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沸沸扬扬的舆论传出了几条信息:一是在1995年8月,世界各国将隆重举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活动;二是有人为抗战中的国民党正面战场评功摆好,责怪我们的历史怠慢了国民党;三是出品和炒热了描写国民党抗战的文艺作品……
中国在二战中的反法西斯,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团结全民族一致抗日的战争。很自然的,一谈抗战就离不开国共两党,实乃历史使然。对舆论传出的上述信息该如何看?我们就这个问题造访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抗战史专家张宏志。
年逾花甲的张宏志老师,曾发表过110万字的《中日血战三部曲》,已由中国人民 解放军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当我们登门时,他正左手端着放大镜,右手执笔,伏案撰写《中国抗日战争史》。据介绍,这部书预计60余万字,拟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听完我们来意,张老师连手中的笔也来不及搁下,就打开了话匣子:“二战给全世界带来9000多万人的牺牲,胜利来之不易,弥为可贵。所以,明年二战胜利纪念日,世界各国都要举行盛大的庆典,作为牺牲3500万人的中华民族,当然更有理由隆重纪念自己的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以激励全民族的爱国主义 精神!但是……” 说到这里,张老师话锋一转,给我们讲述了他在一次会上遇到的一件事。
有一位同志发言道:“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国民党抗战肯定不够。为此 ,我们正在研究广西南宁战役,准备把国民党军血战昆仓关拍成电影。” 张老师听完后便问他:“你知道不知道日本人在南宁战役中投入了多少兵力?昆仓关上的日本守军有多少人?”回答是:“不知道!”张老师又问:“那你知道不知道国民党军投入了多少兵力?”回答仍是:“不知道!”张老师再问:“蒋介石召开的柳州军事会议你知道不知道?”回答竟然还是不知道。张老师感慨万分:“这么说,你什么都不知道?!”那人面不改色心不跳:“我不知道不等别人也不知道,反正有人研究这个问题!” 张老师对我们说,你看,这人一问三不知,居然也要谈史,尽管人云亦云,信口开河,可他还在喊,还要叫,还在摆一副请命的姿态,由此可见,凡谈及中国抗战,必须要搞清楚国共两党的功过与是非。当然对世间任何事物的评述,都是允许各抒己见的,可以各说各的理。但问题在于,谁说得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这在史学上就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言及此,张老师点燃了一枝烟,有滋有味地吸起来,然后不紧不慢地说:“不是不能说国民党抗战,也不是不能描写国民党在抗战中的牺牲,但核心问题是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尊重人民。不能把无说成有,把败说成胜,把疮疤说成鲜花 !”
张老师说他最不满意的就是,最近一段时间被炒得很热的描写国民党抗战题材的东西,基本上都是有悖于史实的。
譬如说――台儿庄。1938年3月15日,日军第10师团濑谷支队(8000人左右)进攻滕县,拉开了台儿庄战役的序幕。随着日军的猛攻,当天就把驻守在城外的川军124师打散了。16日,日军开始攻城,川军122师王铭章部坚守孤城,而奉李宗仁命前来增援的蒋介石的精锐嫡系汤恩伯部却在进至距滕县只有15公里的官桥后,36小时按兵不动,坐待122师全军覆没。
至17日黄昏,腾县城破。18日,日军转攻汤部,汤的第81军时驻官桥,忙东撤至峄县。日军继续南下,在沙沟击败汤的第52军后直扑韩庄,轻而易举地逼近大运河。此刻,日军前进方向的台儿庄尚无国民党的一兵一卒,濑谷为解除后顾之忧,又于19日北攻峄县。汤部的两个军5万余人又急退至抱犊崮山区避战。
张老师讲到这里,起身取来红蓝铅笔。在纸上勾了一幅草图并解释道,这是中日两军对阵态势图。看着图,他比比划划地说,迄3月15日濑谷进攻滕县,国民党第5战区在淮河以北有9个军17个师(不含汤部),但是却既没有作战线,也没有阵地,如散沙般分置在津浦路滕县――蚌埠、陇海路海州――开封两侧的鲁南、豫东、苏北和皖东北的广大地区。而蒋介石自1938年1月初率汤恩伯在商丘设置行辕。到台儿庄战役70多天中,对鲁南前线未置可否,疏于备战,险陷台儿庄于一枪不发即失落境地。 所幸的是,濑谷北攻汤部折回来,用20―22日3天的时间在韩庄集结兵力,做南渡运河的准备。蒋介石才在李宗仁的恳求下,急调在信阳休整的孙连仲的第2集团军(辖两个军,约2.5万人),于19日乘火车连夜赶到台儿庄,利用濑谷渡运河准备的三天时间完成了布防。 23日,濑谷进攻台儿庄,台儿庄战役正式打响。
张老师在草图上标出汤部、孙部和濑谷的位置后,又取出地图册,用三角板量出台儿庄和抱犊崮的距离,说:“你们看,45公里!濑谷的指挥位置距台儿庄15公里,距抱犊崮30公里,其进攻正面,是孙部的2万余人;其背后,是汤部的5万精锐;实为腹背受敌!然而,濑谷看透了汤恩伯的内心世界,仅以1个步兵大队(相当于营)监视汤军,而倾其全力攻打台儿庄。至4月1日,由于孙部的顽强抵抗,濑谷伤亡惨重,索性把监视汤军的1个大队也转用于攻打台儿庄。汤恩伯畏敌如虎,噤若寒蝉,始终未敢一动。4月6日,濑谷在死伤3000余人后终于退却,汤军才加入战斗,截击濑谷,但还是被跑掉了3000多名敌人。”
孙连仲心里清楚这一仗是怎么打的。当他艰苦战斗时曾请求李宗仁:给第2集团军留几颗种籽,命令汤部恩伯出击,李回答:我向汤恩伯多次下命令,他只听老蒋的!……这一仗,孙部伤亡叁万人,蒋介石不补一兵一卒,反而借机撤销了他的 2军的番号,给他只保留了一个30军。
难道历史可以把王铭章、孙连仲他们流的鲜血记到老蒋的功劳簿上吗?
如果我们的历史要把一部分爱国的国民党将士等同于整个的国民党,岂不是也可以说“甲午海战”是清廷对日作战,徒为后人落下笑柄么?
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4月10日日军占领豫陕边界的重阳店,14年中,国民党共丧失国土2753254平方公里――当时全国面积11174002平方公里(含外蒙);丢掉城市970余座――全国城市为1200座;抛弃同胞2.57亿――全国人口4.5亿。
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国民党有退无进,屡战屡败,300多个师打了八年,唯有台儿庄一役获胜。但是蒋介石却不愿承认这一胜利。 讲到这里,张老师无比痛心地说,自人类社会出现战争以来,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曾与这个怪物结缘,打仗有胜有负“乃兵家常事”,但像国民党这样的失败,哪能找得出第2例?这根本就不是中华民族抗战的主流!美国援华人员经历了这段历史后说,“国民党早已威信扫地,国民党的军事指挥‘极为幼稚无能’。中国军人很强的作战能力完全被浪费了。”(见《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
紧接着,我们的话题又引向了昆仑关。 张老师照例先画出了中日双方的战争态势图,然后指点着说:“日军攻占南宁兵力是第5师团和台湾混成旅团。鉴于作战地区的地理条件,第5师团战前回日本神户将自己的机械化装备改为驮马装备,全部以轻武器上阵,配备的火力有营炮24门、团炮20门、反坦克炮16门、山炮20门、野炮20门,辖步兵12个大队,连同台湾混成旅团的5个大队,总兵力2万余人。” 1939年11月15日,日军由钦州湾(亦称北部湾)的企沙、龙门登陆,通过十万大山,边修路边前进,沿途没遇到任何抵抗,于24日占领南宁。随即以台湾混成旅团担任钦州湾――南宁之间的道路修建,第5师团布置在南宁地区。时以3个大队控制中越边界的镇南关(今睦南关),以1个大队保护南宁――镇南关的交通线,以两个大队占领高峰隘并向武鸣方向警戒,1个大队占领昆仑关,1个大队担任昆仑关――南宁交通线的守备,另以3个大队和师团直属部队赶修南宁飞机场,师团长手下控制1个大队作为机动。
所谓的“昆仑关大血战”国民党军队进攻的目标,就是昆仑关上那1个大队的日军,约800人。 1939年12月17日(日军占领南宁后的第25天),国民党军开始反攻南宁,因昆仑关在南宁以北,为前哨阵地,因而首先交战于此。是役国民党军出动第16集团军(辖1个军4个师)、第37集团军(辖1个军2个师)、第35集团军(辖1个军3个师)、第26集团军(辖1个军2个师)、第38集团军(辖5个军13个师),另有第43、第33师和4个独立团,约相当27个师,总兵力25.4万人。此外,还有1个工兵团、1个通信兵团、1个高射炮连、4个炮兵营和115架飞机(重轰炸机9架、轻轰炸机26架、驱逐机80架)。担任主攻的是第38集团军,突击部队杜聿明第5军。第5军辖3个师:第200师(师长戴安澜),第22师(师长邱清泉)和荣誉第1师(师长郑洞国),还有直属战车团和重炮兵,共计5万余人。于是双方的兵力对比就是,10万人的主攻部队或者说5万人的突击部队对800人的守备部队。 经过40多天的强攻,日军又增援了1个大队,国民党军好不容易占领了昆仑关前哨阵地,但日军仍据守八塘,昆仑关的纵深阵地仍不能突破。
1940年1月24日,日本援军第18师团和近卫混成旅团到达,28日向国民党军反击。与此同时,2月2日,一小股日本军沿昆仑关脚下的邕江袭占甘棠,第38集团军马上后撤,国民党军于2月4日结束了昆仑关战斗。 2月22日,在柳州军事会议上,蒋介石非常恼火,将总指挥白崇禧和中央督战大员陈诚给予降薪留职处分,将第38集团军总司令徐庭瑶上将以下8个将官撤职查办。
张老师说,连蒋介石都感到羞耻的战斗,竟有那么一些人花3000万元去拍电影,大吹大擂。我们说这种人恬不知耻,并不过分。
接下来,他扳起手指头如数家珍般将一些被今人炒热而为国民所瞩目的中日之战一一道出:那战前会议、来往文电、战役部署、战局变化、伤亡缴获等,无不细致具体,凿凿有据。
张老师打了一个风趣的比方:“有位卖瓜人在一个已经腐烂了的瓜上发现了一点儿好瓤,便用刀尖把它挑起来高声吆喝:‘好瓜!好瓜!’。以这种态度去谈抗战,怎能接近真理?”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张老师又给我们展示了另一部分历史。 1943年秋,日军全线转入战略防御,中国抗占已接近胜利。为挽救颓势,日军1944年4月,日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其目的有三:一、摧毁美军设在中国的空军基地;二、贯通中国大陆南北交通;三、吸引美军在中国大陆决战。
该战役于4月18日打响,至同年12月10日结束,紧接着又在1945年春发动了一系列的攻势。日军临死前的一搏中,国民党军先后丢掉了河南、湖南、广西和福建等4个省的省会及200余座县城,近8000万人民,遗弃美军6个空军基地和30余座机场。
在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即将胜利,中国抗日军民已经进入战略反攻的时刻,国民党军仍是如此不堪一击,使日军想占哪里就能占哪里,要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连美国总统罗斯福也被激怒了,把视线投向了延安,拟拨出5个师的装备送给***抗日。1944年7月23日,美军观察组进驻延安。
对此,有人不以为然,高弹“文学不等于史学”。但实际上,广大群众在欣赏有关现代题材的文艺作品时,是把它作为“史”来接受的,于是,一盘清水被搅浑了,一部分群众的思想也被搞糊涂了。
张老师说,海峡两岸和解,可以不纠缠国共两党历史上的恩恩怨怨,但并不等于可以对抗战史做出随心所欲的解释。历史是客观造就的,人工是不可逆塑的。我 们的责任就等于把真实的历史告诉人民!尤其对抗战史要严肃认真,决不可“戏 说”。 临别时,天色已晚,繁星满天,我们在想,张老师的忠告不是多余的。只有廓清 对抗战史的种种误解,才能使明年的抗战胜利五十周年纪念活动轰轰烈烈、健康 活泼地进行,在下一代人身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
反对意见:
刚刚看到的一个帖子《张宏志:不能为国民党抗战平反》,我觉得很怪异,《血战台儿庄》和《铁血昆仑关》都是拍得不错的电影,最起码它拍得很真实很用心,没有出现如今电影中经常出现的BUG,比如八路军拿着56式冲锋枪冲锋,或者日本鬼子用M3冲锋枪的笑话(不知道M3冲锋枪是不是太好用?好多抗战片子里面都用,不是鬼子用就是八路军用,忍俊不禁的是有时候还来个特写,事实上我们知道M3冲锋枪抗战时期很少流入中国,倒是解放战争中解放军缴获了不少美国援助蒋介石的)。既然电影拍得还不错就完全没有必要把它泛政治化,犯得着给中央写信不要播映吗?而实际上这两部片子倒是播映了,也未见到什么给国民党抗战平反,看来有些人就喜欢小题大做。一般人小题大做也就罢了,可是这个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抗战史专家也这么说似乎就不太好了。要知道专家的话是会具有舆论导向性的,所以要要慎言慎行。要是不负责任的讲话就有误导群众之嫌撒,那可就对不起他享受的津贴了。
咱们先不要去管什么给不给国民党抗战平反的事,这个问题还轮不到咱们说话。咱们就从下面几个方面看这个张专家的话是有漏洞的。
第一,所谓的不该为台儿庄之战喝彩。张专家的理由是:
由蒋纬国主编、34个将领参加撰写的国民革命战史第三部《抗日御侮》第五卷第六款,“徐州会战” 一节之第114页:“台儿庄方面,战区以第二集团军之一部(第三十一师)固守。”仅此18个字。国民党战史回避台儿庄之战,就是说,他们并不认为台儿庄之战是大胜利。
老大,没看见哪一节是“徐州会战”嘛?台儿庄战役仅仅是徐州会战的一部分,你想想,作为战史的的“大部头”可能会用大量的篇幅来描写会战中的一场战役吗?我就不相信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抗日战争史》中会用大量篇幅对平型关大捷大书特书,当然也是用一小段话概括,难道可以就此认为“共产党并不认为”平型关大捷是大胜利吗?显然不能。
同理,张专家认为不该为昆仑关大捷喝彩的理由是:桂南会战后期昆仑关被日军重新占领,总指挥白崇禧和中央督战大员陈诚都被给予降薪留职处分,第38集团军总司令徐庭瑶上将以下8个将官均被撤职查办,所以昆仑关大捷是连蒋介石都感到耻辱的。却不知,其实昆仑关大捷的道理与台儿庄大捷的道理相同,也是属于会战的一部分,昆仑关大捷固然是胜利,但总的桂南会战却失败了,台儿庄大捷胜利了,但徐州会战却失败了。同样的道理,难道可以因为太原会战的失败就否定平型关大捷吗?显然这是毫无道理的。
另外,张专家提到“国民党有退无进,屡战屡败,300多个师打了八年,唯有台儿庄一役获胜。但是蒋介石却不愿承认这一胜利。 ”
国民党屡战屡败到是事实,但是蒋介石对于台儿庄一役倒是大加赞赏的,张专家说的不是事实。台儿庄大捷后, 蒋介石、李宗仁、程潜拨款30万元,犒赏台儿庄前线官兵,蒋介石特派俞飞鹏赴前线劳军,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致电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祝贺台儿庄大捷,当日,武汉三镇10万人热烈庆祝台儿庄大捷。 请问假如蒋不承认这一胜利那么犒赏干嘛?难道要犒赏失败吗?发贺电干嘛?难道要恭贺失败吗?武汉三镇庆祝干嘛?难道要庆祝失败吗?
据《中华民国史事日志》中的记载:甲、台儿庄我军大捷,敌死伤近万,残余北退。乙 、蒋委员长电勉全国军民,闻胜勿骄,坚毅沉着,奋斗到底,完成抗战使命。丙、国民党中央委员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
可见这个张专家啊,说话倒是不怎么专的。这不是明显忽悠咱们嘛,欺负咱们老百姓看不到当年的档案来着?幸好,现在网络发达啊,好多东西在网上都可以查到了。
毫无疑问,尽管国民党正面抗战节节败退,但台儿庄和昆仑关却是国民党抗战中的亮点,的确是可以拿出来讲一讲的,而且就算拍一两部电影歌颂一下国军将士抗日的忠勇也与“为国民党的抗战平反”根本无关,有何不可嘛?要是真的想“为国民党的抗战平反”倒是可以去把国民党的惨败的战役拍成胜利,假如那样的YY话相信也不会有人去看的。看来张专家的确有些过敏了,犯不着扣上“为国民党的抗战平反”这么大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