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龙志先生的业绩
山西农业大学 冀一伦
张龙志教授自1933年铭贤高中毕业后考入中央大学畜牧兽医系,于1939年毕业。毕业后正值铭贤学校由山西太谷经西安迁到四川金堂,除铭贤中学已正式复课外,学校领导准备建立铭贤农工专科学校(1943年改为铭贤学院),于是就请校友张教授前来参加筹备工作。铭贤学院共有八个系,农学院有畜牧兽医系,垦植系(即现在的农学系)、农经系;工学院有纺织系、化工系、机械系;商学院有银行系、工商管理系。而畜牧兽医系的主任是美籍华人唐陶猗,唐主任虽然热心于系的工作,但对中国的事情不很熟悉。张教授到院后积极为系参谋规划,投入紧张的筹建工作。首先对系的教师作了周密的安排,很快就聘请了骨干教师十几人,其中有不少是全国知名学者,名教授养猪专家许振英、名教授兽医学专家吴文安都是他亲自请来的。跟他们来校的还有张立教(现为东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仲连(现为青海畜牧科学院研究员)、彭文和(后为内蒙古农牧学院教授兼系主任)、李善佐等。后来又聘请名教授罗清生、陈之长、杨兴业等到院讲课。加上陆陆续续到校的教师,铭贤的教师阵营是相当强的,这就为开课作好准备。
为了配合理论课,学院也花了很多钱建起了机械厂、纺织厂、硫酸厂、木材干溜厂。在金堂县郊外也建立了农场,而畜牧场则由许振英教授筹建,张教授也参加了。畜牧场由三部分组成,即奶牛场、猪场和鸡场。当时的品种有内江猪、巴克夏猪,牛有荷兰牛,鸡有来杭鸡,还有从山西赶出去的软布来羊。猪场的规模除公母猪外,已可搞猪的对比饲养试验。
我是铭贤的第一班学生,张教授教过我们家畜饲养学和养猪学,这些都是主要课程,对我们学习畜牧兽医专业奠定了基础,张教授讲课用英文提纲,这也鼓励了我们学习英文的兴趣。后来张教授经过昼夜努力读书,考取了留美实习生,于1947年在美国伊阿华大学获得硕士学位,这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总之,铭贤学院畜牧兽医系的创办张教授起了主导作用,他是奠基人之一,这里有他的功劳。
在这段时间他不但抓系的筹建与教学工作,也重视猪的科研。在困难条件下,与许振英教授搞了科研,论文的题目与发表的年代如下:
“外国猪与四川猪之粗料利用比较研究”许振英、张龙志,《畜牧兽医月刊》1941年10号
“猪之个别饲养试验报告”,许振英、张龙志,《畜牧兽医月刊》1941年11号
此外,张教授个人也在此杂志发表了两篇论文。由此可见他当时的科研水平了。
1947年秋张教授从美国乘轮船途经太平洋回国,这时我则从上海坐轮船去美,在太平洋错过,未能见面。
我于1950年9月回国,到了太谷铭贤学校旧址,这时铭贤从四川成都迁回太谷,从此我们就在铭贤学院畜牧兽医系一起工作了。作为系主任张教授很支持我和其他先生的工作。我从北京燕京大学运回铭贤委托燕大代管的奶牛30头。在学校北场修建了三栋牛舍,办起了奶牛场。张教授也修建了猪舍,改建了鸡场,并通过学校任命我为畜牧场场长。
在五十年代初张教授与李秉权、朱先煌等领导组织了山西畜牧兽医学会,创刊了《山西畜牧兽医杂志》,这对推动当时的学术活动起了重要作用。
在当时政治运动和学习很紧的情况下,他很注意抓业务活动。1957年在南场建起了很像样的猪舍。我也乘此时机盖了试验牛舍和奶牛舍。这样就为系的教学实习与科研创造了条件。而张教授在抓教学与行政工作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开始了山西黑猪的培育。
张教授还主编了全国统编教材《养猪学》,成为全国有名的养猪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