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贝多芬的《月光曲》

想要忘记的是爱,不能忘记的也是爱。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贝多芬(1770年 —1827年)德国著名音乐家。他出生于德国莱茵河畔一座美丽的城市——波恩。他与祖父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同名,祖父是一位在莱茵街乃至波恩城都十分受人尊敬的宫廷乐队的指挥,父亲约翰·范·贝多芬是一位宫廷高音歌手,贝多芬从小随父亲接受了严格的音乐训练,后来跟随内弗·格罗斯曼——赫尔默恩协会乐队的指挥学习。在内弗先生的帮助下,贝多芬到奥地利的维也纳留学,结识了比他大14岁的享誉欧洲的音乐大师莫扎特的器重。先后师从海顿、约翰·辛克阿布雷兹。1792年定居维也纳,从事创作和演出活动。1798年起,听觉逐渐衰退,1820年后两耳失聪,但仍坚持创作。他早年受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主阶级革命的影响,所以在他一些作品中反映出反对封建专制的革命热情及理想中的英雄气概。主要作品有《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等九部交响乐,以及《第九交响曲》,又被称为《欢乐颂》,以及《科里奥兰序曲》、《雅典的废圩》、《献给爱丽斯》等乐曲。除此以外,他还有《悲怆》等32部奏鸣曲,5 部钢琴协奏曲,一部小提琴协奏曲,6 部弦乐四重奏曲及《庄严的弥撒曲》等众多作品.《月光曲》又名《月光奏鸣曲》,是贝多芬的第十四钢琴曲,又称《升C小调奏鸣曲》,写于1801年。

关于“月光”: 19世纪上半叶,一位德国音乐评论家发表文章,说贝多芬的《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使他联想起“瑞士琉森湖上水波荡漾的月光。” 于是出版商即以“月光曲”为标题杜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一天晚上,贝多芬在维也纳郊外散步,忽然听到琴声,而且是他的作品。他寻声走到一幢旧房窗前,发现一位盲姑娘在演奏。他进屋后才知道她非常喜欢贝多芬的音乐。作曲家非常感动,在月光辉映下,他写下了这首月光曲……。” 其实贝多芬创作这部作品时,正值1801年,是他献给朱丽叶坦·桂察蒂的,这位朱丽叶坦比贝多芬小14岁,是一位伯爵的女儿,他对她一见钟情,这部作品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那支叹息的主题融入了他的耳聋疾患,忧郁的思绪。而第二乐章表现了那种回忆的甜梦,也像憧憬未来的蓝图。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而这部作品最美丽的,便是第一乐章,让人想起月光。 1977年,南美国家巴拉圭发行了这枚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小型张乐谱。这枚发行量不足万枚,而且都是在欧洲发行的,为的是挣外汇。因而这枚小型张特别珍贵。 作品简介: 贝多芬 升C小调 第十四号 钢琴奏鸣曲《月光》作品27之2 创作于1801年。尽管在过去一首音乐因为有了俗称而变成非常通俗化的例子不少,但从来没有像这首奏鸣曲这样,因“月光”这一俗称而变成名满天下的名曲。“月光”这一名称,据说是缘于诗人雷尔斯塔布(1799-1860)评论说:第一乐章使人想起“犹如在瑞士卢塞恩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轻舟一样”。由雷尔斯塔布的出生年推测,“月光”的俗称成为一般化,是在出版后经过相当时日以后的事情。不过,这首乐曲似乎一开始就有了相当的名气,使贝多芬反而有一点感到心烦,究其原因,不能否认的,不但是因为这首乐曲含有容易招来文学面上的遐想要素非常强烈,因而成为蜚声鹊起的原因,而且除了“月光”以外,也另有各种独创的解释和牵强附会的传说。其实这首奏鸣曲贝多芬自身的命名是与作品27之1同样是“幻想曲风的奏鸣曲”。在第一乐章,一样是全部为舍弃奏鸣曲形式的幻想性的,即兴性的柔和抒情曲,到第二乐章即转换气氛,然后到达于属于这一奏鸣曲重心的第三乐章。第三乐章是热情的奔流,不但其奔流的激烈是在这一时期的所有奏鸣曲中极为罕见,而且是结构非常卓越的奏鸣曲形式。如果将此第一乐章的瞑想性,第三乐章的激情性与当时的贝多芬的恋爱事件、耳疾,以及一八O二年的海里根城遗书等一连串的悲剧看来,是有不可分的关联,似乎也说得通,然而遗憾的是并没有具体的资料能证实这些关联。

(摘自雅虎知识堂)

/>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