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中的数学》—— 一点读后感

野草的乐趣就是疯长。而且,杂草丛生的地方才是最自然、最接近本质、最能触摸到心跳的地方。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西方文化中的数学》(1)是一本好书。M.克莱因(Morris Kline)在书中提及的许多观点我深表认同。此书成书于1953年,其中的有些观点,对于我们洞悉中国的教育现状和未来的走向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比如,他在书中说到:“一个时代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与该时代的数学密切相关。”译者张祖贵进一步总结他的观点道:正是由于古希腊强调严格推理、追求理想与美的数学高度发达、才使得古希腊具有优美的文学、极端理性化的哲学、理想化的建筑与雕刻、才使得古希腊社会具有现代社会的一切胚胎,也正是由于数学创造力的缺乏,才使得罗马民族缺乏独创精神。罗马建造了高标准的跑马场、浴池、雄伟的凯旋门,但罗马文化却是外来文化。

克莱因进一步指出:“罗马人的实用主义结出的是不育之果,而基督教的神秘主义坚持要完全无视自然界,实际效果是阻碍了知识的进步,扼杀了创新精神。大量的历史事实表明,在这两种情形中,数学都不能蓬勃发展。数学只有在这样一种文化环境中才能结出累累硕果:在这种文化环境中,人们既能自觉自愿地探讨与自然界有关联的问题,与此同时,又允许思想毫无限制的自由发展,而不必去考虑是否能力可解决人类及其世界所面临的问题。”

由此,我想做点简单的引申。克莱因所提到的罗马人的实用主义与今天的中国何其相似!我们今天所引以为豪的建设成就,到底有多少是我们所首创的?北京的现代化的标志性建筑有多少是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中文畅销书中,到底有多少是中国的学者独立撰写而不是编译或翻译的?所有中国的大学加到一块到底有多少世界一流的学者?

可是话又说回来,中国的教育什么时候培养过创新精神?什么时候帮助孩子们孕育过美丽的梦想?什么时候鼓励过孩子们提出各种不同的意见、什么时候引导过孩子们进行过有争议的讨论,或是做过独立的探索和实践? 如今中国的文化精神到底是什么呢?物质的辉煌难掩精神的贫瘠,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暴发户的样子。本来也不奇怪,在一个功利主义大行其是的年代,凡事必须有用、必须立刻见到经济效益。于是在一片繁荣的掩盖下,随处可见的却是急功近利和投机取巧。长此以往,结出的必定是无数的不育之果。要不然,何以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后,还是难得见到大师,难得见到泰斗?更不要说见到一个又一个的智慧群体活跃在各自的领域里。这不能不说是全体中国人的悲哀。难道中国人只能成为打工仔吗?普通人做衣服鞋子;教授用别人的发现研究业已成熟的问题——不过是一个能阅读外文的为写论文而写论文的高级打工仔而已。
 
创造力的培养有赖于一个人的探索精神,但更有赖于一个人生存的土壤。数学也好,哲学也罢,不过都是人类至善至美的精神追求。没有忘我的精神追求,就不可能会有美轮美奂的精神产品。 当无神论者还在高谈阔论,一事无成的时候,有神论者却怀着对上帝的谦恭,心生敬意地把真理的面纱一层层地揭去。可是,有些人不是踏着别人的足迹去扑向真理,而是把捡来的面纱,装饰到自己的身上,摇身一变,便成了‘真理’的化身。



(1)《西方文化中的数学》(美)M.克莱因(Morris Kline) 著,张祖贵译,复旦大学出版社。

(偶感而作,词不达意,只为自己存底之用。)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