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早就有了这样的小说,真是孤陋寡闻。文章的题目是我改的
******
女人啊,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读罗曼罗兰的《母与子》
·翔 云·
罗曼罗兰的后期作品《母与子》(又译作《欣悦的灵魂》)完成于1933年
。这部书远没有他的诺贝尔文学奖得奖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1915)声
誉高影响大,但其对我的心灵的冲击和震撼却远大于后者,也许就因为这是一本描
写一个普通女人的人生的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学即为“人学”,是做人的学问,是启迪人生的钥匙。
我甚至遗憾自己年轻时没有机会读到它。假如我在二三十年前读到这本书,它或许
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我的人生。当然,在一个女人有了大半生的人生积累后,阅读
的眼光和心灵的感悟与二十年前定有不同。
小说的女主人公阿娜特是一个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巴黎女子。她的一生经历
了种种不幸与磨难,包括自己选择的或命运强加的。她由一个众星捧月般受宠的少
女转变成未婚单身妈妈;一夜之间由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破产而成为不得不每日出
门挣面包的穷人;人渐老迈时又失去了与自己相依为命的三十年的儿子。然而,她
虽然无法选择命运,却选择了自己的生活姿态。无论在怎样的艰难困苦面前,她始
终保持着一个“欣悦的灵魂”。
在父母双亡之后、她二十四五岁那一年,她坠入情网。然而,当她理性地考虑
婚姻时,她断然地拒绝了男友劳瑞的求婚,因为她了解自己和自己的灵魂。“我不
是一幅美丽的画像,我是一个活生生的的女人,这女人有她的意志,她的情欲,她
的思想。”“我不是那种走道怕疲劳,想让人抬着走的人。如果想消除我的疲劳,
等于消除我生活的兴趣。”然而,那个爱她也想娶她的男人却不但“没有了解她,
而且丝毫没有作出要想了解她的努力。他好像一点也没有看见对她来说是激动人心
的成分。他整个儿停留在表面,而且按照他自己的形象看一切。对于一个有强烈内
心生活的女人,没有比这更使她敏感和失望的了。”正因为她爱他,为了避免婚后
理想和爱情的幻灭,将来双方不可避免的矛盾和纠纷,她选择了离开。然而,她却
由于一次失身而怀孕了。
由于她对自己人生的选择是基于一种对生活的坚定信念,她也拒绝了另一个热
烈追求她,也能深刻理解她的异性朋友,只因为她无法容忍他的“泰然自若地将一
切建立在怀疑思想之上”的消极精神和处世态度。在她的生活里,首先需要相信,
相信人们的作为、寻求与梦想,相信自己,相信生活。她不能忍受自己和他人对生
活丧失了尊重之心,因为那是她精力的源泉。哪怕在自己的前途命运上不再有任何
幸福圆满,她也不放弃这种相信!
在孩子出生后不久,正当她因孩子的生病忙得焦头烂额时,帮她掌管全部家产
的公证人因参与投机生意将她的财产(包括抵押的房产)全部输光而私自潜逃。她
在一夜之间从一个衣食无忧、相当富裕的中产阶级,一个从来不需要干活谋生的人
,成为一个必须靠每天工作来挣面包房租,养育儿子的女人。而她,没有惊惶失措
,没有怨天尤人,没有一蹶不振。恰恰相反,“她经受了这个意外,倒找到了精神
的均衡。这场灾难给她更新了空气。两三年来,那种使她内心枯燥、软绵的感伤气
氛现在消散了。”“破产固然使她烦恼,却也带给她一种甘冒风险的好奇心,甚至
一种隐密的乐趣,因为可以考验她那些闲置不用的能力。”她把“心里的难受,那
么多的往事,那么多的梦幻”都抑制住了,她必须振作力量,每天出去找活干,教
书,做文员。“尽管如此,她眼中仍然闪耀着欢乐的火化”。“每天过着这种为了
面包而劳累的生活,使她感觉到某种满足。自食其力对她来说是新的经历!她必须
学习更好地认识人。人并不都是美好的,但值得认识一下。”在这样的境况下,“
她走在街上,步伐快捷,体态笔挺,目光向前,前面是无穷的岁月、生活、明天”
。不管前途如何,她总能处之泰然。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艰辛而快乐地生活着,辛勤工作,养育儿子,帮助他
人,渡过了动荡的战争岁月,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情。一个爱慕她的男人注意到
:“她得挣钱养活自己,很艰苦,可是她还在笑!”令一位钟情于她的男子对她说
:“我知道你这十三年的艰难困苦和每天的忧虑是多么沉重,可是我发现站在我面
前的你,完好无损,腰板笔挺,傲然自得,一点没有受折磨的痕迹。你避免了失败
者的两种姿态:垂头丧气和牢骚满腹。我是为生活而搏斗的行家,我知道象你这样
坚强的性格是多么可贵。这个庄重的微笑,两只清澈明亮的眼睛,两条线条安详的
眉毛,一双光明磊落的手。这泰然自若的和谐后面,是生命燃烧的火焰,是迎接搏
斗的欢乐,即使打了败仗也无妨。”虽然这些爱情没有走向婚姻,却为她赢得了终
身的友谊和情感支持。
在她日渐老迈,儿孙环绕,本该安享天年时,生活又一次作弄了她。她含辛茹
苦养育大、与她相依为命三十年的唯一的儿子为救他人而惨遭杀害,在母亲的怀里
流尽了最后一滴血。面临这样的灭顶之灾,她悲痛欲绝。然而,她又一次昂然挺立
起来。“我曾经希望自己死后在儿子身上继续自己的生命。而现在我儿子死了,我
比他活得久。我唯一的拯救办法,对他的拯救,就是让他的生命在我身上继续下去
。我答应过他这样做。一个人倒下了,由另一个人一直把他背到终点。我没有权力
躺着不动,躺在我的回忆、我的痛苦和我的希望中。起来!这不是我,而是他在行
进。我把我的身体给他。在我的身体中,他继续前进,他死后比活着时走得更远。
”于是,她以更博大的母性和爱心对待周围的亲人和朋友。在儿子死后不久,当媳
妇重新寻求爱情时,她以一个女人、母亲之心,表现得比任何亲人朋友更为宽厚豁
达:“你能自由地处理你的生活!假如有人反对你这种自由,我在这儿替你的自由
辩护!”她由衷地说:“我的孩子,我同情你,而且羡慕你又一次被生活俘虏了!
……你接受这些吧,你有权接受。”在以后的岁月里,她以巨大的磁力,吸引着更
多与她血缘相关或无关的人们环绕在她的周围。
最后,在她弥留的病榻上,当一位做医生的挚友明白这场与疾病的搏斗肯定将
以失败告终,想为她缩短痛苦的过程时,她拒绝了。只要她还剩下一线生命,她就
禁止别人强迫她的意志,哪怕这一线生命是痛苦的火海。“我不容许别人打断我的
搏斗。我的本分就是搏斗,让我一个人待着!”她朝着人生道路的终点踽踽独行,
走完这最后一步。
在这个普通女人的一生中,她最大限度地把握着自己的生命的每一天。最难能
可贵的是,她历经磨难,却始终保持一颗博大的爱心,一个愉悦的灵魂。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女人承受过各种各样的灾难。在我阅读此书期间,CND
有一条极为醒目,参与者众多的讨论线《中老年妇女的定力》。在社会环境条件、
家庭婚姻关系改变的情况下,一个女人如何把握她的定力?这似乎是一个所有人(
特别是女人)关注的问题。所谓“定力”,就是相应于外部世界的千变万化,一个
人主宰自己内心和行为的能力。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阿娜特是一个值得借鉴的例子。
参与CND这个讨论的女人们可能大多已经过了选择婚姻的年龄。我不知道有
多少女人在热恋时或面对婚姻时,能象阿娜特一样,有过对于婚姻的真正的思考,
有理性和胆识去提出和处理问题。也许,许多人将这种思考、探讨放在婚后,在爱
情渐渐淡漠之后,或在婚姻出现问题或彻底失败之后。然而,必须承认,许多不幸
或失败的婚姻,不管其延续了十年二十年或更长,其实在婚姻之初错误已经铸成,
不管是否后来出现第三者。那些在青春年少、结婚之前就能够理性地思考,懂得激
流勇退,该放弃时就放弃的人,实在有一种令人敬佩的定力,也因此能避免一些家
庭婚姻悲剧。
回顾我们已经走过的大半生,命运中的许多安排,生活中的很多无奈,任何个
人无法完全主宰和改变。面临生活中的欺骗、灾祸和磨难,人人都可能愤怒、痛苦
和悲哀。然而,一个人不应该让这些情绪长时间充斥你的心灵,占据你的生活,消
耗你的生命。千万不要对自己“哪壶不开专提哪壶”。人生只有一次,你的生命属
于你自己。除去生活中的那些你无法选择也无可幸免的无奈方面,当今多姿多彩的
大千世界里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你可以选择,可以抓住,可以享受。关键是,你要
把握住自己的心灵,过好属于你自己的每一天,特别对于生命已经经不起耗费的中
年人。
假如你是个中年失婚的女人,不要试图去和别人的幸运或不幸的婚姻作比较。
事实上这种比较毫无实际意义。一个女人走到离婚这一步,一定已经在某种程度上
遭受过这个婚姻的磨难。虽然心灵的创伤是难免的,应该庆幸自己终于完好无损地
走过来了。痛苦之后你会有一种新生的感觉。不是吗,当你完全拥有了自己的时间
和精力,你终于能够好好珍爱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照顾自己的生活。在你人到中年
的时候,在你拥有一定经济实力之后,你还能够象你自己或邻家的二十岁的儿女一
样,重新有了追寻友谊寻求爱情的权利,有了信马由缰探索世界的自由,有了自由
自在享受读书上网的乐趣。如此体验一种新的生活,就是开拓一个新的人生世界。
这也许正是对你青春时代的诸多遗憾的补偿。也许对于你,不折不扣,“人生始于
五十”,不是梦想,正是现实。
即使你感到命运对你不公,生活欺骗了你抛弃了你,也绝对不要放弃对生活的
信任与忠诚。尽管当今社会世风日下物欲横流,尽管现实生活中充斥浅薄与低级,
我永远相信,这个世界上不乏美好、善良与忠诚,好男人和好女人毕竟是生活中的
大多数。相信自己,相信他人,相信生活,你就能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地面对生活
。当你充满爱心、奋发昂扬地行进在每一天的生活里,你将赢得人们的尊重,赢得
友谊和爱情,也完全有可能觅得一位能懂得你经过生活历炼后的价值的人生伴侣。
更重要的是,每一天你都会感到充实和快乐——这不正是我们生活的目的吗?
让我们再吟诵一遍普希金这首不朽的诗篇: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
转自 http://www.cnd.org/HXWZ/CM07/cm0711d.gb.html#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