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疫苗的开拓者 /伊恩•弗雷泽教授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癌症疫苗的开拓者

伊恩·弗雷泽教授

周健将永远为人们所怀念。作为一名科学家,他在病毒学领域,尤其是在疫苗研发方面所做之用以预防子宫颈癌的工作,有着重大的贡献,令世人嘱目。

周健也是一位技能高超的搭桥者。他在科研上把相关的人才聚拢在一起,让他们完全发挥潜能和专长。凡是认识他的人,无不被他对科学的高度热忱、温和的笑容和亲切的幽默感所感动。

周健的父亲是位外科医生,他是家中的独子,在中国浙江杭州出生长大。他毕业于浙江温州医学院,在那儿接受了基础医学教育,同时结识了他的太太孙小依医生。之后,周健获浙江医科大学病理系硕士学位,接着考入河南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然后,他到北京医科大学(现称北京大学医学部)从事博士后研究,对分子生物学和病毒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1988年,周健离开中国去英国,加入由医学权威雷奥尼尔·高福德博士(Dr Lionel Crowford)主持的剑桥大学帝国癌症研究中心实验室(Imperial 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  Laboratories)做研究员。在这里,周健把他在分子生物的才华施展到人乳头瘤病毒(PHV)研究方面。

人们已经日益意识到子宫癌是全世界妇女最普遍的一种癌症,而人乳头瘤病毒则是导致子宫癌的罪魁祸首。在剑桥,周健和他的太太潜心于人乳头瘤病毒研究。不久周健和他太太就荣获“神奇的手指”的美誉,换言之,就是没有任何实验能难倒他们,任何实验只要经他们之手,都能做成。

周健在分子生物学上的高超技能及他的杰出的科研创新能力获得国际上广泛的认可,当他有足够能力更上一层楼时,他已经是炙手可热的人物了。布里斯本亚历山大公主医院的狮子会疫苗研究实验室有意开展HPV研究时,周健就决定加入。

从此开始了他超高产成果的四年。在此期间,他发表了11篇高质量的科学论文,这对任何生物医学研究科学家来说,都称得上是惊人的巨大成就。其中包括他最令世人瞩目的发明:乳头瘤病毒的病毒样颗粒,即宫颈癌疫苗的基础。

自八十年代中期,科学家们就试图发明一种疫苗以预防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从而将可避免每年数以千万计的妇女因子宫颈癌而死亡。但这项研究碰到了极大的障碍:用实验室里标准方法,无法培养及得到病毒,也无法对病毒进一步地研究,更谈不上制作疫苗了。

周健试着用不同的方法,即用病毒外壳结构蛋白质去研究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他发明了用这种病毒外壳蛋白人工合成了乳头瘤病毒的病毒样颗粒。这种颗粒不含病毒DNA的结构,但具有免疫性。

实验结果表明:这些空壳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像真的病毒一样,刺激肌体产生免疫力来抵抗疾病。用人工合成的“病毒样颗粒”制成宫颈癌疫苗,继动物试验成功之后,目前正在几个国家中进行人体临床试验,也已获得了可喜的进展。

同时,周健也将研究拓展到尖锐湿疣病毒感染方面,提出或许可使用此“病毒样颗粒”疫苗予以治疗。为此,他与他中国的母校温州医学院开展合作,进行临床试验,其结果又一次显示,这种治疗卓有成效。

1995年,为了开拓视野,周健离开了澳大利亚,去美国芝加哥Loyola大学任教授,仍继续HPV研究。经过在芝加哥和布里斯本一系列计划周密的详细试验后,周健绘制出了详图,标明已知病毒的排序和功能。

1997年在新成立的昆士兰大学医学系免疫癌症研究中心的鼓励和聘请下,周健回到布里斯本,把全部心思放到基因治疗上。

周健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理论,是关于病毒感染细胞是受基因调控并治病的机理方面的。人乳头状瘤病毒虽遍布于整个身体,但它只限于在皮肤细胞里活动。周健提出创新的假设:以一种方法将抗病毒疫苗锁定在特定部位如皮肤细胞,使此疫苗仅对容易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产生作用。

接下去的两年,周健操作技术相当高难度的实验,收集了足够的数据以说服他的同行确信他的新理论。他开创了令人鼓舞的人类基因治疗的新途径,因为他发明的方法可以避免一些基因治疗最常见的副作用。

1994年昆士兰大学推崇周健的病毒研究,授予他医学博士学位,标志着他多年对医学科研的重大贡献受到承认和重视。1998年一年内,周健就获得三项澳大利亚国家健康与医疗研究会(NHMRC)的研究经费。

虽然周健是一位世界村的公民,他也十分了解文化根源的重要。他是布里斯本苗苗中文学校的创始人之一,这个学校教授汉语和中国文化,发展得很快,由最初20个学生增加到200人,这是周健在布里斯本对海外华人社区的贡献之一。

在周健的同事和朋友眼中,他是成功的典范,多年以来他已经融入国际杰出科学家的圈子里,同时在布里斯本社区结交良朋益友,不忘中国人的根。

以科学家来说,周健是个罕见的研究专家,值得留名科研史。无论在临床诊所面对病人,或是在实验室,他总是会想出使用新方法。这是周健掌握了相关的技术和能力使其成功所在。

周健身后留下他始终孝顺的母亲、爱妻和一个少年儿子,以及为数众多的学生和同事。我们将永远受惠于他的研究。

/>/>

————————————————————————

原载《澳大利亚人》(The Australian)1999421日,澳大利亚布里斯本王逸华翻译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