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历的美国"天堂中的地狱"(五) 东百老汇"夜战" (图)

呵呵, 想写自己的一些往事, 整整拖了五年时间, 乘着金融海啸难得偷闲, 动笔了......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东百老汇是纽约一条足两公里的小街道, 在遍布大都市许多世界闻名的大道中, 根本不起眼。 但是自90年代初期以来, 这里成为福州移民的聚居地,而早期的福州移民大多是偷渡来美,其吃苦精神和创业干劲均令人瞠目, 经过大家骈手砥足十数年地经营和建设, 这几年东百老汇已经成为纽约下城著名的“福州华人街”和商业热点。现在走在这儿,酒楼, 超市, 首饰店, 土特产品批发等林立, 大家都恍如回到故乡的闹市。

但是在九十年代中期, 美国经济还处在萧条期。 失业和待业的人很多, 不少非法移民的年轻人铤而走险, 从事各种不法活动。 大多是新移民东百老汇更是其中的“重灾区”, 每天报纸上刊登的社区新闻总是被帮派厮杀, 斗殴, 抢劫, 勒索等新闻占据着, 那时候的居住在纽约的华人守法良民, 深深体会到“NO NEWS IS GOOD NEWS"(没事就是好事)这句话的真谛。 生活环境的紧张恶劣是现在身处歌舞升平环境的合法移民很难体会的。

96年, 我刚上大学, 为了节省生活开销, 就在便宜的东百老汇租了一个六平米的小隔间,做为日常生活起居的小天地。那天一位父辈世伯来纽约旅游, 邀请我和他一家去新泽西的一个餐厅吃自助。 “有朋自远方来"盛情难却,我就欣然赴约。 特地将箱底久违的衬衫领带取出穿戴一番, 还戴上一副金边眼镜在长辈面前“扮斯文”,出门时感觉在EAST BROADWAY一群不修边幅的新移民中, 有些“另类”。

和世伯多年未见, 又有其他故乡同来旅行的老友在席, 难免多聊了一会儿, 加上餐厅处在新泽西郊区。 等大家酒足饭饱散去, 自己回到纽约, 已是午夜时分。 出了地铁,回到东百老汇街上,感觉几乎没有往来行人,灯光昏暗。 那时候的纽约老移民总会告诫夜行下班回家的人要“打醒十二分精神”, 以免不测。 但自己那刚从康州搬到纽约, 又年轻力壮,只把这些良言当做耳边风, 加上在席间小饮几杯,世伯又带来父母的问候和礼物, 我情绪很高, 就哼着流行曲, 加快步伐向家赶路。

刚过了一个街口, 蓦然发现其实安静的街道上我并不是唯一的行人。 前面隔半条街的地方有三个华人青年在缓步前行。听到我的脚步和歌声, 其中一人回头瞟了我一眼, 又低头不徐不疾地和同伴向前走。 若是"纽约老客”,半夜三更自己华服夜行, 前面又有人群游荡, 定会觉得不妥, 明智之举就是保持距离或改道而行。 但是那时候我刚搬来唐人街数月,而且看到同是华人, 大脑中并未形成这根警弦, 一心只想快点回到温暖的家中。 就加快步伐, 想超过他们继续赶路。


事隔十多年, 现在回想起来, 一头冷汗之余, 还是佩服那三个男子一句---- 打劫行家!!! 如对这句赞誉有何不解或疑问, 请看下面场景:

1) 在其中一人看到我出现在身后, 到我快步接近他们, 不过短短45秒,怎样配合?
2) 东百老汇这样商业街的街道都很宽阔而且有街灯, 所以就算马路这边没有行人, 难免对面没有过往车辆和行人目睹, 怎样不惊动他人?
3) 三个华青均略显瘦小, 而我并非妇孺老弱, 怎样才能快速制服目标?

但是这几位“高手”给出一个完美答案 ----- 他们的步速控制得不紧不慢, 三人同行在不知觉间由“一”字型走成了“品”字型。 在街道边停着的一排小轿车中, 恰巧有一辆三米高, 六米长的载货卡车, 不仅将对面街的视线完全阻隔, 还将街灯遮去一大半。 而他们的步速又刚好让我在想超过他们“品”字阵形时, 同时到达了卡车边......!!!!

在越过他们身侧短短不到半秒的"超车"时间内, 我只觉得突然从前后和左边同时传来一股大力, 一个人被他们三人挤在中间, 重重地“碰”地一声撞在卡车车厢边, 刚有反应, 发觉两手被左右两人牢牢把住,前面的一个貌似首领的青年一手抵住我下颌, 一手卡住我身体,狠狠地瞪着我, 用带有强烈口音的国语低声喝道:“别动, 把东西拿出来。” 我自己在不到三秒的时间内就受制于人, 被六只手控制得动弹不得----而他们的战机和地形把握如此之好, 让我几乎处在孤立无援的境地.....

陡然遇袭, 我的脑子一片空白,难以作出反应。两手受制, 而且小腹被正面的劫匪用一硬物顶住, 不知是刀是枪, 只好放弃抵抗, 茫然地等待他们下一步的举动 。

三位青年觉得顺利得手了, 正面那位腾出手来, 开始向我上衣口袋摸索。 其他两位也不甘落后,分别空出一只手准备在我裤袋中“探险”, 身为“老手”, 他们还是犯了一个错误 ---- 他们太轻视对手了。

常人遇险, 书中总会教育他们要“镇定”, 其实简简单单两个字, 做来谈何容易。 特别街上遇劫,“有心算无心”之下, 没有丰富经验惊慌失措在所难免。 真能在电光火石间作出本能反应的人应该是特种战士或警察精英, 非吾等泛泛之辈。 可值得一提的是我在初来美国前两三年, 辗转各地谋生, 在一些恶名昭彰的“治安灾区”中餐馆打工时,也遇见过不少次持枪打劫, 枪击斗殴,街头争霸的事件, 心理素质自然较常人坚强。 94年回国渡假时又练了几个月自由搏击,在后来岁月中颇派上几次急用。

所以我在数秒慌乱后就静下心来, 发觉顶在身上的锐物并非手枪或匕首, 而是一把螺丝刀。 三个青年人都是典型的南方人体形, 比较矮小。而自己身带父母托世伯转交礼物,今晚刚收到, 意义非凡, 不能落入他人之手。 心中立马有了反抗的念头。

这三个华青可能被我西装革履白面书生的打扮误导了,看我表情有些木然,以为已经惊呆, 就“上下其手”地开始搜身。 他们的疏忽是------六只手绝对可以让我难以动弹, 但是三只手(另外三只忙着掏钱)就截然不同了。

下面的场景轮到他们吃惊了, 一秒之前还呆若木鸡的“猎物”, 突然暴起, 两臂一振, 肩膀斜撞, 刹那间冲破三人合围, 从圈中脱身而出,变为面对对手, 我也不多说, 右直拳“呼”地刺出,打在街灯铁柱上, “铛”地一声巨响 。其实空手以一对三, 我并无胜算, 这一拳不过是增加声势, 不过看来效果极好, 三个人被突如其来的对抗和气势弄得足足发了三秒愣, 我心中更定, 拉开散手架势, 准备一战。

突然其中领头的青年突然干笑起来:“没事朋友,我们和你开个玩笑, 别认真。”, 说着又向我靠拢, 其他两人似乎也想配合有所动作。 我那容他们发动下一波合围, 又是一拳“嗖”地挥在空中, 大喝一声:“ 来啊!”,练过几手的人总有些自信和威风, 让三人停止脚步面面相觑。 他们互相使了一个眼神后, 缓步后退,嘴里还念叨着:“干嘛这样,算了。” 随后转身, 疾步消失进了沉沉夜色中。 我自己也一身冷汗, 但是害怕有人跟踪, 在街上转了几个大圈后小跑回家。

故事似乎到此为止了, 大约一周后, 我看“世界日报”社区版, 赫然刊登一则新闻:“昨天在社区专门行劫夜归华人的一个五人团伙被纽约警局抓获, 该团伙肆虐华埠长达数月, 受害者多为单身晚班衣厂女工和餐馆员工, 警方收缴大量金饰,现金,手袋,信用卡等物品......。” 旁边犯罪分子的照片,时隔几日还有印象,有三个居然就是和我狭路相逢的“夜行侠”。 文章还介绍说此团伙分工合作, 犯案成功率高, 弄得唐人街晚班人士人人自危 ---- 我不知道自己前几天奋起反击是否令他们乱了章法, 最终多行不义而落入法网。



过客甲乙丙丁 发表评论于
这些偷渡客都是来自福建沿海一带的农村,虽然他们说的是福州话,可是并非福州人!(注:福州市是福建的省城)
baixianwan 发表评论于
好样的! 有种的爷们儿!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