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日(上周五),传来敬爱的戴绍曾牧师(老戴牧师)回天家的消息,虽然我心理上对此已有所准备,但泪水还是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我认识老戴牧师是在我2001年从美国搬到香港,在香港圣经教会,我发现他长得完全是“老外”的样子,但却说一口纯正的普通话,后来,才知道他出生在河南开封,是著名[内地会]创始人戴德生的曾孙。
戴氏家族到中国宣教的故事,是中国教会史上最值得注意的一段,他们一家五代热爱中国,并未因中国局势的变迁而停止服事中国人。
戴德生(James Hudson Taylor 1832-1905)自1854年(未满二十二岁)到中国至1905年逝世于中国长沙(享年72岁),在华为神工作达50年之久。他创立的[内地会]差派了超过八百名传教士及建立了125间学校,并在中国带领1万8千人归信主耶稣,在18个省成立了三百多所由五百多位本地助理参与的传教站。
戴家的第二代、戴德生的儿子戴存仁牧师(Herbert Hudson Taylor 1861-1950),在1866年内地会第一批宣教士到中国时,只有五岁的他也随行在其内,一生在华事奉达64年之久。
1931年戴存仁牧师祖孙三代合影,后排戴永勉牧师手中所抱即是二岁的戴绍曾。
戴家的第三代、老戴牧师的父亲戴永冕牧师1894年(James Hudson Taylor Ⅱ1894-1978)出生于英国,6个月大时随着父母前往中国,1917年加入内地会服事,后到台湾宣教。
老戴牧师(James Hudson Taylor Ⅲ 1929-2009)是第四代,他与儿子(戴家第五代)戴继宗牧师(James Hudson Taylor Ⅳ 1959),皆秉持先祖对中国人的负担,在台湾、香港服事。
戴家全家福,第二排右手第一位是老戴牧师的儿子,戴绍宗牧师,旁边是来自台湾的华人柯悦敏师母,戴家终于有了中国人的血脉融入。
老戴牧师出生于1929年,正是中国战乱四起的时期。1942年,当时还不到10岁的戴牧师和81岁的爷爷及三个兄弟姐妹被关进了日本人在山东设立的潍县集中营,一关就是三年,在那里,戴牧师遇到了苏格兰前奥运冠军Eric Liddle(他感人的故事我曾分享过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
潍县集中营曾关押过2008名外国侨民,其中不乏国内外知名人物:美国第二任驻华大使恒安石、蒋介石顾问雷振远、美国《时代》、《生活》周刊的创始人鲁斯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不允许外国传教士进入大陆,老戴牧师和师母于1955年就到台湾为主工作,并于1970年在台北创办了中华福音神学院(华神),担任第一任院长。1980,刚过50岁的老戴牧师,毅然辞去院长的职务,因他认为,华人的神学院应该交给华人来领导。多么宽的心胸啊!
在新加坡基督使团事奉十多年后,1992年,老戴牧师和师母来到香港,与同工一起,创立了MSI(国际专业服务机构),在大陆通过医疗服务、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和教育等专业服务,将耶稣基督的爱带给中国人。老戴牧师于2007年4月获四川省某山区县政府颁发的「荣誉市民」称号。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国际专业服务机构立即与四川政府接洽,在当地展开救灾工作,老戴牧师还在「四川赈灾·全港基督徒祷告与行动」等聚会上分享、激励香港同胞参与救灾。
我们很有福气,老戴牧师常在周日参加我们教会的崇拜,并在聚会结束前,为我们祝祷,我们教会的弟兄姐妹们都把他当成我们的属灵父亲。
两周前,教会的孩子们,知道老戴牧师病重,为表达对他的爱,亲手做了心型的手工,并写了卡片,相信老戴牧师看到这些[爱的礼物],会倍受安慰。其中我女儿也做了几个,在卡片上她写道:“神与你同在!上帝爱你!我们也爱你!”
戴德生有句名言:「如果我有千磅英金,中国可以全数支取;如果我有千条性命,决不留下一条不给中国,不过不是为中国,是为基督。」而老戴牧师也曾说:「我生在中国,也要死在中国。」他们说到,也做到了。
在第七届华福大会上,戴绍曾牧师与师母代表二百年来来华服侍中国的西方传教士接受中国信徒的感谢。他说希望自己也死于中国。当他说这话时,全场近三千人为之动容,多人流下感动的落泪,全场为他们夫妇鼓掌。
老戴牧师的子女在追忆父亲为神做了美好见证的一生的信中说:“亲爱的父亲,那美好的仗你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你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你已经守住了!现在,你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的心被戴氏几代人和很多西方传教士,为基督的缘故,离开他们的本乡本土,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穿唐装,学汉语,只为将福音传给亿万中国人的舍己大爱的心所深深感动,也倍受激励!我立志:“至于我和我家, 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
来源:http://purposedriven.blog.sohu.com/112812555.html
后记:
下面的视频是戴绍曾牧师在第七届华福大会上的分享:http://www.cccowe.org/content.php?id=5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