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港遭袭惨剧为何十几个小时后就重演? | |
2009年05月 来源:中国青年报 |
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珍珠港,然而那个几乎与珍珠港同时遭袭,而且损失也同样惨重的菲律宾,却似乎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
其实,二战中的珍珠港之役和菲律宾之役,是日本打向美国的一套组合拳。一个发生在1941年12月7日,一个发生在1941年12月8日。在珍珠港,日军长途奔袭,把美国太平洋舰队彻底炸翻。而在菲律宾,美远东空军两个机场的全部B-17轰炸机和3/4的歼击机被摧毁。丧失制空权后,美远东海军、陆军相继遭遇惨重的失败。
在郑军和冷辑林合著的《血染的星条旗》一书中,我们可以较为详尽地读到这一段历史。在美国人频繁的征战生涯中,既有屡战屡胜的辉煌时刻,也有黯然神伤的痛苦回忆。这是一本美军的败战录,辑录了美国大兵在珍珠港,北非、远东、朝鲜、越南的历次战败。
整部书中,菲律宾之战是其中耐人寻味的一章,其原标题为巴丹喋血,描述了十万美菲军队困守巴丹半岛的惨烈。这场陆上的悲剧是从空中开始的,而空中的悲剧则是从将领开始的。
1941年12月8日凌晨3时,五角大楼通知远东美军统帅麦克阿瑟珍珠港遭袭,提醒他防范。麦克阿瑟这样回复:“不用担心,这里没有问题。”
当日清晨,在麦克阿瑟的指挥部里,下属心急火燎地向他建议,出动全部轰炸机去攻击日本在台湾的舰只。这一意见没被采纳。在麦克阿瑟看来,日本人现在还不会发起进攻,而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条件下,派轰炸机攻击日军重兵防守的台湾,无疑是自杀。
进攻就算是自取灭亡,但不进攻不等于相安无事。麦克阿瑟对敌情的判断完全错误。当天9时,32架不顾恶劣气候而强行起飞的日本轰炸机,飞临吕宋岛上空。天气稍稍转晴,台湾高雄机场日本海军第11航空队的192架飞机就直扑菲律宾!
主帅判断失误导致了部队毫无准备。12时刚过,美军伊巴机场雷达发现了来袭飞机。从航向判断,敌机目标应是克拉克空军基地。美军指挥部空防处长立即向克拉克空军基地发电,但线路出现故障,改用无线电,无人应答。最后干脆用电话直拨基地司令部办公室。一个微弱的声音终于传来:“基地指挥官去用午餐了,我只是一个小上尉……”空防处处长扯着嗓门通报了敌情,要他立即报告基地司令,让所有的飞机立即起飞!然而,不知是这个上尉军官没听清,还是疲沓惯了,他竟然没报告。
中午12时,吕宋岛克拉克机场。饭菜飘香的餐厅里,机械师和轰炸机组的成员们边吃边收听着广播。广播里说:“据未经证实的消息说,日本人正在轰炸克拉克机场。”众人哄堂大笑!“炸弹在哪儿?”
就在此时,机场跑道上传来了剧烈的爆炸声……
十几个小时前发生在珍珠港的惨剧,又重现在了菲律宾的吕宋岛上。麦克阿瑟的空军力量遭到致命的打击,远东空军四分之三的飞机不存在了。美国在太平洋上两支最强大的威慑力量,一天之内荡然无存。
丧失制空权后,更大的厄运随之降临。美远东海军、陆军相继遭遇重大失败,美菲军队近8万人被俘。在烈日炎炎的赤道附近,这些战俘进行了一次悲惨的“死亡大行军”。抵达奥东纳尔战俘营时,长长的队伍只剩下5万多人,其余则全部下落不明。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他的一生似乎总是伴随着胜利与荣誉的光环。然而,在光环的背面,是冰冷的铁。正是在荣誉的光环下,麦克阿瑟本来优良的品质,渐渐滋生出狂妄自大、唯我独尊、好出风头、爱慕虚荣、喜欢颂扬的毛病。众所周知,这些毛病在朝鲜战争中,使他公然抗上而终被解职。绚丽光环如此夺目,真的会让人忽视一些东西。看名将如此,看一支军队亦如此。
在战争中,战场上的胜败不会最终由光环来判定,敌人也不会因为光环而略显仁慈。无论对于一个人还是一支军队来说,胜利和荣誉应成为前行的动力,而决不能成为包袱。莫为“光环”遮望眼,光环背面是冰冷的铁。战争,来不得半点虚幻、侥幸和狂热,胜利永远偏向于冷静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