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年前的一个冬日,纽约某博物馆。正在举办一个文化展。一位来自大洋彼岸的中国女子坐在大厅当中,她身穿丝绸绣花宽松式旗袍,时而用筷子夹菜,时而拨弄算盘,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那双小脚。这位16岁的中国女子名叫梅阿芳(音译),她是现有史料记载的第一个到美国的中国妇女。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在她去年出版的新著《美国华人》一书中讲述了这段历史,书中还附有一张梅阿芳的画像。就像梅阿芳一样,19世纪30年代去美国的少数华人大都是剧团或马戏团的演员。
华人对美国社会贡献卓著
为了写《美国华人》,张纯如花了好几年时间深入采访和实地考证。她在书中写道,在梅阿芳来美国10多年后,更多的华人才开始陆续来到加利福尼亚州。 1848年2月,第一艘由广州驶往加州的海轮“美国鹰”号抵达旧金山,这时加州才刚刚发现金矿。随着加州发现金矿的消息传到中国,1849年,来加州的华人增加到了325人,1851年就达到了2716人。
1865年,华人移民的人数激增至5万人,其中90%都是青年男子。同年,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招收了第一批50名中国劳工。看到中国人能吃苦、工资要求低,又十分顺从,这家公司便开始大量招收华人,总共有10万华工参加了美国铁路的修筑。书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869年4月,一位雇用了华人劳工的老板说,他的工人每天可以铺设10英里铁轨。另一个雇用爱尔兰劳工的老板不服气。前者就表示愿以1万美元来赌个输赢。结果,华人劳工在12小时45分钟的时间内铺完了10英里多的铁轨。
随着华人数量越来越多,唐人街也开始初具规模。华人最早开设的店铺大多是中餐馆和洗衣店。《美国华人》一书引述旧金山当地报纸的报道说,1849年的一次华人聚餐有300多人参加。1851年,第一家华人洗衣店在旧金山开业,当时的收费是5美元洗一打衬衫。与此同时,经营各式东方礼品的华人店铺也开始出现。张纯如看到的一本1856年出版的华人《店铺指南》上,列有80多家商店,其中还有一家雕刻印章的小店。华人还在旧金山办起了小报《金山新闻》,这份报纸成了美国社会的第一份外语报纸。
作者在书中还对如今在美国流行的一些带有中国色彩的名词作了考证,不少故事读来相当有趣,使读者对中西文化的交流有了更多的了解。比如,早期的中餐馆为了迎合美国人的口味,作过不少尝试。有一次,一位华人厨师无意中将面条掉到了油锅里,他不愿扔掉,就在炸好的面条下面放了些炒菜后端了上去。没想到客人竟十分喜爱这种炸得焦黄发脆的面条。美国的中餐馆由此开始有了“煎面”(friednoodles)这道菜。
张纯如在这本新书中还挖掘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华人创业故事。如19世纪的华人果树专家吕金功培植以他名字命名柑橘、柚子、苹果和桃子等,为美国的水果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美国陆续出现排华浪潮
铁路完工后,大批华人拥向城市。到1870年,旧金山华人劳工的数量已经占到了城中4种主要工业行业雇工总数的一半。不少美国人认为中国人抢了他们的饭碗。19世纪70年代,美国西部发生了大规模的排华浪潮;1882年美国又通过了“排华法案”,限制华人劳工入境。华人被描述为“妖魔鬼怪”。加州一份日报在1879年的一篇社论中把华人形容为“半人半魔,吃老鼠,衣着破烂,不懂法律,憎恨基督文化,吸鸦片,廉价劳工,吮吸内脏的亚洲人”。直到1943 年,美国国会才废除了这个法案。
由于华人在二战中的杰出表现,美国舆论对华人的看法才有了一些转变。1945年,新通过的法案允许参加过二战的士兵回中国结婚,并把他们的配偶带到美国。在1949年年底这项法案到期前,有大约6000多名华人官兵回到中国结婚,并与他们的妻子一道返回了美国。
上世纪40年代,美国华人的总数从7.7万多人增加到了11.7万多人。
到了上世纪50年代,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华人又一次面临排华的恶浪。一位华裔律师告诉张纯如,当年她家就住在首都华盛顿的郊区,周围大多数居民都在美国国防部和中情局工作,只有她们一家是亚裔。有一天,学校放了一部电影,是讲述共产主义威胁的,片中的共产党人全都是中国人。电影放完了,老师对学生们说,如果发现附近有可疑的人,就要尽快向联邦调查局报告。当灯光打开后,她发现她身边的同学把椅子迅速地挪开了。
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不确定的未来”中,作者讲述了近年来美国出现的排华现象。书中写道,中美关系紧张时,华人总会受到伤害。2001年撞机事件发生后,伊利诺伊的两家电台公开号召人们抵制中餐馆,甚至提出要把华人都“赶回中国去”。张纯如说:“谈到华人在美国的地位,许多人都会想到华盛顿州的州长骆家辉。可有谁知道,他父母亲开设的餐馆,离首府奥林匹亚只有1英里,而华人走到首府当州长却走了整整100年!”张纯如认为,华人只有团结起来,共同奋斗,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图:张纯如
致力于重塑华人形象
身材高挑、明眸皓齿、长发披肩的张纯如今年34岁,出身书香门第。祖父是从大陆移居台湾的著名报人,父母早年从台湾赴美留学。张纯如在伊利诺伊大学获得新闻学学位后,曾在《芝加哥论坛报》作过短期的记者工作,目前专职写作。她、姚明和著名钢琴家郎朗被美国华文媒体誉为“最引人瞩目的三位在美国的华人青年”。
张纯如一直致力于重塑华人形象。
在她的著作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此书一出版,连续14周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之列,使她迅速跻身美国畅销书作家之列。在这之前,她的处女作《蚕丝》记载了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留美经历。
她的新著《美国华人》一方面展现了华人移民强韧的生命力和开拓精神;另一方面揭示了华人在美国的经历不是一条渐进的单线,而是周而复始的循环。张纯如说: “华人在美国的经历不是一条渐进的单线。他们作为模范少数族裔之一,并非像某些少数族裔那样是从受迫害的社会最底层渐渐发展到社会上层的。华人在美国处于周而复始的循环,美国社会对华人一直在容忍接纳和疑虑恐惧中旋转。”
在谈到写《美国华人》的初衷时,张纯如说,她12岁那年,一位白人同学问她,如果中国和美国发生战争,你会站在哪一边?张纯如说,到现在她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件事让她认识到,虽然她出生在美国,但在美国人的社会定义中,她不是美国人,而是拥有美国国籍的华人。因此,为了让人们认识到华人其实也是美国人的一部分,他们为美国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写了这本书。
《美国华人》一书自出版以来,好评如潮,很快就被列入多种书评专刊的畅销书榜。书评家董鼎山认为:“过去半个世纪中,颇有几本记述华侨历史的英文著作,但我认为这是最完全最详尽的一本。”《洛杉矶时报》的书评也称此书“既是华人移民的故事,也是美国史诗的一部分”。
张纯如和她的著作《南京大屠杀》
张纯如简历
1968年3月28日,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
1968-1989年,在伊利诺斯大学香槟城校区随研究物理和微生物学的父母亲成长。
1989年,获得伊利诺斯大学新闻学学士学位。
1990年,担任《芝加哥论坛报》记者,撰写重要新闻稿。订婚。
1991年,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写作硕士。和电气工程师布莱特·道格拉斯博士(BrettDouglas )结婚,7月迁往旧金山湾区。
1995年,自由撰稿人,为《芝加哥论坛报》、《纽约时报》和美联社撰写稿件。冬季,在国家档案馆和华盛顿国会图书馆完成了《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一书的初步资料准备,前往北京、上海、杭州进行为期六星期的深入调查。
1996年,出版《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之谜》。
1997年7月,前往中国南京,调查南京大屠杀史料。
1997年12月,出版《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
1998年,获得华裔美国妇女联合会的年度国家女性奖。
1999年8月,《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被拍摄电视节目,成为历史探索频道节目专题之一。
2002年5月13日,获俄亥俄州伍斯特学院荣誉博士学位。
2002年8月,儿子克里斯托佛·道格拉斯(ChristopherDouglas)出生。
2003年4月28日,出版《美国华裔史录》。
2004年11月9日,于加州盖洛斯自己的车内以手枪自杀身亡。
华裔作家张纯如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