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东北老家

高尔夫球,摄影,旅游,讲笑话,写写心得,这就是我工作、家庭以外的小世界。
打印 被阅读次数

2008年夏天回东北老家,给那里的几位亲戚照了几张快照。算是学习人物摄影的第一次作业。都是用Canon G9照的。那时还不懂如何控制背景,所以背景都较乱。也不知道太多的组图技巧,所以画面格式都很单一。加上不知道怎样最好地去利用自然光线,相片都没有惊人的光学效果。相信我现在的技术已大大提高,完全可以比这照得更好。

但这里记录的不仅仅是我当时的技术,更多的是我的感情。

我的籍贯在东北的黑龙江。但总共只去过那祖先生息的地方三次。第一次是1962年。第二次是1998年。1998和2008年的那两次都是我建议也坚持陪我父亲去的。他17岁离开东北老家,随军走路到湖南,在湖南安家,一住就是几十年。退休以后,回老家才频繁起来。我很愿意和他一起回老家,去了解生他、养他的那片黑土地,去认识他在东北的亲人们。他兄妹六人,如今还活着的只有他和他最小的妹妹。他最小的弟弟,在1998年我们回去之前几个月因心脏病去世。我没有看到我的老叔(东北话里,“老”是最小的意思),是个遗憾。我父亲今年也80岁了。岁月的流逝是如此快,真想能用自己的相机把那飞泻的时间拉住。

(1)期望。老姑的双眼期望着我这个远方的侄子下次再回来看看。她满头的银发记载的是过去的时光、岁月。虽然我回去的次数很少,我对那里的亲人却很熟。我的父亲经常念着他们。她背后那简易的窗户让我担心如何阻挡东北的寒冬。


(2)唠嗑。在东北的炕上多陪老姑唠唠嗑,是我的心愿。最喜欢听的是有关我父亲小时候的故事。在她的眼里,他是个好动、调皮但有责任心的哥哥。那年解放军来老屯招兵,要求每户出一位男儿。他的父亲年龄已高,大哥已婚,正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我父亲虽年龄尚小,主动承担了当兵的责任。他在当兵之前没有读过一天书,就这样走出了老屯,走出了东北。他一直为他当时的决定骄傲。


(3)父亲儿时的朋友加亲戚。听他们讲了很多他们小时有趣的故事。看着他们一起欢笑,我也跟着愉快。


(4)我的堂兄。眉毛间我看到的是一种岁月留下的无奈,那风吹雨打刻下的痕迹。二、三十位亲人拥在一起送我们到火车站。他蹲在月台上无言地看着我。用他的眼神告诉我,再回来看看,看看那东北的蓝天、黑土地、绿庄稼,还有我们的那群亲人们。



中秋佳节即将来临。遥祝我那些东北亲人健康、快乐。


链接:我2008年回东北的另两篇图文博客:

黑龙江:巴彦、老屯、玉米
哈尔滨:圣索非亚教堂

其他链接:

文学城博客被大陆封禁的真实原因
祖国何止60岁?中华民国也是咱们的祖国


向大家推荐谢尤勤的摄影书集《行走于西部》。
所有盈利都将投入“谢尤勤奖学金”,支持他家乡的教育事业。
Use the following coupon code to receive $10 off if you order two or more: xie10

Photo Book by Eugene Xie

从一个化学博士到摄影发烧友,热爱大自然、探索艺术的心路历程
大峡谷、梦娜湖、犹他州、白沙公园,和作家一起漫游在壮丽的美国大西部

《行走于西部》邮购网址: http://www.directron.com/xie.html

《行走于西部》的第一印象
《行走于西部》宣传海报
回忆尤勤的八个感人故事
“谢尤勤奖学金”宣布成立

michaelc 发表评论于
铁雨 留言于:2009-10-25 11:25:17

今天重读了"每逢佳节倍思亲:东北老家"。 说实话, 我以前从未在网上留过言或写过评论。主要是嫌注册麻烦。 让我改变主意的正是您的这篇大作。我们的背景有许多相似之处。我的祖籍在辽宁。父亲随大军南下到了长沙。母亲是地道的长沙人。父亲的兄弟姊妹只有我姑姑 (90岁了)还活着。看了您姑姑的照片,想起自己的姑姑和多年前因病早逝的父亲,心中一阵难过。上次留言,是投石问路。不想未得博主的注意。
晓青 发表评论于
东北老乡。老人看上去都很健康,祝你们快乐!
coopersmama 发表评论于
麦哥,人在他乡异地,却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难得的孝心和真情,感动!

相片上的人物让俺感觉到他们的憨厚、善良和亲切!

顶好文!
lingyuan 发表评论于
很感人.他(她)们的脸上有岁月的刻痕,诚实善良,可亲可敬.你的姑姑脸上有刚毅的气质.
从你姑姑的脸面看,你肯定也是刚烈的男儿.还不忘家乡父老.好样的.
雪花漂飘 发表评论于
哟,你父亲在湖南还是回东北哪?我家也认识几个从东北到湖南的南下干部,一个原来是湖大的党委书记,姓季,一个姓张,在湖南省党校。

我那时觉得他们好可怜,从东北那么远来到湖南,谁知道我自己跑得比他们还远。哈哈。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