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2月到1918年6月,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度过了长达五年的青春岁月。这一时期,恰逢“民主教育的先驱”【1】孔昭绶(?—1929)【2】于1913年1月到1914年1月和1916年9月到1918年9月两度担任该校校长。孔昭绶是湖南教育界公认的教育家,但对于他曾经参加过柳亚子、陈去病、高旭等发起组织的文学团体“南社”的文学活动经历,则少有人论及。本文试就此为本文的切入点作一些阐述,以就教于方家。
(一)
柳亚子1940年编的《南社社友姓氏录》载:“孔昭绶,字攘夷,号竞存,湖南浏阳人。已故。334。”【3】根据其入社书号为“334”推断:孔昭绶加入南社的时间在
正当孔昭绶在南社雅集上慷慨演说之时,一项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在等待着他。湖南第一师范的校舍在1910年被愤怒的长沙暴动饥民焚毁后,经大规模复建,新舍于1912年夏季落成,学校于秋季开学时由“衡清试馆”迁回新校园。孔昭绶就是在这样的非常时期,于1913年1月接任第一师范校长的。复建后的一师,校舍虽颇为宏伟,却是一座空楼,各种教学设施和图书资料都在大火中荡然无存,许多教师也因停课停薪离去,一切都必须从零开始。孔昭绶走马上任后,便潜心为振兴一师努力工作,开始了全面的革新和再创活动。因他竭力反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和封建复古教育,被袁世凯的亲信汤芗铭所忌恨。汤芗铭秉承袁世凯的旨意,逼谭延闿退守广东,大肆镇压反袁势力。湘籍的南社社员先是宁调元
太平洋里太平舟,汽笛声声此壮游。一稗海环衣带水,三神山拥暮云秋。鹃因望帝流丹血,乌悯亡燕也白头。故国萧萧无限意,不堪回首望神州。
神仙喜住碧云天,璀璨蓬莱一色鲜。黄土汉家存旧腊,白门倭俗又新年。欧阳酣酒曾歌剑,徐福迴风不引船。五百童男三岛徧,殖民原在美欧先。
扶桑濯罢晓光红,足底云生映日空。九万里遥鲲化北,五千年后鹤还东。触蛮可笑争蜗小,楚汉何曾逐鹿工。醉把全球翻一踢,不教时势有英雄。
大地风云起大争,东西洋卷战涡生。腕挥毕相禁持铁,颈斩楼兰不系缨。秋影远书惊雁断,血痕两剑化龙轻。何时梦也狮王醒,怒向群雄吼一声!【4】
这一时期《南社丛刻》的编辑和通联工作虽然都由柳亚子一人承担,柳亚子仍按时给在日本的孔昭绶寄去,这使远在异国他乡的孔昭绶非常感动。感激之情在
这一年的暑期,孔昭绶从日本回到湖南。不久,他就接到柳亚子“委题《分湖旧隐图》”的来信和改选南社主任的选票。
金陵王气久销亡,点缀春光柳数行。浮海桴纔归万里,入关约早废三章。英雄河北感思汉,丞相江南半姓王。最喜义师如雨降,云霓渴望仰殊芳。
故人隔世感兴亡,坐对华亭泣数行。复社莫恢明社稷,离骚空诩汉文章。剧怜新莽非真帝,倒底韩奴是假王。休问明年又何处,所南心祗忆南方。【8】
(二)
在民国初的文坛上,孔昭绶虽是一个“小人物”,可他第一次在湖南一师主政,便写下了许多“大手笔”。他忠实贯彻执行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法令,积极规划学校教育和校园建设的蓝图。他提出用严格的规章制度管理学校,全面规定学校的章程。如对学生操行、学业、体格考查的一整套制度,就是在他的主持下制定的。这一时期,一师就制定了统一的校歌、校旗和校服。校歌旨在“唤起学生讲学兴味,并涵养其高尚之思想”。其歌词是:“衡山西,岳麓东,城南讲学峙其中。人可铸,金可熔,丽泽绍高风。多材自昔夸熊封。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校旗采用红麾、黄膘,蓝绿色的旗面中央置一白色五角星,内镌一黑色“师”宇,作为“代表一师之徽识”,以“唤起学生爱校心”。另外,学生都必须着制服和制帽。制帽上也有镌着“师”字的五角星;制服领章上则缀有“第一师范”4字。这也体现了“唤起学生爱校心”的良苦用心。《南社丛刻》15集还载有孔昭绶为一师学生萧杰写的《宝庆
他还提倡学生自动与自治,创设“技能会”。该会设置11部,确定教员为部长,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学术、体育活动。对部定学制年限、课程设置,作了适当变通。招收预科学生2班120人,并组建了附属小学。他在这一时期的工作,为一师开创了民主教育的前景,也为他后来进一步发展一师教育打好了基础。
孔昭绶1914年1月到1916年9月流亡日本期间,一师竟接连换了五任校长,有两任竟然没有超过两个月。
重返一师的孔昭绶,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汲取在国外考察教育的成果,坚持“崇尚民主”的办学方向,采用顺应新文化运动潮流的办学方法,使一师教育有了迅猛的发展。他坚持“有治人然后有治法,然无治法未必有治人”的观点,在重新上任后即调整教职员队伍,制定学校规程。他重新聘用那些不满汤芗铭统治、富有正义感且具有真才实学的教职员,如方维夏、王邦模(即王季范)、王范、王昌麟任学监,黎景湘任庶务,吴观明任会计,杨昌济任修身教员,徐特立任教育学教员,还聘了美国人饶伯斯、德国人费尔康分别担任英文、音乐教员。新聘用的45名教员,基本都是高等师范毕业并从事过师范教育的专门人才,其中有6人是从英、日留学回国的。【12】在整顿教职员队伍后,孔昭绶还主持制定了一系列学校和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如校务会议和教务会议制度、各类人员职责、教学管理制度和条例、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等等。特别在学生管理方面,一师采取严格的制度管理和提倡学生自觉、自动、自治相结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所谓自觉,主要是指思想和道德修养方面,孔昭绶主张“时时以国耻唤醒学生之自觉心”。制定了以“知耻”为中心,包括“公诚勤俭”诸内容的校训。所谓“知耻”,就是要使人人知“国家之耻”,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而要挽救民族危亡,就必须使“人人之实力充足,而后国家之实力充足”。他认为,学生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就是充实自己的实力,因此,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就是“根本解决”民族耻辱和民族危机的关键。
所谓自动,主要是指在学习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钻研精神,要求“各科教授应提倡自动主义”,“务使学生锐意研究,养成自动之能力”。除了在各科教学中重在训练学生的自学和思考能力外,更重要的在于提倡学生在课外利用一切形式围绕教学内容进行自学。孔昭绶于1913年创设的技能会,几经改名,到1916年9月正式定名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友会”。该会“以砥砺道德,研究教育,增进学识,养成职业,锻炼身体,联络感情为宗旨”,“专为补助学校教育而设”。学友会设有教育研究部、演讲部、文学部、书法部、图画部、手工部、音乐部以及各项体育运动部,各部都围绕各科教学展开一系列课外活动。这些学生组织的自学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起了很大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是一师自动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师在增设职业教育课程的同时,要求学生按自己的志愿,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的农场、工场和社会上的商场进行农工商业的实习。同时还“以造就小学教员为目的”,开设了附设小学和工人夜校作为学生进行教育实习和与实践相结合的场所。从1917年开始,一师的工人夜校改归学友会教育研究部负责,由三四年级的学生主办。这也是提倡自动主义的一个成果。一师在实行自动主义教育方面的另一重大举措是从1916年开始实行的修学旅行制度。这是一种综合性的专业训练,“以温习课业,熟悉教育为主旨”。修学旅行除学校每学期集中组织一次外,还提倡学生在寒暑假自动进行。其任务主要有进行各种社会调查和采集各种动、植、矿物标本及古文物等。这种修学旅行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了解社会、接触实际的机会,对锻炼、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所谓自治,主要是指提倡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一师一方面对学生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又给学生以很大的自治权。学友会原来由各科教员担任各部部长,后来改为全部由三四年级的学生担任,并由全体会员大会选举产生。学友会的具体事务都由学生负责办理。特别是一师实行的人物互选制度更是提倡学生自治的一种重要手段。所谓人物互选即每学年由学生按照所定的德、智、体3方面的标准进行一次投票互选人物,作为对学生考核的依据之一。考核的内容分为六项,分别是:敦品(如敦廉耻,尚气节,慎交游,屏外诱)、自治(如守秩序,重礼节,慎言笑)、胆识(如冒险进取,警备非常)、文学(如长于国文词章)、才具(如应变有方,办事精细)、言语(如长于演讲、论辩应对)。【14】学生每学期参与对自身的考核和评估,其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孔昭绶还特别重视军国民教育。他在留学日本期间,就痛感中国国力羸弱,认为军事可以强大国防,还可鼓舞民心士气,振国兴邦。因而,他把国民政府首任教育部长蔡元培提出的“德智军美”这四个字写在礼堂入口处的横匾上。一师体操科“教学要项”第一条就是“采用严格主义,实施军国民教育”,同时体操课还规定了兵式、军事学等教学内容。1916年10月间,孔昭绶亲自给谭延闿写了《呈试办学生课外志愿军文》。“呈文”开首写道:“窃昭绶忝再任为第一师范学校校长,自应勉竭绵薄,诉之良心,积极改进,整理计划。首应时势需要确定教育方针,佥以人格教育、军国民教育、实用教育为现救国强种唯一之教旨。除人格教育、实用教育业
(三)
毛泽东是1914年2月从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并入第一师范的。1915年学期末,为反对由校长张干提议、省议会作出的要学生缴十元杂费的新规定,一师学生掀起驱逐张干的学潮。毛泽东在学校
孔昭绶在一师开展的考察学生德、智、体优秀的“人物互选”活动是提倡学生自治的一种重要手段。毛泽东在这项活动中总是拔得头筹。1917年6月,全校十一个班四百多人参加选举,选出三十四名。毛泽东得票最多,按考察内容独得六项优秀,其中,言语、敦品两项得票数第一,胆识项得票为他所独有。【18】
孔昭绶重返一师后便开始实行的修学旅行制度,引起了毛泽东浓厚的兴趣。1917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他同萧子升利用暑假的时间步行漫游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县,历时一个月,行程九百余里。毛泽东在《自传》中这样写道:“我们一文不名地走了这五县,乡下人给我们吃饭和睡觉的地方,不论我们到达什么地方,总是受到欢迎和善遇。”【19】这种修学旅行方式使毛泽东体验到了了解社会、接触实际、获得新鲜知识的乐趣。
孔昭绶组建的一师附属小学为学生进行教育实习和与实践相结合提供了场所。1917年9月,毛泽东便为湖南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国文科二年级写《
这期间,孔昭绶所采取的一项同毛泽东关系最密切、对其影响最大的一项革新举措,当首推组织学生课外志愿军。从1916年秋成立之日起,毛泽东就任第一连直属连部上士,除接受军训外,还负责传递上级命令,担任本连一切文牍事务,【21】直至毕业。
实践证明,毛泽东在一师这段时间的经历,为他后来从事革命活动打下了全面而又坚实的基础。1949年,毛泽东在北京接见当年的老同学时又讲:“我没有正式进过大学,也没有到国外留学,我的知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打下的基础。一师是个好学校。”这一时期一师的教育成果,也充分反映了孔昭绶的办学理念,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整理和继承。
参考文献:
【1】【12】【13】【15】[M]本书编写组编《湖南第一师范校史(1903—1949)》,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1月版,70页;71—72页;71—72页;74—76页
【2】[D]孔昭绶生卒,鲜有记载。此说依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林香伶的博士学位论文《清末民初文学转型期的标志——南社文学研究》附录三:《南社丛刻>、南社小说集>作者群录》,2003年,373页
【3】[M]柳无忌编《柳亚子文集•南社纪略》18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版
【4】【5】【6】【7】【11】[J]《南社丛刻》15集,1915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6年影印版3507—3508页;3419—3420页;3420页;3420—3421页;3415—3418页
【8】[J]《南社丛刻》19集,1916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6年影印版4846页
【9】[J]《湖南政报》第54册,民国六年九月二十六日至三十日,4页
【10】[N]《南社长沙雅集纪事》《长沙日报》
【14】【16】【17】【18】【20】【21】【22】【23】[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3月版,27页;27页;36页;27页;31页;25页;33页;35页
【19】[M]斯诺《毛泽东自传》,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1年9月版,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