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原中央电视台记者杨芳讲述公鸡和母鸡的故事


坏媳妇的故事 

杨芳

做女强人?做贤妻良母?可能每一个女性都会千万次地问自己,女人到底应怎样做?在河北省首届公民德行教育公益论坛上,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杨芳讲述自己的经历时,令人感慨颇多,希望更多的女性朋友从她的身上汲取营养,认清本分,少走弯路。在这个问题上她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现在感觉如何?请看中华经典教育网上她的发言记录——

“坏媳妇的故事”是我今天讲的主题。我中午吃完饭在会议室休息的时候,就跟大家开玩笑说,上午听了 陈大惠老师的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讲座之后,我想重新地跟大家梳理一下我的主题。我还记得陈老师讲公鸡和母鸡的故事的时候,我听到台下的掌声,为什么?因为我觉得他们听懂了,传统文化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而且它的道理并不闭塞难懂,陈老师用这样一个通俗的例子表明了这样的道理,正好我今天下午我就来现身说法。这个坏媳妇的故事不妨改成一个公鸡和一个母鸡的故事,我就是陈大惠老师上午说的不甘心做母鸡生蛋,一心要去做母鸡打鸣的女人。

我觉得我今天的题目分成这样的几个层次,首先接触传统文化前,我是怎么样把老公推到旁边,自己要当公鸡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违背伦理道德、伦常乖舛的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那必然会带来一个立见消亡的过程。这是你本来做女子的本分,你本来要去相夫教子,你做了公鸡以后会有什么后果,这是我第二部分要跟大家分享的。也是想说以自己的实际例证,来告诉各位朋友,尤其是女性朋友,尤其是女性的白领朋友。一会儿我分享,你们会看到一点点你们的影子,或者你们过去还没有意识到的你们自己的一点儿影子,才发现接触了传统文化以后,自己确实正在犯着同样的错误。还有第三部分是我有幸能够接触到传统文化,接触到《弟子规》以后,这样内心能够转变的过程,一个一心想当公鸡的女人,当接触了传统文化以后,她想要做母鸡,她怎么样去做?在转变的过程当中到底会有什么样的误区?你别不伦不类,就像中午有老师跟我说:杨老师,一个女人,纯当公鸡也没关系,当母鸡当然是更好,最可怕的就是当母鸡和当公鸡都没有做好。我说你说对了,那就是我现在的过程,现在的状态。为什么?因为想跟大家分享的第四个部分,就是我们不要因为今天听了传统文化的讲座,非常激动,如获至宝,拿着一本《弟子规》回家去了,像获得了一件至高无上的宝石一样回去了。好,我要开始学习圣贤文化了,难道你明天你真的能成圣成贤吗?如果你听了我们这四天的传统文化讲座,能够给您的心灵略微带去那么一丝丝的震撼足矣,我觉得这只是万里长城开始的第一步。剩下的太多我们要改掉自己的毛病,跟过去累积了那么长时间的烦恼习气作斗争的过程。我从20097月份到现在12月份,5个月的时间,我想在最后一部分,跟大家谈一谈我自己在这段时间的矛盾、挣扎,也希望给大家做一些提醒,谢谢大家。

首先说我过去是怎么做公鸡的吧。我生长在一个有四个哥哥的家庭里,从小父母对我娇生惯养,其实我从小完全像现在的独生子女一样,甚至比他们的待遇还要好,爸爸妈妈的工资也高,把所有的他们能够买到的全国各地的好吃的好玩的都送给我。这就是大家所说的德不配位,那时候你为了家里面做了什么贡献?你何德何能?你德行怎样?你孝顺父母了吗?你尊敬自己的兄弟了吗?没有,没有做到这些。我只是不断地在享受,在那个年代很多孩子都不能够享受到的,我都可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的成长可想而知,就是只看物质,而且那个欲望会在不断地享受中慢慢地增长。其实我的爸爸妈妈是非常善良的,对自己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可是到了我这儿,我觉得他们是疏忽了,所以有时候我们做父母的不要因为对孩子过度的爱,迷失了我们的心,过分的爱真的有可能会耽误孩子的。在那样的一个环境下,我长大以后渴望更多的东西,渴望更有钱,就是陈老师讲的更快、更高、更强,只是那时候我并不知道。表面看来我是一个好孩子,我是班里的班干部、学习委员,学习一直都很好,受所有老师的喜爱。后来按部就班地毕业,工作,谈恋爱,结婚,没出现过什么问题。我觉得我真的很优秀,我太欣赏自己了,聪明能干、名利双收,各方面都非常好,我有什么缺点吗?好像没有。

传统文化离我们并不遥远,也并不难懂,只是在现代社会看重利益的大潮下被轻视了。我曾经是一个所谓成功人士,一个与传统文化毫不相关的人,现在,通过学习,我成了一个传统文化的受益者。

我生长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里,有四个哥哥,从小父母对我娇生惯养,把所有的他们能够买到的好吃的好玩的都送到我面前。那时候我为家庭做了什么贡献,何德何能?孝顺父母了吗?尊敬自己的兄弟吗?没有,我只是不断地在享受,在这样的情况下成长的我,只注重物质,而且欲望在不断地享受中不知不觉膨胀。其实我的父母是非常善良的,他们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可是对我却疏忽了。有时候父母因爱迷失本心,过分的爱可能会影响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过分的爱无疑是一种伤害。在那样的一个环境下长大,我渴望更多的东西,渴望更有钱,我争强好胜、傲慢,自身有很多的缺点毛病。表面看来我是一个好孩子,优秀的女生,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受到老师的喜爱。后来按部就班地毕业,工作,谈恋爱,结婚,没出现过什么问题。我觉得我真的很优秀,我太欣赏自己了,聪明能干、名利双收,各方面都非常好,我有什么缺点吗?好像没有。

接触了传统文化以后,回想自己的人生,才发现过去其实是不由自主地在骗自己,一是以为自己的缺点错误不存在;再有,虽然生活中已经出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或者是不顺的事情,但是并没有从自己的德行方面去分析看待这个问题,而是用西方的价值观来衡量,是不是我要再学什么啊,是不是我还应该更聪明啊?是不是我的社会关系还积累的不够啊?从这些偏离的角度错误地看一些事情。学习了传统文化以后,我发现了自身的缺点错误,给自己总结出三大问题。

第一条就是对生活苛求,要求过高,很贪婪,欲望不断地滋长。也许有人会说要求高有什么不好啊,就是因为不断地高要求我们才能获得进步的动力,要不我们怎么能过上幸福生活呢?我以前也是这么想,不要求高我能进步吗?能考上大学,然后到了中央电视台吗?我今天所有的一切一切都是因为我对生活、对自己的要求高,才能达到的,有什么错呢?我把过高的欲望施加给自己的丈夫,错了吗?

我从1997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到现在已经12个年头了,一直是在财经频道做经济节目,采访的嘉宾都是非富即贵,都是社会高层精英,金字塔最顶端的人群,收入高,社会地位高。在这样一个栏目里工作我觉得太好了,感觉真是如鱼得水,一方面自己可以赚钱,另一方面可以增长见识,结交大量的社会关系为我所用,那时候整天接触这些人和事,满眼都是名利欲望,回家后就从丈夫身上寻找不足,毫不夸张地说,那时他真的是备受辛苦。

其实我丈夫非常勤奋,好学上进,白天辛苦工作了一天,回家后还要接受我的训话,为什么?因为我在中央电视台接触的都是强者,我回家来就和他对照,我把采访对象的成功经验带回来给他上课。分析那些成功人士的人生,一股脑儿地灌到他脑子里去,根本不顾他的感受。我认为只要是我想要的,丈夫就应该办到。后来学习《弟子规》,学习了“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励,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对照自己,我觉得真是太有用、太贴切了。我没有想到不断增加的那些贪念,那些无休止的欲望强加给丈夫,是多么大的错误。我根本不懂得欲速则不达、物极必反。

第二条就是我的坏脾气。为什么会有坏脾气?因为有很强的欲望,对自己未来人生做了那么多规划,欲望在促使自己,如果达不到目的,坏脾气就会一天一天的滋长,产生怨气。我以前埋怨我丈夫,觉得他各方面都不称心,读了那么多的书,为什么就没有智慧地体现在工作生活中呢?我总认为我是为他好,为了他成功,出人头地,觉得他没有理解我的良苦用心。我不断地伤害在我面前最不设防的丈夫,每天都伤害他。我不断地对着丈夫发火,他那么爱我,宽容我,没有给我反作用力,反过来,那这个反作用力会消失吗?不会的,这个反作用力没有报在我身上,会报在我丈夫身上,所以一个人的坏脾气不断地发出来,其实是害人害己。

不断滋长的坏脾气其实都是自私自利造成的,没有接触传统文化的时候,我的所作所为,起心动念都是在往偏狭的路上走,跟真正的幸福人生的道路完全相反。这个坏脾气不能带来任何好处。家庭中,爱是基础。妻子不应该为了满足贪婪的欲望而凌驾或者左右自己的丈夫。对于丈夫的爱应该是无私的。

第三条是轻视,就是傲慢心。我不断地取经回来,不断树立新的目标。我要求的目标距离现实太远,远的脱离了实际,任何人都不可能达到,欲望成长的速度太快,快过癌细胞,它其实就是精神的癌细胞。人的贪念,人的自私自利,我们这些不善的、违背伦理道德的想法,就是我们精神中的癌细胞。它滋生的速度,就跟癌症患者身体里的癌细胞是一样的,甚至可能更快。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的丈夫怎么能满足我的欲望呢,他做不到。这时我就开始产生轻慢情绪,我怎么嫁给这样的一个男人?我精心选了一支黑马股,却怎么也变不成白马王子。轻视的情绪出来了,人就会变得非常傲慢,而且这个傲慢心会不断地增长,甚至会连带轻视丈夫的家人。这样就会违背了另外一层关系“孝道”。我在传统文化学习过程中,看过一个《幸福人生讲座》,讲座中说道,我们选择伴侣的时候要去了解他的家族,看他们家人有没有德行,是不是个和乐的家庭,有没有福报。当初我恨不得嫁一个高干子弟,觉得这样可能会是一条捷径,每天琢磨。然后开始生出对丈夫以及他家人太多太多的不满,变得越来越傲慢,现在想想觉得自己太羞愧了。

自身有这么多的问题,这么缺德还要想要“厚德载物”,这是非常薄的德行。所以“德不配位,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就是这样的。我是怎么样“立见消亡”的呢,我的人生经历了三次灾难,前两次是车祸。一次是在学校里面,是一个大的听课仪式,学校领导都来了,我飘飘然,觉得这是一个多么好的表现机会,路上想着鲜花,想着掌声,忽视了汽车。那一次老天算是给了我一次小小的警示,在家养了一个多月。然后我还一如既往,根本没往深处想。

很快第二次灾难又来了,大学毕业后我去了海南。当时分配到内地,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单位的领导都是我父亲的老下级,非常器重我,但是我觉得去海南,是一个淘金的机会,是一个施展的舞台。我考进了海南的经济广播电台做主持人,工作很好,挣钱也多,私底下有许多来路不正的钱,也就是凶财。我当时到海南去就是奔着那个花花绿绿的世界。我的贪欲一步一步膨胀,处心积虑地挣钱,永不知足。后来我成为制片人,每天都在外面签单,吃喝玩乐,有一回回家的时候车翻了,又出了车祸,这就是立见消亡。消亡之前有没有迹像?有,心智已经失常了,狂妄了,完全忘乎所以了。第二次灾难又是一次提醒。

很快海南发展放缓,我要给自己找一个更高、更快、更强的平台,我要到中央电视台。于是我去读研究生。读书时很快认识了电视台里的一些制片人,他们说我们台太缺乏你这样的人才了,有在经济特区工作的经历,见多识广,来上班吧。就这样,我对自己的规划更有底了,更相信西方的职场规划,觉得没有什么事情是我搞不定的,只要我想到就一定能做到。

我一帆风顺地直到走进婚姻。结婚后我就开始设计我丈夫,有些不顺利,为什么我精心设计的宏伟蓝图,在他身上不能有效实施呢?这时人生的第三次灾难来了。我生孩子难产,经过抢救总算安稳了,手术后医生要做一些处理工作。我急躁得很,觉得医生护士全都笨手笨脚,我躺在手术台上喋喋不休,恨不得坐起来训斥他们,后来我的医生朋友跟我说:像你这样难产大出血在医院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如果当时你的情绪控制不了,会造成精神分裂。我得了非常严重的产后抑郁症,当时工作紧张,我只休息了三个月就上班了。我不仅要上班,同时还得监督我丈夫,因为他还没有从黑马变成白马,而且又当了妈妈,很辛苦。在家里,就像一个母鸡,我不光下蛋,我还想打鸣(笑),这样我有了三个角色,母鸡、监督公鸡,自己当公鸡。

突然间发现我接近崩溃了,我不断地发脾气,我发现发脾气以后,孩子就会莫名其妙的生病,为什么?因为家里的气场,完全是不善良的气场,那孩子都是感召来的,我的公公婆婆、保姆都战战兢兢的面对我。那些女人的安静、本分、柔顺,我的生活里没有这些概念。在这样情况下其实最受害的首先是我自己,我极不快乐,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笑了。我要求了那么多,学习了那么多,希望自己过的幸福美满,钱和社会地位都有了,可是为什么我不快乐?不喜欢自己?

从那以后我觉得需要调整自己了,每天看着孩子无邪的笑脸,心里产生了微妙的变化,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母亲的受益程度远远大于孩子。每跟他说一句:你要做一个善良的人,那话说出来,孩子在听,我的耳朵也在听。任何家长都希望孩子做一个好人,不会给孩子念杀盗淫妄的书。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是在教育自己。我发现自己慢慢地享受当母亲的角色,面对孩子我感到了快乐。是孩子促使我改变了。

后来我碰到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位知己朋友,这位大姐的出现改变了我。她是一位成功而又本分的女人。在我眼里她几乎十全十美,是我人生的榜样。她了解了我的情况后,耐心地给我讲她们夫妇的经历,讲为人处事的道理,讲德行是财之本,德行是财积累福报,厚德载物,做事先做人。她帮我分析苦恼的原因,好强的我为什么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原来不是因为我不够努力,而是我努力的方向错了。这话对我触动太大了,真是醍醐灌顶,它对于我人生观和价值观,用颠覆这个词真的不过分。

原来做人是做事的必要条件和前提基础,明白了我就想改变自己。问题是我怎么改变,如何调整,不得法。别人介绍我看《了凡四训》,看完后激动得大哭,但是回到生活当中还是照样发脾气,照样挑剔。我没能改变自己。我努力照顾家庭,关心孩子,慢慢学习相夫教子, “人有善念,天地佑之。”我觉得自己有了这一点善念,一定会感召来彻底改造自己的方法。这时我看到了《和谐拯救危机》,学习了《弟子规》。我向传统文化功底深厚的陈大惠老师求教,我说我怎么能尽快转变呢,我怎么样才能利用这些知识改造自己?陈大惠老师说,《弟子规》是做人的根基,按照《弟子规》这113条做,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把自己的烦恼气息变成正确良好的习惯,这样就会慢慢改掉坏习气,最终改变自己。

我如获至宝,拿着《弟子规》去给我丈夫讲,我把我学的一点皮毛去教育他,我说过去我渴望要钱的时候你没有满足我的欲望,到现在我改变了,你还是追不上我,你离我的要求总是特别远。他说你学习传统文化是为了让自己有德行,更好的去爱人,更好的尽自己的本分吗?不是,你是因为贪,你贪的是厚德载物的物,是贪念。“凡是人,皆须爱”,你没有做到。所以我还要检讨自己,继续努力,争取不断进步。

在改过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改变过去的习气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幸的是我们已经知道了方向在哪。学习传统文化是非常幸运的一件事,但是只读书不行,还要把所学的知识落实到生活中。怎么样通过学习《弟子规》对照发现自己的缺点错误,知错能改,诚心悔过,这个过程会有很多的反复,甚至有倒退,千万不要放弃,不要退缩,因为我们已经走在了一条圣贤指引的正确道路上了。一直往前走,总有一天,会像《弟子规》说的那样,“圣与贤,可驯致”。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xS5EFH_PmVA/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