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梦想的压力:安多福学生自杀引发的思考

开通文学城博客,记录日常的生活与遐想。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最近正值美国大学录取通知发布季节,在网络上,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孩子被名校录取的喜讯。然而,同时也传来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美国著名寄宿学校安多福(Phillips Academy Andover)的一名韩裔学生自杀了。

根据目前收集到的信息,这名学生好像并非国际生,而是在美国出生长大的韩裔子弟。从文化角度来看,韩裔与华裔学生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其中最明显的便是对名校的执着追求。这种观念深植于儒家文化的传统,即“唯有读书高”。

目前尚不清楚这名学生的具体自杀原因,但据传是因为他被所有常春藤盟校及其他顶尖名校拒绝。而其父母对孩子寄予厚望,在得知未能被名校录取后,孩子崩溃了,最终走上了不归路。他留给母亲的最后一句话是:“妈妈,对不起。”他觉得自己辜负了父母的栽培和期望,却未意识到,他选择的这条道路才是对父母最大的伤害。

安多福素有“哈佛和耶鲁的预科班”之称。早年间,该校毕业生几乎一半进入哈佛,另一半进入耶鲁。即便如今,每年仍有大约50%的学生进入常春藤盟校等顶级学府。因此,能够进入安多福本身已是对学生卓越学术能力的认可,其录取标准极为严格,SSAT成绩通常需达到99%以上。

据悉,这名韩裔学生品学兼优,GPA极高,SAT成绩名列前茅,同时具备常春藤院校青睐的课外活动经历,如高尔夫球运动。此外,他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良好,关心他人、热衷社会事务。因此,很难想象他为何会走上如此极端的道路。

被所有常春藤盟校拒绝似乎是导致悲剧的主要原因,但为何他未能被录取?没有看到过多披露,我们不得而知。我个人认为,可能是申请环节出了差错。

通常,学生会通过Common Application(通用申请系统)申请多所大学。然而,像安多福这样的名校一般不会鼓励学生申请过多学校,而是在学校升学顾问的指导下,合理选择申请院校,包括顶尖学校以及适配的“保底”学校。我相信这名学生不可能仅申请常春藤院校,肯定也有保底学校,只是这些学校可能与他的期望值相去甚远。

美国大学录取虽有一定偶然性,但通常不会忽略真正优秀的学生。如果申请了10所大学,其中9所拒绝你,这种情况尚属正常,但被全部拒绝的情况极为罕见。这可能意味着申请材料存在问题。

很可能是申请文书中某些价值观或者学生的品格引起了招生官的反感。在常春藤院校,招生官每天需阅读大量申请材料。虽然每所学校每年仅录取不到2000名新生,但他们需要筛选的申请者高达3至5万人,而且这些申请者大多是各高中最优秀的学生,否则根本不会考虑申请。特别是这两年年,许多常春藤学校恢复了SAT成绩要求,这一政策已经吓跑了一批像疫情期间滥竽充数的考生。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招生官的任务往往是寻找申请者的瑕疵,以缩小筛选范围。因此,一个优秀学生的申请材料至关重要,必须做到完美无瑕,不给招生官任何拒绝的理由。

在申请季,也就是高中的四年级,学生的学业压力极大,既要应对繁重的课程,又要完成大学申请,心理负担可想而知。因此,家长和学校的关心显得尤为重要。我曾有一位朋友的儿子,在公立高中表现极为优秀,高中期间甚至在网上教授计算机课程,帮助公司解决技术问题。然而,他迟迟未动手写申请文书,直到截止日期的最后一晚才仓促完成,最终未能进入心仪的斯坦福大学,而是被康奈尔大学录取。尽管康奈尔也是一所顶级学府,但他仍为此感到遗憾。

至于申请文书的重要性,相信深潜留学群的家长们已有深刻认识。如今,有了ChatGPT,写作本身已不再是障碍,文字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内容。申请文书是让招生官走进考生内心的心灵通道,应深刻展现个人特质,尤其是性格、社会责任感、领导力和团队精神。如果招生官从文书中看出学生过于自我、缺乏责任心,即便成绩再优异,也不会被录取。当然,展现社会责任感不能仅靠华丽辞藻,而应通过具体事例,如曾遭遇的挫折、所领导的例如非营利组织的课外活动经历,或在文艺体育方面的才能等。总之,文书要通过真实故事传达责任感和担当。

在大学申请过程中,学生通常不愿父母过多干涉。因此,我建议家长考虑为孩子聘请一名校外升学顾问。在中国,申请美国名校的学生几乎都会寻求专业顾问的帮助,尽管部分机构存在信息造假问题,但他们的成功率确实较高。而在美国,许多华裔家长往往忽视这一点,认为孩子已足够优秀,可以独立完成申请,或因顾问费用较高而望而却步。然而,与中国家庭动辄花费50万元人民币相比,美国的升学顾问费用相对较低,约在3000至4000美元之间。我认识的两位朋友,他们的孩子均就读公立学校,自九年级起便定期与升学顾问会面,最终分别进入哈佛和哥伦比亚大学。我认为,如果没有这位顾问的指导,他们或许与其他学生并无太大区别。

对于即将进入申请季的家庭,家长可以考虑聘请一位有经验的顾问,帮助孩子整理材料,做好思想准备,以免在申请时手忙脚乱,甚至遭遇全军覆没的局面。通常,有顾问指导的学生,其录取结果会优于没有顾问的学生。

当然,首先要确认孩子是否适合顶尖名校,否则即使勉强进入,也可能因学业压力过大而造成抑郁或难以按时毕业。

实际上,即使首次申请未能进入理想学校,仍可通过转学实现目标。而且,优秀学生的转学成功率较高,这主要取决于大学一年级的成绩。如果GPA足够优秀,转学进入常春藤院校的可能性相当大。不过,转学需要明确的动力和持恒的目标。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因学习和社交忙碌,渐渐喜欢上所在学校,最终放弃了转学计划。因此,若有名校梦,就要持之以恒,提前规划。

安多福这位韩裔学生的离世令人惋惜。他不应因被常春藤院校拒绝而放弃生命。事实上,他完全可以通过转学继续追寻理想。或许,他身边缺少一位值得信赖、经验丰富的导师,这可能也是造成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2025.4.1 于美国佛州

倪颖 发表评论于
我们川普总统,大学时代请人代考,不是照样做美国总统。要心疼你们的孩子,给他们很多心理辅导。包括阿Q精神,如何解压,带孩子去旅游等等。
倪颖 发表评论于
我的高中在中国也是名校,寄宿制,主要还是同学之间的压力。当时,我也觉得很痛苦,数学永远考不过那些男生,他们是教授的子弟,语文永远不如她或他,他们是作家和导演的子弟,上台轮不到我,演员的女儿是我同桌。还是父母要给予孩子辅导,这个世界并不是成绩好就能成事。引用“成绩A的同学将来是教授,成绩B的同学将来是CEO”
山地羊0822 发表评论于
他留给母亲的最后一句话是:“妈妈,对不起。”他觉得自己辜负了父母的栽培和期望,却未意识到,他选择的这条道路才是对父母最大的伤害。
################
从这句话看,他的妈妈应该给了他太多的压力。不会当家长,也伤害了孩子
雪狗2014 发表评论于
回复 'ZGBD01' 的评论 : 名校肯定也是这么说的。明明是亚籍男娃难被录取的原因。
ZGBD01 发表评论于
心裡素質太差,不能夠承一點受壓力。
一个没有惊艳的老树 发表评论于
谢谢分享。 名校又如何?it’s not worth of life!!
localappleseed 发表评论于
在美国的亚裔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几乎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不平等,家长应该要多培养一些挫折教育,挫折教育可能比高尔夫还重要些。
simple711 发表评论于
不理解, 单从2025排名上看, NW 高于好几所藤, U Penn, Cornell, Columbia, Brown, Dartmouth. 也许他只求TOP 5? 还是NW来晚了点? Reddit 上说他只收到Armest
杨过不改 发表评论于
他拿到了northwestern,却依然自杀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