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的行车安全, 有感于中国的大雪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虽然这几天天气一直不错,但每个人都明白,冬天终归会按时到来的。今天去把雪胎换上了,过冬的准备基本就序了。

    今年北京大雪不断,而且一次比一次猛。下第一场雪的时候,人们都跑出去看雪,照相,甚是兴奋。雪落在叶子还没掉的树上和还未枯败的花草上,真的很难得,真的很美。网上晒满了各色雪后美景,颐和园,景山,北海,故宫。下第二场雪时,开始有了些许的抱怨声,出行不便,清雪不快等,但仍不乏大把的没赶上第一拨晒图的人大显身手,小区街景,举家戏雪,还有五花八门的视频,着实让我们这些雪见多了都有点怕了的人也跟着小小兴奋了一下。但今次第三场大雪过后,满眼看到就都是交通拥堵的图片和报道了。

     其实,这才是真正的大雪的效应。下雪的时候是最美的,洁白,干净,空气凉爽。但雪一下完,似乎所有的泥土尘埃一下就冒出来了,白雪变成黑雪,车辆溅起泥泞。如果温度再下降,路面结冰,清扫不畅,交通瘫痪,一系列的麻烦接踵而来,即使没有第二场雪连降,这点后患没有三五天也是清不完的。

     加拿大的冬天几乎就是雪的世界,雪总是连降的。正常情况下,除了高速公路,大多数地方基本是看不到路面的。无论车辆和行人都是行走在冰雪之上的。小区平时宽阔的路面到了冬天会有一半让给清扫堆积的冰雪,只中间留一条小道让车辆穿行在两边高高的雪墙间。雪墙一个个断裂处便是一户户人家的车道。有时觉得很有地道战的感觉。

     基于这种多雪的气候状况,当地的人们都有了一套比较好的应对措施。冬季来临前要给汽车换上花纹深并防滑的雪胎,加上防冻的玻璃水,车上常备的铲雪的小铲子和清除车窗车身积雪的刮铲。我看到北京大街上很多车都顶着满身的积雪在行驶,后窗的雪有几厘米厚。这是很危险的,视野不好,于己于人都是威胁。去年在加拿大还发生这样的事故:前一辆车顶的积雪没清,行驶中被风刮下来,正好飘砸到后一辆车的风挡上,导致后车失控撞在路边护栏上。前车司机的责任当然要被追究,但于受害者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呢?其实这一切本是可以避免的。所以一般下过雪后,人们总要花上一点时间扫干净车身上的雪,刮掉玻璃上的冰,同时也让车发动一会,热热身,使车窗里外都干净了,才能保持良好的视野。雪后的清晨,天还没完全亮,或者傍晚下班后,街道两旁的路灯下,随处可见人们在铲雪,清冰,一片忙碌。也是雪后城市的一道风景。

     下雪出行最怕雪正在下的时候,一般市政的扫雪也都是在雪停之后才进行。我去年就赶上一次回家的路上正下大雪,一路拥堵走了三个多小时,崩溃啊。冬天用的雨(雪)刷器都刮不干净前窗的玻璃,堵车的时候隔三差五可见人们下车清理风挡上的冰雪。落到地上的雪被车轮碾成雪末,越来越厚,这是最容易导致侧滑的路面状况,幸亏大多数人都是用的雪胎。亲眼见过没换雪胎的车直接横着就滑到旁边的道上去了,只是当时边上没车,算是走运的。几年前我自己也滑过一次,不很厉害,也没出事,但却真真实实地体会了失控的感觉,当时就怕了。这种路面比压实的冰雪路面危险得多,一定不能开快,尽量减少刹车,特别不能刹太快,更不要说急刹了。最好是轻点刹车,不行就多点几下。最好就是放慢速度,安全第一嘛。

     其实我以前从没在这么多雪的地方开过车,刚开始也是害怕,抵触,手忙脚乱,紧张郁闷,反正什么都感觉过了。虽说现在不再那么紧张了,但还是不太喜欢下雪天出门。只是凡事……..,是吧!这点小感想唠叨出来和大家分享吧。

     “瑞雪兆丰年”,无论如何这都是难得的好雪。如今正是感冒流行的季节,几场雪也能抑制病毒的传播,也是件好事。看来祖国人民还是有上苍的护佑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