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一日 圣经士师记九章

亚比米勒兴约坦

士师记九章一至廿二节

    1耶路巴力的儿子亚比米勒到了示剑见他的众母舅,对他们和他外祖全家的人说:2“请你们问示剑的众人说,是耶路巴力的众子七十人都管理你们好呢?还是一人管理你们好呢?你们又要记念我是你们的骨肉。”3他的众母舅便将这一切话,为他说给示剑人听;示剑人的心就归向亚比米勒。他们说:“他原是我们的弟兄。”4就从巴力比利土的庙中取了七十舍客勒银子给亚比米勒,亚比米勒用以雇了些匪徒跟随他。5他往俄    弗拉到他父亲的家,将他弟兄耶路巴力的众子七十人都杀在一块磐石上,只剩下耶路巴力的小儿子约坦,因为他躲藏了。6示剑人和米罗人都一同聚集,往示剑橡树旁的柱子那里,立亚比米勒为王。

    7有人将这事告诉约坦,他就去站在基利心山顶上向众人大声喊叫说:“示剑人哪,你们要听我的话,上帝也就听你们的话。8有一时树木要膏一树为王,管理他们,就去对橄揽树说,‘请你作我们的王。’9橄榄树回答说,‘我岂肯止住供奉上帝和尊重人的油、飘飘在众树之上呢?’10树木对无花果树说,‘请你来作我们的王。’11无花果树回答说,‘我岂肯止住所结甜美的果子,飘飘在众树之上呢?’12树木对葡萄树说,‘请你来作我们的王。’13葡萄树回答说,‘我岂肯止住使上帝喜乐的新酒,飘飘在众树之上呢?’14众树对荆棘说,‘请你来作我们的王。’14荆棘回答说,‘你们若诚诚实实的膏我为王,就要投在我的荫下,不然愿火从荆棘里出来,烧灭利巴嫩的香柏树。’

    16“现在你们立亚比米勒为王,若按诚实正直善待耶路巴力和他的全家,这就是酬他的劳。17从前我父冒死为你们争战,救了你们脱离米甸人的手。18你们如今起来攻击我的父家,将他众子七十人杀在一块磐石上;又立他婢女所生的儿子亚比米勒为示剑人的王,他原是你们的弟兄。19你们如今若按诚实正直待耶路巴力和他的家,就可因亚比米勒得欢乐,他也因你们得欢乐。20不然,愿火从亚比米勒发出,烧灭示剑人和米罗众人;又愿火从示剑人和米罗人中出来,烧灭亚比米勒。”21约坦因怕他弟兄亚比米勒,就逃跑,来到比珥住在那里。

        22亚比米勒管理以色列人三年。

(一)

    任何人怀疑在讨论第八章时有关王位的问题讲的不够,翻开第九章开头几节便会加以肯定。亚比米勒的二者取一的互不相容的意见(2节),多少假定了基甸在漫长的一生中,使用的是一人统治政策。他的提议只在继承基甸,不涉及任何新原则。

    这一点令我们不得不回头细读前一章廿二至廿三节的经文。读者熟悉撒上七至十二章的记载,将会记得在以色列引进王权统治,无论在当时或以后探讨时,都成为一个争论问题。以色列人对基甸的建议,就像亚比米勒要示剑人作取舍一样,无论是出于偶然或蓄意的选择,都是中性地谈到“管辖”,含有“国王”与“统治”的字眼均未提及。即使不用这些技术名称,也不会使我们看不清楚实际情形;其实在大卫与所罗门的故事中,也用到这个不带王权色彩的“管辖”字眼。基旬对以色列人的建议的回应,含有警惕的作用。管理权完全归耶和华是宗教上的正统措施,同时也与人怎样解释上帝及为他执行任务的事相配合。姑不论他的话语含义如何,令他儿子亚比米勒有此一学动的却是他的行为。

    亚比米勒与基甸或耶路巴力众子七十人之间的事,几乎就是王下七章开头所描述的耶户背叛亚哈家的一个写照。我们不要认为基甸的众子会组成七十人的联合会;但是亚比米勒要杀戮他们的力量,可能引起众子之间争吵谁应起来管辖。一人“管理”当然比七十人都来管理好,尤其这一人的母亲也是示剑人。亚比米勒用从巴力比利土庙中得到的银子雇用了些匪徒来帮忙,将七十人杀死在“一块磐石上”。(会不会是当地的祭坛?)完成这件工作之后,示剑的众首领便聚在一起,毫不迟疑的用“王”的名衔冠立亚比米勒,他们甚至用“我父为王”这样的称呼。“橡树旁的柱子”(6节)令我想起约书亚记廿四章廿六节的橡树与大石头;还有靠近示剑的橡树底下雅各在那里收藏外邦人的神像(创卅五1—4);也想起亚伯兰到了迦南地的“示剑地方摩利橡树那里”(创十二6)。

(二)

    在俄弗拉幸免被杀的生存者约坦,使这刻意描述的故事出现紧张局面。约坦不仅是属于最弱、最穷支派的小儿子(六15与九5),他的名字令我们想起希伯来文的孤儿一词。他避过人的耳目不可能仅因他是孩子,因他登上祝福的基利心山顶(申廿七12),向示剑的众首领发表了一篇意味深邃的比喻,这比喻且以咒诅的话来做结尾(57节)。所有圣经上的证据,虽然很少,都说像约坦在八至十五节所讲有关树木的比喻,是出自皇室的智慧与外交辞令的一部分。王上四章廿九至卅四节有关所罗门的惊人智慧记载,告诉我们“他作箴言三千句,诗歌一千零五首。他讲论草木,自利巴嫩的香柏树直到墙上的牛膝草”(32—33节)。当一位以色列王要贬低他的耶路撒冷邻居骄傲自大的军事挑战时,他说了这样带轻蔑的话:“利巴嫩的蒺藜差遣使者去见利巴嫩的香柏树,说,‘将你的女儿给我儿子为妻’,后来利巴嫩有一个野兽经过,把蒺藜践踏了”(王下十四9)。

    约坦的讲词完全与文章的上下文配合。它将一般人的判断很美妙的浓缩起来——那些看来最有潜力的领袖,都乐于从事他们已在从事的工作,而那些接受工作的却缺乏从事该工作的品质。橄揽树、无花果树和葡萄树都一样的讨上帝与人的喜悦。它们对人的价值是无可置疑的。只有当它们拒绝做统治者了,树木才会转而向荆棘请求。其实荆棘也未尝没有自己的敏锐眼光的;笔者怀疑在第十五节约坦是否有意将荆棘与亚比米勒为自己争取王位作比较。这里的“诚诚实实”,希伯来文的意思含糊不清。标准修订本用“诚心”与接下的经节较为配合。我认为译为“真正地”或“确实地”,意思较为清楚。荆棘知道自己不适合,非到走投无路,是不会有求于他。树木选了他,处境将加倍困难,全无好处。他知道他不能够保护其他树木,他倒欢迎他们随时来他的荫下。但必须匍伏在地上且会有被刺的危险。若是他们出卖他,他们应该知道他的摧毁力有多大:他的刺会随时着火,可以烧毁树身高耸的雪松。

    难以作抉择的部分记载于十六至廿一节,这里提出另一个必败的抉择。(甲)如果他们按诚实正直待耶路巴力和他的家,就以享受(19节)亚比米勒的统治。(但是言外之意是清楚地指出他们对以前的救主不忠,因此将在他的私生子统治下“享受”非常苦痛的“欢乐”。)(乙)如果他们不忠不实,他们与亚比米勒将在彼此对抗的战火中烧灭。无论是无意之错或是有意之错,他们都赢不了。笔者虽不能肯定,但怀疑接下去第廿二节的句法,将这不稳定的局面完全表达出来了。这里说亚比米勒统治了以色列人三年,所用的动词,与八章廿二至廿三节及九章二节所用的“管理”所指不同。在圣经中很少用这类动词。何西阿在批评君主制度时也用过一次:

        他们立君主却不由我,

        他们立首领我却不认。 (何八4)

    何西阿书十二章三至四节用的“较力”,创世记卅二章廿八节提及雅各与上帝“较力”得胜,所用的动词意思相同。这个字含有管辖与挣扎的意思。第廿二节最传神的翻译法,或者是“亚比米勒控制了以色列人三年”。

亚比米勒与示剑的命运

士师记九章廿三至五十七节

    23上帝使恶魔降在亚比米勒与示剑人中间,示剑人就以诡诈待亚比米勒;24这是要叫耶路巴力七十个儿子所受的残害,归与他们的哥哥亚比米勒,又叫那流他们血的罪,归与帮助他杀弟兄的示剑人。25示剑人在山顶上设埋伏,等候亚比米勒;凡从他们那里经过的人,他们就抢夺。有人将这事告诉亚比米勒。

    26以别的儿子迦勒和他的弟兄来到示剑,示剑人都信靠他。27示剑人出城到田间去,摘下葡萄、踹酒、设摆筵宴、进他们神的庙中吃喝、咒诅亚比米勒。28以别的儿子迦勒说:“亚比米勒是谁?示剑是谁?使我们服事他呢?他不是耶路巴力的儿子么?他的帮手不是西布勒么?你们可以服事示剑的父亲哈抹的后裔,我们为何服事亚比米勒呢?29惟愿这民归我的手下,我就除掉亚比米勒。”迦勒又对亚比米勒说:“增添你的军兵出来罢!”

    30邑宰西布勒听见以别的儿子迦勒的话,就发怒,悄悄的打发人去见亚比米勒说:“以别的儿子迦勒和他的弟兄到了示剑,煽惑城中的民攻击你。32现在你和跟随你的人今夜起来,在田间埋伏。33到早晨太阳一出,你就起来闯城,迦勒和跟随他的人出来攻击你的时候,你便向他们见机而作。”

    34于是亚比米勒和跟随他的众人夜间起来,分作四队,埋伏等候示剑人。以别的儿子迦勒出去,站在城门口;亚比米勒和跟随他的人从埋伏之处起来。36迦勒看见那些人,就对西布勒说:“看哪,有人从山顶上下来了。”西布勒说:“你看见山的影子,以为是人。”37迦勒又说:“看哪,有人从高处下来,又有一队从米恶尼尼橡树的路上而来。”38西布勒对他说:“你曾说:‘亚比米勒是谁,叫我们服事他。’你所夸的日在那里呢?这不是你所藐视的民吗?你现在出去与他们交战罢!”39于是迦勒率领示剑人出去,与亚比米勒交战。40亚比米勒追赶迦勒,迦勒在他面前逃跑,有许多受伤仆倒的,直到城门。41亚比米勒住在亚鲁玛,西布勒赶出迦勒和他弟兄,不准他们住在示剑。

    42次日民出到田间,有人告诉亚比米勒。43他就把他的人分作三队,埋伏在田间,看见示剑人从城里出来,就起来击杀他们。44亚比米勒和跟随他的一队向前闯去,站在城门口,那两队直闯到田间,击杀了众民。45亚比米勒整天攻打城,将城夺取,杀了其中的居民,将城拆毁,撒上了盐。

    46示剑楼的人听见了,就躲入巴力比利土庙的卫所。47有人告诉亚比米勒,说:“示剑楼的人,都聚在一处。”48亚比米勒和跟随他的人就都上撒们山;亚比米勒手拿斧子,砍下一根树枝,扛在肩上,对跟随他的人说:“你们看我所行的,也当赶紧照样行。”49众人就各砍一枝,跟随来亚比米勒,把树枝堆在卫所的四围,放火烧了卫所,以致示剑楼的人都死了,男女约有一千人。

    50亚比米勒到提备斯,向提备斯安营,就攻取了那城。51城中有一座坚固的楼,城里的众人,无论男女,都逃进楼去,关上门,上了楼顶。52亚比米勒到了楼前攻打,挨近楼门,要用火焚烧。53有一个妇人把一块上磨石抛在亚比米勒的头上,打破了他的脑骨。54他就急忙喊叫拿他兵器的少年人,对他说:“拔出你的刀来,杀了我罢!免得人议论我说,‘他为一个妇人所杀’”于是少年人把他剌透,他就死了。55以色列人见亚比米勒死了,便各回自己的地方去了。56这样,上帝报应亚比米勒向他父亲所行的恶,就是杀了弟兄七十个人的恶。57示剑人的一切恶,上帝也都报应在他们头上,耶路巴力的儿子约坦的咒诅,归到他们身上了。

    在某一层面上,读者在这里看到有关亚比米勒与示剑一同遭受兵灾的至少卅五节直截了当的经文叙述。经文的开头(“23—24节)与结尾(56—57)有极显著的道德含义,中间的一段直截了当的叙述地区冲突的情节,可以媲美美国西部影片。故事中甚至加插了迦勒酒后信口开河的一些言辞(27—29节)。令人觉得有趣的是神庙竟可当酒吧,有双重的用途!(摩二8也有在神庙中喝酒的记载。)

    持批评的读者有时争论有关迦勒的整段经文(26—41)是后来加进故事里的,藉此为亚比米勒与原先支持他的示剑人之间的冲突,提供明确合乎人性的动机。我们会同意第廿五节说示剑人在山顶上设埋伏等候亚比米勒的事,在第四十二节完全反映出来了。要紧的是到底我们是否应该对迦勒故事是以后加进的事作进一步推断,因它没有任何改变;抑或我们将这章就表面价值当作权力转移的报告呢?不过两件事都要求进一步的注释。

(一)

    这故事充满了一连串引人入迷,非凡而且重要的人名。(甲)亚比米勒的助手名叫西布勒,按迦南的语言意思是“王子”或“皇族”。这一来,所罗门在王上八章十三节所说的话或能有更恰当的翻译——

        我已经为你建造了皇室殿宇,

        为你的宝座建造了永久的居所。

    (乙)“哈抹的后裔”(28节)很显然是示剑传统的贵族。哈抹的名字也出现于其他经文中,说明了以色列与示剑的关系。约书亚记廿四章卅二节约瑟的骸骨埋葬在示剑他父亲雅各向哈抹买来的墓地里。(这墓地靠近雅各井。)这一次交易也记载于创世记卅三章十八至二十节,说雅各从巴旦亚兰回来时停留在示剑,亚伯兰以前也在此停留(创十二6—7)。雅各也像亚伯兰一样筑了一座坛,且为这坛起名为“伊利伊罗伊以色列”。接下的故事摘自创世记卅四章,说明雅各家与示剑哈抹家族不愉快的交恶。(我们不应该忘记以上各处经文,有些我们可以从士六至九章及创卅一至卅四章之间找到连系。)

    (丙)如果“哈抹家族”是城里的传统领导集团,他们就是标准修订本错译的“示剑居民”(6,18,20节)或“示剑人”。事实上,巴力的众数是“主人”或“拥有者”(正如神性的名字是“主人”master的意思)。这些是拥有土地的大家族,他们的代表在城里组成地方议会。同一个字也用来称呼耶利哥领袖(书廿四11);基伊拉人(撒上廿三11—12)及雅比人(撒下廿一12)——他们都可能有一定独立性,不受主流以色列人的影响。

    (丁)提及巴力就令我们想起在示剑的巴力比利士的庙与宝库(九4),还有在示剑楼的比利土庙(九46),那可能是示剑具独特性的地方。(比利土的名字令人联想起创卅三20的伊利伊罗伊,即“上帝是以色列人的上帝”之意。)

    总之,对于报导所谓地方性争论来说,这些名称显得有点莫测高深。第卅七节的神性的橡树(Diviner’s oak,中文圣经译作米恶尼尼橡树——编注)也提醒我们注意在讨论九章六节时的橡树,另一个争论性的重要名词是“地球的中心”,它应该用“地球的肚脐”去表达更合适。以西结书卅八章十二节也用了相同的表达。达尔斐的希腊大教堂,也被认为是世界的中心。古代的基督徒传统指定耶路撒冷为世界的中心,且确定是在圣墓的教堂里。若不是因这些名字成为无价宝的资料,便是因为讲故事的人用故弄玄虚的名词去装饰他的故事,或者用来嘲笑未来的王与基甸的承继人。

(二)

    对于上帝使恶魔降在亚比米勒与示剑人之间的事(九23)亦应作注释。士师记许多处都记载上帝的“灵”鼓励以色列的士师或拯救者(见三10,六34,十一29,十三25,十四6,19,十五14)。我们不应该拿此处记载的上帝之灵,与以上各段经文中的耶和华之灵作不正确的比较。“上帝”常是指耶和华,我们不应该假定其间有所不同。

    总之,旧约圣经中所记载的灾祸,经常是出自耶和华。阿摩司问:“灾祸若临到一城,岂非耶和华所降的么?”(三6)以赛亚记载上帝说:“我造光又造暗,我施平安又降灾祸,造作这一切的是我耶和华”(四十五7)。同样的,读者可以查阅王上廿二章一至四十节,这篇冗长故事中记载著“作谎言的灵”。

    圣经学者所争论的是这些对上帝的说法的神学论点。是否不可避免地在泛神论的情况下,不同的神明对世人造成彼此互相矛盾的影响,而圣经的作者尝试前后一贯的一神论,结果他们对耶和华的说话产生矛盾?

    这种解释很有可能。但是,士师记九章与其他地方的记载,上帝只是简单地管治世界,并且一贯前后一致,而人类得到他们应得的报应。亚比米勒杀死了七十个异母的兄弟取得王位,示剑的显要人物或有意或无意的与他同谋,第廿三节的记载与五十六和五十七节的记载完全相同。

 学习材料来自神家,感谢主的恩典!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