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雪铁龙
2004-09-26
我的一个朋友,曾经的名牌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九○年就到了德国,读
书,工作,结婚,到现在十几年了。她说:刚来的几年经常想家,也很矛盾,
觉得自己夹在两个文化之间,无所适从。可是如今,看书看杂志都是德文的
居多:因为中文书的题目已经很难引起共鸣。专业书中文的干脆就看不懂
(在德国她学的是计算机),加上工作繁忙,还要照顾孩子家务,也没有时
间去思乡了,甚至对中国文化的怀念也越来越淡。她的先生也是中国人,两
个人有时候谈话自然就转成了德语。在交朋友方面,他们并不刻意结交中国
同胞——当然也不排斥。可是他们千方百计地送自己的孩子去中文学校学习
汉字和中国文化,我想这其实也就是他们对自己作为中国人的一点坚持吧。
同村住的中国家庭,丈夫八○年代末公派到德国留学,后来留了下来,
还认了对没有子女的德国夫妻做养父母。六年前回国娶了位中国太太。这对
夫妻非常有意思,可以称得上入乡随俗的典范,他们圣诞节的时候一定要去
村子里的圣诞市场,和村里人拉拉家常,喝两杯啤酒;村子里最重要的传统
节日射手节更是每年一项必不可少的家庭节目。两个人做起事来都是一个劲
地模仿本地人,花园的草地要每个星期割一次草,厨房的窗户要挂上半截的
白窗帘,星期天下午一定要喝咖啡吃蛋糕……,不过因为作为导师的养父母
毕竟是上一代的人,他们的德国朋友也多是些老头老太太,按照这些人的指
导布置出来的生活,未免有点滑稽。何况这种生活的表面根本无法掩盖他们
骨子里的中国化。
我老婆有帮姐妹,里面有好些人是“嫁过来”的—这个词说的是嫁给德
国人的中国女人—她们以前在国内也属于白领一族。到了德国,因为大部份
学的文科,加上孩子家务一大堆,找工作不容易。但是这些人里面也有分别:
有的就安于平淡,相夫教子;有的不甘心,抽空读点书,找点事。因为伴侣
是本地人,对本地的人文了解更直接,也更容易进入当地的社交圈。但是另
一方面,因为对于德国文化的了解多来自她们的伴侣,所以她们有时候会给
人传声筒的印象。而且她们大部份都是三十岁左右才定居异乡,文化定位比
较厉害,困惑也更深些。
这种中西交织的文化困惑,反映到待人接物方面,往往非常有趣:比如
说她们中的有些人会一边对这里的德国婆娘感到愤然,因为她们竟然看不起
她们,其实她们,堂堂的大学毕业生,才不屑于跟这帮人为伍!另一边,如
果说到中国人,她们又十分地不屑——尤其是纯中国家庭的中国人——即使
对方的学历和她们相当,甚至高过她们,因为这些中国人没有接受德国文化
的熏陶,说话大声,行止粗陋,很让她们丢脸。但是实际上她们又离不开这
些中国人,这些人也许够不上她们的朋友,但是起码在有些时候,是一剂必
不可少的解毒药—解的是思乡的毒。这里面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以前学的
是英文,到了德国好多年,拒绝学习德文——因为那是个乡下人的语言,而
且根本德国就没有文化——在家里用英文写小说。我只有真心希望这位女士
有朝一日写成一本畅销书,可以有能力移居她神往的文化之邦。
当然在德国的中国人远不止这么些,比如有以前的坐台小姐嫁过来的,
来了十几年在家里跟老公还要借助形体语言交流;也有借留学过来打工的,
到最后没法延长签证就找个当地人假结婚;更有就是开餐馆,中医诊所的,
或者是像我这样半路出家的,行行种种,一下子也说不好。
出国好不好,这个问题大概跟“婚姻好不好”一样难以回答。说不好的
人说:千辛万苦打江山还要遭受文化定位的折磨,何苦来?说好的人说:起
码这里有自由,有安全感,对孩子就再好不过了;实际一点的人说:如果说
打江山,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辛苦的。人生到三十岁上下,总要慢慢
承受责任和生活的担子——这担子在哪里都是不轻。鱼和熊掌,既然做了选
择,就没有后悔的余地。与其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倒不如好好细细品味属
于自己的一份。再说如今什么年头了?实在想家的时候飞机票也不是贵得那
么厉害!
我的一个朋友说:当年出国是个错误,现在如果回国,那就是错上加错。
这么些年来,每当别人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有时候是那个说不好的
人,有时候是那个说好的人,当然更多的时候,是那个自作聪明的实际的人。
到现在,我是啥也说不出来,啥也不想说了。
反正世上不会后悔药,生活也不可能是微软的WINDOWS ,可以一不如意,
一不小心,点一下REDO又重来,那么,说那么多,又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