”著名作曲家朱践耳也对它情有独钟:“音质丰满、浑厚,逼真度高,层次感强,高潮时富有张力,令人满足。” 略加改造后,1959年北京电影院更名为上海音乐厅。后来市区建第一条高架,尽管设法在那儿拐了个弯,但因为音乐厅仍紧靠着,车来车往熙熙攘攘的,白日、晚间市井所发之引车卖浆声,声声入耳,还是如此的嘈杂,这一直是演奏音乐会时无法解决的问题。
“也是也不是,”大姐说。“这么说你还不知道呵?上海音乐厅已经整个儿搬到延安绿地的中间重新安家了!”
---搬家?你指的是平移吗?哇,我们这儿的老港旅游区,前些年也平移过一个超大型建筑的,象是钟楼灯塔之类的玩意儿,费很大劲因为技术上很炫的,真难想象国内也这么先进呵,能把整个剧场都搬走!怎么搬的?下边装铁滑轮?小几级地震都会把楼房弄得七翘八裂,这么一大动难道不影响其结构?。。。
其实我并不爱看彩色热闹、亦歌亦舞的表演,我喜欢或雅(室内乐)或俗(流行乐)的单纯音乐效果。但想着能同我们勇敢无畏地同癌症作过斗争的微笑朋友在这绿地的美丽中见面,想着能亲眼见见大老远搬一个大建筑进草地的这样撼人的后果,我立即迫不及待跃跃欲行了!
为了便于四处转悠,我是特地提早一小时到达的。

华灯初上,车马繁忙。
在最繁华的人民广场南面,在延安路与西藏路交界之处我找到了躲在绿地中的这个安静的建筑。四周的高大楼宇身影憧憧,用陆离光怪的表情炫耀他们巨大的霓虹广告,与四周夜景一对照,绿地显得更黑更暗,也鲜有路人。
当朋友微笑出现在清冷孤寂的售票处旁同我握手,两人相见言欢时,我已经把音乐厅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全寻访了一遍,透过尚未开门放客的玻璃门拍了不少照片,感觉着冷,果然在头顶清冽的风里见到一幅相配的寒星静月图。

久违了,这一座具有西洋古典主义风格的戏院!色调淡雅,古典柱与门的搭配如此和谐雅致,使人产生许多音乐的旋律感觉。

见到了华贵的入口大厅、高雅的汉白玉台阶与立柱。真不愧是近代建筑中的古典风格经典啊!

还有罗马式吊灯、包厢外侧的浮雕装饰,场内金碧辉煌的穹顶,样样体现着西洋的建筑风格。这经典竟是由华人设计师范文照于七十多年前设计的,又是多么难能可贵!


海报上一侧贴的是世界经典音乐剧的广告,专为情人节准备!另一侧广告,蚴墙樯苊拦?囊恢?薨樽嗪铣?拧?br />


歌舞节目开始了,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唱起了三十年前的怀旧歌曲,以独唱和两重唱演员为主,并让打扮得花花绿绿的年轻人在背后伴舞。 --- 其实这古典镜框式的舞台空间并不大,完全不能让孩子们施展拳脚,总给人急匆匆忙乱的感觉。。。


如果安放一组器乐演奏家岂不是更合适?呵,难道器乐团在音乐厅不流行?
尽管带位员们举着“严禁摄影录像”的绿色荧光牌巡回了一遍,这儿那儿地跑动,以阻止使用手中相机的观众。

(最低票价100大元)
/>/>
但是最后,当几个压轴的超级好男儿宋晓波(就是那个讨人喜欢的聋哑孩子,下图中手捧黄色郁金香)、张殿菲(名字有点儿女性化,但是歌唱得真不错,嗓音低沉而宽厚。)当他们登场的时候,前排的小粉丝开始叫喊起来,相机的闪光灯叶四处闪烁,就再也无法管制年轻人的崇拜了。。我原先是把相机藏在双腿中间,一有机会就举起抢拍的,当然也就乘机放开了胆量!



看来象这样一座具备古典西洋元素的建筑,为表现古典音乐艺术而存在,就应该选演经典音乐,这才是最合适不过的选择。所以今晚的遗憾还不是一点点!
演员谢幕,观众在稀稀落落的掌声里退场。终于在大厅侧面的中央廊柱上找到介绍音乐厅当年平移的记载了。
它们只是四幅铅笔画,描绘了当年平移音乐厅前后的不同外观和经过。。却是很别出心裁的介绍形式!

介绍中说由于施工的要求,整体平移中上海音乐厅被提升了约1.5米,而到了新地方之后,因为这是高楼林立中央的城市绿地,音乐厅又被提升了1.8米。
上海音乐厅才能显得更加高大恢弘!
同朋友微笑一起度过了难得如此温馨的夜晚,必须说的是:我仍然不喜欢歌舞节目。每当或尖细或高亢的声音从演员手中的麦克风里放肆地传出刺激人们耳膜的时候,我便用两个食指把耳道紧紧地捂住了。。。在混声效果这么好的场所里唱歌,就象在大园穹顶的教堂里唱是一样的,不用麦克风都行,效果反而更好,难道没人告诉过这些专业人士?可惜了这么个好场所!
幸好我喜欢上了领舞的那个女孩。在众美里她依旧出挑,抬手踢足一招一式,就数她有清新自然的风韵了。(上边的三张大照片里都有她!看出来了吗?)于是一边用两手指使劲按耳朵,一边抬头伸脖使劲找那女孩,可以想象那天晚上朋友微笑在一旁是如何笑我的。。。

最后只有唱功并不太好(一位还并没唱,聋哑人)的偶像收到了献花。。。无题。
--------------------------------------------
附带说说平移建筑物之原理:
平移建筑物是一项技术含量颇高的技术,它把建筑结构力学与岩土工程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其基本原理与起重搬运中的重物水平移动相似,其主要的技术处理为:
1.将建筑物在某一水平面切断,使其与基础分离变成一个可搬动的“重物”;
2.在建筑物切断处设置托换梁,形成一个可移动托梁;
3.在就位处设置新基础;
4.在新旧基础间设置行走轨道梁;
5.安装行走机构,施加外加动力将建筑物移动;
6.就位后拆除行走机构进行上下结构连接,至此平移完成。
技术上如此说, 要把占地1300平方米,重达4000吨的70多年前的“古稀老人”建筑移位,这真是大大的不容易!
“骨架”已见老化,钢筋混凝土强度降低,立面已经腐朽,移动之前是必须进行加固的。要增加柱子支撑保护,外面再包上混凝土、钢材和碳纤维,移动时不致受损。穹顶部分的空间钢度很弱,缺少联系,平移过程中非常容易变形。要把相连的钢条固定在音乐厅的穹顶上,纵横交错形成一个内部的网状结构,像雨伞的骨架一样产生支撑力,向外倾倒时产生拉力,才能保证不损伤穹顶。还有在承重柱底下浇筑纵横的滑架,每隔一米一根纵梁,网格状的底座经过混凝土浇筑与建筑物连成一体。切断原有桩头后底座已经支撑着建筑体的重量,下方就是滑道。

(此图片来自网络资源)
移动的时刻到了!在每根滑道后方都设置一台千斤顶,几十台千斤顶同时作用,就这样慢慢地推动建筑物前进了。
国内平移大型建筑物的本事最近这些年很有展示和提高,因为比推倒重建更节省了成本。
(图文原创)
xiaoxiqingqing 发表评论于
出国前常去上海音乐厅听交响乐团的演出. 那都是些美好的时光啊...
回上海几次路过, 但都没进去, 倒是去了一次新的大剧院.
DUNARTINI 发表评论于
回复枫叶红了吗的评论:
你去了哪里?小老弟
还以为你不来这儿了((
只是很普通的头,不让拍所以不能很牛~~
谢谢留言啊
DUNARTINI 发表评论于
回复枫叶红了吗的评论:
是5.6
相信吗,不管是狗头还是牛头
最要紧的是相机后面的头呵
都是乘不动的时候咔嚓的,否则惨不忍睹。。呵呵
枫叶红了吗 发表评论于
4L在剧场内肯定照不出这个效果。
枫叶红了吗 发表评论于
看照片,一定是LJJ的f2.8L IS SUM干得活,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DUNARTINI 发表评论于
回复心水的评论:
哈,一起来动吧,先搬哪里?呵呵
心水 发表评论于
回复DUNARTINI的评论:
铺设轨道听起来很合理。当时提空吊也没觉得有这可能。;)
别怪我多问啊,我正在动这个心思呢。
DUNARTINI 发表评论于
回复心水的评论:
铺设轨道的,我想是这样~
整个工程很大上了亿,连草地都是重铺的啦。
什么样的吊车吃得消4000吨?呵呵!
DUNARTINI 发表评论于
回复georgiagirl的评论:
是,我以前真的不知道,很不好意思的说。
是与过去不同的风格,更新了,奇怪的感觉~
DUNARTINI 发表评论于
回复georgiagirl的评论:
是,我以前真的不知道,很不好意思的说。
是与过去不同的风格,更新了,奇怪的感觉~
DUNARTINI 发表评论于
回复罢了的评论:
哇。罢了来过了。看到你真是高兴,好久没见还有点儿激动!
我们这些人常生活在回忆中,面对如今千变万化了的世界有不少惶恐感。至少我是这样~~
这次回国的第一天,我站在上海街头竟觉得自己迷失了。我是谁,为什么站在这儿,这儿同我有什么关系。。。感觉非常孤独,当时真的想哭(((
幸好还有回忆。
幸好有珍贵的亲情和友情留在了记忆深处,(更喜欢老朋友)
我发誓要感恩,绝不有负于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这连接过去通向未来的一生的依靠。
罢了 发表评论于
谢谢分享这么漂亮的照片,其实不仅仅是照片,分享的还有记忆与回忆。 上海音乐厅离我上海过去的家很近,出国前的几年,几乎每星期都会去那里听音乐会,那里聚结着我青春年华的回忆,留下了我年轻生命的足迹。 所以,对那个地方,我有一份特殊的情感。 记得最后一次去那里是2007年的1月1日,在上海交响乐团工作的哥们送了我两张新年晚会的票子,去年回国因为太忙,未能再次成行,总是一份遗憾,今年一定会再去拜访它。
georgiagirl 发表评论于
非常感谢您的文, 要不我多不知道上海音乐厅已搬家. 每次回沪来去匆忙, 都没有时间去享受一下. 记得小时侯, 去上海音乐厅看电影. 那儿有我许多儿时的回忆.
心水 发表评论于
贴上平移启动的照片了?我是相信有这技术的。但还是没想明白,这个建筑物是整个运的话,马路没那么宽,空吊吗?
DUNARTINI 发表评论于
回复naoercn的评论:
闹儿你好!
是,没想到白天很普通的一个场子(外观四方的形状真是不能说很好看)夜景倒还能瞧得过去,颜色很雅致对不对?
DUNARTINI 发表评论于
回复piao11的评论:
哈哈哈抱歉抱歉~~
怎么着都是我的错啊
不是报幕的那大婶子。
我说的是最美丽青春甜蜜象飘家老二一样可爱的跳领舞的姑娘。。
对了,说到微笑姐姐,我真是从心底里佩服她的!!
找到时间的话,会上个帖子歌颂一下她。呵呵
naoercn 发表评论于
赫,真气派。05年俺只在门外溜了一圈。还是夜晚的时候更好看。
piao11 发表评论于
wa~~~姐姐
你和微笑姐姐不是一般的有福气(彼此:)))
那啥
姐姐说的美女我看着是不是报幕员啊?
害我找来找去
不知道这样很上什么~~~
姐姐要记得陪我损失。
闪光湖 发表评论于
为什么看不到发的评论?
闪光湖 发表评论于
下次也去逛逛。
DUNARTINI 发表评论于
回复weston的评论:
哈你好音乐迷朋友~
是看到上海音乐厅几个字进来的?
音乐厅现在成了很新的一个建筑,值得一看!
DUNARTINI 发表评论于
回复心水的评论:
mm评得好!小小的一个剧场,是很舒服的感觉~
关于平移房子:是完全可能的呀!
国内很多好建筑都移过的,如果有保留价值的话。
DUNARTINI 发表评论于
回复耘海扶山的评论:
哈联想丰富。
可惜我们坐在楼下,这样好的感觉,应该上下楼一次的对吗
DUNARTINI 发表评论于
回复安静的评论:
是,回去一次得到家人朋友很多照顾,很温馨的!
心水 发表评论于
坐在这古典高雅的音乐厅里欣赏着美仑美奂的歌舞节目,不能不令人心驰神往。。。
看了这平移技术倍受鼓舞,何时住宅也能跟着搬就好了。好奇的问,怎么运的?
weston 发表评论于
上次去已经大约三十年了 :((
耘海扶山 发表评论于
喜欢音乐厅内部装饰风格,其中一张使人联想到"Titanic"中的一幕。。。(ROSE从楼梯上下来,Jack看呆鸟。。。。)
安静 发表评论于
羡慕姐姐~~:)
DUNARTINI 发表评论于
回复plum8的评论:
哇,你这幅ID片真漂亮
也喜欢摄影吗?握手握手!!!
plum8 发表评论于
太好了!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