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大作的和服樱花

海纳百川,取他人长高求成长;
刚自无欲,走自已道尔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浅说中日文化的多元化与单一化的深层与表里
因为自身民族的单纯性,占人口99%的大和民族很容易上下
拧成一股绳,历史上的统治者很少担心其统治的根基牢固与否。
日本人从士农工商到市井小市民可以因天皇一个诏令而精诚团
结起来。
由于内部的团结,历史上多次外来侵略者都被拒之与岛外。要不是
二次世界大战“众怒难犯”日本成为多国之敌,恐怕日本是很难战败
而投降的。这也就在当时造成了日本人自封为“天孙降临”的错觉。
一方面,日本的民族单一化造成了日本人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的多元化。
除非是战争时期,日本对于外来思想和文化是抵御的。
二战初期日本人学习英语都是非常危险的举动。
设想在当时日本女人如果穿中国的旗袍服装在梅花下拍照的话,
一定会受到日本人同胞之呵斥的。
假设在东京帝国大学(现在的东京大学)的校园里,有任何一对母女穿中
国服装拍照的话,不仅有日本人叫喊“不准穿华人服装在校园拍照!”
“穿旗袍的清国奴滚出去!”岂止众多学子围观,甚至还有掉脑袋的危险。
不过这个情景假设是上世纪2-30年代,可能发生在中日战争之前。
战后的日本恢复了它单一民族多元思想的本来面目。
在日本不仅可以穿美国侵略者的服装照象,连成吉思汗这样的大举侵略
日本的服装都可以随心所欲的穿戴,只要你影响他人的权利,没人干涉你。
在历史上中国是讲究“四平八稳”、“中庸平衡”的国度。
由于中国民族多的原因,中国人之间的人种“混血”、“杂交优势”是世界上
其它欧美国家和民族无法企及的。欧洲人、非洲人以及亚洲的其它国家的民族
之间的通婚或“混血”程度都是很受限制的。
人种混杂“坩埚”一样的美国不过最近一百年的历史(数十年前白人和黑人之间
的通婚都是被禁止的。)
中国人称为“汉族”的主要人种其实并不是单一的“汉民族”。
在历史上汉民族居住于中原地带,在古代到近代中国汉人于周边
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是非常活跃和频繁的。更何况历史上的皇帝,
天子属于纯粹的“汉族”者极少。多数是狩猎民族和骑马民族打进
中原分封皇家贵族而统一中国的历史更悠久。中国本身是多元化的合中国,
自古诸子百家,思想意识就是多元化的蓝本。多元化的文化传统,对历代统治者
来说都是最棘手的问题。从其“一统江山”的需要出发,历代统治者
进行了大规模长时间的统一工作。
从血腥地武力镇压到怀柔的文明统治,从秦始皇的“书同文”,
“车同轨”到“统一度量衡”,再到毛泽东时代的“全国山河
一片红”、“全国人民一条心”,乃至当今的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等都是一个主题:为了大统江山的长期稳固,多元化中国国民性必须
牢牢地相互拴在一起,否则很容易成为“一盘散沙”。
所以中国历史周而复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形成了先贤孟子
所总结的局面:“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由荛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由文王
至孔子五百有余岁”。
中国人口众多,民族家庭太大,如果没有中国人之间的相互监视,相互监督
是很难做到意识形态的高度统一的。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是最讲团结的,就像
当今的北朝鲜一样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人们相互监督保持了中央
和个人的高度一致性。说到底就是人们思想的单一性是统治阶层为了维护
统治所必不可少的手段。
部分人喜欢小题大作,从好的一方面来理解就是“防患与未然”,这就是
很多人至今喜欢玩弄的“上纲上线”的做法。
日前在武汉大学一对母子穿上和服在樱花树下拍照,这本来是一件再寻常不过
的事情,年轻人(学子?)兴许想“调戏”一下,威吓一下这对母女,想来都是日常
生活中的一个嬉戏逗乐的小镜头,却引起网上“爱国贼”,“崇日媚日”等等
议论的轰动。
这些表现都是落后于时代的思想意识在作怪。
首先母女二人的拍照不应当受到干预,无论如何人没有权利也不可能让她们
“滚出去”。
再就是私下里年轻人出于好奇,好义和从小对于日本侵略这嫉恨的乡下老人
们淳朴感情的传教,可能造成了对母女二人的冒渎,这也不是一件惊天动地的
大事一桩,为何要从“爱国主义”角度去审视他们?
他们既不是执法机关人员,没有证据说他们是干预了他人的自由,媒体无非是想
借此一个镜头来进行一个“阶级教育”罢了。
聚焦该问题使其极端化,无论是攻者还是辩者大多都没有忘记毛泽东时代将问题
提升到某一高度,小题大作以“扣帽子”手法来看待问题,这种“针小棒大”的
恋恋不舍的情节,何时才能销声匿迹?
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应该更加多元化,对于不同事物的认识应该有“见怪不惊”
的余裕,更应该有“容忍他人”的风度。

辛泰浩 发表评论于
萧洒花开沐清风,
浪漫英姿共衰荣。
樱梅蕊异根同源,
大国泱泱显从容!
Midway8989 发表评论于
樱树中原远古栽,
移植瀛海依旧开。
东洋花见年年景,
吊诡恨怜如此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