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1月14日08:32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编者按:SNS游戏,即社交类游戏,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火遍全国,相应的,针对儿童群体开发的SNS游戏也异军突起,竞相进入市场。玩SNS游戏,谈论游戏技巧和游戏中的人物成为许多儿童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家长一方面希望孩子课余生活更丰富,另一方面又为孩子可能因此沉迷于网络而担忧。给孩子提供绿色健康的网络游戏,成为家长们对监管部门和游戏厂商提出的要求。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管理部门、业界专家和游戏厂商,列举不良网游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危害,试图从内容制作和监管层面为净化儿童SNS游戏空间求解。
当很多家长对SNS还很陌生的时候,一些SNS游戏已经在成千上万的儿童中间迅速传播。SNS游戏为何会有如此大的魔力?
SNS游戏风靡互联网
“今天你偷菜了吗?”2009年,现实生活中的上班族彼此之间常会这样问,其热度类似于人们曾广泛使用的问候语“你吃了么?”。“偷菜”二字成为2009年互联网点击率极高的关键词之一,甚至在小学生中也广泛传播。
“偷菜”来源于SNS游戏——开心农场。开心农场先是在一些上班族中流行,而后迅速蔓延,眼下甚至有些三口之家全员上阵,“挺有意思,就是图个乐。”北京市一位李先生谈到这款游戏时说:“游戏里有自己的农场,需要不停地浇水、杀虫,收获各种蔬菜、水果,还可以跑到其他好友菜地里偷菜。”李先生是被他的妻子拉下水的。让李先生感到意外的是,刚上四年级的儿子豆豆也随之染上了偷菜瘾。
“我们班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农场,都互相偷菜。”豆豆告诉记者。在豆豆的开心农场里,记者看到有10多位好友,包括豆豆的同学、表哥、姨妈和豆豆的父母等。
像李先生这样一家三口乐此不疲地玩偷菜游戏的不在少数。日前,在北京海淀中关村某小学门口,记者随机采访了10多位接送孩子的学生家长,他们大都知道这个游戏,其中不少玩家,也给孩子申请了游戏账号。
据了解,目前,一些针对儿童开发的SNS游戏也竞相进入市场,如摩尔庄园、奥比岛、赛尔号、海底世界、盒子世界等等,其中的游戏人物角色比如小耶、W阿姨等,也成为小朋友们谈论的焦点人物。
迅猛传播为哪般
北京海淀区某小学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谈起某某游戏,全班数十名同学中,唯有她的孩子和少数几名同学知之甚少,同学们下课后常常议论其中的游戏人物、游戏内容、游戏方法等等,如果哪个同学不了解,可能会被视为“落伍”,或者显得“不合群”,有可能被边缘化。
这位家长言谈间的困惑,无意之中道出了SNS游戏迅速扩张的动力源泉。SNS的英文缩写是Social Network Site,起源于美国,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SNS游戏通常在SNS社区网站发布,人们可以邀请现实生活中的好友加入游戏,通过游戏还可以认识更多的SNS社区好友。正是通过这种人拉人的方式,SNS游戏在网上急剧传播。
SNS游戏的迅猛发展与这种独特的互动网络平台不无关系,游戏的每一个玩家都是游戏厂商的义务推销员。一家SNS游戏上线后,许多网友的邮箱、即时通讯工具都会收到其他网友发来的加入游戏的邀请,这种依靠网友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会使SNS游戏的用户在短短几个月内呈现核裂变式的增长。一些业内人士直言,SNS游戏的传播方式具有明显的口碑营销或病毒营销的特征。
尤其对于那些尚无自制力、判断力的儿童,针对儿童开发的各类SNS游戏一旦在儿童中间形成一定的用户群,依靠儿童的好奇心和从众心理,会很快在儿童群体之间传播。许多儿童身不由己,不知不觉中迷上SNS游戏。据了解,奥比岛、摩尔庄园等知名SNS游戏在很短时间内就发展了数千万儿童用户群体,其中一些SNS儿童游戏的活跃用户群体也突破了千万大关。
玩与不玩进退两难
采访中,记者发现,绝大多数家长对让不让孩子玩儿童SNS游戏进退两难:一方面,有的SNS游戏已经成为孩子之间日常交流的主要话题,很难硬性要求孩子不玩;另一方面,如今大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很孤单,能在网上跟同学交流,玩玩游戏,也未尝不可。关键是SNS游戏的内容要适合孩子身心健康,并且让孩子避免过度沉迷游戏。
比较而言,SNS游戏的内容导向是家长们关心的首要问题。儿童自控能力低,辨识能力差,如果游戏中有不良倾向,极易受到游戏的负面影响。儿童单纯地效仿、攀比,会将网络游戏中不良行为举止,不自觉地转移到现实生活当中。
中国青少年绿色网络建设传播联盟常务副秘书长明宗峰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由于目前大多数家长都对孩子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只要所开发的游戏产品能够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利,或者至少无害,他们大都并不一味地反对孩子玩游戏。
明宗峰提醒部分儿童家长,由于有些家长并不真正喜欢儿童SNS游戏,对这类游戏也缺乏深入了解,常常是当孩子过度沉迷出现严重问题时,才引起家长的警觉。其实,家长在孩子开始接触这类游戏时,就应与孩子一起分享,这样更容易判别游戏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影响程度,及早对孩子是否继续玩该游戏作出正确的决断。
管理篇
规范发展扶优治劣
如何从文化知识、心理意识、思想素质等方面入手,提高儿童SNS游戏的含金量,使市场潜力巨大的儿童SNS游戏规范发展,成为广大儿童家长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中国青少年心理化教育中心推广部主任李源认为,SNS游戏作为一个互动性平台,是很多儿童的兴趣所在,完全可以把文化知识、健康的思想观念有针对性地融合进去,通过老师、学生、家长的参与互动,在游戏中来引导孩子掌握各方面知识,比如打字游戏、运算游戏、英语情景对话游戏等等。
“儿童的SNS游戏应该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特点,充分着眼于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设置游戏的情节和内容。”中国青少年绿色网络建设传播联盟常务副秘书长明宗峰强调,“儿童由于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身体发育不成熟,所以游戏内容要尽量做到故事简单,思路清晰,内容健康、向上,人物形象简洁、可爱。”
明宗峰同时强调,SNS游戏务必要定位于能够提高并满足儿童的求知欲,而且确实能够给儿童带来乐趣。中国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产品,尤其是一些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都可以作为素材融入儿童SNS游戏中。
作为一家业内知名厂商,广州百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王晓东指出,去游戏化是奥比岛游戏长远发展的一个战略规划。游戏只是奥比岛的调料而已,奥比岛着重为儿童量身打造一个儿童互动社区,使他们可以在社区中扮演童话故事的角色,可以开展各种新奇有趣的活动,社区活动中会适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科学知识,让孩子在社区活动中潜移默化地积累知识,珍惜友谊,让他们学会和他人分享、合作。
“为了维护一个健康向上的社区氛围,我们严格过滤不健康内容。社区设定语言过滤功能,同时防止私人资料泄露,及时监控并制止诈骗行为。一旦发现社区内有人发表不健康的话语或不文明的行为,可以随时举报投诉。”王晓东强调。
儿童SNS游戏如何健康发展,已引起有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王晓东向记者透露,近日,有关部门召集部分主要的SNS游戏厂家开会,表示今后将不仅要求儿童SNS游戏办理经营许可证,同时对其设置注册资金准入门槛。国家有关部门对儿童SNS游戏加强监管,将起到良好的治劣扶优作用。
明宗峰分析指出,SNS游戏比其他传统游戏更容易出现管理上的问题。由于SNS游戏突出社会化网络的特点,人与人之间共同存在于一个虚拟的社区中,在语言交流、信息传播、资料共享等方面,比传统游戏更加快捷方便,但同时也给一些不良信息的传播以及含有非法目的社会交际等网络行为提供了一个的舞台。因此,国家出台严格的审核制度和管理措施,设置较高的准入门槛,本身也是对SNS游戏的一种前置规范。
当前,国家正逐步规范互联网市场,从长远上看给儿童SNS游戏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为国家出台法规规范网络游戏行业,本质是为了打击那些有害的、不健康的SNS游戏。儿童SNS游戏本身要求必须是绿色的,从目前形势来看,不良游戏必将受到制约,健康游戏则受到保护,这对儿童SNS游戏来说是一个福音。
影响篇
不良网游腐蚀儿童心灵
一些现实生活中被人们唾弃甚至应受到法律严惩的行为,却在一些网络游戏中大行其道。玩家们可以在游戏中任意地偷、抢、赌、虐、骂等等。权威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上网已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网络游戏中形形色色的不良内容将给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埋下隐患。
开心农场中的偷菜是典型一例。一些专家分析:偷菜受到热捧的深层次原因,是满足了人们不劳而获的占有欲。玩家之间肆无忌惮地偷来偷去,无形中助长了人们欲壑难填的私欲,对缺乏判断力的儿童来说,存在严重不良误导倾向。
另有一些专门为儿童开发的小游戏含有恶搞、赌博、暴力倾向。一家网站注明专门为儿童服务的小游戏栏目中,一款游戏名为“小熊轮盘赌钱”,模仿轮盘赌博的方式,游戏中的小熊不断下赌注,赢得钱数最多者胜出。有些小游戏则让玩家对目标人物肆意虐待,可以手脚并用地殴打,也可用刀枪直接杀掉目标人物。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近日发布的《小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调查报告》显示,北京、上海和武汉的1200名小学生中,使用过互联网的人数为1079人,低年级的学生偏爱小游戏网站、儿童社区等等。这一调查结果说明,如果放任小游戏网站、儿童社区中有不良倾向的内容蔓延泛滥,一旦这些心智尚未成熟的儿童深陷其中,在网上很容易失去法律和道德的约束,正常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会被逐渐淡化。
由于年龄、阅历、心智成长等因素,青少年对网络上的内容缺乏较强的判别能力,近几年屡屡出现一些青少年受网络误导误入歧途的事件。不良网游对儿童青少年产生的恶劣影响已经引起我国教育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对策篇
从设计源头主动防沉迷
由于电脑普及以及当前教育形式和内容对电脑的过度依赖,儿童对电脑的接触和使用已经成为日常学习、生活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部分,而且已经超出了部分成年人的理解。
2010年1月2日,中国青少年绿色网络建设传播联盟常务副秘书长明宗峰应邀去广东番禺作了一次名为《引领孩子走出网络游戏泥潭》的公益讲座。明宗峰告诉记者,本来是准备给中学生家长作的讲座,没想到听讲座的近一半是小学生的家长,有的家长还带着孩子一同前来。有很多孩子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
家长们反映,孩子在接触电脑网络后,开始对一些网络游戏发生了兴趣,相当一部分已经到了沉迷的程度,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出现问题,少数孩子身体和心理受到严重影响,有的近视严重,有的精神抑郁。
那么,针对儿童开发的SNS游戏怎样处理防沉迷与游戏的吸引力这样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明宗峰分析认为,儿童由于心理和身体的特点,对游戏诱惑的抵抗力相对于成人要低很多。在完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单纯靠自制力来约束,是根本不现实的。所以,儿童SNS游戏的设计者在游戏制作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所有环节都要体现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要求。对游戏中的任务难度、时间持续长度、画面颜色、人物造型、游戏复杂度等,都要针对儿童的身心特点量体定制。尤其是在游戏登录后,尽可能在儿童开始出现疲劳或已经对儿童身体造成不良影响的时间段内,给出明确的提醒或警告,连续警告仍不下线的情况下,可以强制其下线,或者临时关闭其账号。
SNS游戏奥比岛的厂商——广州百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王晓东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强调,与其从技术上预防沉迷,不如从产品设计方面考虑主动预防沉迷。奥比岛提供半小时即可完成的故事内容,用户在登录45分钟便会收到下线通知信息,系统同时自动弹出伸展体操动画,要求用户跟随动画做体操运动。
作为家长一定要对孩子负起监管的责任。明宗峰指出,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家长应尽可能陪伴在孩子身边。如有可能,家长要与孩子一起体验并分享游戏带来的乐趣,然后在适当的时刻引导孩子转移注意力,最后离开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