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摘系列之:征服者的铁蹄:第三帝国的兴起
作者: onlyhot
2007-12-26 01:42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军队悍然入侵波兰,揭开了历时近6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经过这场野蛮、残酷的浩劫之后,欧洲大部分地区沦为废墟。战争最初3年,强大的德国军队似乎不可战胜,在闪击波兰得手之后,又迅速征服丹麦和挪威,使西线早期的“虚假战争”以出人意料的结局告终。1940年5月,德国在西线再次发起“闪电战”,在数日之内攻占荷兰和比利时,将数十万英国远征军赶过英吉利海峡,而后仅仅用了6周时间占领法国。这些胜利使得德军表面上的优势进一步强化。
《第三帝国的兴起》跟随当年纳粹军队征服欧洲和北非的脚步,再现了二次世界大战最初3年的战争进程,整个场面波澜壮阔惊心动魄。
通向战争之路
阿道夫·希特勒从未隐藏过自己用武力征服欧洲,进而控制全世界的野心。在实现目标的进程中,他将为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进行报复。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将德国东部大片领土划归波兰,同时也为另一场冲突埋下了种子。随着经济大萧条的进一步加剧,潜藏在德国人民内心深处的复仇欲望被激发了出来。在许多德国人眼里,阿道夫·希特勒及其领导的纳粹党才是他们唯一的真正的领导者。
独裁者的发端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希特勒怀着迷茫和痛苦的心情回到了慕尼黑,寻找能够解释德国失败的原因。和许多从前线回来的士兵一样,他认为他们这些前线的部队是在背后中了卖国贼的暗剑,这些卖国贼就是德国国内的社会民主党派、共产主义者和犹太人,此外,反战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也应当为德国的失败受到谴责。但是,对希特勒及其追随者来说,真正的罪魁祸首是布尔什维克人和犹太人,他们是一丘之貉,在1918年后期,德国陆军和海军中的许多共产主义者都深受犹太煽动家的蛊惑。在早期的演讲中,希特勒经常指责犹太人是“十一月罪人”,这也暗合了布尔什维克人在俄国夺取政权的日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希特勒被德国陆军雇佣,成为一名间谍。他的任务是掌握并汇报慕尼黑右翼国家主义党派的情况。政治工人集团当时只是一个很小的党派,后来改名为德国工人党,于1919年1月召开了党的第一次会议。同年晚些时候,希特勒加入了该党。在一次党的大变动中,希特勒一反其早期的晦暗,表现出了一个具有邪恶的魅力和催眠才能的政治家的本色。他很快就控制了这个曾经备受争议的小社团,并将其转变成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NSDAP,即纳粹党)。此后10年,他利用该党建立起了他的权力基地,并最终登上了德国独裁者的宝座。
1923年慕尼黑政变失败后,纳粹党经历了一段平静期,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重新崛起。1930年,纳粹党在魏玛共和国国民议会中占据了100 多个席位,并在中产阶级及受经济萧条打击严重的北方新教徒中间赢得了强有力的支持。1932年,经过两场激烈而残酷的选举,纳粹党成了议会中最大的党派,但是并没有占据绝大多数。随后,右翼联盟邀请纳粹分子进入政府,而希特勒则以其担任总理职位作为条件。政治家们自信能够控制这位纳粹领导人,并最终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就这样,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1933年2月,在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后的第三天,他召集了一次由纳粹党官员和德国武装部队高级官员参加的大型集会,发表了关于在东部,至少到乌拉尔地区实行“绝对德国化”的必要性的演讲。2月27日的“国会纵火案”(纳粹党指责是共产主义革命者所为)为希特勒提供了借口,他下令在德国暂停一切的公民自由。到3月底,所谓的《授权法案》为希特勒提供了更大的独裁权力。
德国武装部队原本是可以阻止希特勒上台的。事实上,在魏玛共和国极其短暂的生涯中,军队往往能够左右政府的一切政策走向,甚至决定其内阁人员的组成。即使是在1933年后,军队仍然可以在战争爆发前夕解除希特勒的权力,如果他们意识到战争显然会遭到失败,发动一次军事政变也可以使高度集权的纳粹政权在半日内终结。根据战后对德国军官团成员所作的大量的审讯记录,他们认为仅仅是因为希特勒的无知行为才使德国战败,若非如此德国至少也可与西方保持和平。既然这样,那些将军们为什么不杀掉希特勒?事实情况是,希特勒及其纳粹党——无论令这些普鲁士军官团多么憎恶——却提供了他们希望得到的东西。
如果希特勒企图以另一种革命的形式夺取政权(实际上,纳粹党嗜杀成性的私家军队——冲锋队——在1932年一直敦促他这样干),毫无疑问,德国陆军会毫不留情地将纳粹党的褐衫队员击毙,甚至包括他们的元首。然而,希特勒的权力却是通过宪法程序获得的。陆军最高司令部对希特勒这位前陆军下士极为藐视,对于冲锋队的敌意甚深,但大多数将军们却容忍了纳粹运动所宣称的目标,不愿采取街头暴力行动。希特勒后来宣称,1933年2月他对军官团发表的演讲是“我一生中最艰苦的演说”。虽然他们默不作声,但显然对他充满热情的演说缺乏耐心。即使如此,希特勒的演讲仍然打动了军官团,他们听到了希望听到的东西。希特勒外交政策的要点就是对1918年德国的失败进行报复,国内计划的重点则是确保公共秩序和推行大规模重整军备计划。军官团没有对这些计划提出反对意见,他们遭受《凡尔赛条约》的压制已经太久了。
废除《凡尔赛条约》
1919年6月28日签订的《凡尔赛条约》,是一项由协约国设计的旨在削弱战后德国的条约。法国坚持要求的战争赔偿,使德国受遭受了沉重打击。条约限制德国发展军事力量,以致其武装力量甚至无法保证边界的完整性。
由于条约是在不准德国参加谈判的情况下签订的,被德国民众认为是“强制性和平”,因而遭到广泛的反对。条约中一些繁重的条款使得反民主力量在德国有了立足之地,他们之中就包括后来成为纳粹党的一个右翼小团体。
德国一向以拥有强大军队而自豪,《凡尔赛条约》对于德国而言无疑是一种侮辱。该条约规定:德国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海军仅允许拥有少量陈旧的战舰,人员不得超过15 000人;禁止发展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禁止生产和采购坦克和飞机之类的重型武器。
从一开始,魏玛共和国就在设法逃避部分极为苛刻的条款,并且取得了较小的成功。为此,法国在1923年强行占领了德国最重要的鲁尔工业区。
魏玛政府虽然自认为是社会主义,但实际上已经开始执行秘密扩军政策。即使限制在10万人,战后的德国国防军仍然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军事力量。所有的德国士兵都是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他们构成了后来德国正规军的核心力量。德国国防军主要由前帝国陆军和海军士兵组成,从本质上讲对于共和国政权有着深深的敌意。希特勒曾公开要求得到军队的支持。取得总理职位后仅3天,希特勒就向国防军将军们阐述了自己重新武装德国的计划(当然,这些计划在两年之内是不会对外宣布的)。不过,在这些计划付诸实施之前,他首先要做的是设法消除纳粹党冲锋队与陆军之间的紧张关系,前者是将纳粹党人送上权力巅峰的卫队,而后者将是希特勒主宰欧洲的工具。希特勒是一个实用主义者,谁对他未来的计划更加重要,他看得非常清楚。
1934年6月,希特勒决定对恩斯特·罗姆采取行动。罗姆是冲锋队的领袖,也是希特勒在纳粹党领导层的主要竞争对手。罗姆要求解散陆军,并将其吸收到冲锋队之中,这一要求冒犯了陆军的将军们。此外,冲锋队还激怒了另外两个希特勒需要的组织:冲锋队采取的激进政策得罪了希特勒的保守派支持者;罗姆实力的日益增强令其纳粹党内的竞争对手,如戈林、戈培尔、希莱姆等人,感到惶恐不安。
长刀之夜
1934年6月30日夜,希特勒向盖世太保和党卫队(SS)下达了清洗令,这些部队一直由陆军提供武器和后勤支援。从罗姆开始,党卫队分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逮捕或谋杀冲锋队领袖,罗姆是由希特勒亲自带领党卫队保镖逮捕的。许多私人之间的恩怨也在这次清洗中得到了解决。死于这次清洗的人数高达1 000 余人,其中,70~80位的冲锋队高级指挥官被处死或“因拒捕而被枪毙”。
1934年8月,兴登堡总统逝世后,希特勒宣布自己担任德国总理兼元首。他下令组建德国空军(这是《凡尔赛条约》明文禁止的),快速扩充德国陆军和海军——这是希特勒赖以实现其野心的工具。此前,德国于1933年10月退出了国际联盟和裁军会议。1934年初,德国陆军接到命令,要求将兵力秘密扩充到 30万人,即当时的3倍。
1935年3月,希特勒的野心日益公开化。他指示戈林对外宣称德国拒绝接受《凡尔赛条约》,重新实施征兵制度。和平时期,德国陆军将由12个军36个师组成:这是一支大约50万人的力量。大规模扩充军队所需的武器装备由克虏伯等军火公司负责提供。20世纪20年代以来,克虏伯公司一直秘密执行德国的武器研究与发展计划,并从1933年开始进行现代化装甲车辆和大炮的设计工作。
在陆军快速成长的同时,现代化飞机的研发也在同步进行。其结果就是在战争爆发时,德国空军与其潜在对手相比,拥有了或技术上、或数量上的优势。另外,由于德国骨干飞行员都有过参加西班牙内战的实战经验,因此,德国空军在战术上也有一定的优势。只有德国海军的发展较慢:其武器重建计划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显出成果。针对德国的扩军行动,英国、法国及国际联盟均表示抗议,但也仅此而已。希特勒向英国保证将限制海军的扩展,从而打消了英国的疑虑。
1935年6月,英德签订海军协议。根据该协议,德国海军将不得超过英国海军总吨位的35%,而更为重要的是,英国允许德国的潜艇吨位与英国皇家海军的相一致——对于一个在1917~1918年曾遭受大规模潜艇战袭击的国家来说,这实在是一个古怪的协议。然而,德国从未打算受制于这样一个协议:他们已经在建造两艘26 000吨级的巡洋战舰,并计划在1940年初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作战舰队。
训练与装备
希特勒从重整军备计划中获益良多,但他并未公开启动它。由于坦克、毒气、飞机及U型潜艇这些进攻性武器受到禁止,德军对这类武器的训练不得不秘密进行。20世纪20年代,德国与苏联达成秘密协议。根据协议,德国军官与苏联红军进行了联合训练。
1927年初,监视《凡尔赛条约》执行情况的盟国控制委员会撤离德国。几乎同时,魏玛政府就加强了在德国境内进行新武器设计试验以及部队训练的工作。部队训练以及人员扩充一切进展顺利,但是希特勒知道,他的海军舰队、陆军师以及空军飞行中队需要武器。这些武器得由德国的工业心脏——萨尔和莱茵兰地区来提供,而这两个地区自从1918年以来一直被盟国军队占领,直到之前不久才撤离,但仍为非军事区,且根据条约不受德国控制。
1935年1月,希特勒通过一次公民投票行动收回了对萨尔的控制权。在这次有预谋的公投中,他赢得了胜利。作为既成事实,他向世界宣布德国恢复对萨尔的控制,对此各国都没有太多的兴趣和怀疑。下一步,1936年3月,希特勒怀着惶恐之心试探性地向莱茵兰地区派出军队。对这一入侵行动,英国和法国没有作出任何反应,英法给出的逃避责任的合理化解释是“他毕竟只是在自己的后花园中散步而已”。如果说希特勒的野心是使世界后来陷入冲突的主要原因,那么其他欧洲领导人的胆小怕事和目光短浅则是主要的推动因素。
重占莱茵兰地区两个月后,西班牙内战爆发。西班牙反对派领导人佛朗哥将军与墨索里尼、希特勒臭气相投,一拍即合,得到了德意两国从武器、“建议”到派兵等多方面的支持。
西班牙可以说是进行新军事技术试验和训练年轻军官的理想战场。意大利向西班牙派出了总计2万人的军队及一支2.7万人的“志愿民兵”;德国派出了一支 6 000人的“兀鹰”军团,其装备包括现代化的飞机、坦克、运输及通讯设备。用赫尔曼·戈林的话讲,德国发现西班牙是“一个使我们有机会以实弹形式检验我们的军事装备是否尽如人意的地方”。德国对“兀鹰”军团的飞行员和部队实行定期轮换,以便使快速扩充的德国军队中有尽可能多的士兵得到实战训练的机会。
西方列强没有卷入西班牙内战,对德国和意大利出兵参与这场流血冲突也采取了明显的容忍态度。这使希特勒确信,英国、法国和美国是软弱的。为此,他得出了一个正确结论,他完全可以推行富于侵略性和扩张性的外交政策,其他欧洲强国除了反对和抱怨之外,不会采取其他行动。就这样,德国的重整军备行动和希特勒的侵略性言论慢慢地开始通过英法政府这一关。
德奥合并
1937年,法国和英国不得不开始采取一些行动。法国同意扩建旨在防范德国侵略的马其诺防线,并开始付诸实施。英国议会通过了《空袭授权法案》,但其他一些更为严厉的战争准备措施却被继任的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废除了。张伯伦毕生的抱负就是使自己作为一个使欧洲免遭战争劫难的人物而名垂青史。
1938年3月12日,希特勒的军队越过奥地利边境,进入维也纳,途中受到了非常热烈的欢迎。第二天,希特勒亲自飞抵维也纳,宣布德奥合并——奥地利和德国重新合并组成大德意志帝国。在德国总参谋部看来,这次行动是一次在公路上进行大规模兵力调动的演习,虽然进展并不顺利,但在这次不流血的接管行动中,德军学到了非常有价值的后勤经验,这些经验在18个月后将被应用到实战中去。
接下来,希特勒的目光开始转向捷克斯洛伐克。在苏台德地区,即与德国和奥地利接壤的捷克斯洛伐克西北部边境地区,居住着300万日耳曼人。波希米亚地区是通过奥地利与协约国之间签订的《圣-日耳曼-昂莱条约》划给捷克斯洛伐克的,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在比尔森市建有几家大型军工厂。当地的纳粹运动,即由康拉德·亨莱恩创立的苏台德日耳曼人祖国阵线(SdP),一直在向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施加压力,试图将苏台德地区并入德国。1933年,规模达9 500多人的SdP党被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取缔,结果却是火上浇油,适得其反。1934年,亨莱恩举行了第一次大型集会,党徒达2万人;到1938年,党徒骤升至 130万人。
1938年5月30日,希特勒放弃了1937年11月向英国作出的承诺,秘密下令动员德国国防军,准备摧毁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于当年2月已经拥有了德国最高的军事指挥权,国防军已经在其牢牢掌握之下。
“我们这个时代的和平”
整个夏季,希特勒一直在静观来往于伦敦、巴黎和布拉格之间的外交斡旋活动。他的耐心终于得到了报偿。9月15日,张伯伦飞到德国,试图亲自劝说希特勒放弃针对中欧唯一的民主政权捷克斯洛伐克的威胁。9月22日,张伯伦与希特勒回到巴特戈德斯贝格,就欧洲面临的困境进行了进一步会谈。9月30日,张伯伦、达拉第、墨索里尼和希特勒在慕尼黑达成协议,一致决定把讲德语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意志帝国,满足希特勒所谓的“最后的领土扩张要求”。张伯伦随后返回英国,向人们挥舞着协议并宣称,“我相信我们这个时代是和平的!”
然而,到1939年3月中旬,这位英国首相却开始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德国军队从苏台德地区出发,首先攻占了布拉格,随后是整个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希特勒在离开柏林前往布拉格享受胜利果实时,宣布“捷克斯洛伐克已不复存在”,而此时的张伯伦则在悲痛地抱怨希特勒的言而无信。很明显,希特勒的下一个目标将是波兰。整个5月份,关于波兰的外交游戏一直在进行着。
德国和意大利宣布签订《钢铁盟约》。8月份,在温斯顿·丘吉尔的推动下,英国派出代表团前往莫斯科,探索与苏联结成军事同盟的可能性。苏联是唯一可能拥有可与希特勒相匹敌的大规模陆军的国家。然而,就在英国代表团还没有离开苏联的时候,苏德宣布签订了令世界震惊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是一个带有秘密条款的条约,这些秘密条款不久便公诸于众了。作为回应,张伯伦宣布了英国确保波兰独立的承诺。
8月31日,希特勒下令入侵波兰。1939年9月1日清晨4时45分,德国空军的轰炸机和战斗机飞越波兰边境,开始对波兰的机场及飞机、公路及铁路枢纽、预备部队集结地以及其他任何经情报或观察显示可能充当军事指挥所的设施展开了系统轰炸。第一次“闪电战”开始了。
次日,英国和法国要求德国立即从波兰领土撤军,并发出了最后通牒,但德国并不理睬。1939年9月3日,星期日,上午11时,张伯伦宣布,英国向德国宣战。
“闪电战”和“虚假战争”
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45分,德国不宣而战,德国空军将近1 400架战斗机、轰炸机及俯冲轰炸机飞越波兰边境。这些飞机的任务很简单,那就是对波兰实施全面摧毁。
在德军轰炸机对波兰的军事和民用目标进行猛烈轰击的同时,德国的“梅塞施米特”式战斗机也与波兰的战斗机展开了激烈的空战,并很快夺取了空中优势。在空中优势的保护下,德国地面部队向波兰陆军展开了攻击。从一开始,战争的结局就已注定。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所有的抵抗都被击垮,波兰政府不复存在。面对新的战争形式,波兰终于屈服了。在随后8个月的时间里,德国靠着这种新战法,占领了西欧大部分地区。这就是纳粹分子所谓的“闪电战”。
入侵波兰
进攻波兰是希特勒征服欲望的自然发展。在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之后,波兰就成了希特勒的下一个目标。相互间的敌意使两国关系已经僵化,两国都在边界部署重兵,战争一触即发。
德国侵略波兰的计划早在1939年4月就开始了,当时,希特勒命令德国总参谋部制定行动计划,这就是5个月后付诸实施的“白色方案”。在许多方面,波兰可以说是纳粹德军推行新型多军种合成作战的理想战场。波兰地势平坦,适合进行机械化行动,而其边境线过长又意味着波兰陆军的布防过长,易于突破。
在空军进行了长达1个小时的轰炸之后,德军地面部队开始行动。在波兰战役中,德军共投入了40多个作战师。担任先头部队的是6个装甲师和8个机械化步兵师,随后是27个徒步步兵师。
德军步兵的主要任务是与波兰陆军的主力部队进行作战,机动部队则从侧翼进行包抄,切断波军的补给线并对后方的指挥与控制中心进行攻击。
德国空军的任务是为地面部队提供紧密的空中支援。然而,德国空军还扮演了更具战略性的角色,即轰炸波兰的机场和飞机、公路和铁路枢纽、后备部队集结地及军事指挥部。在德军的初期轰炸中幸免于难的部分波军飞机在随后的一周内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这种抵抗太少,也太迟了。
德军进攻的速度之快令世界震惊。在德军装甲部队通过瓦尔塔河时,英国和法国才要求德国立即全部撤军。面对柏林轻蔑的沉默,盟国开始商议如何更好地覆行他们对波兰的诺言。
盟国向柏林发出了最后通牒,但德国不予理睬。9月3日,星期日,上午11时,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宣布英国向德国宣战。他确信世界将会明白他是多么痛苦和失望。毕竟,希特勒曾许诺过不进攻波兰。
地面战役
地面战役计划按大规模双钳形机动实施。内钳计划在波兰中部的维斯瓦河完成合围,包围波兰野战军的主力。外钳部署快速机动部队,目标是弥补内钳留下的缺陷,切断敌军任何可能的逃亡路线。
作战行动由德军北方和南方两个集团军群负责实施。冯·龙德施泰特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由3个集团军组成。其中,第8集团军从左翼向罗兹推进;第14集团军从右翼直指克拉科夫;中路是冯·赖歇瑙率领的第10集团军,该集团军拥有整个集团军群的主要装甲力量,其任务是在罗兹和克拉科夫之间波军防线缝隙处形成突破,并与第8集团军的机动部队会合,进而向华沙推进。冯·博克率领的北方集团军群将同时展开进攻。屈希勒率领的第3集团军从东普鲁士向北进军,而冯·克鲁格的第4集团军则从西部发起进攻,穿过波兰走廊。此次进攻的先头部队是古德里安的第19军的装甲部队。
作战计划进展得非常顺利。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获得如此多的领土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战斗仅3天,德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在波兰境内推进了80公里,所有的波兰集团军都处于被分隔的危险境地。到战争第1周结束时,波兰政府已经逃离了华沙,波兰空军也已几乎被全部消灭,尽管其在战役初期成功地组织了一些反击行动。由于消除了空中威胁,德军的“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可以在装甲纵队推进的路线上自由地进行探查。
德军的推进仍然势不可挡。到9月8日,德国第4装甲师已经推进了近241公里,平均每天29公里以上。与此同时,波兰人也在积极准备守卫华沙。次日,德军企图迅速拿下华沙的第一次进攻被波兰人击退。随后,波兰人在布楚拉地区展开了英勇的反击,标志着这场战役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斗的开始。
包围
至此,所有波兰军队正在逐步陷入德军不断收紧的包围圈中。9月10日,德国空军开始对华沙发动猛烈袭击,波兰政府下令向东南方向进行全面军事撤退。9月15日,德国向华沙发出最后通牒——要么投降,要么被消灭。华沙守军,在10万名居民的支持下,选择了继续战斗。
9月17日,德国南方和北方集团军群在弗沃达瓦会合,完成了德国双钳合围计划中的外包围圈。在这种双重包围之下,波军只有一小部分有逃脱的希望,而就在当天,这一点点希望也破灭了。然而,处在德军包围和攻击之下的波兰人又收到了另一个致命性的消息,苏军站在德国一边卷入了战争。
苏德在8月秘密签订的条约中提出了瓜分波兰的计划。当德国在东部的进攻使波兰人毫无还手之力时,苏联红军从无路可行的普里皮亚特河沼泽地南北两侧开进了波兰,途中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波兰政府在5次易地之后最终逃到了罗马尼亚。9月19日,在布楚拉地区被包围的波兰军队最终被击败,10万余人被俘。两天后,德国对华沙发起大规模轰炸。次日,苏联占领利沃夫,并与德军在布列斯特—利陶夫斯克举行了联合胜利阅兵活动。9月25日,德军再次向守卫华沙的军民发出最后通牒,并派出400余架轰炸机对华沙进行轰炸。波兰人的抵抗开始变弱,9月26日,德军向华沙发起了地面进攻。在一天之内,德军就控制了华沙的远郊地区。波兰指挥官看到大势已去,最终向德军投降。第二天,即9月28日,双方宣布停火。
第一次胜利
战利品总是属于胜利者。9月29日,苏德瓜分波兰的协议立即开始生效,双方还签订了《边界友好条约》。波兰作为一个国家不复存在。
作为胜利的象征,希特勒于10月5日飞抵华沙并在胜利阅兵式上接受了敬礼。次日,华沙东南的8 000人部队投降,至此,波兰有组织的抵抗宣告结束,波兰彻底战败。尽管波兰士兵勇猛异常,波兰军队最终还是被更为精干的军事机器所压服。波兰防御的致命弱点就是缺乏装甲机动部队。战争开始时,波兰30个步兵师中只有13个骑兵旅,其中只有两个为摩托化部队,其他11个仍然使用马匹作战。
德军的闪电战是一种新型的作战方法,它将先进的火力和机动作战理论与最先进的空中和地面武器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速度是德军成功的主要因素,当然,还有准确的情报。德军总能准确地发现波军防御的弱点所在,其快速机动的装甲和机械化步兵利用这些弱点,向着预定的目标推进,而不必顾忌侧翼的安全。他们依靠突破的速度来瓦解波军可能的反击,而将巩固战果的任务留给徒步行军的步兵。
约瑟夫·戈培尔指挥下的宣传机构的摄影师们清楚地记录下了德军的这一胜利,他们的作品不久就在全球各大电影院播出。这些影片大大增强了闪电战的神秘性,使德国的敌人更加恐惧。奇怪的是,这一新战术并未引起众多西方军事专家的足够重视,他们错误地将德军的重大胜利归因于波兰军队的无能。
对希特勒而言,波兰战役是一次赌博,而最终他赢得了这场豪赌。德军大部分部队都投入到了波兰行动中,在西线,面对占有压倒性优势的法国陆军的70个师和小部分英国远征军,仅象征性地部署了少量掩护部队。尽管这种危险显而易见,但希特勒准确地预测到了如果他入侵波兰,盟国不会采取任何行动。一旦在10月初攻下波兰,希特勒就可腾出手来将注意力转向西线的战役。然而,东欧的战斗远没有结束,虽然德国没有直接卷入,但1939~1940年的冬季战争也是德军入侵波兰胜利而导致的直接后果。
冬季战争
芬兰是前沙皇俄国的一个省。当苏联向芬兰边界调整的要求遭到拒绝后,苏芬战争爆发。由于对希特勒未来的扩张计划感到担心,苏联希望巩固对波罗的海国家的控制权,以在不断扩张的第三帝国北侧建立起一道防范阵地。
首先落入苏联控制之中的是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三个波罗的海国家,这三个国家都是在沙皇俄国灭亡时独立出去的。在瓜分波兰之后,斯大林威逼这些小的共和国接受与苏联签订相互“防御”条约的要求。一伺条约签订,苏联红军便大批开进这三个国家。名义上是向其提供保护,其实是占领军。在苏联占压倒优势的军队面前,三个波罗的海共和国的民众毫无办法,但他们心中充满了怨恨,这也正好解释了两年后德军入侵时,为什么许多人将德军视为解放军。
芬兰也是前沙皇俄国的一部分,苏联向芬兰提出了同样的“借宿”要求。斯大林要求赫尔辛基政府将卡累利阿南部地区割让给苏联,并允许红军在众多波罗的海岛屿及芬兰本土驻扎军队。芬兰坚决拒绝了苏联的要求,并开始在边界上调动部队。指挥芬军防御作战的是卡尔·冯·曼纳海姆元帅,他曾是1905年俄日战争时期的老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沙俄帝国军队中任骑兵将军。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曼纳海姆曾设计修建了一条横越卡累利阿地峡的防线,在随后的20年内,又在这条防线上修建了约200个混凝土防御阵地。这条防线从芬兰湾穿过苏马一直到泰帕莱的武奥克希河地区,这就是著名的曼纳海姆防线。1939年11月30日,苏联空军对赫尔辛基发动突然袭击,随后展开全面入侵。将近100万苏军从东部、东南部及芬兰湾进入芬兰,而抗击苏军的芬兰军队大约只有30万人,其中80%是后预备役军人。
斯大林预计,红军占有压倒性优势,将在一个月之内占领芬兰,但是,他的梦想破灭了。事实证明,芬兰人是顽强的斗士,他们凭借熟悉地形、适应气候等有利条件,对苏联的进攻进行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抵抗。在北部进攻佩萨莫的苏军仅取得了些微进展就被迫停止了前进,而在南部发起的两栖突击则被彻底击退。向卡累利阿地峡强行推进的苏军主力部队也被击退,并在进攻曼纳海姆防线时损失惨重。其他企图穿越芬兰中部的湖泊和大森林的苏军纵队也在芬兰滑雪板部队的游击战袭扰下疲于奔命,不知所措。
苏军第一阶段攻势从1939年12月份一直持续到1940年1月份第一周,以苏奥穆斯萨尔米村的一场激烈战斗而结束。芬军的不断袭击切断了苏军的供给线,苏军两个师在苏奥穆斯萨尔米村附近陷入了芬军的圈套。通过一系列的猛攻,苏军被分割开来。最终,苏军27 000多人被击毙或冻死,而芬军损失不到 1 000人。
在遭受了耻辱性的失败之后,红军被迫进行了重组,向芬兰前线又增派了50万军队,由铁木辛哥元帅指挥。苏军计划在卡累利阿地峡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消耗战,旨在强行突破曼纳海姆防线。2月1日,苏军两个集团军,总计54个师,开始向芬兰防御阵地发起猛攻,每天的攻势达4~5次。面对苏军步兵不断的进攻,芬军英勇抵抗,使苏军伤亡惨重。然而,苏军统帅部决心已定,为实现目标不惜任何代价。最终,2月13日,苏军突破了苏马地区,并开始以此为突破口对芬军防线实施猛烈进攻。在随后一个月内,芬军被迫后退。3月12日,芬兰被迫求和。
在伤亡大约25 000人后,芬兰签署了停战书。苏军的损失比芬军至少高出10倍,许多士兵在北极严寒气候下被冻死,这里的气温有时达零下50度。斯大林战前提出的领土要求得到了满足,但除此之外,斯大林没有强加任何要求,因为斯大林很清楚,强压过甚可能会迫使顽固的芬兰人与苏联进行游击战,而这是苏联方面任何人都不愿面对的。
苏联最初的入侵计划几乎没有考虑到芬兰特殊的地形和气候,根本不切实际,也无法有效地组织实施。最后的成功是在红军不惜付出惨重代价之后才换来的。苏联征服芬兰的失败使许多德国人——包括希特勒及德国最高统帅部确信,苏联是一只纸老虎,入侵苏联是可行的。
“虚假战争”
尽管苏芬战争在英国和法国引起了极大反响,但实际上并未引起两国的战争警惕性,因为他们的主要敌人——德国——没有卷入战争。因此,德国征服波兰的行动于10月初结束后,在西欧许多人看来军事行动似乎已经停止。英法也曾打算帮助芬兰,但由于中立的挪威和瑞典拒绝英法的援助物资和军队过境,最终一切都不了了之。除了在海上有些交火之外,英法与德国之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战争”,美国参议员伯拉夫所说的“虚假战争”开始了。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将这段时间称为“模糊战争”,德国称之为“静坐战争”,而一位敏锐的观察家则将这个冬季称为“幻想的冬季”。
这当然是针对英国人民及其领导者而言的,因为在当时的英国(包括美国;法国也有,但不如英美强烈)正在滋长着这样一种危险的思想,即这场战争也许能够以较为和平的方式得到解决,避免诸如实际交火这些不愉快的事件发生。的确,双方在海上都各有损失。9月份,英国“勇敢”号航空母舰遭德军鱼雷袭击而沉没;10月份,“皇家橡树”号战列舰在斯卡帕湾遭到德军潜艇偷袭沉没。然而,德国海军“施佩伯爵”号袖珍战列舰也遭到了英舰攻击,最后被迫自沉,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双方扯平。在英国,越来越多的人们都有这样一种印象,那就是自从双方宣战后数小时内“雅典娜”号客轮遭鱼雷袭击沉没以来,整个海上冲突是一场令人悲哀的误会。
张伯伦认为,一旦德国人民“意识到他们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这是一种他在1940年春天想像出来的发展情况——他们自然会脱离他们的元首,也许到那时,德国其他政治家,比如戈林元帅,就会跑到英国来求和。因此,张伯伦不愿意接受任何对希特勒采取行动的建议。
与此同时,英国打印了1 800万张传单,由英国皇家空军散发到德国,向德国人民指明希特勒的罪恶行径。英国空军在执行任务时,被严格要求不论发生何种情况,即使是在遭到袭扰的情况下,都不得对德国民众私有财产造成任何损害。毫无疑问,皇家空军为了保持这种骑士般的自制风度,经常遭受损失。
冬天来临时,英国远征军,大约40多万人,越过了英吉利海峡,顺利进入法国—比利时边界阿拉斯和里尔附近的阵地,在那里,他们修建了弹药库,挖掘了战壕。12月份,当蒙哥马利少将视察其所属师部队时,张伯伦问道,“我认为德国没有任何攻击我们的意图,你觉得呢?”将军的回答没有被记录下来,但是,英国首相的这种想法反映了英国民众的普遍思想。这种思想在法国也很流行,特别是在法国决策层。
在法国,将军们确信他们处于战争的有利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耗资数十亿法郎修建了一条边境防线,即马其诺防线。马其诺防线从瑞士边境一直延伸到比利时边境,防线上有许多构造完善的坚固堡垒。按照设计,常规的攻击行动是无法攻破马其诺防线的。马其诺防线由40多万部队镇守,并可从法国得到大量人力补充。然而,由于政治上的原因,该防线没有延伸到比利时边界。这条防线上的各个堡垒大部分是不相连的,许多还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修建的。
防御配备
英国和法国仍然相信与希特勒的全面战争是可以避免的。为此,在波兰遭受德国军事攻击时,英法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去减轻波兰的压力。这令许多德军高级军官即惊奇又感到安慰,战后他们透露,战争第一个月英法如对萨尔地区进行强行进攻几乎不会遭到任何抵抗,且极有可能促成人们早日起来反对纳粹党及其元首希特勒。
然而一切都没有发生。波兰被击败后,经过战场检验和战争洗礼的德军迅速从东部转移到了西部防线,即西墙(英国人称之为“齐格菲防线”)。德军在西线驻扎后并没有采取行动,对阵双方每天怒目相向,通过扬声器互相谩骂——但除此之外,双方都未采取实质上的动作。然而,在希特勒的信条中,防御是根本没有地位的,在防线后方,德军正在大规模增加兵力,积极筹备下一场更加残酷的战斗。
盟国预计德国将按照其标准计划入侵法国。所谓的标准计划就是由德国将军阿尔弗雷德·冯·施利芬伯爵在20世纪初首次提出的“施利芬计划”,其构想是将法国野战军主力吸引到阿尔萨斯的战斗中去,随后德军主力从低地国家快速突进,攻击法国军队的侧翼和后方,迫使其向巴黎撤退。
为了对抗这一计划,盟国计划将部队推进到比利时和荷兰,建立迪尔防线,利用该地区水路众多这一天然障碍阻止德国的推进。但是,比利时和荷兰坚持保持严格中立,也就是说两国的军事领导人不敢就防御计划协调事宜与法国和英国军方接触。因此,英法军队也无法在他们预计的作战阵位建立堡垒。就在盟军保守地修建防御阵地时,德国却正在“齐格菲防线”后方大举集结侵略部队。从荷兰北部到瑞士的绵长边境线上,德军集结了200多万人,包括104个步兵师、9个摩托化师和10个装甲师。
……
西线的战争
德军上一次大举入侵法国是在1914年,当时德军一鼓作气攻到了巴黎城下,但最终还是被击退,被迫与法国进行了长达4年的血腥堑壕战。而这一次,闪电战将确保产生不同的结局。
这一次,德军将在一周之内突破敌人防线的主阵地。两星期之后,英国将会撤兵,法国将任由希特勒摆布。1918年德国所受的耻辱将得以报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报复,这是希特勒,而不是德国总参谋部,所确立的主要战略目标。但是,在希特勒的国防军战胜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敌人之前,德军必须首先确保其侧翼的安全,控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和低地国家。
1939年9月,希特勒出兵入侵波兰时,德军在西线仅留下了少量掩护部队,来对付法军拥有3 000辆坦克支援的70个师。此外,法军还拥有绝对的空中优势——只要法国空军受令参战。希特勒有一种感觉,法国不会采取行动,他的这种直觉得到了回报。在英国一支小型远征军渡海抵达法国北部时,庞大的法国军队一直在静坐观望。
这种“虚假战争”一直从1939年冬天持续到次年春天,直至德军抢在盟军北欧登陆行动实施之前入侵丹麦和挪威。5月10日,即战争爆发8个月后,希特勒才开始在西线用兵。
“威悉河演习”
虽然德国从1940年初就已开始制定入侵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计划,但希特勒一直将这一计划视为一种预防万一的必要准备手段,没有打算付诸实施。 1940年4月,实施这一计划的必要性凸显出来。4月8日,英国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宣布英国皇家海军将要在挪威水域布雷,其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切断从挪威北部港口城市纳尔维克到德国的铁矿石运输线。这种对挪威中立地位的公然破坏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奇怪的理由之上的,那就是德国可能会采取更为过分的行动来破坏挪威的中立。由于挪威一直保持明显的友好中立,这一举动给许多英国人留下了古怪的印象。然而,更加古怪的却是第二天的早间新闻。
希特勒第一次关注挪威是在苏芬冬季战争时,当时,英国和法国的援军及救援物品可能经过纳尔维克到瑞典东北部港口城市吕勒奥一线,这样就会中断德国的铁矿石供给。在此之前,希特勒在西线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低地国家上,但是,他看到盟国可能会利用挪威控制德国的危险,以及占领挪威港口、控制挪威海岸将为德国海军带来的好处后,便下令制定了代号为“威悉河演习”的入侵北欧计划。
2月16日“阿尔特马克”号事件之后,希特勒下令加快“威悉河演习”计划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两天后,希特勒授权冯·法尔肯霍斯特将军及其参谋部指挥这次行动。也许是命运的一次捉弄,希特勒在3月底决定的发起攻击的时间,即4月9日黎明,正好是丘吉尔宣布布雷令后的第二天。
结果,在外界看来,德国针对英国皇家海军在挪威水域布雷的反应,不管是否公然破坏了挪威的中立,是不可思议的迅猛。随着入侵丹麦和挪威行动的开始,德军最高统帅部向新闻界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为了粉碎英国破坏丹麦和挪威中立的企图,德国国防军正在接管两国的军事防御。”
丹麦和挪威
德国入侵的第一步是占领丹麦,并以此作为进军挪威的跳板。1940年4月战争开始时,丹麦军队仅有14 000多人,其中8 000人是在2月和3月份临时征招入伍的。丹麦士兵训练水平低下,装甲部队很少甚至没有。
4月9日清晨5时,德军伞兵部队先后在无人驻守的马德尼索堡垒及阿勒堡机场成功空降。6时,隐藏在哥本哈根港口一艘商船内的一个德军步兵营从暗中冲出,企图抓捕丹麦国王及其政府成员。德国第21步兵军的两个师也越过边界进入了日德兰半岛。由于实力过于悬殊,丹麦军队除了在北石勒苏益格地区为保护哥本哈根皇宫与德军有过短暂交火之外,几乎没有进行任何反抗。
9时20分,在德国发出要出动空军对哥本哈根进行轰炸的威胁之后,丹麦政府下令停止抵抗。至当日结束,德军控制了丹麦全境。占领丹麦使德国拥有了进军挪威的平台,也为德国海军提供了在北海和大西洋作战的基地,同时还确保了瑞典的钢铁通过波罗的海进入德国这一重要供给线的侧翼安全。
同日黎明时分,德军部队也同时对挪威首都奥斯陆、西南部港口城市卑尔根、中部港口城市特隆赫姆及北部港口城市纳尔维克等海岸地区发起了攻击。纳尔维克一向是英国在海上的势力范围,距离德国本土1 000多英里,德军在这里出现令世界感到震惊。德军伞兵部队占领了斯塔万格附近的苏拉机场,随后又在奥斯陆附近的福尼布机场空降成功。与此同时,德国海军也成功地将陆军部队运送过了斯卡格拉克海峡(在丹麦日德兰半岛与挪威南部之间)和卡特加特海峡(在瑞典和丹麦之间),虽然有所损失。重型巡洋舰“布吕歇尔”号和轻型巡洋舰“卡尔斯鲁厄”号被击沉,前者是被挪威海岸部队击沉,后者是被英国潜艇“懒惰”号击沉。重型巡洋舰“希佩尔海军上将”号的右舷舰首被英国“萤火虫”号驱逐舰进行自杀性攻击时撞出一个37米的缺口,“萤火虫”号驱逐舰的指挥官鲁普少校也因此被追授战争中的第一枚“维多利亚”十字勋章。
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惊和恐慌后,挪威作出了令人钦佩的迎战决定,挪威军队在陆地上独立地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抵抗。不过,在纳尔维克的作战中,英国皇家海军还是提供了一些帮助。瓦尔伯顿·李上校率领5艘驱逐舰将德国停在港内的战舰打得一片混乱,击沉2艘德军驱逐舰,但是在交战中英军也损失了2艘。4月12 日,老式战列舰“厌战”号在9艘驱逐舰的协同下,在乌夫特峡湾与德军展开了激战并全歼德国海军。但是,在南部,德军在炮兵及单兵作战能力方面都占据优势,再加上德国空军完全掌握了制空权,这就决定了德军将取得最终的成功。
仅用了8天时间,德军第163和第196师所属部队已经推进了290公里,控制了至关重要的南部地区。最后,仓促组织起来的英国援军终于登陆成功,在集结完毕后,他们相继进入粗糙而简单的防御阵地,然而,和挪威人一样,在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协调指挥更为得力的德军面前,他们最终被击败。至5月1日,英军于4月中旬在安道尔森尼斯登陆的两个旅,其幸存部队重新登舰撤出了战场,而在中部和南部的挪威军队最终也放弃抵抗向德军投降。
然而,在遥远的北方,纳尔维克最初的战况对德国将军迪特尔及其率领的2 000名山地部队来说很不利。由英国近卫兵、法国阿尔卑斯师及波兰军队组成的盟军联合部队摧毁了他们搭载的舰船及补给品,并将他们赶出了纳尔维克。到5月28日,纳尔维克已经牢牢地掌握在了盟军手中。然而此时盟军却不得不下令迅速撤离返回本土,调往更加急需这些部队和装备的地方。
当时挪威中部地区英军救援军的指挥官是卡顿·德·威亚特少将,他在战争结束几年后所写的有关盟军挪威战役实施的作品也许是最有启发性的论述了。4月初他到怀特霍尔(伦敦的一条街道)回答战争部的紧急问讯时说:“我慢慢才理解,这就是挪威。此前我从未到过那里,对挪威一点都不了解。”
如果说挪威战役是英国军队的一次失败,那么,对英国首相来说就是一场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