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之子:重要的不是钱,是价值观

想要忘记的是爱,不能忘记的也是爱。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彼得·巴菲特没有像父亲一样投身商界,而是成为一名音乐人 

                         
                                彼得·巴菲特与父亲沃伦·巴菲特(右)在一起

                        
                                彼得·巴菲特与非洲贫困儿童在一起

美国“股神”沃伦·巴菲特次子彼得·巴菲特最近出版新书《人生由你打造》,讲述他作为世界上最富有者之一的儿子,如何成为一个“平凡而快乐”的人。
    
他以个人经历告诉为人父母者,要教育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而不是一味满足他们的物质要求。
    
与父亲不同,52岁的彼得·巴菲特走上了一条艺术之路。
    
彼得正在美国巡回宣传自己的新书。他说:“我就是我,我知道自己的人生成就,这一切与金钱或名利无关,而关乎你的人生价值和兴趣爱好。”
    
别被物质漩涡“吞没”
    
彼得还记得,他20多岁时与父亲谈起想从事音乐事业的情景。
    
“父亲以他的习惯,认真倾听,不做评论,也不直接提建议,”他在书中写道,“直到有一天,他对我说:‘彼得,你知道吗,你和我其实在做一件事情,音乐是你的画布,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我的画布,我每天都在上面画上几笔。’”
    
“他就说了这些,这就足够了。这就是我需要的回答,直到现在仍觉得很珍贵。我的父亲,事业如此成功,却把他的工作和我的工作相提并论,平等看待。”
    
彼得认为,人应该倾听内心声音,追求梦想,创造自我价值,不应该被社会的物质漩涡“吸进去”。
    
他执着地追逐音乐梦想,曾一度过着艰苦的生活。即使处于最困难的境地,彼得也没有向父亲伸手,而是到处贴广告找工作,自力更生,最终成为著名音乐人和作曲家,获得过包括艾美奖在内的诸多殊荣。
    
作为“富二代”的彼得认为,父母留给子女最珍贵的财富不是现金或豪宅,而是让他们学会独立和坚强。
    
感受父亲钻研精神
    
彼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成长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每星期工作6天,母亲是民权运动支持者,彼得从小就接触到多种思想和文化。
    
巴菲特当时还未成为“股神”,但他对工作认真钻研的态度,让儿子感同身受。彼得将父亲钻研金融的情景比为僧侣研究经文。“他是那样精力旺盛,那样纯粹。有点夸张地说,当父亲工作时,他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简直入迷了。”
    
彼得在书中写道:“金钱其实是副产品,是身外之物。真正重要的是工作的实质。他(父亲)拥有无尽的好奇,用事实检验他的预测,享受探寻的乐趣。”
    
彼得的父母,尤其是母亲,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彼得高中第一年时,本想辍学到怀俄明州做摄影师,母亲便和新闻课教师“密谋”给他提供了一份年刊编辑的工作,将他留了下来。彼得知道真相后,一直“耿耿于怀”。不过,他最终承认,留在家里完成学业是正确的决定,他现在仍为那份年刊工作感到骄傲。
    
“银汤匙”会变“银匕首”
    
在彼得眼中,“含着银汤匙出生”并不值得骄傲,相反“银汤匙”可能成为一把导致享乐主义和迷失自我的“银匕首”。
    
他说:“享乐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事情,而且它形式多样。有人认为自己生来就该拥有一些东西,这实际上是一种灾难。”
    
彼得认为,有钱人家的孩子常会遇到类似情况,甚至会出现心理问题。这种情况下,如果父母只是想到奉献金钱而非关爱,就会使问题变得更糟。
    
彼得在书中写道:“父母希望我和我的兄弟都能找到热爱的事业,用尽所有心思和力量去追求。这样我们就可以做自己,在所做的每件事中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迹……假使我宣布我生活的乐趣是捡垃圾,我的父母看到我整天呆在垃圾车上,也会感到欣慰。”
    
变卖遗产追求梦想
    
大学3个学期后,彼得从祖父那里获得9万美元遗产。这笔钱是出售一座农场的收益,后来转成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份。如果这些股票留到今天,差不多能升值到7200万美元。不过,彼得当时将股票变卖,为追求音乐梦想打下经济基础。
    
 “这笔遗产算是特权,是我没花代价就得来的礼物,”他说,“如果我肩负谋生的压力,我就无法继续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前行。”
    
在父亲的帮助下,彼得做了一份预算。他搬到旧金山,住进一所小公寓,买下一辆二手车,过起简朴的生活。他购买了一些设备,建立了一个工作室。
    
彼得探寻自己的音乐旅程,但并不顺利,只能从免费为当地一家电视台作曲开始。他说:“我迷失了,但努力寻找自我。在那段时间里,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走。”
    
但是,对音乐的热情、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支撑着他坚持下来。
    
独立奋斗获得成功
    
彼得事业的转折点出现在1981年。他的一个邻居的女婿从事动画制作,急需音乐作品。这名制作人聘请他为一条时长10秒钟的广告配乐。
    
从此,彼得的音乐事业不断发展。上世纪80年代末期,彼得凭借自己的努力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他与一家名为“奈良田”唱片公司签约,计划出音乐专辑。
    
 彼得卖掉洛杉矶的公寓,在密歇根湖畔买了一座别墅,新房子的面积是小公寓的5倍。彼得有了足够的空间录制音乐和接待同行。
    
他的第一张曲集《等待》在业内颇受好评,也很畅销,但彼得一直希望电影制片人能注意到自己。后来,一个朋友送给他一本埃文·康奈尔的小说《晨星之子》,书中描写了美国印第安人和美国政府军作战的故事。彼得读完后很受震动,这种感情直接影响到他1989年发行的第二张专辑《一个接一个》。
    
同时,他听说好莱坞名导科斯特纳正在筹拍一部有关印第安人的电影。彼得将《一个接一个》寄给科斯特纳。科斯特纳邀请他为电影写配乐。彼得发现自己当时还不能完成这项工作,只能作罢。
    
不过,彼得通过这次机会获得科斯特纳的认可,后来又争取到为电视连续短剧《500国家》配乐的机会,并因此获得艾美奖。
    
参与慈善帮助女童
    
彼得现在与第二任妻子珍妮弗居住在纽约。1999年老巴菲特夫妇为每个孩子拨款1000万美元成立慈善基金会,彼得从此走进一个全新领域。
    
巴菲特2006年宣布,他将陆续把85%的个人股份捐赠给子女的慈善基金会和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夫妇创立的基金会。彼得的“诺沃”基金会最终可拥有资产10亿美元。
    
彼得和珍妮弗将基金会的工作定位为帮助女童,特别是那些来自贫困国家的女孩。
    
例如,“诺沃”基金会在非洲投资建学校,让女孩子接受综合教育并学习使用缝纫机等技能。
    
彼得第一次代表他的基金会访问非洲回来后,根据自己的感受创作了一首歌曲,表达了这样一种情感:一些非洲人虽然物质极度匮乏,却依然能保持高尚情操,让某些利欲熏心、自私自利的西方人自惭形秽。
   
 
努力付出获得满足

    
起初,经营基金会给彼得带来不少烦恼。因为这意味着他将走进公众视野,而他已经习惯了“安宁的”生活,喜欢阅读或和妻子呆在一起。
    
不过,彼得很快认识到慈善的价值,“一旦我摆脱障碍,全身心投入慈善事业,所获得的满足感超出想象。”
    
最近,彼得与另一名著名作曲家安杰莉克·基德乔合作,创作了一首《献给每个人的歌》,旨在帮助非洲女童。他们把网友下载这首歌曲交纳的费用捐献给非洲贫困女童。据统计,5次下载就可以为一个非洲女孩买一身新校服或一个新书包;下载1000次的费用就可以解决45名女孩一年的学费。
    
彼得认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真正的满足感,这是父母的财产无法给予的,“我正在从事我热爱的事业,这是我自己选择的道路”。
    
彼得在新书中写道,真正的财富并不在于银行账户里有多少钱,而在于优秀的个人品质,譬如宽宏大量和勤勉工作。
    
他说:“金钱财富随时会来,也随时会走,就这么回事。但价值观是恒久不变的财富,会让我们获得所有的回报。”  
    
相关链接  
    
彼得·巴菲特选择音乐之路
    
 “股神”之子彼得从六七岁起,就感觉到音乐的魔力。
    
当心情郁闷时,他就坐到家中钢琴前,弹上一曲传统儿歌《洋基歌》。彼得说:“奇特的是,这首轻快的进行曲被我弹成了哀乐。我的家人很快意识到我心情不佳。”
    
彼得大学二年级时发现自己对音乐很感兴趣。一次,他欣赏完一名吉他手的演奏,回去后即兴写了一首曲子并录制到磁带中。第二天,他和朋友开车去海边,车里播放着这首曲子。彼得意识到自己的未来究竟在何方。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后,彼得·巴菲特没有子承父业,而是前往旧金山追逐音乐梦想。
    
28年来,他从广告配乐做起,发行过个人专辑,为电视剧和电影作过曲,还荣获过艾美奖。
    
以上这些与音乐结缘的故事,收录在《人生由你打造》一书中,这本书的副标题为“自己寻找获得满足的方式”。
    
他在书中还记录了父亲巴菲特和母亲苏珊的教子方式以及管理一个上亿美元基金会的经历。回忆起学习投资的时光,彼得说:“刚开始时,我挺有兴趣和信心。但随着时间推移,我明白投资圈并不是我内心想去的地方。”
    
亿万富豪要子女学会自立和挣钱
    
对身家上亿的富翁而言,什么是他们最担心的事情?答案或许不是破产,而是子女成为第二个“坏女孩”帕里斯·希尔顿。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说,越来越多欧美富人意识到,为防止自家孩子重演“豪门败家女”故事,必须让他们在继承巨额财富之前,学会自己工作、挣钱。
    
富裕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研究领域专家、美国心理学家苏尼亚·卢塔尔在对314名来自富裕家庭的15岁美国年轻人做调查后发现,这些孩子中,有焦虑症状者的比率比美国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至9%,而富家女孩出现抑郁症状的比率则高达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此外,这些富家孩子滥用毒品的比率也高于来自贫困家庭的同龄人。
    
卢塔尔说,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富家子女们通常“工作太少”,导致他们缺乏责任感,不够独立,也缺少对友谊和社会的了解。
    
不少富翁如今也意识到财富可能对孩子产生的消极影响。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曾表示,他将给自己的孩子一人只留1000万美元。
    
“股神”沃伦·巴菲特也说过,他将给孩子留下“足够多的钱”,“足够”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但这笔钱“不能太多”,不能多到让孩子们一事无成。

(摘自网络)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