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婚姻





一天路过一个处理旧书的社区活动,看到一本美国医科大学的教科书,书名为《
Our Sexuality by Robert Crooks and Karla Baur。想到家里有个Teenage的女儿,这本书也许可以为她解答许多年轻人所困惑问题,倒可以为我们做家长的省了回答这些问题的麻烦了。于是用两个美金买了这本在书点里要花一百多美金才能买到的书。回到家太太瞥了一眼书的目录和一些书中的插图,皱了皱着眉说,“要不你先读读内容,看看该书是否对女儿还而太早一点”?

书是关于我们人类的性。有性就会涉及到感情和爱情,从而涉及了婚姻、家庭和孩子等一连串相关的课题。该书紧绕着主题,基于大量的临床和非临床的实例和统计调查结果,从生理和心理上对个人的感情关系和社会关系一一进行解剖和展开。

自己从青少年以来,时有读过各种类似的书,可像该书讲得那么具体和全面的倒还是头一回见到。其实自己常常所困惑的问题不见的就比女儿的少。本来就有兴趣读一读,现在又多了一个理由。比如说,我们都知道“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可现实中给人的感觉却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而随处可见却是“婚姻是爱情坟墓”和“围城外的想进去,围城内的想出来”之类。

最近在网上读到一则关于“开放性婚姻”(Open Marriage)的讨论,源出于一作者对自己开放性婚姻经历的一段描述:Jenny Block出生于一个思想非常开放的家庭,其父母对自己生活的探索和追求从不加以限制和压制。和所有读过Fairy Tales的女孩一样,有着这样的憧憬:克服的种种困难以后,终于和心中的白马王子结合,并且 Live Happily Ever After

生活中的Jenny果然也找到了自己的白马王子,结了婚成了家。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Live happily ever after”却并不像书中所写得那么地简单和容易。虽然知道她很爱自己的先生他是自己生活中的最佳选择,但她也慢慢地意识到要指望两个人的相互需求在任何方面都十分匹配和相当并不是一个很实际的期望。比如说,在对“性福”的欲望和追求上,自己的先生恐怕永远也达不到自己的程度。于是困境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要么像大多数太太一样恪守传统的婚姻模式而隐瞒和牺牲自己的需求,可是“Live Happily Ever After” 就不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得到兑现;要么像那些少数胆大的,瞒着先生暗地里去追寻婚外乐。但这要冒风险,弄不好会鸡飞蛋打,“Live Happily Ever After” 还是一句空话。

好运的是,Jenny相信先生对自己的爱足以使自己对先生公开自己对婚外情的苦衷和想法。在得到自己先生的支持后,为了容易被接受,她特意将婚外情的对象限在了女性。这样他们的Threesome由此开始,从此Jenny再也不认为“Live Happily Ever After”只属于小说中的一句话了。(详细故事出自Jenny Block写的书:《Open: Love, Sex and Life in an Open Marriage》)

现在读了《OUR SECUALITY》一书才得知,“Open Marriage”的概念早在1972年就已经有人提出来了,是针对传统一夫一妻制而提出多种Alternatives中的一种形式。

人类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可是婚姻的形式相对哺乳类动物演变的并不太多。强者为王是动物中的典型:强胜着将所有的雌性占为己有,懦弱的被剥夺的性享受的权利,而雌性并没有选择的权利。等到新的强胜者出现,原来称王的被宰,原被拥有的雌性则归了新主。人类的历史上皇上可拥有妾妃无数。小康小富的可拥有妻妾一群,而贫困的则一辈子讨不上老婆。近代以来,在发达国家中虽然一夫多妻制被取消,但有条件的照样可以有二奶三奶的,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

我猜想人类进步的用意是:“人人平等,各取所需”,即每个人不管是有权有势还是平民百姓都应有平等的权利去选择和去满足自己的需求。可现实的制度却告诉我们这样的一个信息:除非你有“额外”的条件,否则就只能将自己对需求的满足限制在一个人身上。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也许婚外情普遍的存在,恰恰证明了个人需求的多样性。在社交中我们不会将自己只限制于一两个朋友,可为什么在感情上却要为自己做出如此的限制,以至于造成一连串种种社会的问题呢?有人会觉得像法国人那样多好,婚外情人早已被社会普遍接受。开放性婚姻似乎要向前再迈一步,在充分满足各自需求的同时还意要避免夫妻之间的猜疑和嫉妒。

如果一个人是真的关爱自己的对方,难道就不该尽自己的所能去满足对方吗?如果自己在某方面做不到,就不该为对放打开方便之门吗?难道我们总还要以拥有者物主的身份出现,若自己满足不了对方却也不许别人去满足,若自己享受不了对方,却情愿将之毁了也不允许别人去享受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