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陶上书与朱穆被赦

世事沧桑,深山幽静。细语人生,聊发自叹。惊鸿留痕,同享诸君。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东汉的朱穆(100——163)生活在梁冀专权和桓帝的时代。那时的东汉政治已进入最黑暗的年代。梁冀及家族实际控制了全国的政治权力。他实际是一位未加冕的皇帝。后来的桓帝依靠宦官的势力,发动军事政变,彻底铲除了梁氏的家族势力。全国的政治权力又落入宦官的手中。当时天灾加人祸。士大夫纷纷去投靠宦官。一派末日的景象。

朱穆在梁冀大权在握之际,好言劝梁冀,那自然是什么用也没有。

桓帝时,黄河决口,几十万人被淹死。当时的冀州,百姓哀鸿遍野,盗贼横行。朱穆被任命为冀州就是今天的河北一带的刺史。冀州中闻朱穆度河了,当官的自解印绶去者有四十余人。“及到,奏劾诸郡,至有自杀者。以威略权宜,尽诛贼渠帅。举劾权贵,或乃死狱中。有宦者赵忠丧父,归葬安平,僭为玙璠、玉匣、偶人。穆闻之,下郡案验。吏畏其严明,遂发墓剖棺,陈尸出之,而收其家属。”朱穆到任后,很惩罚贪官。特别是宦官赵忠的父亲死了,作“玉匣”就是今天说的“金缕衣”,刘备声称的祖宗刘胜的坟中挖出的那种东西。朱穆欲治赵忠的罪,下层当官的害怕朱的严明法度,将赵的老爹的坟掘了,挖出尸体。欲治人家贪污,当官的把死者的尸体挖出,确实有点过分了。特别是中国把坟墓看作比什么重要。就是这事发生在今天,集权社会的犬鹰们、文痞子们和某些“有识之士、公平之士”会把朱穆骂的狗血喷头,骂遍十八辈祖宗。当然,挖坟那件事不是朱穆授意去干的。

“帝闻大怒,征穆诣廷尉,输作左校。”当时的皇帝把宦官看作比自己的爹还重要,自然大怒,把朱穆贬为左校,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处长或科长。

  太学书生刘陶等数千人诣阙上书讼穆曰:“伏见施刑徒朱穆,处公忧国,拜州之日,志清奸恶。诚以常侍贵宠,父兄子弟布在州郡,竞为虎狼,噬食小人,故穆张理天网,补缀漏目,罗取残祸,以塞天意。由是内官咸共恚疾,谤讟烦兴,谗隙仍作,极其刑鼟,输作左校。天下有识,皆以穆同勤禹、稷而被共、鲧之戾,若死者有知,则唐帝怒于崇山,重华忿于苍墓矣。当今中官近习,窃持国柄,手握王爵,口含天宪,运赏则使饿隶富于季孙,呼嗡则令伊、颜化为桀、跖。而穆独亢然不顾身害。非恶荣而好辱,恶生而好死也,徒感王纲之不摄,
惧天网之久失,故竭心怀忧,为上深计。臣愿黥首系趾,代穆校作。”

  帝览其奏,乃赦之。

太学的学生刘陶上书皇帝,为朱穆喊冤。他愿意代替朱去做那种近乎苦力的工作。皇帝首先允许刘陶把请愿书送进皇宫,而不是用御林军把那个书生挡住。那样做是很容易的,因为书生手无缚鸡之力。

另外,那时的太学最多的时候仅有三万人。那时宦官把持朝政,许多士大夫都去投靠宦官。太学中肯定有许多他们的子弟。若去皇宫去请愿,太学中许多人肯定不会去,就算全去了,也仅万人的数量级。皇帝若想用御林军把他们全杀了,不费什么力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聚众谋反”是现成的词。那时没有照相机、没有电台,也无电视转播。在京城杀了人,消息传到地方需几个月的时间。其他国家的人根本就不会对此类事感兴趣。

皇帝知道,表面上他是真龙天子,是金口玉牙,但众怒难犯。他虽然心里老大不愿意,最后还是把朱穆赦免了。

朱穆后来还为尚书。他还忠心耿耿地劝桓帝不要重用宦官。那自然不会有什么结果。他不久就死了。

那位刘陶后来对国家大事还是不断地发表意见。

桓帝虽然不喜欢朱穆,不采用他的主意,但至少容忍了他,而不是把他关到死。

从对待百姓的底线上这一点看,那个被古代历史学家骂得一塌糊涂的桓帝也比现代嗜血成性的独裁者要好几千倍。

这不意味着我喜欢桓帝,更不意味着我喜欢皇帝。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