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防务报告直指中伊 称要同时战胜两个侵略性国家2010-02-21 (图)





2006年2月,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时期发布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美国相关的防务报告非常多,内容不乏矛盾之处,目的是从多角度评估假想敌和战略目标,同时未雨绸缪地做好多项战略预案。(图片1来源:新华社)

美国出版的与中国有关系的伊核漫画(资料图2)

美国可以遂行全球打击的超豪华航母编队。(资料图3)

据《环球》杂志报道,经过近一年的推敲和打磨,引人瞩目的美国最新一期《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于2月初出炉。其中的涉华部分,与105页的总体篇幅相比虽然着墨不多,但却暗含玄机,值得深思。

《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是美国军方用来分析战略目标和研究潜在威胁的国防政策指导性文件,也是外界了解当前美国军事理论和战略意图的重要窗口。这份报告将对美国的国防战略、项目和资源进行广泛的审查和盘点,并按照与之发表日期最近的一份国家安全战略的要求来确定军力结构、现代化计划和预算计划,以使美军在中低风险情况下执行该战略规定的各类任务。《四年防务评估报告》还按照美国的国防预算水平来设计美军的任务种类。

《四年防务评估报告》理论上是四年出台一次。1996年,第一份报告问世。第二份最初在2000年底出台,但因次年“9·11”事件发生,美国安全局势骤变,所以布什政府在2001年对2000年的报告进行了更新,这两份算是一份。第三份报告也推迟到2006年才出台。今年出台了第四份报告,算是使周期回到了正轨。

除去前言和结论,今年的报告正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国防战略、军力调整、军人福利、军事外交、国防采购和危机管理。其中第一、二和四部分明确提到了中国。



区别对待中国和印度

报告第一部分在论述重要地缘政治趋势时说,“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和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都在崛起,将继续影响一个已无法轻易定义的国际体系。其中美国仍将扮演最强大的角色,但为维持稳定与和平也越来越依赖重要的盟友和伙伴。崛起中的大国(中印)是否以及如何充分融入全球体系将成为本世纪的决定性问题,他们的成功符合美国的利益。”

仅从字面上看,美国似乎一视同仁地欢迎新兴大国力量增长。但仔细比较,这份报告对中印的措辞和语气是有显著区别的,而且似乎还包含着“联印制华”的意味。

报告在描述印度时是这样说的。“随着印度经济实力、文化传播和政治影响的增长,她正在全球事务中扮演更具影响力的角色。这种日益扩大的影响力,加之其与美国共同拥有的民主价值观、开放的政治体系和对全球稳定的承诺,将提供许多的合作机遇。”

报告说,通过增加国防采购,印度军事能力正在迅速提高,而这些采购项目包括远程海上侦察、海上拦截和巡逻、空中拦截和战略空运。“印度已经通过打击海盗、维和人道主义援助以及救灾工作建立起全球军事影响力。”报告还着重指出,“随着其军事能力的增长,印度将成为印度洋及以外地方的‘安全净提供者’,并以此为亚洲做出贡献。”

在说到中国时,报告虽然同样承认中国实力在增长,但语气要保留许多,而且充满怀疑。

在第四部分,报告用了一个很长的段落分析评说中国及美中军事关系。

报告说,中国快速发展的全球经济力量和政治影响力,加之其同样快速增长的军事能力,成为亚洲地区战略环境中的核心和决定性要素之一,在全球安全事务中也日益如此。中国在区域和全球经济和安全事务中日益增长的存在和影响“是不断演变的亚太战略格局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报告说,为了给自身更大的区域和全球利益提供支持,使之在提供国际公共产品方面发挥更为重大的作用,中国已开始对其军队的角色、任务以及能力做出新定位,“这将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一个更实质和更具建设性的角色。”“美国欢迎一个强大、繁荣和成功并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中国的崛起”。

然而,接下来,报告话锋一转,称(中美关系)“未来并不确定……为审慎起见,美国将防范另一种可能性,也就是说,即使通过合作方式,也可能无法防止(中美)破坏性竞争和冲突”。

报告接着老调重弹,又翻出所谓“中国军事透明度”问题。

“中国军事现代化有限的透明度——包括能力、意图和投资等方面,仍然是所在地区一件日益堪忧的事情,从而增加了误解和误判的潜在来源。”

“缺乏透明度、中国军事发展的性质和决策过程,使人对其未来在亚洲和以外地方的行为和意图提出合法性的问题。有关其军事现代化计划的步伐、范围以及最终目的,中国只分享了有限信息,使人对其长远意图也提出了一些合法性的问题。”

联想到美国近年来与印度加强军事合作的动向,此次报告将中国和印度区别对待,明显是别有用心。此外,鉴于“东亚的复杂形势”,报告还建议美国同时加强地区伙伴的作用,包括澳大利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和越南。至于这一围堵战略针对的是谁,明眼人一看便知。

矛头直指中国和伊朗

在第二部分中,报告用数个段落阐述了一个具体的海空军事战略,即所谓“在阻塞通道(ANTI-ACCESS)环境中遏制并击败侵略行为”,其中矛头直指中国和伊朗。

美国的军事理论一直主张“自由通行”,即美军在全球各个通道均应通行无阻。美国军方认为,由于缺乏远程作战能力,对手要遏制美军,只有使用“阻塞通道”的战术。近年来,在研究如何应对“阻塞通道”战术方面,美国的假想敌首先是中国和伊朗,重点是包括台海在内的中国周边沿海和波斯湾地区。这次也不例外。

报告说,“美军必须能够阻止、抵御和战胜潜在敌对国家所发动的侵略。这种能力是保护自身权益并维护关键地区稳定的关键国家能力。如果美国缺乏压倒性的军力投射能力,美国的同盟和安全伙伴关系的完整性可能会受到质疑,这将导致美国的安全和影响力下降,并增加冲突的可能性。”

报告称,美军在国外进行力量投送时,将面临一些“企图将自身意志强加给所在地区”的对手的挑战。具有这种能力的对手获取了许多尖端武器,可以实施“阻塞通道”战略,以阻止美军部队部署到相关战区,并干扰美国前沿部队(即海外驻军)的行动。

“例如,在过去十年中,中国部署了1000多枚短、中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先进的攻击潜艇和自导鱼雷,日益致命的综合防空系统,广泛的电子战能力,计算机网络攻击能力,以及反太空系统。朝鲜和伊朗也部署了大量弹道导弹。”

“这些武器系统远比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中使用的飞毛腿导弹更精确。由于他们的人数和能力继续增长,前沿部署的美军部队将不再享有自冷战结束后享有的相对庇护所。(美国海外驻军的)空军基地、卸货港、物流中心、指挥中心、大型水面舰艇和其他对高节奏军事行动至关重要的资产也将受到威胁。”

报告说,美国军力投射还面临着其他领域越来越大的威胁。近年来,敌对国家获取了先进的反舰巡航导弹、静音潜艇,先进水雷以及其他危及美军海上作战的武器。除了这些武器,伊朗已部署了大批快速攻击小艇,旨在实施“群狼”战术,试图突破美国和盟国海军舰艇布下的多道海上防线。

对于空中通道,报告说,在未来冲突中,美国空军将遇到比1990年代更复杂和更具杀伤力的综合防空系统。俄罗斯已经向中国出售了大量现代化地对空导弹系统,伊朗也要求购买。中国大量部署了第四代战斗机。黎巴嫩真主党等非国家行为体已获得来自伊朗的无人驾驶飞机。报告提到,中国的军事学说主张在冲突早期对外来干涉者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破坏对手的侦察、指挥和控制系统。“2007年1月,中国证明它有能力摧毁低轨道卫星”。

针对企图“阻塞通道”的潜在对手,报告建议采用美国海空军共同实施远程打击,包括使用新一代轰炸机、新式巡航导弹和从航母上发射的无人机。海军还将开发无人水下工具。


“全球打击”意欲何为

这次报告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放弃了美军多年一直奉行的同时打赢两场常规战争的理念,首次将着眼于要打赢“当前战争”作为国防预算和政策制定的首要考量因素。但它仍表示,从中长期而言,美军必须作好同时几条线作战并且取胜的准备,这包括“同时战胜两个有能力的侵略性国家的能力”。

这份报告特别提到了美军发展“全球快速打击”系统和其他远程攻击能力的重要性,并对开发系统模型提出了要求。按照设想,“全球快速打击”系统搭载的导弹等常规武器将能够在接到命令后一小时内对全球任何目标实施打击并予以摧毁。

报告虽未指明对象,但美国国防部长盖茨于去年1月发表在《外交》双月刊上的文章点出了发展“全球快速打击”等远程打击能力与中国的关联。

这篇名为《一个平衡的战略:重新规划五角大楼新时代》的论文称,美国不能把当前拥有的军事优势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而需要投资于新的项目、平台和人员,确保优势的持久性。“以中国为例,北京在网络战、反卫星、防空、反舰武器,潜艇和弹道导弹上的投资可能威胁美国用以帮助其太平洋盟国的主要军力投送手段,包括基地,空中和海上资产,以及支持它们的网络。”为此,美国必须发展远程打击能力。

美国空军上将奇尔顿最近宣称,在2016年部署第一个“全球快速打击”系统是一个“合理的目标”。(杨晴川)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