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海外博客
按全文
按作者
首页
新闻
读图
财经
教育
家居
健康
美食
时尚
旅游
影视
博客
群吧
论坛
电台
热点
原创
时政
旅游
美食
家居
健康
财经
教育
情感
星座
时尚
娱乐
历史
文化
社区
帮助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
介绍明代第一大才子杨慎夫人、大才女黄娥 (ZT)
介绍明代第一大才子杨慎夫人、大才女黄娥 (ZT)
2009-08-28 16:50:29
yimei1926
让诗词书法, 音乐及精彩的大自然美化及充实我们的生活 - 伊梅邀请您
首页
文章页
文章列表
博文目录
给我悄悄话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介绍明代第一大才子杨慎夫人、大才女黄娥
来源:
龙剑
于
09-08-24 11:39:41
[
档案
] [
博客
] [
旧帖
] [
转至博客
] [
给我悄悄话
]
杨慎夫人黄娥(1498-1569)字秀眉,四川遂宁人,世称黄安人(安人为古代女子封号)或黄夫人。她一生忠于夫君,工诗词,尤擅长散曲。她博通经史,擅制词典的才名为艺林传颂,是明代一位知名的女文学家,有“曲中李易安”之誉。在明代就已有刊本《杨升庵夫人词曲》 5卷,又有《杨夫人乐府》。 近代曲学大师任中敏先生辑有《杨升庵夫妇散曲》5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九年出版),风格缠绵悲切。
杨慎夫人黄娥
杨慎的政治生活虽然十分坎坷,但爱情生活却很幸福美满。他婚后他们夫妇感情非常融洽,在桂湖之滨过着诗情画意、相敬如宾的甜蜜生活。他俩经常在湖畔散步,榴阁赋诗,相互酬答。杨慎夫妇虽然情投意合,但并未陶醉于卿卿我我的儿女之情。婚后第二年,在黄娥的支持和劝促下,升庵就动身进京复官。杨慎与黄娥的忠贞爱情是经得起严峻考验的,因为在他俩的生活旅途中,更多的是处在漫长的急风暴雨的逆境。
当杨慎因仗义执言,遣戍滇南时,黄娥对丈夫不仅毫无怨言,而且深表同情,曲意劝慰,殷勤照顾。黄娥不辞风霜之苦,千里跋涉,亲自护送升庵从北京到云南。嘉靖三年(1524)十二月十五日这个天寒地冻的夜晚,黄娥陪伴着骨瘦如柴,身带枷锁的杨慎,行至江陵的驿站门前,他看到妻子风尘满面,疲惫不堪,再也不忍心让她向前护送了,力劝妻子回四川新都老家。临别之际,升庵填写了一首著名词章《临江仙》(《戍云南·江陵别内》):“楚塞巴山横渡口,行人莫上江楼。征骖去棹两悠悠,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却羡多情沙上鸟,双飞双宿何洲?今霄明月为谁留?团圆清影好,偏照别离愁。”情辞凄楚,催人泪下。
她在回蜀途中,心潮起伏,难以安定。忽然,她情思奔放,一口气写下了《罗江怨·阁情》四首,其一云:“关山转望赊,程途倦也。愁人莫与愁人说。离乡背井,瞻天望阙,丹青难把衷肠写。炎方风景别,京华音信绝。世情休问凉和热。”其二云:“青山隐隐遮,行人去也。羊肠鸟道几回折?雁声不到,马蹄又怯,恼人正是寒冬节。长空孤鸟灭,平芜远树接,倚楼人冷栏干热。”其三云“空庭月影斜,东方亮也。金鸡惊散枕边蝶。长亭十里、阳关三叠,相思相见何年月。泪流襟上血,愁穿心上结,鸳鸢被冷雕鞍热。”其四云:“黄昏画角歇,南楼报也。迟迟更漏初长夜。茅檐滴溜,松梢霁雪,窗纸不定风如射。墙头月又斜,床头灯又灭。红炉火冷心头热”黄娥这组用血和泪写成的散曲,追忆了她与升庵在江陵惜别的景况和心情,读起来感人至深。
黄娥回到新都,在深秋的一天,桂湖风雨连绵、桂花摇落,黄峨登上城垣,遥望南天,顿添惆怅。她回到榴阁,以深沉的思念之情,写下了长为艺林传诵的《黄莺儿 苦雨》散曲:“积雨酿春寒,看繁花树残。泥途江眼登临倦,云山几盘流几弯,天涯极目空肠断。寄书难,无情征雁,飞不到滇南。”后来,杨慎读到这首情深意远、字字佳绝的散曲,倍加赞赏,他不甘落后于夫人,乃用心计,另外和作了三首《黄莺儿》。结果,每首的意境和字句都赶不上黄娥所作的,真真愧煞了这位状元郎。
看到桂湖景物依旧,物是人非,写了一首怀念丈夫的《七律·寄外》:“雁飞曾不度(一作到)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感情十分真挚。嘉靖五年(1526),黄娥跋涉千山万水,去到云南连陲,并在戍所住过两年多的光阴。
在戍所黄娥成为杨慎讲学、著书的好帮手。他们生活虽然淡泊,但夫妻同甘共苦,互相体贴,并常以词曲唱和,交流心声。下面是一个夫妇唱和的例子。黄娥唱道:“休教莺语学蛮声,万里长途辛苦行。迢迢远别情,盈盈太瘦生。”杨慎和道:“休教眉黛扫蛮烟,同上高楼望远天。天涯新同悬,故乡何处边。”
嘉靖八年(1529)杨慎父亲去世,杨慎赶回新都治丧,守制,夫妇才又相聚了两年多。杨慎在云南流放期间,著书讲学,传播文化,受到了各族人民的爱戴,但为封建统治者所不容。根据明朝的律例,罪犯年满七十即可归休,不再服役。可是,当白发苍苍的升庵老人七十岁归蜀不久,又被嘉靖的鹰犬派遣四名指挥将他抓回云南。升庵悲愤到极点,不到半年,即含恨死在一座古庙中。
噩耗传来,黄娥悲伤万状,泣不成声。她不惜以花甲之年,赢弱之身,徒步赴云南奔丧。走到泸州,遇上杨慎的灵柩,她仿照南北朝才女刘令娴的《祭夫文》自作哀章,词语凄怆哀惋,闻者无不垂泪。灵柩运抵新都,家庭中人和亲戚朋友都主张厚葬杨慎。黄娥料到凶残的嘉靖连死了的杨慎也是不会轻易放过的,便力排众议,强忍悲恸,以简单的丧仪装敛了杨慎的遗体。不久,嘉靖果然派人来查验,见死去的杨慎穿戴着戍卒的衣帽静躺棺内,一副服罪的样子,也就不好再刁难了。众人从心里佩服和赞赏黄娥有先见之明。这时,黄娥忆及夫妻一往情深和杨慎生前死后的不幸遭遇,悲泣不止。次年冬天,黄娥将杨慎附葬在新都西郊其祖父杨春墓的左边。
嘉靖四十五年(1565)十二月驾崩,由裕王朱载垕即位,第二年改年号为隆庆。他颁发嘉靖遗诏,宽赦“议大礼”获罪诸臣:活着的召用,死的抚恤,黄娥也由安人晋封为宜人。隆庆三年(1569),黄娥病故。她和升庵一样,也活了七十一岁,并实现了与丈夫“生同心,死同穴”的誓愿。
登录
后才可评论.
今日热点
世界两种选择 - 美国两种选择
硅谷工匠
中美交涉史 :安平事件真相
思芦
克里米亚楔子
phobos
夜雨登峨眉,金顶观日出
平等性
《谷雨立夏间》233 耳熟的名字
可能成功的P
南北朝北齐北周的生死博弈和残酷杀戮的政权更替(三十六)
玉米穗
我和先生各自做了一道选择题
广陵晓阳
春节回国二三事
申津渡人
不用油炸的改良版小油条
澳洲紫薇
全家都有阿尔茨海默病,唯独他是一个“钉子户”
风城黑鹰
美国制造业必须回来,否则早晚是个死。
borisg
特朗普对普丁愚蠢的投降
旧电脑
美国的腐败和四年后
hellomm
回国日记(14)英语沙龙
laopika
一周热点
中年归真 淡看浮华 清欢自安 远离忧患
康赛欧
女人味,是怎样炼成的
魅力野花
杂感·随笔总汇(92)语言的某些不可思议之处
野性de思维
凑把热闹, 加入人类最大的迁涉
BeijingGirl1
2024-2025年的中国:承包的力量
mychina
从大S的婚姻看家庭关系
野彪
川普吹牛,普京嚣张,小泽退让
晓龙东云
疯狂又可悲的这位(图)
菲儿天地
看完清华毕业生去向,我沉默不语
sandstone2
马斯克在沙滩上画画!
朱头山
川普动什么都不应该动NIH的研究基金
雅美之途
新加坡,南亚明珠
乔宁
晚年幸福生活的三个支点和中澳两位美女的故事
hgwzx
邻居家悲惨的遭遇
mayflower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