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墙承重暂息肩——房崇修房 58

把装修做出文化来,把过程当成人生过,把技术揉为故事讲,把读者看作朋友待。如欲转载,请先联系。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前两集讲我的厨房平面设计,招来不少改进建议。大家说的都有道理,我大概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了,因为已经来不及了。这种设计,其实是各家有各家的需求,各村有各村的高招,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我不想在这里再具体解释我的为什么,或许到安装细部时顺便说一说。光说不练假把式,我早已经抡锤动锯干起来了。上次预告的橱柜选择和定做先往后推一推,这样虚实结合,脑体结合,文武结合,一张一弛嘛。

我的厨房装修是异地另建,所以可以在装修期间保留原厨房继续使用,直到新厨房建好为止。这比一般的厨房原地重建要好一点,对生活的影响小一点。要是在原地,从开拆到建成能用,哪怕统筹得天衣无缝,事事顺利,也起码有两个星期没有厨房用,你就天天叫外卖吧!搞不好一两个月也是它。

我是在3月9日开始的,第一件事就是拆原餐厅和家庭厅之间的墙。开工前为防灰尘四扬,在两个门上挂了布帘,后面的照片中可见。



从原餐厅的一角开始,用榔头把灰板砸成比较规则的大小,掰下来顺手装在蓝盒子里。



家庭厅一侧是两层板子,拆开两边就通了。我挂床单挡住了通客厅的门,以维持一个尚能容忍的生活空间。(这个门在原平面图上没有画出。)新电器我已经提前买好了,现在不能拆箱。左边是冰箱的背面,是个厚的,我不愿意多花钱买counter deep或者sub-zero,这个厚度与把它安置在哪有关。



墙只剩了骨架,家庭厅一览无遗。



只剩下石膏的顶角线,试了几种办法拆它,还是用气动冲击枪最为有效。人家研究怎么装顶角线,我还得琢磨怎么拆。就在这个位置,我还打算装一个天窗,目的是一采光,二升顶,三减轻这道伤疤修补的痕迹。



拆墙产生的垃圾是这样运走的。装了9箱,送到城市废物场,过磅335公斤,缴费27元。这是最便宜的办法,只是我的小车被压得够呛。

此处需要明确一下,刚刚拆的是非承重墙,但墙顶上少一根梁。这就留下了伏笔,那道木框架还没有完全拆完,等以后做天窗时一起加固一下,然后接着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原餐厅还有一道通现厨房的墙没有拆呢,那可肯定是承重墙。

几个月以前,我写过一篇《何处承重墙》。当时我说:“以上讲的是如何判断是否承重墙,若不是自可拆改,如果是呢?也不是不能动了,只是麻烦点,要加梁和柱来替换,也就是把墙所承之重转移到梁和柱上。在替换、转移的过程中,要加临时支撑。这支撑须臾不可或缺,不能给房子打气,告诉它坚强点,就挺一会儿。至于具体怎么做,以后碰到机会,我再真练一次给大家看。”现在,就到了真练的时候了。

干之前还是要防尘,这次床单不管用了,我挂起了青纱帐。

 
是两块从一元店买来的9 x 12尺大薄膜,用拆下来的旧木门框帮助固定,钉在屋顶上。这东西虽然轻飘飘,可是一个人却不好把握。我先用胶带贴在木条上,再用气枪钉上去。这样一膜之隔,那边不管怎样野蛮施工,厨房里照样能做饭吃饭。这青纱帐大概要保留相当长一段时间,生活与施工的共存共荣,我是用两块钱搞定的。



拆掉灰板变成这样。现在能看出左边原是一个较大的开口,后缩小改为门的,因此我们可以左右分别处理。还有右下角有一冷空气回风口,是保留还是移开,让我踌躇不决。



用第一堵墙拆下来的木方钉了两个这样的框架,以作临时支撑。木方不用锯,长度正合适。一般来说,这样的框架应该做得再宽一些,三、四根立柱为好,取决于要移之承重墙的宽度。但是我刚说了可以分左右处理,还有太宽了一个人立不起来,所以就钉成了II型,也好,不要小三了。满地都是我从旧木上拔下来的旧钉子。



我一个人把它们立起来了,顶上还塞了木片使其紧固,再用水平尺找正。这样,屋顶的重量就由两边的木架挑起来了,中间原来的木柱就可以下岗歇歇肩,而其上的结构仍然稳固如磐。这就是我的标题“暂息肩”的意思。



左边无用的木头拆除后,再按新设计钉好木方,等于部分恢复支撑。还是利用旧木,其中那对双的只是把前一图中的一双翻个身,又钉了回去。然后,一对木架移向右边,再拆右半边。



在旧厨房这边是拆到顶的,好安排这一切,另一边要保留moulding所以少拆。右边(在此图中变为左边)拆清后,也加一根立柱支撑,左右两根立柱顶住两条竖放的2 x 6木方(其间夹半寸厚的垫片,共厚3寸半,与木方就同厚了),它们就是替代的承重梁。这个梁的宽度有一个规矩,就是几尺宽的开口,就用几寸宽的木头,开口越大木梁越宽。比如2 x 6的木头适合6尺宽的opening,余类推。我这个开口,现在是80寸,超过了6尺,但是我这是平房,上面不算重。这梁上还要加短木支撑,据说行话叫dragon tees,龙口镶牙。



晚上太太看了以后,嫌80寸的开口太宽了,有几个方面的缺点:视觉上太宽与餐厅的区分不明显(厨房与家庭厅之间已是完全敞开无分界);从餐厅看这开口太偏向一边;还有最说服我的是右角的冰箱门和拉手会露出墙外,何况还要开门呢!于是第二天,我把开口改成了60寸(我一定要一个整数标准size,不要随便的大小)。太太觉得合适了,我的顺带收获是右下角的回气口得以保留不挪了(虽然小了点),省了多少事呀!在那上费工是没有回报的。

在此顺便说一句平面图遗留的问题,冰箱所以要放在这个右角,一是因为进门可及,位置方便,二是因为体积太大,其厚度(包括拉手)比下橱柜厚出10寸,关门会占去通道1/4还多,若开门就占了2/3,放在任何别处都是挡路碍事的。它最好占据一个死角,而不应放在必经之路上。还有个原因,就是我家的烤箱不常用,基本是个摆设,我不能让它占据最方便的位置,烤箱厚度与橱柜是平的,不会挡路。设计是不能只看图或是只讲理论的,要设身处地呀!



随后,我又堵了通客厅门,这是客厅一侧。将来,炉子就在门那边。



上了drywall,就不需要再挂帘防尘了。将来电壁炉会正在门前,成为客厅的视觉中心。
 
在木结构完成以后,下一步是拉电接水。厨房里的水比浴室简单,但是电却复杂多了。下次我是先文还是继续武呢?先不预告了,看兴之所至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