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森林资源清查
我做知青时曾有幸参加“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这个在技术上还是比较复杂的,林业厅派了专家来培训。
当时我是都会了,可现在只记得一个术语,“角规控制捡尺”,够古怪吧。角规类似水准议,角规控制捡尺的原理:在设定的检测点周围,好像是20米吧,同样胸径(一米高处的树干直径)的树,离检测点越远,权重就越小。这么说吧,胸径20厘米的树,如果刚好长在检测点,那它就是20厘米。离开越远,用角规测得的胸径越小,20米外就等于0了。
那么检测点是怎么定的呢?简单,在五万分之一的军事地图上,按公里网格指定。五万分之一的地图是什么概念?基本就是谷歌地图的放大极限吧。当我们看到村里的鱼塘都在地图上有个小圆圈,都惊讶不已。顺便说一下军事地图是航测的,这没问题。但这山峰河流什么的,还得以当地人的叫法为准。我小时候就常碰到军人问地名,一般是两人,手拿地图,背着冲锋枪——那可是军用地图啊。
在地图上找到检测点,很好。但怎么上那去呢?当时可没GPS。得先到达地图上离检测点最近的地形物,从那尽可能的接近检测点,用罗盘测周围三个山峰的角度,在地图上用交会法确定目前的位置,以及由该点至检测点的方位,距离。然后,再走,再测,再作图,一般得反复三四次。
因为我们带着军事地图,所以按规定,每组配了一枝56式冲锋枪(国产AK47),三十发子弹。我们知青都是基干民兵,所以这保护地图的任务当然就属我们了。抱着冲锋枪威风吧,其实我们都烦这差事,因为这枪纯属摆设,是绝对不能用来打猎的。我们有自己的猎枪,也曾打着过狐狸野鸡什么的。
前面说了,检测点是按公里网格指定的,与地形地貌无关。最惊险的一次,我们得爬上离公路60多公里,海拔1500多米,相对高度1200多米,叫风柜口的山峰。我们做了露营的准备,除了中饭以外,还额外带了米和咸菜。一早出发,扛着仪器,沿着山谷的小溪往上走,中午到得半山腰,小溪成了涓涓细流。领头的决定,吃饭,水都喝了,空壶再灌满溪水。到得山顶,定好点,天就黑了。我们找了些枯枝,生了一大堆火,各人把铝饭盒当锅煮饭吃,然后军用雨衣一铺一卷,睡觉。虽然烤着火,山风吹着——风柜口可不是白给的,还是很有点凉,仗着年轻,照睡不误。说是要轮班放哨,保护地图,不过没人当真。早晨起来,赶紧开工,那山顶上也就矛草,灌木,苦竹什么的,没什么进得了角规的。赶紧收拾,一阵风奔下山。当晚,特别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
最好玩的一次,检测点落在了国营农场的桔子园里。秋高气爽,我们坐在桔子树下,大吃了一通,心情比桔子还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