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的北京更多的是古朴,而不是现代…… 。
那时候,我们家住的地方离北海公园、景山公园、中山公园都很近,尤其是北海公园,走上几分钟就到。夏天的晚上,吃完饭,妈妈为我们洗过藻,会和爸爸一起带我们到北海公园乘凉。周末,更是常常带我们到这些公园玩。那些年间我们走遍了这些公园的每一个角落。瓦蓝的天空,雪白的云彩,透明的空气,碧绿的湖水,苍劲的松柏,亭台楼阁,顶部镶有黄色琉璃瓦的红色围墙,处处让我们感受到的是那古老的文明。长大一些,放学以后,几个同学会结伴去北海公园的少年科技馆,或景山公园的少年宫参加各种活动,有时也会和同学一起去这些公园玩。
还是在我们小的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妈妈的工作就是穿梭于北京最大的图书馆、档案馆之间,收集资料,每天埋首于那故纸堆中。记得那年放暑假,我们兄妹几人到北海去玩,妈妈正好到位于北海西侧的北京图书馆查资料。我们几个孩子从西南门进入北海,隔着那铁隔栏看到妈妈在北京图书馆的院子里走,我们高兴的将双手伸过那铁隔栏,喊着,叫着,和妈妈打招呼,妈妈微笑地走到栏杆的另一边,嘱咐我们要注意安全,渴了、饿了的时候,去买些吃的。还有几年时间,妈妈都是在故宫博物院的档案馆里收集资料。有一天,我跟着妈妈去上班。她工作的时候,我就在紫禁城内档案馆那硕大的没有人迹的院子里跑着、跳着、唱着,周围是参天的古木,辉煌的宫殿建筑。院子地上铺的那灰灰的条形砖已经被磨去了些棱角,砖缝间长着些杂草。我或是捉地上的蚂蚱,或是追天上的蝴蝶,尽兴地玩着。中午,妈妈带我到故宫的东门口和爸爸会合,然后一起到王府井吃午饭。那时在我眼中,我的爸爸是那样高大、挺拔,妈妈是那样年轻、漂亮。我还清楚地记得,到了冬天,爸爸每天下班回来,走到家门口时,总是习惯性地轻轻咳嗽一声,然后身穿长长的深色厚呢子大衣,头戴深色呢帽开门进来。有时父亲在门外听到我读书的声音,进门后,会用他那带有浓重南方口音的普通话,很高兴地说,“还没进门就听到我女儿朗朗的读书声”。
那时的我们,不知道生活中还有忧愁,还有艰难,满眼看到的都是阳光灿烂。
(图片选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