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从2002年10月16日至2003年11月3日,两个英国年轻人李爱德和马普安用了384天重走了长征路。并且出了一本书——《两个人的长征》。他们有一个观点引起了争论:他们说长征没有过去说的25000里那么长。他们走的时候用GPS做了精确测量。他们认为红军长征走了不到6000公里。——这个最新“发现”一经报纸、网站炒作,立刻在舆论界掀起了轩然大波。那么70年前,长征的红军究竟走过了多少里路?《中国国家地理》第七期“‘长征’专题”写出了不同的人对于当时红军究竟走了多少路,做出的不同诠释……
“长征”不等于“二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岂止是二万五千里,我觉得四万里都有了。”电话的那边传来了前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的女儿张小艾博士的声音。她正在与一位以色列的退伍老兵,也是一位摄影家——武大伟重走长征路。在张小艾的感觉中,红军长征所走的路太漫长了。
我感兴趣的是,对于长征的里程数,作为长征红军将领的后代张小艾的感受与两个英国人的感受是如此地不同。其实二万五千里长征本来就是一个粗略的说法。用今天的精密测量去衡量当年红军的长征里程,并不合适。
既然讨论长征的里程,首先需要确定什么是长征。通常,人们把“长征”与“二万五千里长征”等同起来。大型工具书《辞海》把“长征”一词解释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简称”,《现代汉语辞典》等也认为“长征”特指“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些都是不甚准确的。
回顾中国近代史,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先后举行长征的红军部队共有4支:
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旗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
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
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由于分别处在敌军的分割、包围之中,这4支红军部队在举行战略转移时,起始的时间、地点各不相同,行程亦大相径庭。
由此还可以看出,4支长征队伍的总行程约六万五千里,而 “二万五千里”只是其中的1支——红一方面军的基本行程。
“二万五千里长征”——革命的象征
1935年,毛泽东先后于10月23日在吴起镇、11月5日在甘泉县象鼻子湾发表讲话说,根据(红)一军团的统计,(长征)最多的走了二万五千里,“这确实是一次远征,一次名副其实的、前所未有的远征!”
很快,“二万五千里长征”引起了中外各界人士的广泛重视。而中共中央对这种说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11月13日,中共中央首先明确地宣布了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的结论。紧接着,11月28日,中共中央在《抗日救国宣言》中,再次明确指出:“……曾经派遣了自己的红军主力,经过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历尽艰难困苦北上抗 日。”
由此可见,“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说法,是经过计算并郑重负责地向国内外宣布的,绝不是虚构的。况且,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已经在世界军事历史上占有辉煌的地位,对此问题也没有必要去虚构。
1936年,埃德加·斯诺在陕北采访4个月后,撰写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书中他是这样评价长征的:“无论你对红军有什么看法,……但是不能不承认他们的长征是军事史上伟大的业绩之一。”他认为,与长征相比,汉尼拔经过阿尔卑斯山的远征看上去就像一次假日远足。
1984年,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驱车两个半月、行程七千四百英里(约两万四千里),沿长征路考察后,撰写了《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在书中,他说,“但是任何比拟都是不恰当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它所表现的英雄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个有十一亿人口的民族……”
随着“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说法得到更广泛的肯定,这种称谓渐渐约定俗成,以至于后来人以为“长征”就是“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且“二万五千里长征“渐渐成了追求理想与光明的精神的象征。于是诞生了“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正如索尔兹伯里所赞叹的那样,长征精神激励着每一个知道这段历史的中国人。
(整理编辑网上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