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远山的红叶

疾恶如仇,柔情似水。重情感,意境,和哲理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注] 她的事迹令人感动之至。但是中国社会的腐败,不仅仅是官场的腐败,连普通老百姓都精通腐败,已经是病入膏肓。彻底根除社会的腐败,只能有待于将来,经济发展,政治改革,新闻自由,司法独立,文化进步。

电视连续剧[远山的红叶]
http://hd.openv.com/tv_show-8532.html


新华网北京2月8日电 题:永远的巴山红叶——记四川省南江县原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王瑛

    人民日报记者李章军 新华社记者张严平 杨迪

    见到她,已是一尊定格的美丽:黑黑的眸子,弯弯的眉毛,温婉的目光,粲然的笑容,碎花布衣之上的脖颈处系着一条红色的丝巾。

    这是一个一生都痴爱枫叶红的女子。

    有人说她柔媚似水;有人说她大气如山。有人喊她“瑛儿”;有人称她“王哥”。她多情善感,眼里常含热泪,每一个父老乡亲的疾苦都让她心痛;她亦有拍案而起的侠气,哪怕面对权高位重者,只要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绝不退让。

    她对自己共产党人的信仰无限忠诚,就像当年用鲜血和生命浇灌了她脚下这片巴山热土的中国工农红军红四军男女将士们,她是他们无愧的后来者。

    在她生前自己设计的一方小小名片上,我们看到了烂漫如霞的巴山红叶,一行娟秀的小字透着生命的气质跳跃在红叶之间——中共南江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王瑛。

    蓦然低头,有泪落下。

    她有红叶的风骨,不惧霜打,在党和人民利益的防线上傲然挺立

    王瑛只有1米54,瘦瘦小小的,但在纪委书记这个钢铁般的职位上,她让人见识了小女子的骨头有多硬。

    2003年3月24日,南江发生一件震动全县的大事,一名在扫黄中被拘留询查的年轻女子在县公安局某派出所留置室上吊自杀。案子经有关部门迅速了结。一个月后,一封举报信转到县纪委,举报派出所某民警在办案中玩忽职守致人死亡却逍遥法外。

    任县纪委书记刚满一年的王瑛,被推上风口浪尖。

    “马上调查。”她毫不犹豫。

    事情很快现出端倪,这竟是一起涉及多个部门、背景复杂、且连带县公安局个别领导有制造伪证、隐瞒真相嫌疑的重大案件。

    纪委内部有人建议,应付一下算了。

    王瑛出语否定:“有后台有背景的更要查!既然老百姓有反映,我们就要查个水落石出。”

    “敢查这个案子,你几爷子不想活了!”一时间,县纪委八面临风,指责、谩骂乃至威胁接踵而来。

    王瑛毫无畏惧:“邪不压正。我们是正义的,不怕!”

    那些日子,王瑛和她的战友们一道,如同百米冲刺,日夜奋战,曾连续5天5夜没有睡觉,吃住在办公室,与主要涉案人员反复谈话,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

    她的压力是人们难以想像的。在一次向县委常委汇报案情的会议上,一位领导黑着脸当面指责她不该查这件案子。她无法沉默,挥手朝桌子重重击去……

    回到办公室,她哭了,哭得很伤心,像受了委屈的孩子。哭完,抹干眼泪冲出一句话:“人生就是要荡气回肠一回!”

    王瑛不是孤军作战,她的身后有各级纪委组织的坚强支持。最困难时,巴中市纪委专门派出力量对所有办案人员暗中保护。

    真相终于浮出水面:案发当天,拘查年轻女子的一名民警因接受他人吃请,违反规定将被拘人一人留在留置室,导致这名女子上吊自杀。案发后,县公安局个别领导为不影响争创全国优秀公安局,隐瞒了当事民警擅离职守的事实,指示下属做了出警的假证。

    最终,十多名涉案人员全部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党纪政纪处分。

    纪委书记的职责,就像一方砺剑石,将王瑛的锋芒越磨越锐。她对身边的同志坦言:“纪委是干什么的?纪委就是为纯洁党的队伍、永葆党的战斗力而冲锋在前的尖刀兵。作为一个纪委书记,不办案就是失职;作为一个纪检干部,不办案就不配在岗!”

    几年来,王瑛直接牵头办理疑难案件、典型案件50多起,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近1000万元。她先后被四川省纪委、省监察厅表彰为“办案先进个人”,被中央纪委、监察部表彰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

    王瑛不止一次说过:“我知道我得罪了很多人,但谁叫我是纪委书记。我对得起党和人民的是:我从没得罪纪委书记这个称号!”

    她有红叶的眼界,天高地阔,以超前的工作为党凝聚起万千力量

    王瑛去世后,有一个曾被她断了大好前程的人为她守了整整一夜的灵。他叫柳昆。

    10年前,柳昆作为一名公安民警,曾因为打黑英勇荣获南江县十大杰出青年。10年后,在2003年 “3·24”案件中,他作为当时县公安局副局长负有连带责任,受到行政撤职处分,33岁,跌入人生低谷。

    王瑛对身边的人说:“惩处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教育和挽救干部才是我们的天职。柳昆本质不坏,是一时糊涂走错了方向,我们有责任教育挽救他。”

    那是柳昆受处分后第一个春节前的晚上,王瑛来到他家,柳母冷若冰霜,柳昆垂头漠视。王瑛朝向老人说:“我们都是做母亲的人,如果你是那个死去女孩的妈妈,你怎么想?”她又朝向柳昆说:“错误只属于过去,你未来的路还很长,要努力!”母子俩哭了。

    不久,柳昆响应县委号召,主动申请下放到条件艰苦、经济落后的观音寺村做驻村干部。4个寒暑秋冬,他带领这个村修公路,建学校,安电话,养黄羊,种板栗,干出了当地老百姓梦想多年的事。

    4年里,王瑛每年都要到观音寺村检查、暗访柳昆的工作,每年年终都要组织县纪委、监察局全体干部听取柳昆的工作汇报。有一年8月,一场大雨过后,柳昆正在村民的房顶上架电话线,忽然看到一辆载客的“摩的”歪歪扭扭进了村,后座上下来一个人,一身泥一身水,抬起头来竟是王瑛。原来她下乡检查工作,特意绕道这里看看柳昆的情况。此时她已经重病在身,脸色憔悴。“王书记……”柳昆一语未落,泪如雨下。王瑛笑笑:“我莫事,你好好干!”

    柳昆连续3年被县委表彰为优秀驻村干部,2006年7月1日,又受到巴中市委的表彰。当天下午,他收到王瑛发来的短信:“大姐祝贺你,真的勇士是跌倒后爬起来继续前行的人!”

    几年来,王瑛教育帮助的受过处分的党员干部有50多人,其中5名成绩突出者重新走上了领导岗位。

    作为党的一级纪委,如何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防范机制,将错误的东西遏止在萌芽之中,是王瑛更为努力的。

    2002年,南江县发生两起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案件,致使3名客商撤资。王瑛经过调查,创造性地提出了纪委工作服务社会发展的“五个零”工作方法:

    ——建立投诉中心,为民服务零距离;

    ——召开专题听证会,干群关系零隔阂;

    ——开展“三最佳”(最佳执法单位,最佳执法领导,最佳执法人员)创评,监督监察零空当;

    ——评选诚信先进,再塑形象零起点;

    ——实行投诉查结制,案件查处零搁置。

    “五个零”的工作方法实行3年间,南江县招商引资9.8亿元,56家外地客商相继安家落户。

    2006年,王瑛发现群众反映村社干部的信访举报占到全县信访量70%,为此她提出在全县各行政村设立村级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制度的设想。这一制度实行后,村级信访案件占全县案件的比例下降到32%。

    王瑛就像一位拓荒者,在纪委工作的领域,以忠诚与智慧奋力开辟出一片片理想的绿洲。

    她有红叶的深情,俯首朝下,人民群众的冷暖疾苦是她不舍的牵挂

    在南江,有一群“背二哥”,他们曾是王瑛最放不下的人。

    “背二哥”是大巴山特有的苦力人,终年靠给人背运货物为生。“背二哥真辛苦,长年在外难落屋,吃的‘筒筒饭’,走的‘阎王路’,动步唱路歌,停脚打杵杵,背压弯,汗流枯,日头背进又背出”。好唱山歌的他们,早年的歌里唱出了字字辛酸。

    然而,落脚到南江的“背二哥”做梦也没想到,在这里,生存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他们有了自己的宾馆,自己的餐厅,还常有人来讲课,讲的都是让他们心里亮堂的实在话。

    这一切,都与王瑛有关。

    55岁、做了十多年“背二哥”的廖庆和,一直忘不了2004年冬天的一个晚上,累了一天的他,像往常一样把头钻进竹篓,蜷缩着身子,下身盖了一条破棉絮,睡在了县城红星桥旁的马路边上。蒙眬中,他感觉有人把棉絮轻轻地往上拉了拉,睁眼望去,是一个戴眼镜的女子。他想是个好心人吧,没说什么,又闭眼睡去。没有想到,一年以后,廖庆和参加县工会组织的农民工培训,竟意外地看到了那个女子,她微笑着走过来给他倒了一杯水。他问旁边的人,这女子是工会的服务员?人家告诉他,那是县纪委的王书记,也是县工会的主席。他一时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之后的事情,是他一点一滴体会到的。

    王瑛的心里把“背二哥”看得重,到处为他们说话,跑前跑后为他们解难,最终在县委的支持下,办起了 “背二哥”公寓,他们这群一年四季睡街头的流浪汉晚上终于能在屋子里睡觉了,一人一晚只收5角钱,缺口的费用由政府补贴。不久,又办起了一家专供“背二哥”吃饭的餐厅,一顿饭只要2元钱,有荤有素,憨厚的“背二哥”为餐厅起了一个直抒胸臆的名字——“感恩餐厅”。

    王瑛经常晚上去给“背二哥”们上课,给他们讲“要进得来,留得住”,要“先富脑袋,后富口袋”,要“自尊自强,堂堂正正做人”。

    在街头,我们意外地听到廖庆和唱起在“背二哥”中流传的新曲,苍凉高亢的音调透着重生的喜悦:“进城干活十多年,没想到党的政策这样宽,建了‘背二哥’好宾馆,只花半元钱,又有水来又有电,开水丢在枕头边,服务周到真齐全……”

    王瑛出生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她对人民群众有质朴的爱;巴中这片浸透了红军鲜血的热土,更为她的爱融入了一种信仰的力量。她说:“尽心尽意为群众做事,是我们党员干部的天职。”

    她曾为一个全家5口挤在30平方米房子里的抗美援朝老兵,上下奔波,四处“化缘”,购置了一套90平方米的新房。

    她曾为一名无钱读大学的农村女孩黄霞一次掏出了3000元的学杂费。之后每一个月,黄霞都会收到王瑛寄来的500元生活费。直到她去世,这笔生活费依旧按月寄到。原来,她把自己荣获“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得到的2万元奖金,专门在银行为黄霞开了一个账户,去世前她把存折郑重委托给了县纪委的同志。在南江工作11年,王瑛先后资助了12名贫困学生。

    她曾为住房与耕地被一条大河隔在东西两岸、只能赤脚过河到对岸种田的洋滩村村民圆了几代人的梦,20多天建成了一座横跨东西两岸的铁索桥。当地农民在桥头一块大石头上雕刻了三个深情的大字——“连心桥”。

    ……

    在人民群众的心里,王瑛就像一缕阳光,一阵春风,她来了,就会留下温暖。

    她有红叶的操守,风尘不染,认定自己只是一个人民权力的保管员

    王瑛做官多年,手中的权力,一尘不染。

    她有个亲弟弟王勇,一直在阿坝州一个条件艰苦的基层林业站工作,弟媳妇下岗在家,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王瑛任南江县纪委书记后,王勇似乎看到了希望,给姐姐打来电话:“姐,你把我调到巴中去工作吧,在阿坝实在太苦了!”每次得到的回答都是:“你要安心工作,调动的事有机会再说吧!”

    这个机会却一直没有出现。

    最难忘那年,父亲去世,临终前握着王瑛的手:“我最放心不下的是你弟弟,你要好好照顾他啊!” 王瑛含泪点头。

    然而,她依旧食言了。

    王瑛的内心不苦吗?苦。哪个姐姐不疼弟弟,哪个女儿不愿成全老人遗愿?但是,当要圆满这种亲情便要动用手中的权力时,王瑛退缩了。

    她曾对在巴中市机关工作的丈夫张勇说:“我们手中的权力都是公共权力,是人民群众让我们保管的,我们只是一个保管员。如果用权力谋私利,就是对人民的背叛!”

    她的弟弟始终没调来巴中。同时,丈夫的弟媳王雪梅也下岗多年。丈夫的弟弟找到嫂子,希望走后门给雪梅找个工作。王瑛摇摇头:“不是嫂子无能耐,也不是嫂子不帮忙,只因我是一名纪委书记。比起许多更苦的群众,你们还没有到那种揭不开锅的地步,如果给你们走了后门,面对那些群众,我心里不安啊!又如何去监督其他干部呢?”

    王瑛把对家人的愧疚压在心底。每逢过年过节、学校开学,她总是从自己不多的工资中挤出一点钱或买下一些生活用品,送给两个弟弟、弟妹和他们的孩子。

    王瑛去世后,王勇从阿坝赶来为姐姐送行。当看到姐姐灵前鲜花如海、挽幛如云,他从心底懂得了姐姐。他跪在姐姐的遗体前痛哭:“姐姐,过去我让你为难了,你原谅我吧!姐,你是对的!”

    在南江,王瑛常去位于城中心一个叫“红四门”的地方站一站,它是当年红四军73师血战后胜利入城的地方。青色条石交错砌成的拱形石门上,至今可见红军錾刻下的标语口号。她对一位朋友说:“‘红四门’是一种洗礼与鞭策,在这片土地上做纪委书记,一步脚印也不能歪!”

    每一个细节的东西,在她都是一种无声的表达。

    她在南江本可以租一处条件好的房子,可她坚持住在职工旧宿舍楼里,脱落的墙皮用白灰刷刷,破了洞的窗户用报纸糊上,一张钢丝床用到她去世。

    她的装备总是很“寒酸”,当别人都在用高档手机时,她用的还是一部旧话机;当其他部门轿车换了一辆又一辆时,县纪委的一部老桑塔纳仍在使用;当别人用高档笔记本电脑时,她用的还是联想第二代产品。2008年,有职工提出更换电脑、买一辆新车,王瑛专门召开干部职工会,她说:“纪委是执法的,如果我们去跟‘风’,其他单位更会跟‘风’,只有我们带好头,不良风气才会被遏制!”

    她生病住院,一家企业的负责人来探望,说什么也要留下5000元钱,以感念她在企业遇到困难时为他们排忧解难。王瑛说:“你们来看我,是我最大的慰藉,送钱反而是加重我心灵的病痛。你们还忍心给我钱吗?” 企业的负责人只好收回钱含泪而去。

    拒绝一切用权力谋取私利的王瑛,宁愿自己承受生活的重担。

    几年中,她的丈夫、母亲先后得病,儿子又考上大学,加之她平日里帮助人也多,日子常捉襟见肘。2006年,成绩优秀的儿子被学校送往国外一所大学交流学习,生活费用提高不少。为了节省开支,她为儿子托运了全部的旧衣服,以及一把菜刀和一把理发的剪刀,让他平日里做饭理发自己动手。但这依然不能填补费用的空缺。无奈之下,王瑛背着所有的人,悄悄到一家信用社贷款了8万元钱。半年后,信用社捎来话,问她是否还点本金,不然一年的利息太高。她问:“利息有多少?”回答:“6000元。”她沉默半天,说:“实在没钱,我先还利息吧。”去世前夕,她把这件事记在了本子上,以期家人将来把钱还上。

    小小红叶,生之高洁,所以璀璨,一如王瑛。

    她有红叶的不朽,虽死犹生, 以生命最后的燃烧诠释了一个红色的灵魂能走多远

    还有什么比选择死亡的方式更能表达一个人对生命的态度?!

    王瑛的选择是——“就是倒下了,也要倒在岗位上。”

    2006年7月,南江遭遇特大旱灾,王瑛冒着酷暑在抗旱一线连续奋战十多天,几次昏倒,随行的同志强行把她送进医院。检查结果震惊了所有的人:肺癌晚期。医生断言,她的生命最多还有半年。

    两天两夜,王瑛沉默不语。

    两天后,她终于痛哭了,面对丈夫与挚友。

    哭完,她说了一句话:“我要创造奇迹!”

    从此以后,人们再也没有看到她流泪。

    一次次化疗,一次次抽胸水。血管萎缩,手背溃烂,恶心呕吐,头发脱落……她一声不吭全挺下来了。

    刚刚结束三个疗程的治疗,王瑛坚持出院。临走医生叮嘱她回家好好休息,干自己最快乐的事情,她点点头,回到了纪委书记的岗位。

    巴中市委得知情况,准备给王瑛安排一个轻松点的工作,既可减轻她的劳累,又可以解决她的正县级待遇。王瑛谢绝。她对市委书记李仲彬说:“我知道我没有多长时间了,干一天算一天。我热爱纪委工作,我要在这个岗位上坚持到最后。至于是否正县级,我不在乎。”

    当死亡逼近,王瑛以百倍赤诚的心去拥抱她钟爱的工作。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爆发,到重庆新桥医院接受化疗还不到一个星期的王瑛,不顾医生劝阻,提前出院,第二天一路颠簸500多公里赶回南江,立刻带领县纪委的干部奔赴救灾一线。

    南江县有48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达44万多人,是全国地震重灾县之一,监管好抗震救灾物资是王瑛最牵挂的事。她对身边的人说:“这些钱和物资都是用来救命的,出了问题,我们就是犯罪!”

    她连续召开会议,组织讨论制定了《关于严明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监督的纪律规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7名义务监督员,县纪委、监察局落实专人24小时接访,并在重灾乡镇集中设立现场投诉点,调查核实群众反映的问题。八庙乡有群众举报,乡干部在救灾款上做“手脚”,王瑛立刻派人查处,这个乡的党委书记、乡长、副乡长等4人全部被撤职。

    这一时期,王瑛直接批示处理有关抗震救灾信访举报36起,解决群众具体问题14起,确保了国家发放给南江县的上亿元资金、成千吨救灾物资及时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

    县监察局副局长何勇至今忘不了王瑛送他们抗震救灾物资检查组下乡的情景。那时的王瑛由于连日高强度工作,病情加重,车子一路走她一路咳嗽。实在坚持不了,就停下车,咳嗽稍缓一些,再接着走。就这样,近3个小时的路停了四次。每到一个村,她都千叮咛万嘱咐,到达最后一站燕山乡时,王瑛交代完了,临上车又回身抓住何勇说:“每人每天10元钱1斤粮,一定要发放到群众手里啊!”

    站在生命的轨道,已经听得见死亡脚步声的王瑛,此时几乎是在与死亡赛跑,她渴望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党和人民多做一些,再多做一些。

    在大坝水库危在旦夕的抗洪现场有王瑛……

    在冰天雪地的查灾一线有王瑛……

    在群众倒塌的房屋前拉着老伯老婆婆的手,一次又一次掏出钱塞到他们手上的还是王瑛……

    在她病情确诊后的两年零四个月的日子里,除去十多次的化疗时间,她都在工作第一线,有194天在抗洪抢险、抗震救灾和案件查处现场。

    最后的王瑛,依然给人们传递着阳光的暖色。

    她随身的包里除了笔记本和笔,总是带着3样东西:止痛药、口香糖、化妆盒。工作中每当疼痛难忍,她就悄悄服上几粒止痛药;每当要剧烈咳嗽,她就反复咀嚼口香糖以压住呼吸;每当脸色蜡黄,她就躲在角落迅速涂一点胭脂,抹一点口红。她对朋友说,她不想把担忧和伤感带给别人。

    这是2008年11月里最后一个周末,王瑛回到了巴中的家。此时,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她的大脑和颈部,极度的疼痛吞噬着她的寸寸骨髓,人虚弱得已经连走路都很困难。她终于答应请假,到重庆接受治疗。

    望着眼前这个几十年聚少离多的家,王瑛无限伤痛。5年前,丈夫右手患骨瘤做了假骨移植手术;2年前,70岁的老母亲患乳腺癌,一直靠化疗吃药生存。她多想为他们多做一些,可还没来得及,自己竟也被病魔袭倒。

    时间突然变得如此珍贵!她只有抓住每一个回家的日子,默默不停地做着,为母亲拆洗了四季的被褥,一一写了字条放好;为丈夫整理了四季的衣服,按季节颜色一套套搭配得当。

    短暂的相聚,似乎只为了那最后的诀别。

    这一次,她多想再多做一些。但是,她已经什么也做不动了。

    2008年11月27日,王瑛一家起得很早,她让丈夫搀扶着来到厨房,久久地凝望着正在为她做早饭的母亲,痴痴的目光如诉如泣。她费力地抬起手,为母亲捋了捋花白的头发,喃喃细语:“妈,您为我太辛苦了,今后要多注意身体啊!今天我真不想到重庆去,真不想走……”

    这是万般不舍的离别。

    她让丈夫帮她带上那条她最喜爱的红围巾,那种红恰如枫叶经霜后的爆发,如火如霞,她的衣服中最多的就是这种颜色,她一生都迷醉枫叶红。

    丈夫弯下身子要背她下楼。“不,会压坏你的手臂。”高大的男人突然满眼泪水,猛地抱起她直奔楼下。

    县纪委的同志已在等候。她若有所思:“我还有什么事没交代吗?我让机关的同志代我到挂联的乡镇走访慰问,了解贫困群众安全过冬的情况,他们千万别忘记啊……”

    车子开动了。

    一路静静的,副驾驶的位子让她有开阔的视野,宽大的挡风玻璃宛如一幅幅迎面涌来的画面,那是她熟悉的山川、河流、村庄……

    没有人知道她什么时候停止了呼吸。她就这样走了,走在了路上,像一片红透的枫叶飘落在巴山的土地……

    明天,将是她47岁的生日。

    她的身后,65万南江父老乡亲洒泪壮行;她的身后,巴山枫叶一夜尽染。还有什么比生命享受如此的挚爱与燃烧更幸福的了?!

    这是红叶的选择。

    这是一生痴爱枫叶红的女纪委书记王瑛的选择。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