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己不是 万善之门
作者:归西居士
有一句名言说得非常好:“见己不是,万善之门;见人不是,诸恶之根。”可以常常反省自己的不是之处,是很大的善举;常常去看别人的不是,是很大的恶念。佛法亦云“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反观自心,常常省察善恶,当推及内心对诸事诸境的思考与判断。
人的思想行为不可避免存在着是是非非,保持一个正确的观念,就来源于每日“三省吾身”,生活中有道德律法的规矩,修学中有佛法教义的尺度,不必去一一对照,其实每个正常人的是非观念都很清楚。有些过激的言词与行为,都是在丧失理智的状态下造成的,并不是没有是非观念。修学佛法者亦复如是,每日的言谈举止是否符合戒律要求?每每观照自己的心念是否符合“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的教义?每个人其实都心知肚明。有人把持的好,有人把持的不好,就是看人反省的功夫是否纯熟?反省功夫深的人,凡起恶念,当痛心疾首,汗颜淋漓;反省功夫浅的人,凡生一恶念,全然无所谓,不痛不痒,时间久了,自然理直气壮。常常观察自己的不是之处,就可以打开为善的大门,因为观察到了,就觉醒了,不是之处渐少了,善念就占据了心灵,为非为恶的思想行为就没有了。反省就怕“找借口”,例如,某天我产生了一个嗔恨心,因为是对方太欺负我善良了,谁都说根本不怨我。再如,忙了一整天,实在是累了,功课就不去做了,明天一定补上,等等诸如此类的借口,最抵消反省的作用。真的起了嗔恨心,不论什么样的因为,“不是”在于自己;只要懈怠了,不论什么样的因为,“不是”在于自己。面对侮辱我们的人,可以不生嗔恨,反而以德报怨,我们才是真正的善良;困乏劳累之余,不忘功课的加持,我们就是勇猛精进。
尘世间常常发生的不是反省自己,更多的是指责别人,特别有了电脑,在网络上看到某个事件,同情、理解、客观、全面评论者,少之又少;批评、谩骂、挖苦、讽刺评论者,多之又多。就算面对一个“不可饶恕”的事件,有时不知道其所以然,就不便妄加指责,最好的态度是对照事件反省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指责是无益的,常常去指责他人的人,就会渐渐背离人群,背离社会。修学佛法当中,指责与指正是两码事,指责:指出问题,再进行责备;指正:指出问题,再进行正确引导。善意的指正是有理有据的探讨共勉,恶意的指责是无理取闹、哗众取宠。一件物品,我们不容易观察到它的全貌,更是容易观察它的内部结构,由于角度、层次的不同,产生的认识是很局限的,所以,常见他人的不是,是很局限的。例如,我认为念佛好,别人不念佛,就不能说人不好,好与不好(得力与不得力),要看各自身心修正了多少、心态改善了多少,一味指责念佛人,就由是非心,转为恶念头了。
我亦凡夫,末学是学禅宗的,但从不妄谈禅宗,禅不是谈出来的,是悟出来的,“直指人心”,要看是什么样的人去指,也要看被指的人是什么样的根器,以禅心阅世心,就很麻烦了。什么是狂禅?以禅心伪装的凡夫心,去看世人,满眼尽是世人的不如法。自己还诸相缠身,倒指责世人百般着相。
以禅心看世人,是决定没有是非善恶的。
末学和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