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故事(新四军)
母亲有一些发黄的照片,在那里面,她穿着新四军的军服。
那是在西安事变之后,国共已经合作,而日本人还没有打到母亲读书的地方,母亲就跑到了新四军那里,要求抗日,要去打仗。
我已经说过,母亲一贯思想激进,所以没有去那时的国军,认为他们不是真心抗日,要不然国家怎么就不断丢失领土,而去了共产党的军队。
结果,新四军并不要她,让她好好回去读书,抗日总是有机会的,不一定非要上前线,要去扛枪,于是她只好扫兴而归。
倒是让他们过了一下军装瘾,当然,那是要他们帮着做宣传。
他们一共去了五个人,但留下一男一女。在回来的路上,他们慢慢就琢磨明白了,留下的两个早就是地下党预订好了的,从一开始,其它的人都不过就是陪衬。大家都不高兴,谁愿意当陪衬呢,但毫无办法。
从母亲的谈话中间,我感到母亲和留下的那个男生关系非常好,肯定不是那种泛泛的同学,但到底是怎么样呢? 我不知道,她从来不对我讲她年轻时候的感情生活。
她告诉我,那个男生家里很穷,只有一个寡母,之所以能够上学,是因为在浙江有些农村里,有一种“学田”制度。就是家族里有一部分土地,不属于任何人,收的地租供那个家族里穷困的孩子读书。所以那一带教育水平高不是偶然的。
现在那个制度肯定是不存在了,穷人的孩子面对着高昂的学费又该怎么办呢?
她接着告诉我,他学习成绩好,愿意帮助人,而且长得十分帅气,
我自然就问,你跟他一定很好吧?
母亲看了我一眼,显然明白了我的意思,说:他跟所有的同学都很好。
我也做过学生,当然明白那是不可能的。但她不说,我也毫无办法,于是接着问:那么后来呢?
她答到:没有后来了,后来就是打仗,我逃难去了后方,跟他失去了联系,49年以后,才知道他在“皖南事变”中失踪了。
等了一会,她接着说:
“只是可怜了他的母亲,说不定还在苦等着自己唯一的儿子。”
眼睛里仿佛有了泪光。
我想的却是,他可有点冤,并不是战死在抗日的疆场,完美地体现了中国人在大敌当前,还热衷于内斗的恶习。要是中国人不把力气,生命花在内耗上,来一心一意地建设国家,中国要比现在好得多。
抗战刚刚结束的时候,母亲在重大做助教,有天碰到了一个女生喊她。一看,好像见过,就以为是她的一个学生,就问:你是哪个班上,你一定是新来的,不然我不会不记得你的名字。
那个女生答到:我在另一个系,不是你的学生,我某某某的妹妹。
母亲那一下就呆住了,因为她的哥哥是母亲的同学,比母亲早一年毕业,立刻参军,后来在著名的“滇缅战役”中牺牲了。
那个男生家里是有钱人,浙江有点名气的大家族,那时因为躲避战乱,都在重庆。他是长房长孙,在那个时代,是家族中最看重的后代,所以家里都反对他参军上前线,但他根本就不理。
母亲赶紧把她拉到一边,问她家里人的情况,最后她说:
“我来找你是想请你帮一个忙。你知道我哥哥战死以后,我们都瞒着奶奶,可那不能长久。奶奶最近猜到了,就不吃不睡,不停地哭。
她非要父亲去找回哥哥的尸骨,带回家来,那怎么是办得到的事。我们只知道大概的位置,临时慌乱中埋的,在那种荒山野岭,到哪里去找。而且还是在国外,那里现在也不太平。
我父亲答应花钱派人去找,奶奶根本就不依,说:你们不要儿子了,我一定要我的孙子,他从小就跟我最亲。我也不要你们去找了,我自己去,反正我也活够了,死在哪里无所谓,就是不能让我的孙子留在那种地方。我还不放心你们去找了,你们就会骗我,会随便拿另外人的来哄我。
我父亲现在连家都不敢回,一回去奶奶就把他赶出来,要他安排走的事。
我哥哥有很多朋友,同学都到我们家里来过,可不知道为什么,奶奶就是只记得你,我想请你去我们家,帮着劝一劝奶奶,说实话,也不一定有用。”
我问:
“你去了吗?”
“我哪里能不去,结果真是糟透了,我哭得比他奶奶还要狠,她反而来安慰我,我根本就不是能做这种事情的人。”
记得小时候看这些照片,我就十分地佩服母亲,等到大了,就觉得有些好笑。因为在照片上母亲满脸笑容,摆出轻松的姿势,居然还有一张是爬到了一株开满鲜花的树上,就忍不住要开心:
“你这个样子,别人是怎么敢要你呢?”
母亲有些不好意思,说:
“我们那个时候,哪里知道战争真正是什么样子呢。”
她很快就知道了,因为在逃日本人的时候,如果没有一个不知名的好心人拉她一把,她就死了。后来她又在战场的医院里做过看护,目睹了许许多多的死亡。这我在《母亲的故事(逃难)》中讲过了。
她那个时候把战争当成了郊游,根本就不知道战争是一件多么残酷的事情。战争中最让人不堪的就是:每一次大的战争,平民的死亡人数都要数倍于战场上的士兵,就像现在在伊拉克和阿富汗。
不是只有恐怖分子才向平民开火,在德国对伦敦,美国对东京的大轰炸中,谁去管你是不是平民,胜利是唯一考虑的事情,战争中人命是最不值钱的。
就像那一句名言:你不想找战争,那没有用,战争会找到你。
那时在母亲那种年轻人看来,小日本肯定是不禁打的,因为我们是正义战争,是为祖国而战,而日本人是侵略者,他们心虚,就没有我们勇敢。
实际上日本人也爱国,他们是在为天皇而战,如果不是比我们更不怕死,也不会差很多。即使到了最后,甚至在现在,很多日本人并不认为他们进行了一场不义的战争,而只是打不赢。
战争的胜负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不是光勇敢,爱国就能赢的,思想不能决定一切。而且,别人一样会有理想的支撑。如果认为我的理想是正确的,所以就一定会胜利,这种想法现在有一种简单的表达,叫“圣战”。
我们接受的教育是:战争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正义战争必定胜利,反之必定失败。用这种想法来对历史进行拴解,必然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况且绝大部分战争都很难绝对地用“正义”和“非正义”去划分,所谓“正义”不过是从自己的观点来看罢了,哪里有什么绝对标准。
谁说侵略者一定失败,中国历史就不是那么一回事,蒙古人,满人都无疑是侵略者,但他们建立了元朝,清朝,你能说他们就失败了?
最近两岸都在争做打败日本人的英雄,有点好笑,实际上只有美国能让日本无条件投降,道理很简单,只有美国人有强大的海军,能够对日本进行封锁,有大规模两栖作战的能力,能够打到东京。
为了减少砖头,我不是说中国就没有作用了,但中国人也好,苏联人也罢,最多也就是把日本人赶回去,他们要是真正打算“玉碎”,却没有什么办法。
我从来就钦佩那些那些抗日英雄,不管是哪一个党的,但那时中日两国实在是实力相差太大。如果抗战开始时大家都没有数,打了几年后恐怕心里都是明白了。所以说,我们应该能够想到,那些人之所以义无反顾走上战场,不是要争做什么凯旋的英雄,而仅仅是认为自己不能逃避那个时代的责任,是履行自己不得不尽的义务。
这样来看,他们更加了不起。
我总是认为,父母亲是两个相差很多的人。
母亲最喜欢读小说,看电影,可以被弄得眼泪汪汪,她年轻的时候一定和许多小女孩一样,喜欢浪漫。一生都有点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父亲则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实实在在,不看什么电影,喜欢的是《资治通鉴》那一类的历史书。他能够大段背诵曾国藩的家书,小时候一定读这些东西很多,影响也大,讲的是修身克己;母亲则是一个很西方化的人,除了唐诗宋词以外,对那些东西不感兴趣。她不喝茶,却喜欢咖啡。
从用钱也看得出来,父亲非常节省,而母亲则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不怎么考虑价钱。
母亲结婚有点晚,是在大学毕业以后。我估计母亲有点心猿意马,父亲却一直紧追不舍。这两个人和母亲的交往都在读书的时候,有两,三年的时间差,也许他们都相互爱慕过,甚至表白过,母亲也许在等什么?
母亲从来不说,我只好瞎猜。因为根据我的经验,母亲那种人,只有热血青年才能真正吸引她。
但是,在那个战争,动乱的时代,热血青年并不长命。
母亲那一代人所经历的苦难,是现在的人们永远难以了解的,但愿那些事情永远不要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