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家长热点议题之30——你还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较吗?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华人家长有一个杀手锏,那就是喜欢拿他们心目中的“好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然后责备自己的孩子“不用功”、“不聪明”、“不懂事”、“不听话”、不……

“你看看人家小强,数学又考100分,你为什么就差23分呢?人家能做到,你为什么做不到?”

“你看看人家小刚,放学后就做作业,你就知道玩,马上要考大学了,这么不用功,真没出息!”

“你看看人家小伟,年年三好学生,这次被保送上清华了,你能考上普通大学就不错了,真笨!”

你看看……

这些话我们都常常听到的,也许就发生在你我的家里。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情固然可以理解,可是我们很少反思这种做法的效果如何,更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一下这种指责所产生的心理反应。

当然,对于家长来说,这种简单的批评、抱怨、打击、挖苦是既简单又解气——把责任一股脑的推给孩子,而不是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和孩子一起分析自己所指责的是不是就一定是严重的问题,如果是,原因又在哪儿?如何解决,作为家长又如何配合孩子改正缺点。

让我们转换一下角色,从孩子的角度体会一下被比较之后的感受。

“你看看人家……”

“人家是人家,小强有什么了不起的!作文写得真臭!人家爸爸是数学教授,你懂数学吗?! 这卷子给你考,你说不定不及格呢!整天唠唠叨叨,烦死了!再说,你就知道把我和别人比,你自己也比比看:小刚的爸爸都是局长了,你才混个科长,小伟家买新车了,看看人家的大房子,咱家?我都不好意思让朋友来玩!……”

当然,这些心里话孩子是不会也不敢说出口的,不过既然你武断的拿孩子和人家比,孩子也自然会把你和别人的父母比。所以这比来比去还真没有多大意义。

那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必要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和追求的目标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榜样必须让孩子自己主动接受,不是由家长强行灌输,树立榜样是为了让孩子增强信心,让孩子明白“我也行!”,而不是老是暴露孩子的缺点,打击其自尊,从而看不到希望,甚至破罐子破摔。

在许多西方人家庭中,父母不会刻意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较,也从不会说,你看吉米已经会什么什么了,而你怎么还不努力之类的话。西方文化强调个体的差异,承认每个人都有缺点,但更注意发掘个人身上的优点——“每个人都是一颗星星,各自用不同的方式放射出光芒”——这时我女儿从幼儿园开始就懂得的道理。作为家长,要比较的是孩子的现在和过去,只要今天比昨天有了进步就应该鼓励。

西方的学校教育也十分强调榜样——role model——所不同的是,在树立榜样的同时,更注重自身的identity, 即个人的个性和特长。榜样应该是一个社会上大多数人公认的并作出一定成就的人,也是在孩子日常生活中自己认同并能切实影响他们一言一行的人物,不是一个半虚构的早已不存在的人物(如雷锋)。另外,孩子从榜样身上学习的,其实首先是如何拒绝丑陋、罪恶的行为(如酗酒吸毒等),其次才是如何朝积极向上的方向努力,培养优秀的品质(如树立适合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社会价值观及道德感),而考试成绩好,听话,会弹钢琴,用功……这些至少在孩子眼里都不是公认的有积极意义的品质。这种做法是和西方教育理念一致的:首先保证孩子不走歪门邪道,在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具体怎么走,由每个孩子自己把握——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方式方法,不可强行用一个人的行为来树立“典型”。

所以,榜样不可能是身边的朋友,在一个强调个性发展的社会里,孩子不希望和身边的朋友一样,家长更不能把自己认同的偶像强加给孩子。对于自己孩子身边的一个同龄人,家长不可能比孩子更了解他/她,家长往往只能看到一个片面的景象,用他人的长处来打压自己孩子的短处。况且,自己孩子往往只是稍微差一点点,怎么可能样样都比别人好呢?家长对于别人孩子的了解,充其量也就是盲人摸象,别人孩子的某一优点,不代表他的全部,更不代表他的将来。

其实每个孩子在生活中都会自然的接受一个偶像,或心目中的英雄,家长不要武断的评判孩子的偶像,更不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来衡量孩子心目中的英雄。家长应该做的是及时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孩子一起探讨为什么接受这个人作为偶像。偶像虽然是具体的人,但是我们学习的并不一定是这个人所做的某一件具体的事,更不是别人会做什么而你不会。偶像的意义在于一种积极的精神,一种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比如有的孩子以成龙为榜样和偶像。我们当然不能逼着孩子去学武术,也没有必要拿出成龙的负面消息来否定这个偶像。我们鼓励孩子学习的是成龙一步步取得成功的进取奋斗的 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意志,成龙投身慈善事业的行为等等。

当然,对于孩子身边的朋友,如果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家长应该用正面鼓励的方法说:“你看连小强都能做到,你也一定能做到!”

相反,盲目的比较,偏激的语言,全然不顾孩子的自尊心,不分场合、对象;为比较而抱怨、指责、批评、挖苦,则会让孩子厌烦,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最终导致事与愿违。

总之,给孩子树立榜样不等同于和同龄的朋友比较,更不能以牺牲孩子的自尊心来满足家长好攀比的虚荣心。

正像我前面说到的,如果我们给孩子一个公平的讨论空间,那么当家长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较的时候,孩子也会同样把自己的父母和别人的父母比较,谁又能说服谁?作为家长,我们怎么不也主动的和其他家长比比呢?我们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比他们多吗?我们比人家更了解自己孩子的思想和心理吗?我们比别人更用心研究过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吗?一句话,我们是比别人更出色的家长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如果不喜欢孩子把我们和别的家长比,那我们也不要武断的拿别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这好比我们不喜欢自己的妻子拿别人的丈夫和自己比,自己的丈夫拿别人的妻子和自己比一样。生活中一切积极正面的形象是有目共睹的,每个人只要努力了,和自己比有了进步就应该得到鼓励,而不是老是被自己最亲近的人嘲讽挖苦。

其实,要说榜样,父母是孩子最直接,最有力,最具体,最重要的榜样!家长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孩子们可以以家长为前进的榜样,同样也可以用作懒散的借口。

你让孩子改正坏习惯,那你自己有没有勇气戒烟戒酒?

你让孩子听话尊重大人,你们夫妻之间是否和睦相处,相互尊重?

你让孩子努力学习,少上网,你自己是不是老是坐在电视机前?或沉迷于电脑游戏?

你责备孩子不和你说话,一起做事,你是不是注意花时间和家里人一起活动,游戏,吃饭?

你责备孩子的成绩不好,你是不是经常检查孩子的作业?辅导他们的功课?与学校老师联系交流?

……

所以,家长在把自己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较之前,先自己和其他家长比比,再把自己对孩子的要求用在自己身上,如果还是觉得自己的孩子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请用正面鼓励的语言,在保护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给孩子提供帮助,和孩子一起努力朝积极的目标前进。

具体参照标准如下:

妻子对丈夫:听说老王家买新车了,我看我们家其实也行!这样吧,你是不是把烟酒戒了,我也少买些名牌时装,我们再一起努力多挣些钱,明年我们也会有一辆新车的!

对比:你看看人家老王多有本事,都开奔驰了,瞧你这熊样,还挤公车上班,我嫁给你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教育孩子,不也一样吗?

加州花坊 发表评论于
支持!
神奇月光宝盒 发表评论于
最后一段很精彩!呵呵。国外长大的孩子确实自信心强,有主见,有爱心。应该推广到中国,别再比了。我们大人都经常抱怨自己配偶时,不避孩子,此文确实说的很实在,改进。
dressup9 发表评论于
教育孩子一定是要比的,只是看你怎么说了。我们做父母的不比,他们将来的雇主,甚至对象,都会比,所以就是要比。
ncpga 发表评论于
best article of the year.
傲霜斗雪 发表评论于
说到我心里去了! 自己有时还是不知不觉地会犯类似毛病。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