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信贷危机】都是金融家们的错吗?(回首篇)

如果你不幸进来了,你会失望。如果在这里,你学到点什么,或有什么感受,那更是浪费你的时间了,咳,咳!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这二十几个年中经历过三次大的经济危机(或变动)。第一次是八十年代末的 S&L Crisis (小型储蓄银行危机),第二次是两千年的股市泡沫,还有就是这次华尔街信贷危机。

在 S&L Crisis 中,银行界“松绑”造成银行业主资金的乱投,误投,或被诈骗,或干脆银行主自己欺骗储蓄者等。总之,随着八十年代末的经济下滑,小型银行(Saving & Loan)的“投资”很多都血本无归。因为民众在小型银行的储蓄是没有 FDIC 担保的,这引起民众极大惊慌。最后是国会出面,由纳税人出资,全部偿还小型银行的所有储蓄。这当中最臭名昭著的人物如加州林肯储蓄银行总裁 Charles Keating(他好坏培养了一个奥林匹克游泳冠军的孙子,曾在狱中打电话祝贺孙子)。还有一个就是 "Junk Bond King" Michael Milken (参见电影【华尔街(Wall Street)】)。在那次危机中,财富的走向(含向国民增税部分)基本上是从民众转移到少数的富人手中。

两千年的股市泡沫破裂,在差不多两年的时间内,道琼斯从一万一千七百五十点,NASDAQ 从五千一百三十二点,一路狂泄到七千点(DOW) 和一千七百点(NASDAQ)。这样的跌幅让很多人的荷包缩水。在这当中固然有政府因素,但制造祸害的人物也有不少。臭名昭著的包括安然公司(Enron Corp.) 的总裁 Kenneth Lay 和执行长 Jeffrey Skilling 以及 WORLDCOM 的经济主管 Scott Sullivan,以及为 WORLDCOM 做财务分析的前 Salomon Smith Barney (后归花旗银行)的电讯分析师 Jack Grubman (该人和 Michael Milken 均被裁决终身禁止参与股市活动)等。在该次危机中,财富的转移基本上是双向的,即一部分人及大财团因为 IPO 或股市发财,但也有个人及大财团亏损严重。
(BTW,笔者一直怀疑安然公司的前总裁 Kenneth Lay 在被判刑入狱前的死讯是假的,由一个替死鬼替他做掩护。而他本人现在很可能是和他太太或情妇等一起逍遥在南美某地的海滩边,一笑)

两千年股市大跌以后,房价开始窜升,形成房地产泡沫。成千上万的屋主以高价出售房屋,怀揣大笔金钱离开。接手的屋主们在房价下跌前如做了 refinance with cash out,在房价低于贷款额时拍拍屁股走人,那么接手的屋主们仍然赚了一笔。这时金钱的走向是从银行/富人(持有债倦)流向大众的。

但这只是开始。

债卷们后来都出现在 CDO 的市场上,通过银行经理们,将债务打包成 CMO (Collateralized Morgage Obligation)按不同风险出售。什么是 CDO?下面这段是笔者从网上摘录来的解说:

What is CDO in the financial engineering industry?(25 August 2006)

A CDO is a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A CDO manager will buy debt (bonds and loans) from 50-200 issuers to use as the collateral. He then sells new bonds to investors, which have different payments and credit ratings, depending on the risk preference of the investors.

If one of the bonds in the portfolio defaults, then the loss is taken on the highest risk portion of the CDO.

Here is an oversimplified example:

Collateral: 100 bonds with an average credit rating of A and an average yield of 6% (10-year treasuries + 1.5%)

AAA tranche lowest risk (last to see losses):
yield: 4.5%

A tranche next lowest risk:
yield: 5.8%

mezzanine (highest risk that pays a coupon - takes first loss after equity is exhausted)
yield: 8.0%

equity (takes first loss and all further losses until it is used up)
yield: 0% (but gets all of the pricipal at maturity - ROIs can be 20%+ with no losses)

Of course, the manager of all of this gets a nice fee for the service of putting all of this together!

当然,CDO 是有风险的,尤其是到了二零零五年,房地产的泡沫十分明显,华尔街的金融人士看得十分透彻,下面我剪辑的大约四十分钟广播,来自 NPR 的 "This American's Life" 节目:“INSIDE JOB”(内贼)。这个节目揭露了华尔街的资本家们是怎样利用 hedge (对冲)大赚黑心钱的内幕。节目很值得一听,故推荐。

“Hedge”牵涉到 CDS (请参阅【华尔街信贷危机】我们是怎样走到这一步的(下))。因为他们(包括高盛银行等)十分看清楚房地产的泡沫存在,利用 CDS 赌 CDO 违约。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要滥发 CDO。假如没有这些华尔街的资本家们积极去买那些高风险的 CDO,很多高风险的 CDO 就根本不会出售。那么大大小小的贷款银行就没有那么多资金做贷款。因为银行贷款少,房地产的泡沫也就不会像后来那么大。

再说说这些资本家们在买来 CDO (或 CMO) 以后,马上就去 CDS 市场上下注,赌(bet against)他们自己刚买来的 CDO (请参阅【华尔街信贷危机】我们是怎样走到这一步的(下))。结果房地产泡沫终有破裂时,大批 CDO 出现违约。但 CDO 出现违约的问题越多,华尔街的资本家们在 CDS 上就赚得越多。这些债务造成了非常深重的华尔街信贷危机。

再接下来的事情是联邦政府为了替银行偿还这些债务,从我们纳税人这里向他们提供了几千亿美金的资金。当然,这些钱银行最后是会偿还给政府的。但是偿还的途径是通过联储局向银行发放零利率贷款,银行转身向大众收取 6-7% (房贷),甚至 10-15% (信用卡)的利率。除此之外,就是大家都可以注意到的,银行利率低得不能再低了,定期活期都在百分之一以下(比较股市最近的涨幅),而国会的那些政客们此时都是禁声着,让银行稳赚不赔来取得厚利。所以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华尔街金融家们赚(或骗)的钱,最后还是由大众们来支付的。

所以,我们又被耍了一回。

这个责任是谁来担当呢?是金融家们吗?他们的职业就是要不断赚取利润的。那么是政客们吗?这两天的新闻里,国会两党在为金融改革立法而争吵不休,但是他们的立法真的会杜绝今后类似“陷阱”的发生吗?或许这个责任最终还在我们自己,因为是我们自己的贪欲才给别人钻了空子?

归根到底,虽然陷阱是金融家们挖的,但这正是他们的职业,不断赚钱。而房地产泡沫却是我们大众吹出来的,如果我们大众不贪心,泡沫起不来,金融家们也没个玩头。华尔街的这些金融家们正是利用了大众的贪心,才玩了我们一把的!

所以,金融家们可恶,政客们失职,而我们大众的贪欲才是关键。

所以,就像是 SPAM e-mail 永远不会消失,因为总有笨蛋会去上当一样。华尔街的这种游戏还会继续,只是变个花样而已,因为我们大众总是贪心的。



下面是这个节目的全部连接:
"Inside Job, 1 of 4"(请点右向箭头播放)


"Inside Job, 2 of 4"(请点右向箭头播放)


"Inside Job, 3 of 4"(请点右向箭头播放)


"Inside Job, 4 of 4"(请点右向箭头播放)


参阅本系列上篇,中篇和下篇,请点击连接阅读:

【华尔街信贷危机】我们是怎样走到这一步的(上)

【华尔街信贷危机】我们是怎样走到这一步的(中)

【华尔街信贷危机】我们是怎样走到这一步的(下)


金笔 发表评论于
谢过二位。我想有机会发的话,尽管知道是泡沫,还是要进去凑热闹的,不然最后更吃亏,就象这一次,最后还是要卖单的。

美国现在的资本真的太多了,没有出路(超出股市地产的吸收能力了),又加上通货膨涨的压力,最后只好安排“衍生产品”让大家去赌。。。。。

GOOD LUCK!
gourmet62 发表评论于
一针见地!人若不贪,怎么会上当受骗。顶一下
littlebirds 发表评论于
开赌场的老板永远不用担心没人来玩.金融尤其如此,接最后一棒的赌徒固然血本无归,但是不贪的人一样倒霉:老天给你发财的机会你不拿,别人拿了,等泡沫破裂你还是没好处,一样还是要替别人擦屁股滴。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