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至今还流行父母帮着孩子找结婚候选人。有一次,一个印度朋友给我们讲了他的父母包办婚姻的经过。大家都知道,印度的种姓等级制度至今仍然没有完全消亡。印度年轻人要结婚首先要由父母选择几十个甚至一二百个门当户对的候选人,经过父母初筛后有十几个候选人由适龄青年亲自面试,然后选择一个结婚。
有人说,不进行试婚,怎么知道将来夫妻生活和谐不和谐。这个就不用操心了,印度人在上学时都要学一本书,叫《爱经》,里面讲夫妻生活之道。书里有具体的床上生活指导,也有女性如何收拾屋子,插画,营造气氛等内容。河边大致看过那本书,不太厚,相当于我们国家的新婚指南加上简单的家政学。里面的床上生活指导还挺具体的。由于学了这本书,随便把两个年轻人捏到一起,他们都能生活得挺和谐。那个印度朋友尤其强调一点,就是他们认为夫妻结婚后是一个共同探索,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据这个印度朋友讲,这样的婚姻,大部分都很和谐。他结婚后很快他就把老婆从印度接到美国来,对自己的婚姻很满意。
中国以前一直有父母帮办婚姻的传统,跟上面提到的印度式联姻有一些相似之处。主要是门当户对,和父母帮助进行选择。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的帮办婚姻没有那么多候选人,另外孩子也不一定有最后的选择权。
河边以为,帮办婚姻还是挺好的。首先,姜还是老的辣,做父母的毕竟经历得多,看人会更准一些,不会被表面现象迷惑,也不会感情用事。另外,知子(女)莫如父(母),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的了解有十几年,甚至二三十年,眼光不会太偏的。还有,父母看中的,往往是他们认识的人的孩子,比如老同学或老同事的孩子。这些孩子往往是从小看大的,知根知底,不会有任何隐藏的恶习或遗传病。而且,一旦婚事成功,亲家之间的关系很容易处好,小两口吵架了也比较容易劝解。
另外,作为帮办婚姻,有什么不好的结果都可以赖到父母身上。而象在美国这样,做什么都是你自己的choice,既然自己做了选择,当然要自己负责,负担太重了。有机会选择并不总是好事。我以前吃SUBWAY,每次点一个破三明治都要做那么多选择,烦死了。我们中国饭,一个菜名“麻婆豆腐”或“全家福”就齐了,厨师自己看着去做吧,多省心。放手把菜交给行家去做,行家最终会不负众望,做出色香味俱全的麻婆豆腐来的。只需要看准行家就够了。看看以后我女儿会不会给我下个指令:“我近几年可以考虑结婚了,去帮我找一个又好看又机灵又听话的。”我肯定屁颠儿屁颠儿地照着去做,不负所托。我这是在做白日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