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登上了美国本土最高峰
2009年7月的一天,下午2点25分,俺登上了惠特尼峰。
此前,俺曾经设想了N个登顶感言,感言一,俺甩下了身上的20磅赘肉,登上了惠特尼峰;感言二,感谢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没有你们,像俺这样的中年肥汉,也就只能窝在家中喝个小酒,上班泡网闲聊码字;感言三,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努力去try,宅男也是可以完成肌肉男的成就。。。但是,这天下午的惠特尼绝顶,呼啸的山风、翻滚的乌云、一阵阵的冰雹和响彻耳畔的雷鸣以及不时划过半空的闪电,吓得俺心惊肉跳,匆匆忙忙地胡乱向四外影了几张相,未做任何多余的盘桓甚至一丝一毫的感慨,转身撒丫子狂奔下山。。。以至于事后回味起当时登顶的心情,除了疲劳,就是紧张,哪里还有什么感言之类形而上的东东?呵呵。
惠特尼峰(Mt. Whitney ),海拔14497呎(4418米),是为美国本土﹙不包括阿拉斯加和夏威夷﹚最高峰,位于加州内华达山脉(Sierra Nevada)的东侧。因为降雨稀少以及夏季受内华达州干热空气的影响,惠特尼峰的夏季气温相当温和,华氏40~60度,顶峰基本上没有积雪,因此是业余级登山爱好者的一个理想之地。
去年底的一个邻里聚会上,因为独行客的一句戏言,稀里糊涂地就拟定了今年夏天俩人共同攀登惠特尼峰的疯狂计划。
老实说,当时俺的身体状况不是十分理想:体重超标、血脂高而且血压也高。甚至在从中国返美的飞机上,因为机舱综合征等因素,当场晕厥。俺自己也严重怀疑自己的体能,要知道,此前俺曾经到达过的最高海拔点,是驾车经过yosemite的东门,海拔9945呎。即使不论体力如何,可能遇到的高山反应都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为此,曾经特意忧心忡忡地请教过前医师星光大侠:如俺这等宅男体格,能否完成此类壮举?
终于一天,下定了决心:人到中年,半截入土。与其回首往事,蹉跎岁月而浪费光阴,不若起而行之,做一点值得自己回味的事情!从那一天起,俺开始了自己拟定的体能训练,每周hiking四到五次,每次5英里,上下高度一千呎以上,风雨无阻。半年时间里,俺的体重狂减了20磅,血压也恢复了正常。
随着登山日期的临近,所有的登山行头陆续置办齐备,计有:登山背包、睡袋、单人帐篷、登山杖、睡垫、遮阳帽、手套(还是俺家娘子做garden用的)、hiking鞋(4个月前买的,提前适应)、净水药片、感冒药(治疗高山反应)、能量棒、牛肉干、手电、防晒霜、驱蚊剂、能量水、饮水瓶(可以悬挂在胸前,饮用时无需卸下背包,摘下即可)。独行客准备的物品中,除开重叠部分外,另外还有小型煤气炉、方便面和trail mix。俺们曾经全副武装,背负所有的物品,负重近30磅,在mission peak做过几次适应性训练,从最初时速不到2英里逐渐适应到了时速2英里半。
随着攀登惠特尼峰的日子逐渐逼近,万事齐备,只欠东风。
D0
早上8:20AM,上路出发。一路沿101->680->580->205->5->120向东狂奔。进西门,横穿Yosemite,中午在Tenaya湖畔休息午餐,湖蓝天碧,湖水与今年早些时候的老兵节相比,温暖了许多,一些小朋友在湖畔戏水。餐后,翻越东门处的Tioga Pass,海拔9945呎。卖糕的,明天俺们将有一整天的时间,攀爬在这一高度之上!下了山口,如同闯入了一个蛮荒世界,植被立见稀少,仅仅是在山谷的皱褶角落,稀稀拉拉地点缀着少许绿意,这大概还是拜山上的融雪所为。内华达山脉东侧的风景,迥异于面海的西侧,非常有趣的地理现象。
自395南下,一路沿内华达山脉东侧的谷底狂奔。
16:20PM,耗时8小时长驱360英里,抵达Lone Pine小镇,很顺利地找到了Inyo National Forest管理中心。为了保护惠特尼峰的自然环境,管理中心每天只批准50个游客在山上过夜,150个游客当日往返,换句话说,每天最多只有250个游客在此区域活动。通过抽签,进行名额的发放。独行客在今年2月份,上网登记抽签,很幸运地在第一轮中,抽中这个周六与周日两天的进入权,每人花费15元。
管理中心位于395与136的交叉路口上,俺们下车去领取准证。下车伊始,热浪如影随形。中心内的公告牌上的本地温度是73~106华氏度,不曾记得硅谷曾经达到过如此高的温度。同日,死亡谷的气温是92~124华氏度,如果将一枚鸡蛋放在石头上,能不能烤熟呢?下次有机会去死亡谷,一定要做这个实验。
除了领到准证之外,还有4个固体废物处理袋,游客在山上是不允许随意排放自己的便便滴,要便在袋中,背下山来。实在不敢想象那个恐怖的过程,结果,在登山的30个小时内,俺们俩人愣是忍着没有大号,所以这几个便袋最后又完好无损地背回了圣荷赛。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黑色的圆柱形食物容器,高近一英尺,直径半英尺,2磅重,防熊用的,怕老熊贪吃游客的食物,形成对于人类的依赖关系。
一切搞掂,出门奔南,寻找Lone Pine南的Owens湖,开车跑了近10英里,除了一大片盐碱滩,一点儿湖的影子都看不见。一百年前,这里曾经是烟波浩渺的浩瀚湖面,人称加州的瑞士,后来因为洛杉矶引走了宝贵的水源,Owens谷地日渐荒漠。当年中国的罗布泊,也是这样消失的。
内华达山脉沙盘演示
管理中心内隔窗眺望惠特尼峰
昔日的Owens湖,今日的戈壁滩
回小镇的路上,开车的独行客一声惊呼,俺顺着丫的目光一瞧,哇,一妙龄女郎站在395路边,背朝公路,褪下裤子,晃动着美臀!相机就在俺的手上,可就是没有想到拿起来照上一张,只顾着口水滴答不错眼珠地看风景了。。。
在预订的旅馆check in之后,上街晚餐。这天正好是俺生日,独行客一定要去一家讲究点儿的餐厅晚宴,结果一餐吃了5张多!如果是红颜绿酒烛光朦胧,也不失为一大快事,偏偏是俩大老爷们儿,你瞧着我我瞪着你地啃着盘子里的牛排。晦气,下次一定要换partner!呵呵。
一夜无言。
坐在餐馆内眺望惠特尼峰
D1
4:50AM,起床。在旅馆享用了免费的早餐,又去洗手间彻底地大号了一把。
5:30AM开车上路,天刚蒙蒙亮,公路的尽头就在惠特尼峰的山脚。6点抵达登山入口—惠特尼之门(Whitney Portal),居然找不着停车的位置,注明有over night字样的停车场被停的满满地,少说也有100多辆!这美国人也TMD的不讲规矩,满打满算,这在山上过夜的游客也只有100个人,哪儿来的这么多的车?!木奈何,最后只好在路边停放了车。
入口的海拔是2550米,Lone Pine的海拔是1139米,依赖汽车的帮助,俺们偷了1311米高程的懒。
三维路线图
6:30AM,背包上路。沿着右侧山谷的斜面,俺们走着之字形往上攀登。这一段路程相当陡峭,而且林木繁茂,又是拂晓时分,正是蚊虫猖獗的时刻,尽管俺们在裸露的皮肤上喷洒了驱蚊剂,可是隔着衣服和帽子,蚊子还是在俺的头顶和后背上咬了几口。当然了,很快地,这些瘙痒就不是什么big deal了,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
走了没有多久,为晨雾遮挡住的阳光终于抛洒出来,正正地映照在锯齿形的Keeler Needle上面,在蓝天的衬托下,分为狰狞。顶峰就是这一排狗牙中的最大一颗,位置在最右侧,但是在整个攀爬过程中,一直被Mt Thor遮挡在身后,很难窥见其身影。
走了近一个小时后,山势渐缓,在横跨一条溪流前,上山的路分为两叉,左边是传统路线(Mt. Whitney Trail),沿Lone pine溪而上,右边是登山者路(Mountaineer’s Route),沿North Fork Lone pine溪而上。这后者的最后一段,需要借助专业工具与攀岩技术,才能登顶,当然不是吾等菜鸟级别者所能驾驭,俺们继续走传统路线。
传统路线全程11.7英里,俺们今天的计划是,在6英里/3670米的步道营地(Trail Camp)卸下重装,搭好帐篷,轻装登顶,旁晚返回营地宿营,次日晨下山返家。预计今日登顶耗时8小时,返回营地4小时,12小时内,上升高度1866米(比泰山还高),距离17.4英里,平均时速1.5哩。
6点半,准备上路了
狗牙--Keeler Needle
路旁的巨大红杉树
无穷无尽的之字形山路
Bighorn Park
8:20AM,抵达3.5英里/3159米的驿站营地(Outpost Camp)。2个小时内,俺们的实际时速达到了1.7哩,上升609米,差不多是北京香山鬼见愁的高度,速度相当快了。此时此刻,身体机能也调整到了最佳状态。
传统路线的全程,只有Outpost Camp和Trail Camp两个法定露营地,不过,一路之上,偶尔还是能够看见有人在林间宿营。
Outpost Camp
过了驿站营地,林木变得稀疏,两侧壁立的山崖上,乱石峋峋,寸草不生。转过一个山口,豁然出现一个高山湖泊—眼镜湖(Mirror Lake),忙不迭地奔到湖边。湖的北西南三个方向都是光秃秃的绝壁,一派荒凉。湖的东侧是泄水孔道,一道涓涓溪流蜿蜒而下,化作一道小小的瀑布。湖水异常的清冽,蓝天白云下,湖底的细沙碎石在涟漪的波光下,泛着晶莹的璀璨。人间仙境,就是这四个字。
眼镜湖
眼镜湖畔
舍了眼镜湖,继续攀援而上,坡度渐大,步履渐慢。
在一个弯道上,遇到一位白人老翁坐在路边休息,攀谈之下,方知老翁已经独自在山中远足了7天,今天下山。早晨上山,已经遇见好几拨下山的人正在完成7日长途穿越的最后阶段,甚至其中还有十来岁的孩子,他们是从山脉西侧的Sequoia国家公园穿越过来的。最令人称奇的是一位衣装邋遢的瘦瘦汉子,丫的居然已经在山野里独自行走了20天!一路之上,他补充过两次给养,俺他的说法,给养是他事先“邮寄”的。俺猜想,在这条步道的若干地点,有商业机构负责投递补给,投递手段要么是直升飞机机降,要么是越野车穿越。不过,这两种方式都有令人困惑的地方,前者是费用高昂及气候恶劣的限制,后者是道路开发及公园环保的约束。
老翁
几乎所有与俺们打过招呼的人,昨天都成功登顶了。在这些近乎疯狂的山野穿越行家面前,俺们只有感叹的份了。唯一的一个例外是一对母女,她们昨晚露营步道营地,今早放弃登顶,下山回家。中年母亲摇头叹气曰,母女俩人都感到极度疲乏与眩晕,无法继续坚持。
这句话如同魔咒般的灵验,很快,俺开始气喘。时间,上午9点,高度3300米。事后分析,海拔高度仅仅是缺氧反应的因素之一,另外,俺们走出了林带,完全置身于裸露的乱石堆中,远离了植物的造氧环境。
俺边喘气边玩笑: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很快,俺就会知道,更多的石头还在后头,惠特尼峰的山顶部分,除了石头,还是石头,根本就没有别的任何东西!
林子彻底不见了,路边仅有一点低矮的植物
蛮荒之地的孤独旅者
还好,不久坡度再次变缓,步道的左侧是清澈的Lone Pine溪流,溪畔的野花开的正盛,满眼都是一片片的姹紫嫣红。在这海拔3300多米严酷的高山环境,融雪汇成的涓涓细流,养育了这一小片伊甸园—Trailside Meadow。有时候不得不感叹生命的顽强与奇妙,这里的一花一草,其一生的生命繁衍和青春绽放,都在这短短的几个月夏季。
Trailside Meadow
过了伊甸园,坡度陡升,第一次,俺跟不上独行客的攀登节奏,拉开了约20米的距离。短短一英里不到的距离,俺休息了两次,每次休息前都有体力近乎耗竭的疲累感,每次坐下都要顺势倒在背包上,仰面朝天大口呼吸。
10:00AM,攀上一个陡崖,一个很大的高山湖泊出现在面前—Consultation Lake。这个椭圆形的湖,海拔3560米,是一路途经最大的一个湖。在一派荒凉冷漠的高原上,这一片深蓝色的湖水,明镜也似的宁静。湖的西侧和南侧都是立陡的山崖,山的脚下则是大片大片的碎石滑坡,英文名称是moraine,中文是冰碛--古老冰川的遗迹。
Consultation Lake
10:10AM,在距离步道营地不到1/4英里,3600米高程处,俺们决定扎营。这里地势平坦,视野开阔,满眼地湖光山色。有景若此,夫复何求?
俺携带了一个单人简易帐篷,独行客的是一个双人帐篷,扎营的过程极为简单。但是,每当俺站起来身来的一霎那,都是一阵轻微的眩晕,须得大口大口地呼吸方可缓解症状。在俺扎营的时候,独行客抱著4个空水瓶,返回到山崖下刚刚经过的溪流取水,回来的时候也出现了高山症状,说,上来的时候走的过急,也有喘不上来气的感觉。要知道,丫是跑马拉松的主儿,每年三藩市的马拉松大赛,丫是场场不拉!可想而知,高山环境对于人体的影响有多么巨大。
当然,俺们在3小时40分钟内,跋涉6英里,升高1100米,可能的确走的快了些,机体尚未完全适应这种缺氧的环境。另外,俺的背包是27磅,独行客的是30磅,重负也是造成体力耗费较大的原因。
卸下背包,准备扎营
11:10AM,在搭好帐篷,吃了点简单的午餐后,俺们仅仅携带4瓶水,少量的牛肉干、能量棒和trail mix,轻装上路。
在搭建帐篷的时候,俺发现如果将呼吸的频率和深度调整到高出主观需要的程度,则可以大大缓解缺氧所带来的不适。于是,在向顶峰突击的一路之上,俺就像一条乏狗一般,张大嘴使劲喘气,呼哧呼哧地好像拉风箱,动静大的吓人,但是效果极佳,基本上摆脱了眩晕的感觉。
步道营地的海拔是3670米,位于一个未名小湖的南侧,有大大小小二十几个帐篷,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辛苦俺们没有前来凑热闹,不然还真找不着地方。露营的人们把黑色的圆柱状的食物桶远远地摆放在远离帐篷的一块巨石旁边,因为公园巡警在发放准证的时候告诫,食物桶要远离帐篷,最好挂在树杈上,这样熊就够不着了。其实,象惠特尼峰这种旅游热点,熊大概早就远遁了,不会没事找事来与人凑热闹滴。熊进帐篷找食吃,应该是很多年前的故事鸟。
步道营地一角
黑色的防熊食物桶
过了步道营地,就是所谓的“九十九道弯”(99 Switchbacks)--一条的曲折往返的之字形山路,2.2哩,升高1700呎(520米)。返程的时候,俺们俩人闲极无聊,一个弯道一个弯道地数了一遍,真的是九十九个!
在弯道上,遇见一位义工在整修道路。俺觉得他是义工,因为没有穿制服。俺们郑重地谢了他,因为一路走上来,很多路段都是在房子般大小的石头上穿行,根本没有办法修路,道路的标识是用一块一块的碎石精心码出来的,维护的相当不错。不然的话,遍地的乱石滩,很容易迷路。
修路的人
九十九道弯的前半程修筑在一片陡峭的碎石坡上,因为融雪的冲刷和游人的践踏,道路很容易毁坏,修路的频度想来一定很高,因为在接近半山处,俺们又遇到一组人在砸石修路。这条路的后半程,变得愈加陡峭,最为险峻的一段还在外侧加持了护栏。很多地段还要跨越积雪带,滑滑溜溜地很不好走。
俺走的倍级辛苦,喘气声震如牛吼,迎面而来的下山者都是一脸同情。一般来说,下山的人主动给上山的人让路,因为每一个登山者的形象都是极为狼狈,上位者出于怜悯之心,故而作出高姿态,呵呵。但是,也有例外者,那就是大老韩。登Half Dome的时候,亚裔中就是韩国人居多,惠特尼峰也是如此。不管上行还是下行,大老韩一律不让路,你让了他,他也不知道说谢。很奇怪的民族。
说到这里岔开一句。如果用一个负面的词语来形容北美的亚裔,那么俺的说法是--虚伪的日本人,猥亵的越南人,无耻的印度人,马虎的中国人,粗鲁的韩国人!哈哈。
九十九道弯
不知不觉间,乌云布满了天空,高山上的气候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远远地传来一阵阵的闷雷声响,不时一道闪电划过远方的天际,最糟糕的事情让俺们撞上了—高山雷暴。夏季,攀登惠特尼峰的最大危险就是雷电,不止一人曾经在这座光秃秃地山峰上被雷电击中而丧命。今天天气预报说,下午雷雨的机会是20%。现在,这个几率被整整放大了5倍!
风云际会
13:00PM,登上Trail Crest,海拔4109米。凌冽的寒风,迎面而来,俺们赶紧穿上了防风外套。
早上6点半启程以来,惠特尼峰就像一个巨大的屏风横亘在西方的天际,俯瞰着每一位卑微的登山者,似乎永远地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即。现在,这道山陵已经被踩在脚下,俺们终于踏上了屏风的顶端。
山陵的北侧就是一排狗牙似的起伏峰峦--Keeler Needle,东侧是Owens谷底,再往东就是内华达州的不毛之地,西侧则是Sequoia国家公园的群山。山陵本身的构成是黄褐色的条石,一块挨着一块地竖立码放,乱糟糟地堆在起来,堆起了这道美国本土最高峰!实在是难以想象,这条乱石码就的山峰居然在大自然暴虐的风霜雪雨中矗立了上千万年,至今依旧雄踞群山魁首。
登上Trail Crest!
路边几个下山的登山者正在休息,他们说,此处前往顶峰还有2英里,大约需要一个多小时。事后验图,实际的距离是2.3英里。记得上山前,公园巡警介绍说,如果是一天往返,正午一点钟是为折返点。为此,大部分持一天有效准证的登山者都是早上2点钟出发,12点前登顶,并于正午时分下山,天黑之前返回惠特尼之门的停车场。这一方案无疑是有其道理的,因为俺们登顶的前后三天,惠特尼山区的气候都是上午晴空万里,近午起云,下午乌云满天电闪雷鸣,正午前登顶,正好可以避过打雷的天气。
独行客一听说登顶还需要一个多小时,发一声喊,大步向前。俺落在后面紧赶慢赶,就是跟不上丫的节奏,只好看着这哥们儿绝尘而去。
Trail Crest上歇脚的人们
最后的2英里,升高不多,约309米,但是异常辛苦。缺氧是一个原因,赶路则是另外一个原因。当时的天气情况是,乌云愈来愈浓厚,雷声一阵紧似一阵,谁也不知道最后会变成个什么样的天气状况,如果雷暴最终在顶峰肆虐,登顶的梦想就会破灭,半年的辛苦等于白费。拼命攀爬,争取在天气彻底变坏前登顶,就成为俺们心中的唯一念头。
从Trail Crest到顶峰,山路修筑在山陵的西侧,前半程的起伏不大,沿着斜坡横切。其间会经过几颗狗牙的根部,透过两颗狗牙之间巨大缝隙,能够望见山陵东侧的群山和湖泊。这条路非常难走,大部分路段都是在乱石堆中,路面上全是大大小小的石头,眼睛一定要时刻盯紧路面,不然可能会崴到脚。因为道路的修筑完全是就地取材,而且是一条羊肠小道,所以站在稍远一点的地方,就基本上找不到路的踪影。很多次俺抬头想确认一下路的走向,结果完全不得要领。偶尔对面走过来下山的人,远远地望过去,就像在乱石堆中跳舞。
路的左侧是大斜坡,角度从30度到70度之间,坡下面是一条平坦的巨大谷底,上下落差600多米。因此,在几个非常陡峭的地段,小路紧贴悬崖边沿擦过,多少还是有些吓人。
平谷中有两个很大的相邻湖泊,名字叫做Hitchcock,这是一个人名字,不知道何方神圣。湖的西侧是Hitchcock山,这座山峰看起来就像一堵墙,单薄地耸立在旷野中,说不出的怪诞。
再往北,还有一个小湖,叫做吉它湖,酷似一把琴柄指向西北方向的吉它。
Hitchcock山与Hitchcock湖
所有的这些风景,俺都没有机会停下来细细欣赏,因为俺的体力支出已经接近极限。最大问题是缺氧,俺必须一刻不停地大口喘气,不然就会头晕。其间有两次,俺边走边往嘴里塞了一把trail mix,咀嚼的时候当然只能用鼻子呼吸,结果还没走上两步,就头昏脑胀,站立不稳,赶紧靠在右侧的石头上闭眼休息片刻。
登顶回撤的人,大部分都是在这一段路上遇见的,这一时段内还没有登顶的人已经不多了。有的人已经打退堂鼓了,在一个警告雷电的牌子下面,一个登山者对着俺自言自语,Can we still make it?the thunder。。。俺苦笑一声,经过他的身边,继续上行,实在是没有力气多费口舌了。
回首走过的路,尽是下山的人
简直不是人走的路
下山的人马
狗牙尖尖刺青天
两颗狗牙之间
走过了所有的狗牙,终于看见了最后那颗大狗牙,依据俺脑海中的古狗三维图,俺知道那就是顶峰。
小狗牙们尽头就是最大的狗牙
小路又变得陡峭,俺的呼吸声响不绝于耳。追上了前面一拨老印,丫们横七竖八地倒在路边休息,把一条小路几乎堵死,俺只好跳格子般地从大小腿们的间隙中迈过去。俺不怪他们,丫的可能真的累惨了。
顶峰的西侧有一条积雪带,小路要从上面横穿。为了躲避对面来人,俺拐入了右侧的一条岔路。过了雪地,俺发现走错路了,置身于一大片巨大的乱石堆,根本就找不到任何路的踪影。俺也不想浪费体力再回头找路,继续在乱石堆里往上方走,反正上面就是顶峰。一些大石头之间的距离有些大,平时一蹦就跳过去了,现在根本就不打算try,东绕西绕地曲折前进。幸亏不久有人从山下下来,他们的行踪指明了道路,立马横切过去,总算又回到正路上。当时真的非常感激前人修下的小路,虽然很难称作是真正的路,但是其选择的地段,还是非常适合人行走的。
走出乱石堆不久,突然看见独行客大步流星地从山下走下来,喊了一声,马上就到了!随手摘下俺的背包,扔到路边,转身又带头往山上走。丫的已经在下午2点登顶,现在又好心下来接俺,嗯,好像有些感动。。。嘿嘿。
果然,拐过一道弯,一大滩的乱石后面,一座孤零零的小屋矗立在高处,那就是惠特尼峰的地标—前气象观测站。
14:25PM,俺在经历了8个小时的长程跋涉后,终于登上了惠特尼顶峰!
就要登顶了!
终于到站了!
惠特尼峰地理铭牌
惠特尼峰最高点(左下角圆形铜钉)
Mt Russell山上雷雨
回望狗牙
Wales Lake
第一件事是奔到小屋前的一个铁箱前面,打开盖子,签下俺的大名,从何而来,登顶时间等。第二件事是绕到小屋背后,给铭刻在石头上的惠特尼峰的地理铜牌留影。第三件事是与独行客彼此给对方留影。第四件事是向四周的群山,“一览众山小”,噼噼啪啪地照相。
接下来,就在独行客一片声的催促中,下山扯呼了。因为在顶峰停留的短短7分钟时间内,雷电在惠特尼峰的北侧、东侧和南侧,连续炸响了好几次,“谁知道哪片云彩会下雨”,同样,谁知道下一道闪电会不会劈中惠特尼顶峰?
一直下到刚才扔下背包的地点,方才款款地把心放回了肚里,坐下来,慢慢享用午餐。西侧悬崖下方的谷底,一个蚂蚁般大小的人影在沿着小路蠕动着,那是从Sequoia方向走7天路程过来的旅者。俺如果孤独地在群山和旷野中行走7天7夜,会不会寂寞得发疯?
乱石堆成的狗牙
深谷下面,蚂蚁般大小的登山者
吃到半截,天上砸下来一些雪粒子,不一会又变成冰雹,砸在帽子上,又飞溅到手中的食物上。就这么着,一路上又是雨又是雪又是冰雹的,断断续续地一直下到Trail Crest。
下山途中,大部分登山者已经在俺们前面下山了,而且尚未登顶的人也不多,漫长的山路上冷冷清清。俺们俩人的速度算是很快的一类,一连超越了好几组人马。就在这个时刻,发生了一件令人气愤的事情,在一个狭窄的山口,两块巨石夹起的一个窄巷,小路的正中,一泡大便冒着热气。。。接下来,超越了两组人马,一组是老印一家三口,一组是老白一家三口,到了也不知道TMD是谁干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俺突然发现俺在用鼻子呼吸。从步道营地出发,俺就一直在张着大嘴喘气,从顶峰下来,坐下吃了一顿饭,休息了15分钟,居然可以正常呼吸了!不过,在返抵Trail Crest前,爬几个小上坡的时候,俺还是忍不住采用大口呼吸的腹式呼吸法,显然,上山所耗费的体力要比下山大了很多。
没完没了的狗牙路
吉他湖
4100米高度上的野花烂漫
16:00PM,返抵Trail Crest。头顶的乌云渐渐散淡,阳光不时穿过云缝,投射在远山近岭的一个个角落,很像是舞台灯光,依照剧情,聚焦在某一位演员的身上--孤岭,幽湖,绝壁或者是登山者的五彩帐篷上面。。。惠特尼峰的北侧天空,依旧是乌云翻滚,一幅黑云催城的景象,仿佛是冥冥之中的恶魔,想要重新夺回舞台的主宰。
重回Trail Crest
步道营地远眺
Pinnacle Ridge
Thor Peak
17:10PM,返抵步道营地。家,温暖可爱的家,尽管它仅仅是两顶轻薄的小小帐篷,可还是一个栖身之所啊。帐篷上面挂满了晶莹的水珠,看来刚才顶峰下雹子的时候,营地在下雨。
赶紧取出煤气炉,点燃炉火,烧上水,五分钟不到,水开了!这也忒快了点,看样子空气稀薄也有空气稀薄的好处。泡了两大杯方便面,加上根香肠,再来点儿榨菜,香啊!~~~俺嘴里念叨着毛主席,忙不迭地吞咽起来。
吃饱喝足,又在山崖下的溪水中洗漱了一番。雪山泉水当然是拔拔凉,但是冰凉之后却是血脉喷张的快感,尤其是饱受煎熬的双脚,换上了干净袜子,那种温暖,那种舒适,俺又忍不住念叨起了毛主席。哈哈。
返回帐篷的路上,居然看见远远的一位邻居正高高地站一块大石头上面刷牙,俺与独行客对视一眼:丫的也忒小资了吧!
疲累了一天,8点不到就各自进了帐篷。先吃了一片感冒药,预防今晚出现高山反应。然后换上一件干净的备用长裤,钻进了睡袋。很累,睡袋中很温暖,却难以入睡,很奇怪的现象,大概是周遭的环境变化太大了。落山风吹打着帐篷,发出一阵阵噼噼啪啪的声响,一直到接近午夜时分,方才沉沉睡去。
D2
5:00AM,被一阵声响惊醒,是早起上山的人。昨天扎营的时候,独行客对于地点有过疑虑:是否距离Trail太近,被人早早吵醒?结果就真的说中了,没有想到这帮鸟人2点上路,居然5点钟就突击到了这里!牛人还是很多的啊。
把头探出帐篷,空气很清新,但是不冷。一弯旧月挂在东方的天际,旁边是一颗明亮的星星。那应该不是启明星,位置有些高。朝霞已经淡淡地染红了天际,远近的山峦在晨曦中显露出起伏的陵线。新的一天降临了。
新的一天降临(趴在帐篷里面照的)
钻出帐篷,很高兴没有任何的高山反应。看过几篇惠特尼峰的游记,都提到有人在高山上睡上一晚,第二天起床的时候,头疼欲裂。看来,这个魔咒对俺不起作用。
点上炉火,又来了一份方便面,爽啊!饭后开始拆帐篷打包。就在准备下山的时候,太阳从东方天际的云层中一跃而出,朝霞映照在远近山峰上,满世界都是一片金光灿灿。
金色的早晨
6:50AM,背上背包下山。半年多的训练卓有成效,腿不疼,背不酸,摇摇摆摆下山来。成功登顶之后的心情硬是好,看见每一位气喘吁吁的登山者都要热情地打声招呼。独行客甚至还与两位PLMM搭讪了许久,俺在一旁只好当了照明的灯泡。
登山美女
攀爬中登山客
8:20AM,走出了惠特尼峰保护区域,所谓的准证就是指进入这一区域的批准证书。顺便提一句,过夜的准证是浅蓝色的,当日的准证是黄褐色的,很像乘飞机旅行的行李签,巡警指定要拴在背包的显眼位置备查。但是,一路之上,从未见到任何巡警活动,惠特尼之门也没有任何意义上的“门“,完全是自由出入。因此,很有些人在钻空子,因为昨天上午在搭帐篷的时候,见到不止一个背包上系着棕色准证的人前晚在步道营地扎营。
惠特尼峰保护区域标志
8:30AM,拐上一条岔道,前往Lone Pine湖(9900呎/3017米),这是返抵惠特尼之门前的最后一个湖。
因为这个湖不在主路的旁边,因此人迹罕至,俺们来到湖边的时候,只有一个人在湖畔徘徊,而且很快也离开了。走到湖边试了试水,不是很凉,至少不像上游的溪水那般凉的刺骨。独行客怂恿俺下水游泳,犹豫了一下,还是同意了。丫先下水游了半圈,在水里快活地大叫。俺站在水边,往身上撩了一把水,立马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不管三七二十一,扑通一下跳下水,哇,水当然很凉,但是能忍受,冰凉凉地刺激着全身的皮肤,一种异样的快感。俺抖擞勇气,一直横跨整个湖面,游到了东侧的对岸。
Lone Pine湖的东侧是一个深谷,湖水泻下去,大概形成了一个瀑布,因为隐约传来了瀑布的水声。从湖面的角度望过去,如同“天湖”一般,湛蓝的天空上漂浮着些许白云,仰浮在湖面上,看飞云朵朵,听松涛阵阵,实在是人世不可多得的享受。以至于独行客感叹:畅游高山湖泊,是为惠特尼之行的点睛之笔!
Lone Pine湖远眺
Lone Pine湖畔
10:20AM,返抵惠特尼之门。第一件事就是冲到厕所中去大号,哈哈。
第一天登顶,耗时8小时;返回营地,耗时2小时40分钟;第二天下山,耗时3小时半。全部行程,共耗时14小时10分钟。成绩似乎还不错。
著名的John Muir小路
惠特尼之门上的称--称重你的背包有多重
惠特尼峰下的Owens谷地
Alabama Hill,据说是当年拍西部片的外景地,也是出入惠特尼峰的必经之路
再见了,惠特尼峰!
视频:攀登惠特尼峰
后记,登顶归来,在最初几天的激动过后,随之而来的却是几分茫然:这半年来,生活中的一个很大目标就是攀登惠特尼峰,那么,接下来的目标是什么?呵呵。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