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扫地的功德

扫地的功德
注荼半托迦尊者为十六尊者之十一,开示的一个偈颂很自然地从他心中升起,其实那些句子就算他曾听过,也不可能记得,更别说要熟背它: 尘是执着,而非泥尘,
智者弃之;
垢是瞋恨,而非泥垢,
智者弃之;
尘垢是无明,此外无他;
智者清除此污垢与障碍,
即得解脱。
因为这瞬间浮现的偈颂,盘陀伽了解到贪、瞋和痴三毒是轮回的根本,他打破了自我的幻象,一切迷惑的根本。
周利盘陀伽了解到这时,他的心内渐渐清明起来,过去不能明白的现在渐渐明白。他又想:「人的欲就是尘垢,智者一定要除欲,不把这个欲断除不能了生死,这是很可耻的事。以欲而生出种种灾难苦恼的因缘,束缚人,不能自由。没有欲,心才能清净,才能自由解脱,才能见到真理。」
周利盘陀伽这么想,渐渐息下三毒的心,使之进入平等的境地,不起爱憎之念,没有好恶之心,脱出无明的壳,他的心遂豁然而开。
突然间,愚蠢的盘陀伽高声呼叫:“看到了,我清楚地看见了。敬礼世尊!”因为在那当下,手执扫帚,他透视幻象而证得开悟。
周利盘陀伽觉悟以后,很欢喜的走到佛陀的座前,顶礼佛陀说道:
『佛陀!我现在了解,我已拂除心内的尘垢。』
佛陀也很欢喜,嘉许周利盘陀伽,佛陀就对大家说:
『诵很多的经文,不了解到经义不行,受持一句偈颂,照着实行,一定就能得道,你们看周利盘陀伽!』
周利盘陀伽从此成了祇园精舍中有名的比丘,很受大家的尊敬,但周利盘陀伽的生活不变,每天仍然扫地的时候小声的念“扫尘,除垢”
愚钝之人注荼半托迦成为僧人的事迹广为传播,家喻户晓。一些外道徒指责说:“乔达摩(外道徒称释迦牟尼)的教法据说是十分的深奥。可是,像注荼半托迦之类的愚人也能在他手下成为僧人。那么,他的教法有何深奥难解之处?”
释迦牟尼佛为了反骏外道徒的诽谤,也为了证明注荼半托迦的才能,告诉阿难陀指定注荼半托迦为两名比丘尼的学法导师。阿难陀即按释迦牟尼所言指定注荼半托迦为比丘的导师。注荼半托迦自己也知道佛陀为什么任命的原因,就接受了任命。当两名比丘来到祇陀林询问谁是他们的学法导师时,回答说“半托迦”。她们问是不是说半托迦尊者,回答让两位比丘尼大吃一惊:“导师是注荼半托迦。”她们非常生气,俩人谈论说:“他们对待我们这样无礼,就因为我们是女子!像注荼半托迦这样的人,三个月也学不会一段经文,怎么来指导我们?况且我们已经掌握了佛陀的教法。不过且慢,我们先去看看他如何动作。”
于是,两位比丘尼来到注荼半托迦面前,在他脚前行跪拜礼,并致问候。然后,她们要求导师为她们说法,举行每半月一次的反省仪工。注荼半托迦给了他们完满的答复。两位比丘尼回到夏静修室后,多少有些惊奇:“注荼半托迦起码已经知道如何回答问题了。”
其他的比丘尼很想知道谁是自己的导师,就问先来的两位比丘尼。当她们听说是注荼半托迦之后,大吃一惊,说:“怎么能以如此态度来蔑视我们比丘尼呢!要明白,到时候我们可不能有这样一个没有学识的人作导师!”
十二比丘尼中一些调皮的比丘尼,匆匆忙忙的为她们的导师造了一座很高的法座,但法座四周没有设置任何可供攀登的阶梯;另外一此比丘尼则对室罗伐悉底城里的人说:“明天,我们的大导师将为我们说法。”
她们还四处游说,如果人们错过了这次听导师说法的机会,他们将长期在轮回之中挣扎。这样就招引很多的的人。这些人中有一部分是出于好奇,还有一部分是为了聆听佛法。
第二天清晨,注荼半托迦先出门化缘,然后做默祷和静修,做完之后和他的随从一道前住比丘尼的夏季静修地。当站在静修地的一些人认出注荼半托迦后,窃笑着说:“瞧,这就是比丘尼的导师注荼半托迦,三个月记不信一段经文的傻蛋!这些秃比丘尼骗了我们,这们傻僧也没有能力讲法,我们走吧!”
但另有一些人心想:“让我们稍等一会。”他们就站在那里。
当注荼半托迦看到高耸的法座时,心下思忖;这是为了表示对我的尊敬而建的高法座还是恶作剧呢?最后他明白这是恶作剧。因此,他以法力延长了他的手,如同象的鼻子一样,把法座住下一压(其中一部分人看见了这一动作,一部分人没看见),稳稳当当坐了上去。
注荼半托迦从在法座上禅定半刻,然后从法座上起身,从人们的眼前消失了。他从四个方向显示了四种奇妙的法力,使座下众徒惊讶不已。注荼半托迦回到法座上之后,对比丘尼说:“众姐妹,我想用七天七夜的时间给大家讲解我花了三个月才记住的那段经文的奥意。”
注荼半托迦给比丘尼详细地讲解了那段经文的深意。讲到一半的时候,所有的听众都获得了各不相同的成就,有少部分比丘尼内心涌起为了帮助人生、大济众生而求得成佛的愿望。
激发起众比丘尼对佛法的种种热情与信仰之后,注荼半托迦回到了祇陀林。有一些比丘认为注荼半托迦也许把跟随的弟子都丢掉了。注荼半托迦将自己给比丘尼讲法的过程和种种奇妙之事给比丘们细细讲述了一遍,大家才疑忌全消。
释迦牟尼佛把注荼半托迦说成是“改变他人观念的比丘中最杰出的一位”。
另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和他的随从离开祇陀林到位于王舍城的竹林园丛林去有一位名叫耆婆的医生邀请佛及弟子前去进午宴,但是不邀请注荼半托迦。第二天,当佛它及其弟子坐下共进午宴时,释迦牟尼佛吩咐阿难陀给注荼半托迦留下一个位置。此后,佛陀就一直坐在那儿,滴水不进,也不招呼众人开饭。耆婆询问其故,释迦牟佛说:“注荼半托迦不在这儿,聚餐是不完美的。”
耆婆回答说:“我没有邀请他来赴宴!”
释迦牟尼佛回答说:“你既然邀请了我等所有僧人,注荼半托迦是我的弟子,为什么不请?快派人去请他!”
耆婆虽然心是老大不情愿,但又不能拒绝,心里想:“我派人去请他,但不能给他很高的礼遇。”于是,他派人一名使者去叫注荼半托迦。
当耆婆的使者到竹林园丛林时,注荼半托迦化作一千二百五十个变化身,丛林间到处都是注荼半托迦的化身,这些化身的面貌与出席午宴的僧众十分相似。使者喊了几声注荼半托迦的名字,那一千二百五十个化身一齐答应。由于认不出自己要邀请的是哪个人,耆婆的使者只好返回了。此后,释迦牟尼佛对派去的使者说,这回你要真诚地去邀请注荼半托迦。使者第二次去了之后,果然邀请到了注荼半托迦,并一道前来赴宴。
耆婆正如他早已设想好的方案那样,给注荼半托迦送上食品时,没有表示敬意。注荼半托迦又一次施展法力,将自己的手臂如同象鼻一样伸长,抓起释迦牟尼佛用的饭钵,吃掉了里面的食物。耆婆医生看到了这一切大为惊异连忙祈请注荼半托迦尊得饶恕自己的不敬。
经过这一系列的事件,注荼半托迦,这位伟大的通晓佛陀教法的尊者终于名声大振。
注荼半托迦尊者的居地
注荼半托迦尊者的居地灵鹫山是一处圣迹,释迦牟尼佛曾在此讲授《般若波罗蜜多经》。在每月特定的吉日,灵鹫便飞抵山敬献供品,进行祈祷。
遵照释迦牟尼的意旨,注荼半托迦和一千六百名阿罗汉留在灵鹫山,护持传播佛陀的教法。
注荼半托迦尊者双手作禅定手印。这个手印的含义是说所胡信奉佛法的人都应该从瞬息万变的世界观上各种华丽的外在物中解脱。佛徒应该遵奉修习佛法,仅此一念毫不动摇,最终获得从轮回之苦中解脱的成就。
注荼半托迦尊者还有很多的神通和恩德,其中一部分如下述。据说众生无论处于任何的境况,只要尊者出场,他者可以获得尊者的佑护而安然无恙。例如众生处在色欲之火、敌恨之火和愚痴之火中;处在希望伤害他人的思想意念中;处在背运的时候;处在深受烦恼和痛苦折磨的时候;处在思想波动烦乱的时候;处在以异道抵触佛法的时候;以及产生误见的时候。注荼半托迦尊者还能帮助众生控制自己的感官,比如可以将痛源移开,要吧摆脱意外的伤害。

根据南传经典,周利盘陀伽尊者并不是诵念「扫帚」,而是像我刚才谈到的,诵念「容易遭到污染」。
在过去某一生中,周利盘陀伽生为一个国王。有一天,在城里巡查的时候,他的额头冒汗,于是他用一块清净的布擦去汗水,那块布因而弄脏了。国王自言自语地说:「由于这个不清净的身体,把这么一块清净的布给弄脏了,使这块布丧失了它清净的本质。有为法真是无常啊!」如此,他得到无常的印象(anicca-sabba 无常想)。所以,就周利盘陀伽尊者而言,「容易遭到污染」这个法门是他证悟阿罗汉果的强力助缘。由于佛陀见到他过去生中的善行,并且希望促使他专注修行契合那项善行的对象,因此佛陀交给他一块清净的布。
周利盘陀伽尊者已经积聚波罗蜜长达十万劫之久:他在许多过去生中都研究三藏典籍,并且修行观禅达到行舍智。这是每一位要证得四无碍解智及六神通的阿罗汉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在他的最后这一生中,当他看到布变得肮脏时,立刻省察到有为法无常的本质。由于过去的波罗蜜与禅修,他能够领悟有为法无常的本质,也能够领悟有为法苦及无我的本质,藉此而证得阿罗汉果。
佛陀亲口说,在他众多弟子中,最擅于转换他人心念的是善良的阿罗汉盘陀伽──扫地大师。时至今天,据说那些无法记忆或了解佛陀教法的人,若能全心全意地向盘陀伽祈请,都能开展他们的心智能力。盘陀伽印证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内心的开发,真诚的心灵修持远比仅是智能知识更为重要。

慈悲的佛陀说:“扫地可以获得五种最胜利益:一、使自心得清净。二、使他人得清净心。三、令诸天欢喜。四、种下正业之因。五、此生结束后生往天上。”
一、自除心垢。

  二、亦除他垢。

  三、除去憍慢。

  四、调伏其心。

  五、增长功德。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